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貂蟬故里

(甘肅臨洮貂蟬故里)

鎖定
展覽廳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洮水明珠臨洮縣文化休閒街區
地址在甘肅省臨洮縣西南衙下集鎮潘家集村有一條山溝叫貂崖溝,傳説是貂嬋的故里。潘家集村以前是潘家集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0餘里,東臨洮河,西界康樂胭脂川,南望紫松山,北靠五朝山。屬於東西走向紅道峪溝的支溝,其特徵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裏面羣峯疊嶂,森林茂密,在溝的深處懸崖絕壁上有一山洞,名曰“貂嬋洞”,坐北朝南,離地面山坡有20多米高,因為在懸崖上,洞深10丈有餘,高大約6尺,內有石炕、石桌等。當地羣眾説,此洞是過去貂嬋隱居的地方。洞下面有一泉水,傳説是貂嬋沐浴的地方。在貂嬋溝下方2裏處,有一平台,地名叫莊稞窪,現住有兩户張姓人家,是貂嬋的故居地。
中文名
貂蟬故里
地理位置
甘肅省臨洮縣西南衙下集鎮潘家集村
所處時代
三國
所屬城市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
籍 貫
甘肅省臨洮縣西南衙下集鎮潘家集村
姓    名
任紅昌
小    名
貂蟬
四大美女
之閉月為貂蟬拜月

貂蟬故里歷史沿革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故事人皆知曉。但留給後世最為頭痛的是,貂蟬故里到底歸於何方,中國至少有四個地方申稱是貂蟬故里,民間傳説其為山西忻州人或河北邯鄲永年人。還有中國美女之鄉陝西省米脂縣。但除了這三地,還有個地方聲索是貂蟬故里,由各種證據來看,似乎比這三個地方更讓人相信是貂蟬故里,此地即為甘肅省臨洮縣。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的前身《三國志平話》中。在其中,貂蟬自稱是關西臨洮人氏,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為王允的婢女。由此看來,臨洮是為貂蟬故里更具説服力。並且甘肅省對貂蟬、貂蟬故里兩個名稱已註冊成功。

貂蟬故里貂蟬以及由來和出處

關於貂嬋姓任一説,據清代無名氏《錦雲堂》一書記載,貂嬋,姓任名紅昌,臨洮人。在貂崖溝和貂嬋洞以東數十里的紅道峪溝口,有任姓村莊兩處,這裏的百姓家中,弟兄多了,有分家坐山莊的習慣。當時貂崖溝一帶森林覆蓋,草木豐盛,可以靠山吃山,為了生計,任氏家族完全有可能遷往此處居住。可以推理出貂嬋的父輩是從御下集川的任姓村莊遷到這裏居住的。因此,貂嬋姓任也就有了一個根由,御下集川的任姓村莊就是貂嬋的祖籍地,這個推理分析應該是符合邏輯的。與貂崖溝一梁之隔的胭脂川馬家集東街口,有貂嬋栓馬的胭脂樹,旁有青石一塊。相傳當年貂嬋曾踩此石,騎上她的赤兔馬入蜀,從此離開了故里臨洮。這一天是五月端陽,人們為了紀念她,就在山溝里拉起了花兒會,也修建了貂嬋廟。每年如期舉行。另一種説法是貂嬋人長得美麗俊秀,住的又是獨户山莊,在當時朝廷選美、山大王搶親很不安全的情況下,就避居山洞,後來因戰亂出走,最終流落到王允府中,成為一名歌伎,在康樂馬家集有貂嬋出行時的上馬石。貂嬋在王允府中,學習歌舞,知書達禮,很重義氣,受到王允的寵愛,收她為義女,以親生女相待。那麼貂嬋為什麼出名,這就要從東漢末年的朝廷內亂,軍閥混戰,董卓專權,王允設“連環計”,致使呂布殺董卓説起。董卓,隴西臨洮(今岷縣)人。他青年時曾到羌族地區與豪強貴族廣交朋友,培植自己的勢力,名聲逐漸增大,勢力也越來越強,後因他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居涼州刺史。當時東漢朝廷內部外戚和宦官的鬥爭非常激烈,都想控制東漢政權。皇太后有個哥哥叫何進,企圖大權獨攬,要利用董卓的勢力,就把董卓招進京城洛陽。董卓是個大野心家,他也想控制東漢政權,搞出了許多不得人心的事來。他的舉動,遭到了官員丁原等人的反對,董卓害怕丁原對己不利,就用重金和胭脂赤兔馬收買了丁原的部將呂布。呂布是個反覆無常之人,他接受了董卓的錢財,就把丁原殺了,投靠到董卓手下,被董收為義子。這時董卓大權獨攬,重兵在握,廢了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即東漢的最後一個皇帝。董卓的所作所為激起人們的仇恨,也遭到手下官員的反對,但敢怒不敢言。王允是朝廷的司徒,實在忍受不了董卓的殘暴,想方設法想除掉他,但實難下手,想來想去決定從呂布身上打主意。呂布是個見利忘義之人,也是個好色之徒,王允就利用貂嬋的美色設計出了一套“連環計”。一天晚上,王允到貂嬋房中給貂嬋下跪,這把貂嬋嚇壞了,趕緊跪伏在地上説:“老大人快起來,有用得着小女子的地方,儘管吩咐,一定萬死不辭。”王允這才含淚起身,把董卓的罪惡説了一通,然後把自己定下殺董卓的計謀告訴了貂嬋。貂嬋説:“奴婢蒙大人恩情,訓習歌舞,以禮相待,小女知恩圖報,吾願按大人吩咐去做。”第二天,王允就把呂布請到家中,把呂布大加讚揚一番,使呂布樂得合不攏嘴,不喝自醉。接着王允又把貂嬋請出來,呂布看到這樣一個面貌秀麗,如花似玉的姑娘,不由得平添了三分醉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貂嬋不放。王允認為時機已到,就對呂布説:“我想把她許配給將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呂布高興極了,連連點頭。他倆説定了日子,到時把貂嬋送到呂布家裏。又過了幾天,王允打聽到呂布外出,又把董卓請到家裏,倍加頌揚,然後舊戲重演,董卓求之不得,樂呵呵地當即就把貂嬋帶回家裏。這樣一來,呂布和董卓為了貂嬋,產生了矛盾,王允趁機火上澆油,只説得呂布拍案而起,罵不絕口,定了殺董之心。於是王允以皇帝有病為名,派人請董卓進皇宮議事,呂布緊隨保護,進入皇宮北掖門時,人多門小,將隨從隔在外面,待董卓進去後,呂布乘機用戟刺喉殺死董卓。國賊一除,全城振奮,將董卓死屍扔到大街上,通開肚臍,插上燈心,點起了“天燈”,頓時京城一片歡騰。貂嬋,一個弱女子,在關鍵時刻,深明大義,自己獻身,除奸滅賊,這在中華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女中英傑,她對祖國作出了特殊貢獻。據《三國志平話》,貂嬋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董卓出生於臨洮並在臨洮發跡,呂布也在臨洮成名,有可考之據。這或許是貂嬋祖籍臨洮的佐證。

貂蟬故里主要景點

甘肅臨洮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古絲綢之路要道,是黃河上游古文化發祥地之一,素有貂蟬故里、彩陶之鄉、蘭州的衞星城、蘭州的後花園等美譽。臨洮歷史悠久,是文化大縣。早在五千年多年前開始,勞動人民就在這裏繁衍生息,創造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聞名於世的馬家窯文化就發源於今甘肅臨洮境內,它是古文化遺存中最燦爛的代表,是仰韶文化發展的另一個高峯。除此,臨洮是中國第一代完整防禦系統秦長城首起點,在臨洮縣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邊,穿越縣境九十餘華里,蜿蜒曲折,雄偉壯麗。臨洮還有東二十鋪漢墓羣、 姜維墩、超然書院、哥舒翰紀功碑、貂蟬湖等人文遺蹟。

貂蟬故里旅遊信息

甘肅省臨洮縣民間自古以來就有貂蟬故里在臨洮的傳説。在臨洮縣潘家集還有一個叫貂崖溝的地方,傳説貂蟬曾經於此隱居。後經有關歷史專家判定,臨洮就是貂蟬的故鄉。並對貂蟬、貂蟬故里兩個名稱已註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