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豹陵集

鎖定
《豹陵集》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作者是梁雲構
中文名
豹陵集
作    者
梁雲構
出版社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1] 
類    別
詩詞文集
作品年代
明末清初

豹陵集內容簡介

《豹陵集》 [1] 梁雲構著詩詞文集,《集》 [2]  中詩賦、詞傳、序記、奏疏、讚頌、祭文、行狀志銘墓表、箋啓等,無體不備。詩有《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排律詩》、《七言排律詩》、《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等。詩文繼承前後七子,重倡古文辭。敍事議論之文,得之司馬遷、班固、楊雄、劉向之徒為多。詩則盧照鄰、駱賓王、韋孟、孟高參之家法為多。
其著作有明刻本《豹陵集》、清刻本《豹陵集》。清刻本《豹陵集》二十六卷 [3]  ,由其子梁羽明編輯刻印,刊行於順治十八年(1661),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等。
明刻本《豹陵集》有《豹陵集》十八卷 [4]  ,刻於金陵,刊行於崇禎四年(1631),藏於日本國會圖書館。明刻本《豹陵二集》十二卷 [5]  ,刻於杭州,刊行於崇禎十二年(1639),藏於日本內閣文庫。
《集》中序文篇,有著名書畫家王鐸題序,署:社眷弟王鐸;明代狀元韓敬 、萬曆進士顧錫疇、天啓進士蔣德璟、明末文學家萬曆進士禮部尚書王思任、明末文學家崇禎進士張溥、天啓進士東閣大學士李建泰、崇禎進士申佳胤、崇禎進士林增志等題序。《集》中正文各卷頭題“豹陵集卷之幾”,第二行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第三行起各卷署名不一,有明末書畫家王鐸,署:盟津王鐸覺斯父選;明末狀元劉理順,署: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等署名。

豹陵集作者簡介

梁雲構(1584–1649)原名治麟,字振趾、匠先,號眉居,諡號康僖,蘭陽縣人(今蘭考縣),著有《豹陵集》行於世。萬曆四十年(1612)舉鄉榜時,尚名治麟,以戊辰成進士,更名雲構。明末清初政治家、文學家、晚明詞人,明萬曆四十年(1612)壬子科舉人,崇禎元年(1628)戊辰科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考選江西道御史,歷官宣大巡按、兩淮巡按、兩浙巡監、順天府丞、操江僉都御史兵部侍郎、通政使司左通政、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贈都察院右都御史,與子梁羽明並稱“父子進士”。順治六年(1649),卒官於京城,遣官予祭造葬,賜諡號康僖,崇祀鄉賢,壽六十有六。順治帝下詔,欽命祭奠,賜祭葬於蘭陽縣城東南半里之祖塋。
梁雲構一生著作等身,著有《豹陵集》、《鬥映樓》、《仙杏閣》、《鸞龍館》等集行於世;有行書作品《白紙會碑》 [6]  行於世;有詩碑傳於世。
梁雲構任都察院巡按御史,巡視三城,糾權奸不法事,名正烏台。崇禎八年(1635)任宣大巡按御史。歷官兩淮巡按、兩浙巡監、順天府丞。歷巡宣大廬鳳,清貪官,釋疑獄,恤商灶,懲大憝,殲海盜,所至有實政。崇禎十四年(1641)為少京兆,管學政。升操江僉都御史,時楚湘逆帥猖亂,雲構公率軍,大艘蔽江而下,作檄文曉以大義,戰事平,金陵以安,福王授兵部侍郎。順治二年(1645)補通政使司左通政;順治五年(1648)升大理寺卿 [7]  、升户部右侍郎 [8]  。順治六年(1649)七月三十日,卒官於京城;十月初九日,子吏部文選主事梁羽明,扶柩返於家鄉蘭陽;順治帝下詔,欽命祭奠十二月十二日,賜祭葬於蘭陽縣城東南半里。順治七年(1650),正月甲午,贈都察院右都御史,蔭一子入監讀書。順治十一年1654四月賜諡號康僖。
清朝開國之初,百業待興,雲構公遷少司農,克勤其職,鞠躬盡瘁;日夜操勞,開源節流;為清初經濟復甦,做出了重大貢獻。順治六年(1649),因積勞致疾,卒於官,遣官予祭造葬,賜諡號康僖。

豹陵集集名由來

豹陵,蘭陽縣(蘭考)古地名,梁雲構居住地。據《蘭陽縣誌》和《皇覽》記載:“豹陵,位於蘭陽縣城西十二里,有土山名豹陵。”《豹陵集》有序曰:"夫豹陵,古大梁地,匠先之所居也,題之以《豹陵集》。"
明末文學家、禮部尚書王思任為《豹陵集》題寫的序言即《豹陵集敍》中的第一段有相關介紹:“蘭陽,故東昏地。祖龍東遊,遭雨黃冒塞,不能進,以此名地。識者曰:黃非雨也,故是蘭陵西豹陵之霧。豹在霧生,豹去陵在,霧固豹之黨也。若不聞豹之説乎。文豹霧雨欲澤其衣毛,常七日不下食,其變為蔚,而《易》以“象”,君子之文。此梁匠先氏所據為《豹陵集》者也。”

豹陵集豹陵目錄

豹陵集明刻目錄

明刻本《豹陵集》十八 [4]  卷目錄:
卷一至三:序文
卷四:傳、記、諡議
卷五:祭文
卷六:行狀、志銘
卷七至八:啓
卷九:書
卷十:賦、頌、贊
卷十一:五言律詩
卷十二:七言律詩
卷十三:五言古詩
卷十四:七言古詩
卷十五:排律
卷十六:五言絕句
卷十七:七言絕句
卷十八:詩餘
書末無跋
明刻本《豹陵集》十二卷 [5]  目錄:
卷一:賦
卷二:五言古詩
卷三:七言古詩
卷四:五言排律
卷五:五言律詩
卷六:七言律詩
卷七:五言絕句
卷八:六言絕句
卷九:七言絕句
卷十:詩餘
卷十一:序
卷十二:記、論、議、諭

豹陵集清刻目錄

清刻本《豹陵集》二十六卷 [3]  目錄
卷一《賦》
卷二《五言古詩》
卷三《七言古詩》
卷四《五言律詩》
卷五《七言律詩》
卷六《五言排律詩》
卷七《七言排律詩》
卷八《五言絕句詩》
卷九《六言絕句詩》
卷十《七言絕句詩》
卷十一《疏》
卷十二《序》
卷十三《序》
卷十四《序》
卷十五《序》
卷十六《祭文》
卷十七《書》
卷十八《傳》
卷十九《行狀志銘墓表》
卷二十《記論》
卷二十一《議》
卷二十二《讚頌》
卷二十三《詩餘》
卷二十四《啓》
卷二十五《啓》
卷二十六《啓》
書末有梁雲構之子梁羽明,梁雲構之孫梁碧海、瑤海作跋和識言,《豹陵集合刻跋》署:、辛丑中秋不孝男羽明盥手謹跋;《識言》署:孫碧海、瑤海沐手敬識。(梁羽明,崇禎七年進士,太常寺少卿。梁碧海,湖廣寶慶府知府、德安府知府、荊州府知府。梁瑤海,康熙十七年舉人,江西建昌府南豐縣令。)

豹陵集豹陵概覽

豹陵集明刻概況

明刻本《豹陵集》十八卷 [4] 
即《豹陵初集》,刻於金陵,刊行於崇禎四年(1631),此集現藏於日本國會圖書館。
此《集》共十一冊,卷內有“佐伯藏書”、“東京書籍館明治五年文部省創立”、“明治八年文部省交付”等鈐印,原為東京圖書館於明治初創立時所接受的佐伯舊藏,後輾轉歸入日本國會圖書館。
第一冊為序目:
1、《豹陵集序》
署“同門友弟韓敬頓首撰”。序曰:“蘭陽梁匠先先生擁軺車吳越間,屏騶見訪,一見如舊歡,出其平日所著詩文四五種共如干卷相視,初得之,驚猶河漢;縱讀之,爛若雲錦,句櫛而篇比之,則宮商葉而金石宣也。匠先生具夙慧,童牙握管,即驚其鄉鉅公前輩,既蜚聲藝壇,策名天府,馳騁藻翰。敏應無方。………已而供事皇華,周諮六轡。………匠先有子,弱冠已舉賢書。鸞龍之文,取之家學;誦典引者,迫源於王命;定五家者。歸媺於稽古。天實生才,以厚德閥,張城豹陵之間,佳氣蓊鬱,豈《東京》一賦能陳説其梗概哉?”
2、《豹陵集序》
署“同年弟曹勳題”。序曰:“匠先年兄清時命使,擁節驅車,江山觸風景之殊,節物撫遷流之變,或孤吟自壯,亦命侶相尋,凡四歷皇華,為種凡八,而並題之以《豹陵集》。夫豹陵,古大梁地,匠先之所居也。”
3、《豹陵集敍》
署“社眷弟王鐸”,敍曰:“眉居先生為御史,直聲動中外,馳驅多難之日,夫人知之矣。而發燥即為詩與古文辭,海內未能盡知其能詩與古文辭也。命餘敍,餘以為公方任事,而詩與文復欲奪我輩席耶! ………眉居落紙風雨,力除弱蓁,敍事議論之文,得之司馬遷、班固、揚雄、劉向之徒為多,詩則盧駱韋、孟高參之家法為多也。其命辭如意,如鐵樹得風,葉少柯鳴,無物與敵,往往以致用及物為大。欲指巴虯九日,不盡其彀不止也。”
4、《梁匠先豹陵集敍》
署“山陰友弟王思任題”。敍曰:“集中詩歌詞傳序記箋啓,無體不備。大率為諸生時有才異,上官鄉藻依為長城,拈弄者半。後領進賢冠,持皇華之節,手《山海》、《水經》、《輿勝》,快問樵夫牧子,覓往跡,又經歷箐伏塊處赤汗青芻流民餓婦之苦,上以獻吾君,下以通我志,中以寄我思,拈弄者亦居其半。由窮而工,由達而暢,茲則匠先之概矣。………餘曩識匠先在其同師席曹允大坐上,後讀其行卷,以為允大幸先一籌,不意其古文詞蒼淵老毅遂至此。匠先且夕立豹虎之墀,將以佐休明吹鴻寶,其大業駸駸充棟,而餘之此言,尚窺其一斑者耳。”
5、《豹陵集》目錄
前四十葉為文集目錄,後二十九葉為詩集目錄,各自起迄。但詩集目錄首葉首行題“豹陵集卷之十一目錄”,此後各卷目錄首行僅題“卷之十幾”。又前四十葉目錄中部分篇名之下外別注有“星槎署”、“鬥映樓”、“亭舫”、“豢鶴齋” 、“彼岸”、“鸞龍館”、“杏閣”、“西湖”、“浚署”、“舫亭”、“靈寶郵亭”、“吳橋郵亭”、“清源傳舍”、“續鬥映樓”、“長安邸”、“裕花樓”、“芮署”、“吳興傳舍”、“燕邸”、“使查”、“曲周轉舍”、“維揚舟中”、“大梁邸”、“東光傳舍”、“淮上使查”、“隴上”、“關中傳”、“濟上游”、“姑蘇使查”、“維揚” 、“姑蘇”、“消炎閒況”等,當皆為早期文稿按寫作地點而自命其集之名,有些如《鬥映樓》、《仙杏閣》(即杏閣”)、《鸞龍館》等文集還刊行過。 正文各卷頭題“豹陵集卷之幾”,署“古梁梁雲構匠先父著”、“西吳韓敬求仲父遴”、“姑蘇徐汧九一父閲”、“男羽明宸須錄”。上書口刻“豹陵集”三字,上黑魚尾下刻卷數、葉次。
明刻本《豹陵二集》十二卷 [5] 
此《集》刻於杭州,刊行於崇禎十二年(1639),此集現藏於日本內閣文庫。
卷內有“佐伯侯毛利高標字培松藏書畫之印”、“昌平坂學問所”、“日本政府圖書”、“淺草文庫”等鈐印,知是書原為九州佐伯藩第八代藩主毛利高標(1755-1801 )舊藏,至文政十一年(1828),由其孫毛利高翰獻給幕府,後歸入內閣文庫收藏。 卷首無序目,正文各卷頭題“豹陵二集卷之幾”,第二行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第三行起各卷署名不一,詳下。上書口刻“豹陵二集”四字,稍下刻“卷之幾”,下方刻葉次。
卷一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男羽明宸須父錄
卷二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武備更生父、張天機孫支父 史載筆筆公父、武林趙林翹梓木父訂、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陳光祖較
卷三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武備更生父、張天機孫支父、男明宸須父錄
卷四署:署名同卷一
卷五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陳遴較
卷六署:署名同卷一
卷七署:署名同卷一
卷八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史載筆筆公父、武林趙林翹梓木父訂、 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施泮較
卷九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潘尚尚公較
卷十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武備更生父、張天機孫支父、王建極其有父、史載筆筆公父、侯良翰價甫父訂、男羽明宸須父錄
卷十一署:署名同卷一
卷十二署:署名同卷一

豹陵集清刻概況

清刻本《豹陵集》 [3]  ,清順治十八年,梁雲構之子梁羽明刻印刻本,現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等。全集二十一冊,二十六卷,3041頁,每半頁八行,行十八字。
第一冊序目,共88頁
1、《豹陵集序》署:治弟顧錫疇
2、《豹陵集序》署:同門友弟韓敬頓首撰
3、《豹陵集小引》署:友人晉江蔣德璟若椰甫撰於惠山畫舫
4、《豹陵集敍》署:山陰友弟王思任
5、《豹陵集序》署:同年弟曹勳題
6、《豹陵集序》署:治弟張溥
7、《豹陵集序》署:治生曲沃李建泰頓首拜撰
8、《豹陵集序》署:崇禎戊寅莫春平千申佳胤沐手題於水鏡堂
9、《豹陵集題辭》署:治年弟東甌林增志拜手書
第二冊目錄,共172頁
詳見上豹陵目錄之清刻本《豹陵集》二十六卷目錄
第三冊《豹陵集卷之一、二、三》共110頁
卷一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門人陳光祖較
卷二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武備更生父、張天機孫支父、史載筆筆公父、武林趙林翹梓木父訂、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陳光祖較
卷三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西吳韓敬求仲父遴、姑蘇徐汧九一父閲、男羽明宸須父錄
第四冊《豹陵集卷之四》共119頁
卷四署:署名同卷三
第五冊《豹陵集卷之五上》共185頁
卷五上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門人陳遴較
第六冊《豹陵集卷之五下》共163頁
卷五上署:無署名
第七冊《豹陵集卷之六、七、八、九》共91頁
卷六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男羽明宸須父錄
卷七署:無署名
卷八署:署名同卷六
卷九署:無署名
第八冊《豹陵集卷之十》共84頁
卷十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陳光祖較
第九冊《豹陵集卷之十一、十二》共125頁
卷十一署:署名同卷三
卷十二署:署名同卷六
第十冊《豹陵集卷之十三》共176頁
卷十三署:無署名
第十一冊《豹陵集卷之十四》共148頁
卷十四署:無署名
第十二冊《豹陵集卷之十五》共124頁
卷十五署:無署名
第十三冊《豹陵集卷之十六》共152頁
卷十六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陳學孔宗之父、李世傑命世父訂、男羽明宸須父錄、門人潘尚渭叟父較
第十四冊《豹陵集卷之十七》共305頁
卷十七署:署名同卷六
第十五冊《豹陵集卷之十八、十九》共158頁
卷十八署:署名同卷三
卷十九署:署名同卷三
第十六冊《豹陵集卷之二十》共111頁
卷二十署:署名同卷六
第十七冊《豹陵集卷之二十一、二十二》共76頁
卷二十一署:署名同卷五
卷二十二署:署名同卷五
第十八冊《豹陵集卷之二十三》共98頁
卷二十三署:大梁梁雲構匠先父著、盟津王鐸覺斯父選、雍丘劉理順復禮父閲、同邑武備更生父、張天機孫支父、王建極其有父、史載筆筆公父、侯良翰價甫父訂、男羽明宸須父錄
第十九冊《豹陵集卷之二十四》共201頁
卷二十四署:署名同卷三
第二十冊《豹陵集卷之二十五》共152頁
卷二十五署:無署名
第二十一冊《豹陵集卷之二十六》203頁
卷二十六署:無署名
書末有小跋、合刻跋、識言各一篇。
《豹陵集小跋》署:○江屬吏小寒山年侄陳函煇拜書
《豹陵集合刻跋》梁雲構之子梁羽明撰寫,署:辛丑中秋不孝男羽明盥手謹跋
《識言》梁雲構之孫梁碧海、梁瑤海撰寫,署:孫碧海、瑤海沐手敬識

豹陵集豹陵集合刻跋

清刻本《豹陵集》二十六卷 [3]  ,初刊於順治十八年,至康熙間又由其孫碧海、瑤海等印行過。該書末尾有梁羽明於順治十八年所作《豹陵集合刻跋》,讀此《跋》當有助於瞭解梁雲構諸集刊刻的過程
《豹陵集合刻跋》
先康僖府君天資敦敏,學問淵泓。髫年舞勺,即嗜吟詠作古文詞。壬子掄魁後,即刻有《鬥映樓》、《仙杏閣》、《鸞龍館》等集行於世。己巳授大行,使軺星署,幾遍五嶽,奚囊儲滿。辛未之秋,蔣八公太師、徐勿齋年伯互為遴定,授梓於金陵,題之曰《豹陵初集》,一時紙貴。癸酉拔置西台,首擊鉅奸,邪黨斂跡;鷺車出守,獎廉懲貪,墨吏望風解綬;至籌邊料敵,煮海通商,惠民裕國,言言忠正,章滿公車。政暇,惟操不律以寫胸中之所有,即應酬尺牘,不肯寄髯蘇小品下。己卯視鹺淛水,復刻《豹陵二集》於武林,海內大家多謬加褒賞。乙酉梨棗災,二刻俱遭回祿,搜之故鄉鄴架上,二集尚煩,初刻則僅僅有存者。數年來,文簋手澤,復有所積。庚子秋杪,偶簡前二集,合近作而訂正之,付之梓人,十閲月而告成。但古樂府幾百首、奏疏數百章,金沙寇變,失之舟次,文成而天雨粟,鬼夜哭,其失也亦然。奏疏搜之邸報,猶得一二,已屬空谷蛩聲,至樂府則寂然絕響矣。噫,一追憶之,而言與泗俱。仍有《讞語》四冊,可作判讀,未載斯刻。 辛丑中秋不孝男羽明盥手謹跋。
由此跋可知,清刻本《豹陵集》二十六卷雖錄有梁雲構晚年作品,卻並非全本。其主要原因是明清易代之際的戰火,使刻於崇禎年間的《豹陵初集》和《豹陵二集》焚燒殆盡。其後十徐年間雖廣為搜輯,但最終仍缺“古樂府幾百首、奏疏數百章”,故使羽明一憶及此而“言與泗俱”。而上錄現藏於日本國會圖書館的《豹陵集》十八卷,實即羽明所稱刻於金陵的“豹陵初集”,刊行於崇禎四年(1631) ;現藏於內閣文庫的《豹陵二集》十二卷,亦即羽明所説刻於杭州的《豹陵二集》,刊行於崇禎十二年(1639);二書很可能在崇禎年間即已傳入日本而得以倖免於兵疑之劫,並且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