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豬鬣鳳尾蕨

鎖定
豬鬣鳳尾蕨是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被全緣的黑褐色鱗片;葉多數,密而簇生;葉片長圓狀卵形或闊三角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能育葉片通常有側生羽片,對生,略斜向上,葉幹後厚紙質,暗綠色,無毛。孢子囊羣狹線形;囊羣蓋同形,略較闊,灰白色,薄膜質,全緣。 [3]  豬鬣鳳尾蕨為鳳尾蕨科植物,其葉形似豬鬣,故名豬鬣鳳尾蕨。 [4] 
豬鬣鳳尾蕨產於中國河南、湖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豬鬣鳳尾蕨為耐旱、喜鈣植物,生於裸露的石灰岩縫隙中。 [3] 
豬鬣鳳尾蕨味苦、淡、性涼,具有祛痰止咳,和胃止痛,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咳胃脘疼痛,痢疾,小便不利等疾病。 [5] 
中文名
豬鬣鳳尾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真蕨目
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
豬鬣鳳尾蕨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分佈區域
海南、湖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00-2000米的裸露的石灰岩縫隙

豬鬣鳳尾蕨形態特徵

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 [4]  ,植株高5-30(6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1-1.5釐米,先端被全緣的黑褐色鱗片。葉多數,密而簇生,一型或略呈二型,不育葉遠短於能育葉;柄長3-6(20)釐米(不育葉的柄較短),纖細,粗0.5-1毫米,直立或開展,連同葉軸(有時連同羽片柄及主脈基部)均為慄褐色,粗糙,或間有光滑;葉片長圓狀卵形或闊三角形,一回羽狀(小型植株為指狀);不育葉片有側生羽片1-2對,對生,略斜向上,二叉或基部一對為三叉,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不下延或略下延,裂片狹線形,通常長約10釐米,寬4-5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尖鋸齒;能育葉片通常有側生羽片2-4對,對生,相距2-4釐米,略斜向上,基部一對2-4叉並有短柄,向上漸變為單一而無柄,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略下延或不下延,裂片狹線形,通常長10-18釐米,寬2-3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葉緣除不育的先端有尖鋸齒外,餘均全緣。主脈兩面均隆起,淺禾稈色,基部有時為慄褐色;側脈兩面均明顯,稀疏,相距約1毫米,略斜展,單一或分叉,先端棕色的水囊直達葉邊。葉幹後厚紙質,暗綠色,無毛。孢子囊羣狹線形,沿能育羽片的葉緣延伸,僅近基部及有鋸齒的先端不育;囊羣蓋同形,略較闊(幼時幾在主脈附近鑷合),灰白色,薄膜質,全緣。 [1]  其葉形似豬鬣,故名豬鬣鳳尾蕨。 [4]  [6] 
豬鬣鳳尾蕨線稿圖

豬鬣鳳尾蕨產地生境

豬鬣鳳尾蕨產於中國河南、湖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 [3]  生長於海拔600-2000米的裸露的石灰岩縫隙中。 [3] 

豬鬣鳳尾蕨生長習性

豬鬣鳳尾蕨較耐旱、喜鈣植物。 [3] 

豬鬣鳳尾蕨繁殖方法

播種在葉背條線形孢子囊尚未成熟時,用塑料袋將其整個葉片套好,待到葉片孢子成熟散落後剪下套袋葉片,收集孢子以備播種。播種可播在小苔上,困其保温性能好,置於半陰處,可加速孢子發芽;當小苗高1~2釐米時,收其切塊分裁於小盆內,亦可播於腐葉土上,先把腐葉土過篩後置於鍋內蒸炒消毒,再裝入盛有少量碎磚粒或木炭屑作排水層的淺盆中,把盆放入池中浸水,待乾燥的腐葉土濕潤後,將盆端出,把孢子均勻撒播於土表,因孢子顆粒細小不要覆土,盆口用玻璃或塑料薄膜蓋嚴實,把淺盆放在避光陰濕地,保持20~23℃的温度,經常揭開覆蓋物噴霧保濕,約經30天后,孢子即可萌發長出葉狀原始體,待其佈滿盆面後,將其切割成小塊帶土移栽於小盆中。 [2] 

豬鬣鳳尾蕨栽培技術

豬鬣鳳尾蕨移栽

5月份結合對老植株換盆時進行,將株叢帶根切分為數株,每株帶葉3~5片,分別上盆栽植,成為2株或2株以上新的植株。

豬鬣鳳尾蕨換盆

鳳尾蕨常年翠綠,宜用紫砂晦盆或釉晦盆,色澤用深紫、淺紅、淡黃為佳,盆形以較淺的圓盆、六角盆為多。盆土要求肥沃疏鬆、排水通氣性好而富吉腐殖質,筆者常用腐葉土、泥炭土或田園土、礱糠灰或細河砂等量配製成培養土。上盆和換盆通常結合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時進行。一般每隔2—3年換一次盆。

豬鬣鳳尾蕨養護

養護管理鳳尾蕨喜濕潤、涼爽的環境,耐陰性強,室外栽培應遮陽50%~60%或置於樹蔭下為佳。生長期應勤澆水並多往葉面噴水,宜經常保持土壤和植株濕潤,切忌盆土長時間過濕或盆內積水。每月澆施1~2次稀薄液肥。冬季在5℃以上方可安全越冬。 [2] 

豬鬣鳳尾蕨主要價值

豬鬣鳳尾蕨味苦、淡、性涼,具有祛痰止咳,和胃止痛,利水消腫 [5]  ,清熱解毒,消痰,清胃 [1]  之功效。用於治療咳胃脘疼痛,痢疾,小便不利, [5]  咳喘痰喘,胃炎,燒、燙傷,刀傷,犬咬傷等疾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