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象外之象

鎖定
象外之象,中國古代文論中的美學觀念,出自司空圖《與極浦書》。 [1] 
中文名
象外之象
出    處
《與極浦書》

目錄

象外之象出處

語出司空圖《與極浦書》:“戴容州雲:‘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談哉!”

象外之象解釋

象外之象,前一個“象”指文學作品所直接描繪出的物象、風景,是作品本身的藝術形象;後一個“象”是讀者依據作品所描寫的具體形象,通過藝術想象和聯想而重新創造出來的形象和意境。司空圖借用中唐詩人戴叔倫的話來説明“象外之象”的藝術特徵。
藍田美玉温潤玲瓏,在和煦的陽光下,玉光溢泄,煙霧靄然,而這瑰麗的景象只能遠望而不能近睹。
這種若有若無、似虛似實、可望而不可即、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景象,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這是詩歌藝術高層次的境界,所以司空圖説“豈容易可談哉”。
司空圖的“象外之象”,意在強調文學作品所描繪的藝術形象,應該是有無相生、虛實相間、言已盡而意無窮,從而給讀者留下藝術想象和意境再創造的廣闊空間。這也是對王昌齡“詩有三境”、皎然“文外之旨”、劉禹錫“境生象外”等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是對唐代詩歌意境理論的一個總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