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象皮

(中藥)

鎖定
象皮,中藥材名。本品為象科動物亞洲象的皮。剝取象皮後,去掉筋膜油脂,洗淨,切成長塊,曬乾。除上述品種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藥。產於非洲。功能主治為:止血,斂瘡。治外傷出血,及一切創傷、潰瘍久不收口。①《醫學入門》:煎膏藥,去腐生新,易於斂口。②《綱目》:治下疳,燒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③《本草新編》:專能生肌長肉,定狂,止嘔吐。④《本草再新》:治濕痹。
中文名
象皮
漢語名稱
Xiang Pi

象皮來源

本品為象科動物亞洲象的皮。剝取象皮後,去掉筋膜油脂,洗淨,切成長塊,曬乾。除上述品種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藥。產於非洲。

象皮性味歸經

甘鹹,温。
①《本草新編》:味甘,氣平,無毒。
②《本經逢原》:鹹,温,無毒。
①《玉楸藥解》:入足太陽膀胱經。
②《本草再新》:入脾經。

象皮功能主治

止血,斂瘡。治外傷出血,及一切創傷、潰瘍久不收口。
①《醫學入門》:煎膏藥,去腐生新,易於斂口。
②《綱目》:治下疳,燒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
③《本草新編》:專能生肌長肉,定狂,止嘔吐。
④《本草再新》:治濕痹。

象皮形態特徵

亞洲象,又名:印度象。體軀龐大,高達2.5米,體重3.5~6噸。頭長大,前額凹,頸短。鼻長,可垂地,能伸縮自如,圓筒形,下部較細,鼻孔在末端,前緣有一肉突。雄象上頜門齒突出口外,略向上翹,長可達1.5~1.8米,稱象牙。眼很小。耳極大,向後遮蓋頸部兩側。四肢粗壯,圓柱狀,前肢5趾,後肢4趾。尾短而細,末端有一圈圓形的鬃毛。皮厚而有褶紋,全身生育稀疏的粗毛,膚色蒼灰或棕灰色。野生者色較淡。多棲於濕度較高的熱帶森林中;羣居生活,無固定住所。主要食物為董棕、野巴蕉、樹葉、嫩刺竹的尖端,有時也吃穀物及瓜類。本動物的肉(象肉)、骨(象骨)、牙(象牙)、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象膽)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象皮生產區域

分佈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緬甸、馬來西亞以及我國雲南南部等地。

象皮藥材性狀

乾燥皮塊,大多呈長方形及方形,亦有形狀不規則者,大小不等,厚O.5~2釐米。外表面淺灰黑色,密佈細小的顆粒狀突起,有時可見棕黑色長毛及多少不等的皺紋。內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纖維狀露出物及皺紋。質堅硬。切斷面灰白色至黃棕色,薄片半透明。氣微腥。以乾燥、片大、皮厚者為佳。

象皮用法用量

外用:熬膏或研末調敷。

象皮藥理作用

具有止血和對創面有保護作用。

象皮相關配伍

①治爛孔極大者,並治刀傷跌損,出血不止者:豬身前蹄扇骨十兩(煅炭研粉),象皮(炙炭存性研末)一兩。和勻同貯,凡爛孔如掌大者,摻上收小,後用六和散敷。(《外科全生集》象皮散)
②治爛孔收小者:海螵蛸、水飛龍齒、象皮(煅存性,研極細)、血竭、乳香、輕粉各等分。共研細末收貯,或幹摻,或用雞蛋熬油調拂。(《外科全生集》六和散)

象皮注意事項

瘡瘍膿毒未盡者忌用。

象皮相關論述

1.《醫學入門》:煎膏藥,去腐生新,易於斂口。
2.《綱目》:治下疳,燒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
3.《本草新編》:專能生肌長肉,定狂,止嘔吐。
4.《本草再新》:治濕痹。

象皮化學成份

皮及肉含肌球蛋白(myosin),肌動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rtopomyosin),血紅蛋白(hemoglobin),肌酸(creatine)。三甘油酯中棕櫚酸(palmiticacid)含量高,維生素含量較高。

象皮特別説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