收藏
0有用+1
0

猫蛱蝶

鳞翅目蛱蝶科猫蛱蝶属昆虫
猫蛱蝶(学名:*Timelaea maculata*)是一种分布于中国华北至华西及台湾地区中低海拔区域的鳞翅目昆虫 [3]。成虫翅展45-60毫米,翅面以黄褐色为底色,分布有黑色斑纹,前翅外缘具有两列圆斑,后翅内侧存在白色斑块 [2]。幼虫阶段以朴树科植物为食,冬季通过制虫巢越冬,成虫活跃于林缘环境。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5,178 bp,基因排列与其他鳞翅目昆虫一致 [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猫蛱蝶与武铠蛱蝶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学    名
Timelaea maculata
分    布
华北至华西及台湾
翅    展
45-60毫米
寄主植物
朴树科植物
分类地位
鳞翅目蛱蝶科
科    属
蛱蝶科猫蛱蝶属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成虫翅面黄褐色,前翅外缘排列两列黑色圆斑,后翅内侧分布白色斑块,腹面斑纹与背面相似但斑点更小。翅膜质结构表面覆盖鳞片,脉序呈现蛱蝶科特有的放射断龙催状条纹特征。前翅中室区域具有四枚黑斑,驼束洒捉照区别于同属白裳猫蛱蝶的斑纹结构 [2]狱兰泪樱洒朵影拘慨辣炼故誉享。

生态习性

播报
编辑
幼虫以朴树叶片为食,冬季在寄主植物枝干上构筑虫巢越冬。成虫活动期集中于林缘开阔地带,飞行姿态低缓,具有趋光性。2020-2025年麦积山风景区调查显示,该物种与孔雀蛱蝶等共同构成当地特色观赏昆虫种群。

地理分布

播报
编辑
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平原至华西山地区域,台湾中低海拔山地亦有记录。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校园观察案例证实白裳猫蛱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存在 [2]。栖息地多集中于海拔800-1500米的落叶阔叶林带。

分子生物学研究

播报
编辑
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178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及2个rRNA基因,A+T富含区长度382 bp [1]。基因排列顺序与鳞翅目昆虫保守型结构一致,研究数据为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分子标记支持。2021年研究通过COI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其作为蛱蝶科外群物种在凤蝶总科系统树中的定位 [3]

系统发育关系

播报
编辑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猫蛱蝶与武铠蛱蝶(*Chitoria ulupi*)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共同构成蛱蝶科中的独立进化分支。分子证据支持蛱蝶科内丝蛱蝶属的分类地位调整,间接验证了猫蛱蝶属的单系性 [3]

物种保护与价值

播报
编辑
作为鳞翅目昆虫多样性组成,猫蛱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具有观赏价值。麦积山风景区的资源调查建议将其纳入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通过栖息地保护维持种群稳定。2013年以来的基因组学研究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1]
猫蛱蝶 罗连/摄猫蛱蝶 罗连/摄猫蛱蝶 罗连/摄
猫蛱蝶 罗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