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豫州刺史部

鎖定
豫州刺史部是東漢一級政府,治所為譙(今安徽省亳州 [1-2]  ,轄區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下轄潁川郡汝南郡2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縣九十七個。 [1] 
中文名
豫州刺史部
別    名
"中原"
“中州"
涵蓋區域
東接山東、安徽,北接河北、山西
行政級別
東漢一級政府
地理位置
今安徽亳州

目錄

  1. 1 歷史沿革
  2. 西漢
  3. 東漢
  4. 魏晉
  5. 南北朝
  1. 隋朝
  2. 2 行政區劃
  3. 西漢
  4. 東漢
  5. 三國
  1. 晉朝
  2. 北魏
  3. 東魏
  4. 北齊
  5. 隋朝

豫州刺史部歷史沿革

豫州刺史部西漢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將全國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為十三個州刺史部,其中豫州刺史部管轄現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但這裏的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並無治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豫州刺史部東漢

譙為豫州治所,東漢一級政府 譙為豫州治所,東漢一級政府
東漢時期,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其中豫州刺史部治所為譙 [2]  (今安徽省亳州 [1]  ,轄區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下轄潁川郡汝南郡2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縣九十七個。 [1]  [2]  註解:東漢時期行政名稱,比如幽州是薊縣(今北京),豫州是譙縣(今亳州)等等,並非指的是縣城。《潁川郡,汝南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這些只是地界名稱並沒有實權。類似華北地區,華南地區,北京雖然屬於華北,但是北京管轄華北 ,同樣的道理譙縣雖然是沛國地界,但是譙縣管轄沛國。譙縣代表是豫州。豫州刺史部相當於中央一級政府,直接管轄兩郡,四國,九十七個縣》。
豫州刺史部地圖 豫州刺史部地圖

豫州刺史部魏晉

三國的曹魏時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轄潁川郡、陳郡、魯郡、汝南郡、譙郡、弋陽郡、陽安郡、襄城郡汝陰郡9郡,以及梁國、沛國2國。 [3] 
西晉時期,豫州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下轄10個郡國。 [4] 

豫州刺史部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州的數量增多,地域縮小,南朝宋設有南豫州,治所在姑熟(今安徽當塗),南朝齊除南豫州外,還另設有豫州,治所在壽春(安徽壽縣)。而北朝的北魏設豫州和東豫州,治所分別在汝南(河南汝南)和南新息(河南息縣)。 [5] 

豫州刺史部隋朝

到了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楊堅廢除郡一級行政區劃,改為州縣兩級體制,豫州刺史部除。607年(隋大業三年)復置豫州刺史部為監察區,隋亡遂廢。 [6] 

豫州刺史部行政區劃

豫州刺史部西漢

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
下轄:陽翟,長社潁陰,陽城,崇高,綸氏,周承休,成安,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新汲,許縣,鄢陵。
汝南郡】治平輿縣(今河南平輿)
下轄:平輿,南頓,博陽,汝陽,陽城,西華,長平,召陵定陵上蔡,灈陽,吳房,西平,陽安,安昌,郎陵,成陽,宜春,安成,慎陽,安陽,新息,弋陽,新蔡,期思,富波,慎縣汝陰,細陽,銅陽,宜祿,新陽,新郪項縣
沛郡】治相縣(今安徽蕭縣青龍集
下轄:相縣,扶陽,蕭縣,沛縣豐縣,芒縣,敬丘,建平,粟國,祁鄉,酇縣,譙縣,城父,建成,鄲縣,竹縣,銍縣,山桑,龍亢,平阿,下蔡,向縣,義成,蘄縣,谷陽,符離,虹縣,夏丘,廣戚。
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
下轄:睢陽,蒙縣,黃國,甾縣,已氏,虞縣下邑,杼秋,碭縣 [2] 

豫州刺史部東漢

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
領17縣:陽翟、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
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汝南射橋)。
領37縣:平輿、上蔡、灈陽、吳房、西平、定潁、召陵、濦強[yīn]、西華、徵羌、汝陽、南頓、陽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陽、安陽、新息、弋陽、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鮦陽、固始、項縣、宜祿、新陽、宋國、思善、城父、山桑、細陽、汝陰、慎縣。
陳國治陳縣(今河南淮陽)。
領9縣:陳縣、新平、寧平、武平、苦縣、柘縣、陽夏、扶樂、長平。
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縣城)。
領8縣,睢陽、蒙縣、寧陵、鄢縣、谷熟、虞縣、下邑、碭縣
沛國治相縣(今安徽濉溪張集)。
領21縣: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酇縣、譙縣、鄲縣、銍縣[zhì]、竹邑、蘄縣、符離、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
魯國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領6縣:魯縣、汶陽、卞縣、騶縣、蕃縣、薛縣。 [7] 

豫州刺史部三國

豫州:分置潁川、汝南、弋陽、陳郡、譙郡、魯郡、梁國、沛國等六郡二國,下轄94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南省。 [3] 

豫州刺史部晉朝

《晉書·地理志》郡縣表 [4] 
州名
州治
郡名
郡治
縣數
下轄縣名
9
許昌縣長社縣潁陰縣臨潁縣、郾縣、邵陵縣、𨻳陵縣、新汲縣、長平縣
15
新息縣、南安陽縣、安成縣、慎陽縣、北宜春縣、朗陵縣、陽安縣上蔡縣平輿縣、定潁縣、灈陽縣、南頓縣、汝陽縣、吳房縣、西平縣
7
8
12
9
譙縣
7
魯縣
7
魯縣、汶陽縣卞縣鄒縣蕃縣、薛縣、公丘縣
7
5

豫州刺史部北魏

上蔡(河南汝南
9郡39縣
東豫州
南新息(河南息縣
6郡16縣

豫州刺史部東魏

東豫州
-
新息(今河南息縣)
6郡
懸瓠(今河南汝南)
9郡
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關)
3郡

豫州刺史部北齊

東豫州
新息(今河南息縣
懸瓠(今河南汝南

豫州刺史部隋朝

豫州刺史 [6] 
計16郡57縣。地域相當於今河南、安徽北部、陝西東部
河南郡
洛陽縣(今河南洛陽東北)
滎陽郡
管城縣(今河南鄭州市)
梁郡
宋城縣(今河南商丘)
譙郡
譙縣(今安徽亳州)
濟陰郡
濟陰縣(今山東曹縣西北)
汝南郡
汝陽縣(今河南汝南縣)
上洛郡
上洛縣(今陝西商州)
襄城郡
承休縣(今河南汝州市東)
潁川郡
長社縣(今河南許昌市)
南陽郡
穰縣(今河南鄧州)
弘農郡
弘農縣(今河南靈寶縣)
淅陽郡
南鄉縣(今河南淅川縣南)
淯陽郡
武川縣(今河南南召縣東雲陽鎮)
淮安郡
比陽縣(今河南泌陽)
-
-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郡國二十 刺史治
  • 2.    漢書 地理志
  • 3.    三國志 地理志
  • 4.    晉書 地理志
  • 5.    北史 地理志
  • 6.    隋書 地理志
  • 7.    後漢書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