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象鼻塔

(大理州第一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象鼻塔,位於洱源縣右所鎮舊州村西象鼻山上,1988年被確定為大理州第一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象鼻塔
建立時間
清光緒年間(約1887年)
地    點
洱源縣右所鎮舊州村西象鼻山
高    度
12米
類    型
八級方形石塔
象鼻塔塔高12米,為八級方形石塔,建於清光緒年間(約1887年)。保存的建造碑上有“文光射鬥”四字,由此可以推斷,象鼻塔的建造,應該類似於文筆塔的形式,即體現崇尚科舉,希望一方鄉賢金榜題名。
遠觀象鼻塔,與右邊的制風塔遙相呼應,同下方古老的舊州一塔形成三角形的三足鼎立之勢,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先民對自然景觀的理解。象鼻塔和制風塔的修建晚於舊州一塔,它們已經脱離了佛塔的建築初衷,成為了世俗化的建築樣式,被賦予了文化標尺的特殊意義。同時象鼻塔和制風塔又繼承了舊州一塔的建築風格,是白族先民建築結構和建築美學在明清時代的延續。
第一次到舊州一塔考察的時候,因為時間倉促,我未能走近象鼻塔,儘管在舊州村可以遠遠望見象鼻塔的倩影,但終究留給我遺憾,我決定適當的時候還是要親臨象鼻塔感受一下。
今年“五·一”期間,我和妻子從大理出發,驅車前往舊州。初夏的舊州已經開始繁忙,村子的道路上堆滿了收割回來的蠶豆杆,人們正在忙着從村子裏搬運農家肥,豬糞和牛糞的味道瀰漫在田野的上空,整個舊州開始沉浸在小春的辛勞裏。我們把車停在楊南金所題的“天開文運”照壁旁,前方就是著名的“三門並立”的高節牌坊,據記載,該牌坊是嘉靖四年,雲南副御吏王啓、大理府知府李揖等人為御史楊南金而立於大市坪,後遷於此,旁邊就是《洗心泉》碑。舊州照壁、高節牌坊、洗心泉碑構成了舊州的中心,也成為舊州歷史文化的見證,舊州象鼻塔就立在這一條軸線之上,成為舊州文明的延續。
從視覺上看,象鼻塔正對着舊州照壁和高節牌坊,隱隱約約呈現在象鼻山頂,但是當我們沿着山路往上走的時候,象鼻塔已經似乎又消融在山裏。還好,山路一直往上,儘管崎嶇,但不算太陡,這樣我和妻子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攀登,來到了象鼻山頂,但是,我們在舊州村看到的象鼻塔似乎同我們捉起了迷藏,已經蹤影全無。當繼續在山裏尋找的時候,我們發現了山裏人家的痕跡,我試着大聲詢問了幾聲,聽到了一位男子的應答,發現了一所土房外面的“看山人”。我和妻子説明來意,“看山人”似乎有點戒備,但終於告訴我們象鼻塔的方位,此時,我們已經多走了近兩裏的山路。象鼻塔就“隱藏”在山包後面的松林裏,挺拔峻峭,塔基為條狀青石結構,外形秀美、雋永,正東方有“象鼻塔”碑刻,南面鑲嵌有象鼻塔的建造説明。整座塔保存非常完整,難怪“看山人”對我們的警惕。
或許,因為多年的森林保護,象鼻塔周圍的樹木已經鬱鬱葱葱,象鼻塔完全融在了樹林之中,站在塔下,感覺我仍然站在樹林下。塔的威嚴和偉岸,已經隨着歲月的增長而被淡然改變,象鼻塔如同那孤寂的“看山人”,依然堅守,依然留存在歷史的天空裏,依然等待像我一樣的後人繼續對我們祖先的文明叩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