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豳風圖

鎖定
《豳風圖》是南宋馬和之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豳風圖》全卷共分七段,依次為《七月》《鴟號》《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每段畫前書《豳風》原文。圖中人物形象生動,衣紋用蘭葉描,筆法流暢瀟灑,設色清麗古雅。 [1] 
中文名
豳風圖
作    者
馬和之
材    質
紙本
規    格
縱111.7釐米,橫52.7釐米
創作年代
南宋
畫作類型
墨筆設色畫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豳風圖畫作內容

豳風圖
豳風為詩經中十五國風之一,《豳風》共有七篇,按順序為《七月》、《鴟鴞》、《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林子奐《豳風圖》的順序為《七月流火》《鴟鴞鴟鴞》《既破我斧》《伐柯如何》《九罭之魚鱒魴》,符合《豳風》順序,但缺少《東山》《狼跋》兩個部分。現存的五圖均只有標目而無署款,按順序《狼跋》為第七圖,故推測《狼跋》應有林子奐的題署。
卷首有清高宗弘曆御書“葦龠餘風”四字,尾紙除董其昌、項元汴等三則題記外,尚有乾隆御題一則,鈐明項元汴、清高士奇、梁清標及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多方。 [1] 

豳風圖創作背景

作者根據《詩經·國風》之《豳風》詩意而作。據載,馬和之受高宗之命創作此圖。該圖採用了字、畫交替排列的畫卷形式。現僅存8幅,原作數量更多。 [2] 
此卷無款印,舊傳為馬和之畫,宋高宗趙構書。但在《伐柯》篇內“構”字因避高宗諱而缺一筆,説明該書款不是趙構所寫,而是畫院高手代筆。此圖大約在元代初年被分割為兩卷,僅《破斧》篇為趙孟頫收藏,明末董其昌誤認為是趙孟頫補圖。清乾隆年間兩捲入內府,合璧裝成一卷,並將董其昌、高士奇跋移往後幅。 [1] 

豳風圖藝術鑑賞

畫面由丘陵和樹木縱向分三等分:左側第一、第三部分兩端繪有農事前後風俗;中間第二部分是耕作與採桑場面的混合搭配。風俗與耕織場面基本對等。人物表現上運用了馬和之所創“蘭葉描”,表現出馬和之特有的樹枝法和皴法。
該圖第一景將一月、二月兩月間之事合為一幅。上方二人正制農具,下方左側農官偕隨從而立,右側農夫一家正欲外出耕作,或搬運午飯。但農官正視農夫一家的表情很容易錯認為二者有聯繫,但稍細觀察則發現彼此實無關聯。因為兩側人物腳下的路面不在一個水平面上。農夫製作農具的場景、農官一行,以及農夫家人雖都被安排在同一畫面,彼此和諧,但各自屬於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內,只是組合於同一場景中而已。
該畫作畫幅右上方和中央下方以彎曲的樹枝法刻畫的樹木構成簡單背景,從中能看出馬和之的影子。但近似鐵線描的人物描法和表情則不同於馬和之的典型畫風。相反,人物的白描法卻類似於北宋畫家李公麟派的風格。 [2] 

豳風圖歷史傳承

該圖在張醜《清河書畫舫》、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石渠寶笈·續編》、《石渠隨筆》等書著錄。 [1] 

豳風圖作者簡介

馬和之,生於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見記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動於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年)中進士第,官至工部侍郎。工畫山水、人物、佛像,風格獨特,筆法飄逸高古,迥異於南宋院體畫法,時人目為“小吳生”。在表現山水、人物時,他更多地融入了一些書法的筆趣,古樸自然,務去華藻。 有一種説法認為馬和之是南宋畫院畫家,然而,根據目前所知資料,兩宋畫院畫家自有其品秩,而無進士及第任官後尚充任畫院畫家者。此外,馬和之的畫風與院畫的總體面貌也有相當大的差距。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變化,表現人物所用線條較為短促,運筆迅疾,蘭葉描已變為後世所稱之“螞蝗描”。因此,馬和之不是南宋畫院的宮廷畫家,他以“藝精一世,命之總攝畫院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卻並非服務於宮廷的職業畫家,而應與李公麟等文人畫家並列。 [3] 
參考資料
  • 1.    【馬和之豳風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8-07-24]
  • 2.    (韓)鄭炳模著;金青龍,趙亮譯.韓國風俗畫:商務印書館,2015.06:第105-106頁
  • 3.    馬和之  .北京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