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豪赫蒂夫

鎖定
豪赫蒂夫公司(Hochtief,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HOT),是一家德國最大的建築施工公司。其總部位於德國埃森,業務遍及全球。在美國,其子公司特納公司(Turner Corporation)為美國建築市場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在澳大利亞,其子公司雷頓集團(Leighton Group)為澳大利亞建築市場規模最大的公司,截至2006年,豪赫蒂夫共5家法人子公司,總員工42000人。其中除豪赫蒂夫機場公司(Hochtief AirPort)主要涉足機場管理領域外,其他四家的經營範圍全部為建築領域項目策劃、融資、建築施工和運作。2004年,豪赫蒂夫總銷售額達119.4億美金,其中80%來自德國以外的國際市場。
公司名稱
豪赫蒂夫公司
外文名
Hochtief
所屬行業
建築工程技術
成立時間
19世紀70年代
總部地點
德國埃森
經營範圍
建築施工項目建造
公司類型
德國公司
公司口號
我們正在建設明天的世界
年營業額
119.4億多美金
品牌產品
遠紅外發熱電纜

豪赫蒂夫企業簡介

在世界建築業權威雜誌《美國工程記錄(ENR)》2005年的評選中,德國建築承包巨鱷豪赫蒂夫公司(Hochtief)以2004年全年總收入近150億美元的傑出業績,雄踞全球建築承包商225強的第三位和跨國承包商100強的榜首,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其強大的實力。
然而,這個百年企業也是從最初的合夥企業發展而來的,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既經歷過成功的喜悦,也陷入過幾乎破產的困境。探究這個工程承包巨人發展的歷程,分析其成功的經驗,將可為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不斷做大做強、轉變增長方式提供一些參考。
公司歷史
成立於1873年的豪赫蒂夫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百年建築企業。今天我們看到的其龐大的組織、鉅額的收入以及在世界建築承包業中的地位,與其各代的管理者的智慧和創新是分不開的。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豪赫蒂夫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1、1873-1896年:創業階段
1873年,德國的赫夫曼兄弟二人創立了“赫夫曼兄弟”,是一個典型的合夥制民營企業。創立之初,家族企業就有着明確的分工,一人負責工程實務,一人負責銀行融資。企業創立逢時,趕上了德國工業化進程,在住宅、工廠的建造以及市政工程建設上獲得了不少訂單。
2、1896-1921年:成立公司
創業階段的“赫夫曼兄弟”是豪赫蒂夫的前身。豪赫蒂夫合資公司從1896年正式宣佈成立,成為社會公眾持股的公司。企業形式的改變使得企業避免了合夥制企業對合夥人過分依賴造成的風險,企業開始穩步擴大並實現經營上的轉變。在此階段豪赫蒂夫設立了第一家分公司,並開始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獲得了穩定的發展。
3、1921-1966年:世界大戰的洗禮
在這段歲月裏,豪赫蒂夫經歷了其歷史發展中最困難的一個階段。1922年,豪赫蒂夫與另一家當時的大公司進行了資本和業務的重組。該公司實力強大,在採礦、航運和工程領域均有涉足。通過重組,豪赫蒂夫第一次“走出國門”,到法國開展業務。
這本是一次發展的良機。然而,一戰和二戰粉碎了他們的夢想,一戰德國戰敗賠款、納粹戰爭機器的強迫、人員的匱乏和二戰最終德國戰敗等使得豪赫蒂夫遭受重大打擊,幾乎走到破產的邊緣。
經過從二戰結束到1966共10年的時間,豪赫蒂夫才逐漸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過來。特別從1963-1968年,豪赫蒂夫出色地完成了埃及Abu Simbel神廟的搬遷工程,在國際市場上逐步創造出自身的品牌。
4、1966-1989年:從“建造商”向“建築企業”的轉變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豪赫蒂夫的業務範圍開始不斷拓展,並且提出築“精品項目”,成為能提供更廣服務的工程承包企業,並且努力成為服務提供商。
隨着戰後德國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節奏逐漸放慢,豪赫蒂夫的增長勢頭受阻。1967-1975年,豪赫蒂夫的主營業務仍在德國國內,其業務收入佔到總收入的80%以上,國內業務以電廠建設為主。
1973年的石油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打擊。但豪赫蒂夫卻在這場危機中受益無窮,石油輸出國組織對建築業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豪赫蒂夫徹底改變了其業務佈局。當1980年豪赫蒂夫營業收入第一次達到600萬德國馬克時,其海外收入已經佔到了總量的一半以上。儘管在上世紀80年代世界建築市場波動較大,但豪赫蒂夫仍成功調整其海外業務分佈,獲得了持續的發展。
5、1990年至今:加強系統管理,保持持續創新
隨着東西德的統一,豪赫蒂夫及時把握商機,開拓了德國東部市場。建築業受經濟形勢影響很大,而豪赫蒂夫則努力穩定其業務,提出尋找並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服務的理念,例如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從設計、融資、建築到運營的一系列服務。為了實現這種理念,豪赫蒂夫開始涉足機場管理、軟件研發、人員管理和項目管理等領域。
為了實現更有效的管理,豪赫蒂夫對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成立了4個公司分部(民用建築部、機場部、國際部和服務部)。並在2001年進一步調整,把公司的核心建築業務整合到豪赫蒂夫AG建築公司,並在法蘭克福上市。公司的國際業務則分別由豪赫蒂夫美國分公司、豪赫蒂夫亞太分公司和豪赫蒂夫國際分公司負責。2003年,豪赫蒂夫進一步調整公司結構,對原國際分公司的業務進行整合,建立了美洲、亞太和歐洲3個分公司,又設立了豪赫蒂夫全球研發分部。通過整合全球資源,不斷創新和發展,取得了現今的顯赫成績。
豪赫蒂夫創建於19世紀70年代,100多年的歷史中,公司完成眾多大型建築施工項目的建造,如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廟遷移工程(因修建阿斯旺水壩致使尼羅河水位上升而將其進行整體遷移保護),新雅典國際機場(Athens International Airport),德國第一座核電站等。此外,豪赫蒂夫也以修建鮑豪斯建築學派許多著名建築著稱,尤其是它建造的關税同盟煤礦(Zollverein colliery)和稍後建造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德紹城重建的Kandinsky-Klee house,兩件作品至今都已被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是,豪赫蒂夫的聲譽卻因其在二戰與德國納粹的密切關係和強迫工人勞動而有所折損。它為德國納粹建造許多知名建築,如柏林的元首地堡(Führerbunker,希特勒自殺地點)、希特勒的別墅伯格霍夫(Berghof)和納粹軍的軍事指揮部狼穴等。豪赫蒂夫近些年也有許多知名工程問世,如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跨海大橋,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機場和法蘭克福的商品交易會大廈(Messeturm)和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大廈。
豪赫蒂夫公司1875年成立,總部位於德國埃森,是德國最大的承包商,也是全球第二大的國際承包商,其主要業務包括設計諮詢、投資開發、建築施工、機場管理和運營維護等,是南北美洲、歐洲、南部非洲、亞太等地區重要的建築服務提供商。
豪赫蒂夫建築集團公司在工程承包領域的權威雜誌ENR的評選中,按照2004年的銷售收入排名,僅次於法國的萬喜集團(Vinci)和布依格國際建築公司(Bouygues),排名第三。而按照海外業務收入來排名,豪赫蒂夫位列榜首。

豪赫蒂夫啓示建議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已經遇到發展和增長的瓶頸。如何突破企業現狀、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豪赫蒂夫的百年發展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借鑑。
1.不斷創新,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也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企業在行業的競爭優勢。
一方面,在市場需求大於市場供給的時候,企業也許不需要擁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能夠滿足正常的發展。然而,在更多的同類企業出現時,供求可能變得平衡,甚至產生供大於求的情形。此時,要獲得客户的訂單,就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提供更優質的或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客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企業的發展、同行企業的競爭也要求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單位成本,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或者有可能以原有的價格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豪赫蒂夫的發展就是這樣。在20世紀的發展中,豪赫蒂夫通過使用最新的材料和工程機械,獲取了更大的市場。而自20世紀末以來,單純依靠生產力的提升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和市場的發展需要。豪赫蒂夫開始着力於管理和服務的創新,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等解決方案,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實現了迅猛發展。  
2.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尋求發展空間
豪赫蒂夫最初是一家單純依賴於德國國內市場的企業,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是這樣。然而,工程承包行業很容易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德國經濟的不景氣給企業的發展乃至生存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情形下,豪赫蒂夫果斷地“走出去”,進軍海外市場。
雖然剛開始的發展遇到了一些挫折,但謀求海外市場的發展卻一直是豪赫蒂夫不變的戰略。也正是這種戰略使得豪赫蒂夫的海外事業蓬勃發展,實現了2004年海外市場收入在全球工程承包企業中排名第一的驕人成績,且公司海外業務量達到了公司總業務量的4/5以上。
中國的工程承包企業擁有較大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相當豐富的經驗,幾乎能夠完成各類建築承包工程。中國的建築工人吃苦耐勞,有較高的素質,這些都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優勢。另一方面,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強,中國企業也逐漸能夠平等地在一些國家的承包市場上參與競爭。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可以為我們的企業提供一個調整、平衡企業發展的市場,以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豪赫蒂夫公司業績

2001-2003年,全球建築承包業受“9·11”恐怖襲擊和“非典”等因素的影響,一直不太景氣。豪赫蒂夫的業績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2004年開始,隨着全球建築市場需求的復甦,各大建築承包商的業務開始復甦。從2001-2005年,豪赫蒂夫每年新籤合同額基本保持上升的趨勢,完成合同額則在2003年降到谷底後開始反彈,2004年為131.1億歐元,2005年達到148.5億歐元。
在合同金額不斷增加的同時,公司的僱員總數也在不斷增加。2005年豪赫蒂夫的全球僱員達到41,469人,而2001年的全球僱員僅為33,442人,平均年增長率為4.40%。且同期的公司海外僱員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43%。正是由於豪赫蒂夫在開拓海外市場上的成功,公司得到了不斷的發展,2004年其海外業務收入佔到總收入的80%以上。

豪赫蒂夫組織結構

豪赫蒂夫的組織結構隨着外界環境和自身業務的發展而不斷調整,組織機構則是在總部的統一管理下,分設機場、研發、美洲、亞太和歐洲5個分公司或分部。
豪赫蒂夫的歐洲業務2003年之前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歐洲和美洲的業務呈萎縮趨勢,而亞太地區和機場業務則是其收入的巨大支撐點。2005年,豪赫蒂夫來自亞太地區的收入佔到了其海外業務收入總額的72.8%。

豪赫蒂夫生態地暖

豪赫蒂夫生態地暖相冊
豪赫蒂夫生態地暖相冊(15張)
專注於提供生態電地暖採暖系統解決方案,致力於帶來更可靠、環保、智能的全屋定製地暖系統解決方案。豪赫蒂夫生態地暖採用紅外輻射式加熱電纜系統,隨時保持室內温度的同時低耗能,引領消費者從追求豪宅生活昇華為追求“好宅”生活。 [1] 

豪赫蒂夫指導原則

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豪赫蒂夫確定了自身經營和發展的指導原則,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首先,注重對僱員的培養。僱員是企業成功的基石,企業通過對僱員能力、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增強企業整體實力,應對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的挑戰。
其次,力爭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發展應與環境相和諧,不僅要保護自然環境,更要向社會負責,維護社會的安全和健康。
第三,要實施價值戰略。企業要向股東負責,要不斷增加企業價值,通過各種方式的創新保證企業的未來發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