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豹屬

鎖定
豹屬(學名:Panthera Genus)是食肉目貓科下的一屬,均為大型貓科動物。有5種:獅、美洲豹(美洲虎)、豹、虎、雪豹,34個亞種。獅分佈於非洲熱帶草原,雄性體長達260釐米,體重200-300千克,頸部有鬃毛,是唯一雌雄兩態和羣居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分佈於北美西南部和南美洲,體長150-230釐米,尾長60-90釐米,肩高75-90釐米,體重39-160千克,為西半球最大的貓科動物,獨居,夜行性,區別於花豹的特點是是毛皮的環紋圈中有黑斑點。花豹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島,有9個亞種,中國有3亞種。虎分佈於東北、亞南亞和東南亞,有8-9個亞種,其中3亞種已滅絕,體長140-350釐米,為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因毛皮捕殺,數量稀少。雪豹體長86-125釐米,體重21-53千克,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分佈於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中亞東部的高山地區。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在岩石堆中是極好的保護色,有“雪山之王”之稱。 [1] 
中文名
豹屬
拉丁學名
Panthera Genus
外文名
Roaring Cats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貓科
豹屬
5種 [2]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裂腳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豹亞科
亞    種
34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Oken, 1816
保護級別
近危(NT)1種、易危(VU)3種、瀕危(EN)1種 IUCN標準 [2] 

豹屬動物學史

豹屬命名

“豹”一詞源自古典拉丁語"panthēra",其本身源自古希臘語"pánthēr (πάνθηρ)"。“豹”這個詞是古希臘語"pan-"(所有)和"ther"(野獸),但這可能是民間詞源。儘管"panthera"通過古典語言進入英語,但它可能起源於東亞,意思是“淡黃色的動物”或“白黃色”(Harper 2001年)。 [4] 
豹屬是貓科動物的一個屬,有五種著名的現存物種:老虎、獅子、美洲虎、花豹和雪豹。只有前四種可以咆哮。雪豹屬於豹屬,但它不會咆哮。豹屬是由洛倫茲·奧肯(Lorenz Oken)於1816年定義的,屬於豹亞科(Pantherinae),這個亞科也被稱為“大貓”或“大型貓科動物”。雷金納德·英尼斯·波考克(Reginald Innes Pocock)於1916年根據共同的顱骨特徵將該屬的分類修訂為包括老虎(P. tigris)、獅子(P. leo)、美洲虎(P. onca)和花豹(P. pardus)。遺傳分析結果表明,雪豹(以前稱為Uncia uncia)也屬於豹屬(P. uncia),這一分類已於2008年被IUCN紅色名錄評估接受。 [2]  [6] 
獅子 獅子
虎
花豹 花豹
美洲豹 美洲豹
雪豹 雪豹

豹屬分化

最早發現豹屬的蹤跡可以追溯到350萬年前。出土的化石被認為是歐美洲豹(Panthera gombaszoegensis)。然而,在非洲,在萊託利發現的另一塊化石也距今350萬年前,似乎屬於原始獅子。然而,歐美洲豹將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豹屬物種。這種動物具有獅子和老虎的生物學特徵,其化石已在歐洲大陸被正式鑑定,其年代為上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中下期。 [26] 
最早的豹子,稱為厚齒豹(Panthera crassidens),出現在非洲的更新世早期。該物種進化成為已知的物種花豹 (Panthera pardus),並遷徙到整個非洲大陸、歐洲(現已滅絕)和整個亞洲。 [26] 
最古老的原始獅子來自坦桑尼亞,在奧杜瓦伊峽谷發現了下更新世的化石遺骸,科學家將其歸因於豹屬獅子化石。這隻獅子似乎在70萬年前遷移到了歐洲,到達了它定居的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德國也發現了一些化石。獅子化石比東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還要大。 [26] 
大約35萬年前,獅子化石被另一個體型稍小的亞種所取代:洞獅(Panthera leo spelaea)。該亞種的化石遺骸在整個歐洲(法國、德國、英國)和西伯利亞東部被發現。這種獅子為科學家所熟知,因為人們通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雕刻和繪畫,甚至是象牙(猛獁象牙)雕刻,在歐洲洞穴的牆壁上發現了它的一些痕跡。根據肖韋洞穴中發現的壁畫,洞獅肯定專門捕獵長角野牛(Bison priscus)。 [26] 
亞洲獅(Panthera leo persica)似乎是洞獅的遺物。冰河時代末期,其領地從意大利半島延伸到印度。白令洞獅(Panthera leo vereshchagini)是亞洲獅的一個亞種,頭骨較短,大約35萬年前,在普遍變冷之後,定居在西伯利亞白令海峽附近和加拿大育空地區。25000年前全球變暖期間,白令海峽再次消失在海水之下。沿着落基山脈建立了一條陸地走廊,連接育空地區和美國。獅子再次進化,然後遷徙到美洲。 [26] 
這個最後的亞種被稱為美洲獅(Panthera leo atrox),是所有獅子亞種中體型最大、力量最強大的亞種,甚至比東北虎及其祖先獅子(Panthera leo)的化石還要大。發現的這個美麗的化石來自拉布雷亞焦油坑(La Brea Tar Pits),這是一個自然保護區。洛杉磯焦油礦牀中,出土了近80個標本,這種獅子甚至到墨西哥定居,越過巴拿馬地峽,遷徙到美國南部,被安第斯山脈阻擋,沿太平洋定居,遠至秘魯。 [26] 
白令洞獅和美洲獅,如洞獅,可能與虎具有相同的起源。來自中國中更新世的古中華豹(Panthera palaeosinensis)無疑是這兩個物種之間缺失的一環。過去,虎可以在小亞細亞發現,但由於成為狩獵的犧牲品,它們很快就滅絕了。 [26] 
美洲虎無疑是美洲獅的後代。"Panthera onca augusta"是北美美洲豹的一種,也是從拉布雷亞焦油坑中挖掘出來的。美洲虎曾經生活在北美,後來因狩獵而滅絕。 [26] 
黑豹的譜系(Pantherinae)在1080萬年前與貓科動物的共同祖先分道揚鑣,然後在640萬年前與雲豹和豹屬的譜系分道揚鑣。有化石記錄的豹類最古老的共同祖先是古中華豹,生活在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期。雪豹比美洲虎早出現。豹子和雪豹與老虎關係密切:據説老虎和雪豹在20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 [26] 
根據全基因組數據估計的豹屬物種樹。 根據全基因組數據估計的豹屬物種樹。 [27]
圖注:根據全基因組數據估計的豹屬物種樹。所有五個現存物種的代表如下:獅子、花豹、美洲獅、雪豹和老虎。分支上方的數字表示相鄰節點的估計年齡[以百萬年前(Ma)為單位],在符合物種樹(95%最高後驗密度)的所有基因組窗口(100-kb窗口大小,100-kb步長)上取平均值相應分支下方的間隔。末端分支上的彩色矩形表示受物種特異性正選擇事件影響的表型類別。 [27] 

豹屬進化

豹的地理起源很可能是中亞北部。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是已知最古老的豹屬物種,其頭骨特徵與雪豹相似。虎、雪豹和雲豹的遺傳譜系在中新世期間分散在東南亞。遺傳學研究表明,豹屬的大貓在六到一千萬年前從貓科中分化出來。雲豹屬(Neofelis)是豹屬(Panthera)的姐妹屬。雲豹似乎在大約866萬年前就已經分化。豹屬動物在大約1130萬年前從其他貓科動物中分化出來,然後在大約655萬年前進化成老虎,在大約463萬年前進化成雪豹,在大約435萬年前進化成花豹。化石中的線粒體序列數據表明,美洲擬獅(P. atrox)是洞獅(P. spelaea)的姐妹譜系,大約在34萬年前分化。雪豹歸類於豹屬動物內,是老虎的姐妹物種。 [7-8] 
2016年基於雙親核基因組分析的研究結果表明,現存豹屬物種之間存在以下關係: [9] 
已滅絕的物種歐美洲豹(Panthera gombaszoegensis)可能與現代美洲虎關係密切。第一個化石遺蹟是在意大利奧利沃拉出土的,可追溯到160萬年前。在南非發現的化石遺骸似乎屬於豹屬譜系,其年代可追溯到大約2至380萬年前。 [10] 
下面的分支圖遵循Mazák、Christiansen和Kitchener(2011年)。 [11] 
豹屬分支圖 豹屬分支圖
2018年,發表了對現存貓科和化石貓科的系統發育研究結果。這項研究基於劍齒虎下頜骨的形態多樣性、物種形成和滅絕率。生成的分支圖表明瞭豹屬物種的不同關係,如下所示: [12] 
豹屬物種的不同關係 豹屬物種的不同關係
與大部分貓科動物一樣,豹屬動物也經歷過很多爭論和分類學修訂。該屬的基礎可能是已滅絕的貓科動物維氏山獅(Viretailurus schaubi),有時也被視為美洲獅羣的早期成員。豹屬可能起源於亞洲,但該屬的確切根源仍不清楚。
貓科豹屬(包括現存的豹屬、雪豹屬和雲豹屬)與貓亞科(包括所有其他現存貓科物種)的分歧已在六到一千萬年前進行了排序(Johnson等人,2006年)。化石記錄表明豹類的出現時間僅為2至380萬年前(Turner 1987年)。 [4] 
形態學和遺傳學研究表明,老虎是最近出現的豹屬物種中第一個從該譜系中出現的物種(Yu和Zhang 2005年),但這仍然懸而未決。雪豹最初被認為是豹亞科的基礎,但最新的分子研究表明,它位於豹亞科的內部,甚至可能是豹的姐妹物種。因此,許多人將雪豹歸入豹屬,但目前對於雪豹是否應該保留自己的雪豹屬或轉移到豹屬(Panthera uncia)尚未達成共識。 [4] 
"Panthera gombaszogensis"是一種史前貓科動物,通常被稱為歐美洲虎,可能與現代美洲虎關係密切。該物種於大約160萬年前首次出現在現在意大利的奧利沃拉(Olivola)。 [4] 
雲豹(Neofelis nebulosa)今天通常被置於豹類羣的底部,但不包括在豹屬本身中。 [4] 

豹屬分類

在19世紀和20世紀,各種探險家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所有豹屬物種提出了許多亞種,有時稱為“種族”。分類學家雷金納德·英尼斯·波考克(Reginald Innes Pocock)審查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學收藏中的皮毛和頭骨,並對所描述的亞種進行了分組,從而大大縮短了列表。 [13]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幾種豹屬物種成為基因研究的對象,主要使用圈養個體的血液樣本。研究結果表明,獅子和豹子的許多亞種都值得懷疑,因為它們之間的遺傳差異不足。隨後,有人提議將所有非洲豹種羣歸為非洲豹(Panthera pardus pardus),並保留亞洲豹種羣的八個亞種名稱。 [14] 
現存的豹屬動物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的解剖結構發生了變化,使它們能夠咆哮。洞獅是該屬已滅絕成員的一個例子。根據基因研究,有人建議將所有現存的撒哈拉以南獅子種羣分為巴巴里獅(獅子指名亞種 Panthera leo leo)。系統發育地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西非和中非的獅子種羣與印度的獅子種羣關係更密切,並且與南部和東非的獅子種羣形成不同的分支;埃塞俄比亞東南部是北非和東非獅子種羣的混合地區。 [4] 
黑豹並不形成一個獨特的物種,而是該屬的黑化標本的通用名稱,最常見於美洲虎和豹子物種。 [4]  [15] 
已提出所有四種豹屬物種的許多亞種;然而,豹子和獅子的許多亞種都是值得懷疑的。有人提出,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所有豹子種羣都屬於相同的豹子亞種,而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所有獅子種羣也屬於相同的獅子亞種,因為它們之間沒有足夠的遺傳差異。歷史證據和化石描述了一些史前獅子亞種。它們可能是不同的物種。 [4]  [26] 
豹屬物種 豹屬物種 [30]

豹屬形態特徵

在豹屬物種中,頭骨的背部輪廓是平坦的或均勻突出的。額葉眶間區域沒有明顯升高,並且升高後面的區域傾斜度較小。基本顱骨軸幾乎是水平的。聽大泡內室大,外室小。它們之間的隔板靠近外耳道。凸圓的下頦是傾斜的。所有豹屬物種都有不完全骨化的舌骨。一個經過特殊改造的喉部,其聲帶比例較大,覆蓋在一個大的纖維彈性墊上。這些特徵使它們能夠咆哮。只有雪豹不能咆哮,因為它的聲帶較短,為9毫米,對氣流的阻力較小。豹屬物種可以發出短促、柔和的鼻息聲;它用於友好的人之間的接觸。咆哮聲是一種特別響亮的叫聲,具有獨特的模式,具體取決於物種。 [16] 
只有豹屬現存的這四種貓科動物具有使它們能夠咆哮的解剖結構變化。其主要原因被認為是舌骨骨化不完全。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咆哮的能力是由於其他形態特徵,尤其是喉部的。雪豹(也屬於豹屬)不會咆哮。雖然其舌骨骨化不完全,但缺乏喉部的特殊形態。 [4] 

豹屬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沙漠、草原、叢林、潮濕的森林或山地。在無樹的苔原和極地冰區以外的所有陸地生境中都有發現。 [20] 

豹屬生活習性

豹屬捕獵

第一種是獅子、譬如豹屬動物非洲獅,它們接近獵物之後,第一種辦法是咬斷獵物的喉嚨,將獵物致死。第二種它是跳到獵物的背上,將獵物的脊椎咬斷,這樣使動物死掉。 [20] 
第二種就是美洲豹的捕食辦法,它比較乾脆,不去咬脖子,從來不咬獵物的脖子,是直接咬獵物的頭骨,它能把獵物的頭骨洞穿,也就是説給咬透了,所以説它的上下顎力量是非常大的。 [21] 

豹屬行為

豹屬動物具攻擊性,生性殘忍,在野外活動能力強,多數善攀緣及跳躍,奔跑速度快,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動物。大多豹屬動物喜歡獨居,無固定巢穴,有一定活動範圍的巢域。多在晨昏和夜晚活動,白天隱匿林中。 [17] 
美洲豹的長尾巴和強健的四肢,能使它在雨林環境中跳躍飛奔時保持平衡;不論是在地面上還是在樹杈間,它身上的斑點都能和陽光的光點混而為一,好讓它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靠近獵物。 [18] 
花豹是非洲的另一種優秀狩獵者,這種豹屬動物已進化出一種本領,能夠在捕獲獵物以後將其拖到樹上。一隻豹可以把相當於自身質量的羚羊拖到樹枝間,以免被其他的掠食者或食腐動物發現。 [18] 
長腿的印度豹是唯一一種不能伸縮爪子的豹屬動物,它的爪子和狗的趾甲比較相似,因此它在撲向獵物的時候有驚人的爆發力。印度豹將獵物撲倒在地以後,便以其強有力的下頜和鋒利的牙齒緊咬住獵物的喉嚨。 [18] 
遼闊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許多動物種羣和神秘的獵食者,非洲獅便是其中之一。它們擁有強壯的肌肉、極具彈性的脊椎、鋭利的爪子和牙齒,以便捕捉獵物。非洲獅還可以與它生活的黃褐色的環境融為一體,因此即使離獵物很近,也不容易被察覺。 [18] 
雪豹身上厚厚的白色皮毛和灰色斑點,不但可以保護它隱身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而且具有保暖的作用。這種豹屬動物的肺已發展得比較大,這使它能在空氣稀薄的喜馬拉雅山上獲取更多的氧氣,而其寬大的足部使其在跳躍時更加強壯有力,也幫它更容易穿越厚厚的雪地。 [18] 
東北虎生活在中國北方茂密的森林地區,它身上的條紋能夠在獵食時幫助它進行偽裝。當這個掠食者在叢林中穿梭時,它身上的條紋會打斷樹林陰影映在它身上的輪廓,同時它的毛色也可以協助它在夜間進行偽裝。 [18] 

豹屬叫聲

豹屬中的四個物種老虎、獅子、美洲獅、豹子都可以咆哮。雪豹也屬於豹屬,但它不會咆哮。聲音也是豹屬物種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們能發出的聲音很多,能夠傳遞各種信息。花豹和老虎、獅子都屬於“喉叫大貓”,它們具備不完全骨化的舌骨,舌骨中部具有彈性軟骨腱,可以發出大型貓科特有的吼叫聲。
老虎的咆哮聲非常強烈,以至於聽到它的動物會癱瘓。老虎通常會向其他老虎咆哮,測得峯值功率在300赫茲左右。然而,老虎也可以發出低於20赫茲頻率的聲音,屬於次聲波的範疇。虎吼聲可傳播約3千米的距離。老虎希望通過咆哮來吸引注意的原因是為了向該地區的其他老虎表明自己的身份。成年雄性老虎根據獵物的情況為自己劃定領地。在這種情況下,咆哮不僅可以識別出一隻老虎,還可以告訴它們的確切位置。 [28] 
雄獅通過咆哮來展示自己的力量。領頭的雄性也會用咆哮來保衞自己的領地,嚇跑入侵者。 [29] 
通常被聽到的花豹的叫聲是一種類似鋸木頭的粗啞刺耳的反覆嘶吼聲,這種聲音能傳出2-3千米遠。除此之外,花豹還能發出大聲咳嗽聲、嗬嗬聲,主要用來表示威脅和恐懼;類似於家貓的喵喵聲、呼嚕聲通常表示友好、親近。與獅子類似,花豹具備一種用鼻子呼氣的發聲方式,這通常是在不同個體在很近距離上表示友好的一種聲音,它包含了歡迎、示好、追求等多種信息元素。

豹屬食性

豹屬動物為肉食性。它們很聰明,絕對不去捕捉那些潛在危險,非常大的獵物。除了這種做法會給它獲得巨大的收益的時候,比如説它不是很餓的時候,它永遠不去招惹大象、永遠不去招惹那種非洲野牛,也不去招惹長頸鹿。當這個羣體確實食物非常短缺了,並且這個羣很大,沒有足夠的食物,滿足不了的時候,它會冒很大的風險。因為這一餐可能要滿足一個獅羣的食物的時候,它們可能冒這種風險。但是一般,只要有潛在危險的獵物,它採用的技巧,就是躲開,不去捕捉。但是在羣居的時候是這樣,而很多獨居的貓科動物,就有一種天生避開危險的辦法,就是它們能很好地捕捉到獵物,並且不被獵物傷害。這裏最典型的就是美洲獅跟美洲豹,它們都具有既捕捉到獵物,而又不被傷害的這種能力。大型貓科動物的食物主要是鹿、羚羊、、水豚、鹿、野豬、牛等中大型動物, [19] 

豹屬分佈範圍

獅子分佈於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金)、埃塞俄比亞、印度、肯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索馬里、南非、蘇丹、斯威士蘭、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20] 
美洲豹分佈於墨西哥、伯利茲、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厄瓜多爾、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智利、阿根廷。 [21] 
花豹分佈於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孟加拉國、貝寧、不丹、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剛果(金)、剛果(布)、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亞、加蓬、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肯尼亞、利比里亞、馬拉維、馬來西亞、馬裏、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爾、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斯里蘭卡、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22] 
虎分佈於孟加拉、不丹、中國(黑龍江、雲南、吉林和西藏)、印度、印尼(蘇門答臘)、老撾、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緬甸、尼泊爾、俄羅斯和泰國。 [23] 
雪豹分佈於阿富汗、不丹、中國(雲南、青海、西藏和藏南、四川、甘肅、新疆、內蒙古)、印度(喜馬偕爾邦、錫金、查謨和克什米爾、北安查爾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24] 
豹屬分佈圖 豹屬分佈圖 [31]

豹屬下分類級

豹屬(5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
1
Panthera leo
(Linnaeus, 1758)
易危(VU)
2
Panthera onca
(Linnaeus, 1758)
近危(NT)
3
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1758)
易危(VU)
4
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瀕危(EN)
5
Panthera uncia
(Schreber, 1775)
易危(VU)
[2] 

豹屬保護現狀

豹屬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 [2] 
附錄Ⅰ:美洲豹、花豹、虎、雪豹和亞洲獅
附錄Ⅱ:獅子

豹屬種羣現狀

豹屬包括五種超級肉食性頂級捕食者物種,通常被稱為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虎、花豹、獅、雪豹和美洲豹 。這些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最瀕臨滅絕的,因為它們大片領地的喪失和破碎,以及它們身體部位和美麗皮膚的野生動物貿易。大型貓科動物具有重大的生態、文化和歷史意義,因此需要保護。這些物種面臨的主要保護挑戰包括棲息地喪失、獵物基礎下降、狩獵和非法貿易。自1970年起,全球採取了多項措施來解決經濟衰退的問題。然而,這些措施的成功有限,因為這些物種繼續被列入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 [5]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