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豐都街道

鎖定
豐都街道,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地處興義市東南部,東鄰頂效街道,南接鄭屯鎮與則戎鄉,西連萬峯林街道,北靠桔山街道,總面積69.52平方千米。2011年末,豐都街道總人口32506人。 [2] 
明、清時期,大部分村寨屬黃坪營土司。1992年,併入桔山鎮。2010年6月,豐都鄉從桔山街道析出置豐都街道。 [2]  截至2021年10月,豐都街道轄3個社區、5個行政村, [3]  街道辦事處駐豐都社區。 [2] 
2011年,豐都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1161萬元。一般預算收入833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31.2萬元,增值税42.15萬元,企業所得税29.34萬元,個人所得税27.8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5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80元。 [2] 
中文名
豐都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地理位置
興義市東南部
面    積
69.52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豐都社區
電話區號
0859
郵政編碼
562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趙家渡景區
車牌代碼
貴E
人    口
32506人(2011年末總人口)

豐都街道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大部分村寨屬黃坪營土司。
民國時期,稱永安鄉,屬崇仁區。
1950年,屬下五屯區。
1953年3月,改豐都鄉。
1959年,改豐都管理區。
1961年,改豐都公社。
1984年,恢復豐都鄉。
1992年,併入桔山鎮。
2010年6月,豐都鄉從桔山街道析出置豐都街道。 [2] 

豐都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未,豐都街道轄豐都、龍塘、新建、江岸、普子、趙家渡6個村民委員會。 [2] 
截至2021年10月,豐都街道轄3個社區、5個行政村:豐都社區、和諧社區、永安社區、新建村、龍塘村、普子村、江岸村、趙家渡村, [3]  街道辦事處駐豐都社區。 [2] 

豐都街道地理環境

豐都街道位置境域

豐都街道地處興義市東南部,東鄰頂效街道,南接鄭屯鎮與則戎鄉,西連萬峯林街道,北靠桔山街道,總面積69.52平方千米。 [2] 

豐都街道地形地貌

豐都街道境內屬岩溶丘陵盆壩地形。地勢略為北高南低,東高西低,最高點海拔1374米,最低點海拔900米。 [2] 

豐都街道氣候

豐都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5℃,1月平均氣温9.5℃,極端最低氣温4℃;7月平均氣温21.5℃,極端最高氣温31℃,生長期年平均320天,無霜期年平均32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00小時,年總輻射129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 [2] 

豐都街道水文

豐都街道境內河道屬南盤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馬別河,流經普子村、趙家渡村,境內河道長約10千米。 [2] 

豐都街道自然資源

2011年,豐都街道有耕地面積4.95萬畝。 [2] 

豐都街道人口

2011年末,豐都街道總人口32506人。另有流動人口438人。總人口中,男性16300人,佔50.14%;女性16206人,佔49.86%;14歲以下7695人,佔23.67%;15—64歲22734人,佔69.94%;65歲以上2077人,佔6.3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170人,佔80.51%;有布依、彝、黎等少數民族,共6336人,佔19.49%。超過5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布依1個少數民族,達511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74%。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7.6人。 [2] 

豐都街道經濟

豐都街道綜述

2011年,豐都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1161萬元。一般預算收入833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31.2萬元,增值税42.15萬元,企業所得税29.34萬元,個人所得税27.8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5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80元。 [2] 

豐都街道農業

2011年,豐都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19163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28%。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630噸,其中脱毒馬鈴薯72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產量98噸。
豐都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30215頭,牛年末存欄2059頭,羊年末存欄1035只,家禽年末存欄24.8萬羽。2011年,林木覆蓋率35%。 [2] 

豐都街道工業

豐都街道形成以化工、製藥、建築材料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67億元;工業增加值8022萬元,佔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35%。工業企業11家。實現營業收入25980萬元。 [2] 

豐都街道商業外貿

2011年末,豐都街道有商業網點227個,職工36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150萬元;集貿市場2個,貿易成交額4680萬元。 [2] 

豐都街道金融業

2011年末,豐都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515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892萬元。 [2] 

豐都街道社會事業

豐都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豐都街道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0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9所,在校生2946人,專任教師16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68人,專任教師92人。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86.5萬元,比上年增長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2%。 [2] 

豐都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豐都街道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圖書室1個,農家書屋6個,藏書近萬冊,光盤300多張;建成遠程教育站點12個。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6513户,入户率99%,“村村響”廣播139個。
2011年末,豐都街道有學校體育場地10處,村運動場2個。 [2] 

豐都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豐都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3個,其中門診部5個;病牀65張,固定資產總值35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5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3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3%。 [2] 

豐都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豐都街道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7户,人數27人,支出5.67萬元,月人均175元;城市醫療救助31人次,支出13.1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7户,人數902人,支出93.09萬元,月人均86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人;農村臨時救濟24人次,支出4.25萬元。2011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9032人,養老保險參保金115.08萬元,參保率59.2%。 [2] 

豐都街道交通

豐都街道境內有487鄉道經過。

豐都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豐都街道因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豐產之地,古居之都”美譽而得名。 [2] 

豐都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12月,豐都街道被貴州省林業局列入“2021年貴州省森林鄉鎮”擬命名公示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