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朗2018年曼尼·夏希希執導的電影)

鎖定
《豬》是導演曼尼·夏希希執導的喜劇電影,由Hasan Majuni主演,於2018年2月21日在柏林電影節上 [1] 
該片講述連環殺手在德黑蘭殺害多名導演,而唯一活命的導演哈桑成為犯罪嫌疑人的故事。
中文名
外文名
خوک
Khook
其他譯名
豬一般的導演
類    型
喜劇
出品公司
Hedayat Film、Filmiran [1] 
製片地區
伊朗
導    演
曼尼·夏希希
編    劇
曼尼·夏希希
主    演
Hasan Majuni
片    長
108 分鐘
上映時間
2018年2月21日(德國)
對白語言
波斯語
色    彩
彩色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14張)
導演哈桑多年以來受困於政府的“拍攝禁令”。面對着複雜的家庭、背叛的情人以及紛亂的社會,他發覺自己陷入了一個危險的漩渦之中。當然,事情還不止於此,一個連環殺手出現在德黑蘭,並且殺害了一個接一個導演,只留下了哈桑活命。哈桑不明就裏,誤認為自己是這個社會里最傑出的導演,才能保全自身。不過,他的倖存也讓他成為了犯罪嫌疑人。質疑的聲音不斷的從社交媒體中響起,面對輿論,他不得不採取行動來證實自己的清白 [2-3] 

演職員表

演員表

    • Leili Rashidi 飾 戈利
    • Parinaz Izadyar 飾 安妮
    • Mina Jafarzadeh 飾 傑蘭
    • Ali Mosaffa 飾 索拉布·賽迪
    • Sepehrad Rahmani 飾 曼索爾
    • Reza Yazdani 飾 扎哈克

職員表

製作人 曼尼·夏希希
導演 曼尼·夏希希
編劇 曼尼·夏希希
攝影 馬哈茂德-卡拉里
配樂 裴曼·雅茨達尼安
剪輯 Meysam Molaei
藝術指導 阿米爾-侯賽因-高西
服裝設計 Negar Nemati
視覺特效 Vahid Ghotbizadeh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4-6] 

角色介紹

  • 哈桑·卡薩邁
    演員 Hassan Majooni

    自戀、虛榮、易怒的伊朗導演,因為上了黑名單,他再也不能拍電影了,他的情人則“背叛”他,去和另一位導演合作。他因被拋棄而怒不可遏。這時,連環殺手斬首多名導演,卻獨留他活命,這不但令他他成為了犯罪嫌疑人,也導致他對自我的藝術價值產生了懷疑。

  • 西娃·摩哈傑
    演員 蕾拉·哈塔米

    哈桑的情人,著名女演員,對哈桑仍有深情,但面對哈桑的電影長期無法得到取可證的情況,她只好另投他人,和裝腔作勢的導演塞迪拍了一部電影。

  • 戈利
    演員 Leili Rashidi

    哈桑的妻子,她總是在哈桑身邊為他提供建議。雖然明明知道哈桑與西娃有染,但她卻採取了包容態度,默許了西娃的存在。

  • 安妮
    演員 Parinaz Izadyar

    美麗的女子、哈桑的崇拜者。她長期跟蹤哈桑,夢想取代他的女演員情人西娃而在哈桑下一部電影中出演角色,儘管哈桑已經無法再拍電影了。

  • 阿爾瑪
    演員 艾娜茲·阿扎哈什

    哈桑美麗的女兒,富有同情心,像祖母、母親一樣包容着任性、暴躁的導演父親,是哈桑的經紀人,替他打點一切對外事務。

  • 傑蘭
    演員 Mina Jafarzadeh

    哈桑的母親,受人尊敬的女族長,但有點瘋瘋癲癲,當聽説多位著名導演遇害後,她打算用一把老式步槍來保護自己兒子的生命。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2]  [7-8]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備註
2018年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
《豬》
提名 [9] 
圖盧茲國際電影節
最佳電影Amphore d'Or獎
《豬》
獲獎 [10] 
第51屆錫切斯奇幻電影節
最佳影片
《豬》
提名
最佳男演員
Hasan Majuni
獲獎 [11] 

幕後製作

創作源起
導演曼尼·夏希希感到伊朗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總是一種被動的受害者的刻板形象,而他身邊的女性,包括家人和同事,她們都是非常獨立和自強的女性,她們對他的生活和創作影響很多,但是大屏幕上這樣的女性形象是缺失的。所以,他在該片創造了一箇中年“媽寶男”的形象,這個媽寶生活中的支持全部來自身邊的女性 [3] 
社交媒體是曼尼·夏希希很想拍攝的議題。在經歷了從在社交媒體上活躍到意識到這樣很愚蠢而刪除所有社交媒體的過程後,他認為社交媒體既有趣又危險,而且,如何在視覺藝術——電影中表現社交媒體上的言論是很有挑戰的事情,所以,他在該片中為社交媒體安排了比較重要的位置 [3] 
藝術表現
伊朗文化奉行極簡主義,但曼尼·夏希希覺得重複用很晦暗的鏡頭展示伊朗社會問題沒有意義,決定用多彩的調色盤進行誇張的表達。為此,他為影片選擇美術指導時傾向於選擇年輕人,因為他們更大膽,束縛更少 [3] 

影片評價

該片的實驗色彩和荒誕主義的風格,令人咋舌。唯一遺憾的是電影的結尾,略微平淡 [7] (《綜藝雜誌》評)
該片爆發出了一種超現實的黑色幽默。儘管夏希希在劇本創作中已經非常注意尺度,儘可能地避免了爭議,但影片還是很明顯在對伊朗政府對電影人和其他藝術家的迫害進行譴責。片中受害者的額頭上會被刻上“豬”這個詞。這是一種侮辱人格的惡劣舉動,雖然影片看上去像是一部色彩斑斕的惡作劇,但“豬”所隱藏的諷刺意味卻擺在了那裏。比起夏希希那部充滿異國情調的《龍來了》,該片顯得更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元素,因此並不怎麼吸引人 [8] (《好萊塢報者》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