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象山孔廟

鎖定
象山孔廟位於台灣省苗栗縣頭屋鄉象山村孔聖39號,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孔廟,一般的孔廟皆是官辦,但象山孔廟卻是由民間創立管理。興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的象山孔廟前身為供奉玉皇大帝的玉衡宮,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推動日文教育,地方仕紳為保存中華文化,於玉衡宮創立象山書院教導漢學,並且在此供奉至聖先師孔子。1974年時將孔子奉為主祀神明,於孔廟後方另興建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與觀音大士等神只。 [1] 
中文名
象山孔廟
隸    屬
台灣省苗栗縣
性    質
民間創立管理
興建時間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目錄

象山孔廟孔廟特色

1. 建築物以磚造為基礎、屋頂為雕龍畫鳳采采用台灣阿里山上之上等高貴木材構造。當時有苗栗協發製材所協助,在阿里山林場找尋稀少且高貴之梓荊樹三根,做為本宮棟樑之用,同時到四處找尋老樟樹為材料,雕刻獅象花鬥之構造,系儒、釋、道三教合一,為典型之道教寺廟配飾之廟宇結構。
2.全省唯一有恭奉孔子聖像,且以民間經營之孔廟,其他縣市是以孔子牌位供信眾參拜。
3.廟宇內外皆有對聯,以尊崇孔夫聖人之豐功偉績,亦繼續經營象山書學院,教授四書五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四言雜字、增廣昔時賢文等。
象山孔廟總幹事廖煥維:“象山書院的背景,最先不是孔廟,而是叫“大洞堂”,那時是供奉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及司命真君)。清光緒年間即有聚落的形態,當時的象山書院在清光緒時就有形成的觀念。日據時期,農閒時,窮苦的學子就到旁邊的廂房成立象山書院(孔廟成立之後才有書院)。日人實施皇民教育,日人抑道揚儒。象山孔廟融合了儒道釋,三位一體,所以象山孔廟的建築呈現道教風格。打算整修象山孔廟,把它修成跟一般孔廟一樣(沒有金身、垂珠)。”玉皇大帝的垂珠有12條,就位階而言,玉皇大帝的位階比孔子高,故孔子的垂珠有9條(低於12條);但廖總幹事卻有自己一番的見解,他認為孔子不論三教九流皆有教無類,故孔子的垂珠有9條! [1] 

象山孔廟交通

搭車:自苗栗搭往新竹的新竹客運,在扒子岡站下車。下車後回走約300公尺,左轉進入文化大樓牌坊,即可至孔廟。
開車:
1、南下者由頭份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1號省道在尖山轉13號省道,穿越高速公路涵洞南行,在岡見橋旁循指標前行即抵。由交流道至此17.1公里。
2、北上者由苗栗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6號省道經苗栗市接13號省道東行過頭屋大橋、岡見橋後不久,循指標右轉續行即抵。由交流道至此10.1公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