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犬科貉屬動物)

鎖定
貉是犬科、貉屬的哺乳動物。體長45-66釐米;尾長16-22釐米;體重3-6千克。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小於犬、狐。體色烏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的“海盜似的面罩”。
棲息於闊葉林中開闊、接近水源的地方或開闊草甸、茂密的灌叢帶和蘆葦地;很少見於高山的茂密森林。以成對或臨時式的家族羣體生活。夜行性,沿着河岸、湖邊以及海邊覓食,食譜廣泛,取食範圍從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直至水果。比較善於爬樹,會游泳。貉也是犬科動物中唯一一種在冬季休眠的動物,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體重比原來增加50%為止。
貉是東亞特有動物,原產於俄羅斯和亞洲的朝鮮、日本、中國、蒙古等國,1927-1957年間被引入歐洲北部和東部,貉被引入歐洲後,曾在部分地區快速地擴散。日本數量較多,而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已經滅絕。已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評為二級保護動物。
中文名
拉丁學名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別    名
貉子
椿尾巴
毛狗
外文名
英文 Raccoon Dog
法文 Chien viverrin
西班牙文 Perro Mapache
德文 Marderhund
同義學名
Canis procyonoides Gray, 1834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3]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犬科
貉屬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犬型亞目
亞    綱
獸亞綱
亞    種
5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34)

動物學史

民間認為貉可以與獾居住在同一個洞穴裏,卻各自生活互不干涉,故名。 [9] 
貉是犬科非常古老的一個物種,被認為是類似犬科祖先的物種。有六個公認的亞種:koreensisorestesprocyonoidesussuriensisviverrinus。 有人建議,日本亞種(viverrinus)應該被歸類為一個獨立的物種"Nyctereutes viverrinus"(日本貉),它包括有兩個亞種,即“日本貉指名亞種”(N. v. viverrinus)和“日本貉白色亞種” (N. v. albus Sang-In et al. 2015)。 該分類基於日本和大陸族羣之間的染色體、分子和形態學差異。 [3] 

形態特徵

頭體長45-66釐米;尾長16-22釐米;後足長7.5-12釐米;耳長3.5-6釐米;顱全長10-13釐米;體重3-6千克。體型小,腿不成比例的短,外形似狐,但體小而粗,吻部及耳均短,兩頰生有長毛,四肢短,尾短雨蓬鬆;頭部面頰兩側有明顯的“八”字形黑紋,吻部灰棕色;背棕灰色或略帶桔黃色,中央雜有黑毛,故從頭頂到尾部有不顯著的黑色縱紋;體側灰黃或棕黃色;四肢淺黑或咖啡色。頭骨輪廓扁平;鼻骨接近1/3處尖鋭,有驟然的凹陷;頂骨有褶皺,有一個脊接近頭骨後部的矢狀脊;成體有明顯的人字脊;下頜有特殊的次角突;中翼骨孔延伸超過齒列。齒式:
(枚)。 [1] 
為了存儲越冬所需的脂肪,貉在秋天會大量進食,使得體重在短期內暴增50%,其體型會變得比較臃腫。 [6] 

棲息環境

貉生活在亞寒帶到亞熱帶的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常棲息於堤埂、河灘和離水源較近的荒崗曠地的雜草疏林中。分佈的最北區域位於北緯65°和北極圈之間(那裏的年平均氣温略高於0℃,積雪小於800毫米,積雪持續時間 小於175天,生長期大於135天)。隨着全球氣候變暖,貉在不斷擴大它們的活動範圍,已經向北擴大到北緯67°和北極圈之間,向南擴大到西班牙東南部。 [3] 
棲息地有兩個典型特徵:一、貉經常出現在水邊;二、在秋季,貉或多或少地依賴水果和漿果,這會影響它們的棲息地選擇。在日本,它們的棲息地包括落葉林、常綠闊葉林、混交林、農田以及從沿海到亞高山地帶的城市地區。 在農村,該物種更喜歡草本棲息地並且全年使用較少的柳杉種植園,而經常使用河岸地區。 在城市地區,貉棲息在森林覆蓋率低至 5% 的地區。 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貉喜歡開闊的田野,尤其是潮濕的草地和農田,並避開陰暗的森林 。 [3] 
在引入的範圍內,貉喜歡潮濕的草地和其他有豐富的灌木叢、混交林和河流和湖泊岸邊的棲息地,尤其是在初夏。 在夏末和秋季,貉喜歡潮濕的荒地和豐富的漿果。 然而,在芬蘭羣島,貉生活在貧瘠的松樹林中,以巖高蘭的果實為食。 在芬蘭,通常貉最喜歡的棲息地是有豐富的灌木叢、潮濕的森林、潮濕的草地、花園和農業區的地塊。 在大片針葉林中確很稀少。 [3] 
貉(犬科貉屬)和浣熊(浣熊科浣熊屬)外表很相似 貉(犬科貉屬)和浣熊(浣熊科浣熊屬)外表很相似

生活習性

集羣

貉羣居或獨居。一般成羣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有成對穴居的,還有成年公貉、母貉與幼貉同穴,有的還與其他穴中幼貉同居。 [2] 

行為

社交:貉性格比較温馴,膽子小,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對方,只有受到驚擾或感到有威脅時,才會出擊。貉雖然是犬科動物,但不會像狗一樣“汪汪”叫,它們叫聲低沉,發出“嗚嗚”“咪咪”的叫聲,表示友好;當它們咆哮時,則具有攻擊性。另外,它們還通過尿液和糞便的氣味進行識別交流。 [2] 
穴居:喜居穴洞,但自己往往不挖掘而利用其它動物的棄洞為巢。 [2] 
活動:貉是夜行性動物,晝間一般在穴中睡眠,夜間外出活動,時常弓曲腰部,行動不快,亦不靈活,但能攀高登樹。 [10]  貉一般在離家5-1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活動,有固定的排泄場所,習慣於直線往返,常在洞口周圍胡亂走動、造成足跡混亂不清,以此迷惑獵人的視覺。 [2] 
冬眠:在北方較高緯度生存的貉冬季有冬眠的習性,但這種冬眠跟真正的冬眠不同,會偶爾在天氣比較暖和的時候出來活動,這一現象在犬科動物中是貉特有的。 [2]  冬眠期在11月底到翌年8月初。 [11] 

食性

沿着河岸、湖邊以及海邊覓食。貉食性雜,主要以各種小型齧齒類為食,亦常在溪邊捕食魚、蛙、蟹等,此外還吃植物性食物如果實、穀物、菜等。貉比其他多數犬科動物更依賴植物,喜歡在有蕨類植物的林地中覓食,吃植物的根、莖、葉、芽、漿果、種子和堅果。 [1]  [2] 

分佈範圍

世界

原產地: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阿穆爾河、赤塔、哈巴羅夫斯克)。
引進:比利時、波黑、保加利亞、奧地利、白俄羅斯、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俄羅斯(歐洲區)、斯洛伐克和瑞典。
起源不確定:烏茲別克斯坦。 [3] 

中國

在中國,貉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江蘇、雲南、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和廣西。 [2] 
該物種的原生範圍從印度支那北部(南至越南東北部、紅河以東和中國雲南省南部)延伸至中國東部省份和朝鮮半島至東南部俄羅斯和蒙古的一角。在日本列島,該物種遍佈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淡路島、佐渡島和除九州以南的日本其他小島(例如沖繩羣島、南西羣島、宮古羣島和小笠原羣島)。引入屋久島。不存在於中國海南和台灣。 [3] 
貉分佈圖 貉分佈圖 [3]

繁殖方式

貉是一夫一妻制,一隻雌貉和一個雄貉會組建永久穩固的配偶關係。在發情期,幾隻雄貉會因為想討好一隻雌貉而發生爭鬥,而雌貉幾乎不會出現爭奪雄貉的情況。當雄貉的尾巴呈倒U型時,則意味着它正在發情或捍衞領域。
2-3月間為交配期,妊娠期為 60-79 天,5-6月間產仔。一雄配多雌。每胎窩中有 5-12 只幼崽,據報道。幼獸當年秋天既可獨立生活,天敵有狼、猞猁等。 [2] 

亞種分化

貉(5亞種)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貉高麗亞種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koreensis
Mori,1922
2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orestes
Thomas,1923
3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procyonoides
(Gray, 1834)
4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ussuriensis
Matschie,1908
5
貉日本亞種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viverrinus
Temminck,1839
[5]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貉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3] 
貉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僅限野外種羣)。 [4] 

種羣現狀

在該物種常見的日本以外,沒有關於其原生範圍內豐富度的信息。2010年,貉在中國可能仍然存在於廣西和廣東部分地區的野外,但在其他地方可能會受到威脅。日本從未進行過數量估計,但間接指數(例如,國家高速公路每千米的道路死亡的貉數和每個縣的收穫密度)表明日本西南部地區(即九州和四國)的相對丰度較高,在北海道、中部和極端城市地區較低。 在越南,即它們分佈範圍的最南端,關於它們的狀況的信息非常少。 2004 年在宣光省 Na Hang 縣的五個地區進行的一項調查記錄到,在 Na Vang 村有兩隻圈養的小動物,顯然是從龍內地區的一個小洞穴(大概是一個巢穴)帶走的(Le Trong Trai 等人 . 2004年),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近期信息。 [3] 

物種危害

貉在20世紀初就已經被引入歐洲,在俄羅斯作為毛皮動物養殖,在英國則有人作為寵物。在2016年,在法國、荷蘭、瑞典、芬蘭、德國和波蘭,都已經成為入侵種,對自然生態造成危害。為了控制野外族羣,瑞典禁止飼養貉,並且正試圖全面撲殺野外族羣。 [3] 
該物種在引進地區很常見; 例如,在芬蘭,成體數量由 110,000-120,000只組成(每年有 160,000-170,000 人)。 秋季數量 ,包括當年的年輕貉,約為32萬。 [3] 

相關文化

典故

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人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事後被封平通侯。當時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熾,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沒有一天休息。楊憚作中山郎後,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讚他的廉潔。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勞,便產生了驕傲自滿,結果與太僕長榮(長榮是宣帝舊友,最得信任)發生意見。 [8] 
有一次,楊憚聽見匈奴降漢的人説匈奴的單于被人殺了,楊憚便説:“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國亡了。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貉一樣,毫無差別呀!”就這樣,楊憚被免職了。 [8] 
自古君王勇於改過,不信饞言者能有幾人,楊憚僅被勉職,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前漢書》的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貉。”丘,土阜也,四邊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鶴,俗稱樹貉,狀似狐小,毛黃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後來的人將這兩句話引申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語,來此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裏生長的貂一樣,形體都是相同的,貉用來比喻那些臭氣相投、不務正業的人。 [8] 

玩偶

日本旅遊過的朋友應該都在神社、居酒屋或者當地比較有古韻的街頭巷尾見過這樣的雕像:一隻胖胖的迷之生物戴着草帽,表情笑嘻嘻的看上去很喜慶,有一對圓圓的小耳朵,一隻手拿着酒壺另一隻手拿着煙袋或雨傘(神社門口的話可能是拿着念珠),鼓鼓囊囊的大肚子下面有兩顆球狀物擺在雙腳之間,總體看上去給人一種憨態可掬、喜氣洋洋的感覺。 [7] 
日本化狸(貉擺件及玩偶)
日本的商店以及普通人家裏,都喜歡放一個貉的陶瓷玩偶,這也是有歷史淵源的,貉玩偶造型最早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京都的陶藝家藤原銕造在瓷窯學習的時候,看到以肚皮為鼓敲打作樂的貉形象,突發靈感,構思了貉的造型,開始製作貉造型的裝飾品。1951年,昭和天皇視察信樂町的時候,大批貉站在道路兩旁,手持國旗歡迎天皇到來。天皇非常感動,他從小就喜歡貉飾物,於是吟詠了一首和歌,貉造型也因此聞名全國。 [7] 
貉在日本文化中的名字叫“化狸”,其原型就是貉。許多旅遊景點都有小型的貉的擺飾供遊客挑選,跟達摩不倒翁一樣,成為了日本的標誌性紀念品。貉在日本妖怪傳説中的地位很高、傳唱度很廣,類似中國民間傳説中的“狐仙”、“黃大仙”。 [7] 
根據日本地域和文化傳承不同,貉的形象、本領稍微有些差異,但大致上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傳説貉是成了精的妖怪,它們擁有變身的本領,可以把樹葉頂在頭上變化成自己需要的形象。相傳妖狐也有這個本領,但是不如貉厲害,而且妖狐變化是為了其不可言説的目的,而貉變化只是為了捉弄人,喜歡看人類被耍得團團轉。從江户時代末期開始,貉因為具有靈力而在日本某些地區擁有了“神位”,被塑造在寺廟和神社門口。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