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豐樂樓圖

鎖定
《豐樂樓圖》(原署名《阿房宮圖》)是元代夏永創作的絹本墨筆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2] 
《豐樂樓圖》所描繪的是南宋都城臨安府的酒肆“豐樂樓”,構圖佈局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界畫精細,用筆精工,簡約秀逸。 [2] 
中文名
豐樂樓圖
作    者
夏永
創作年代
元代
原    名
阿房宮圖
材    質
絹本
規    格
縱25.8釐米,橫25.8釐米
畫作類型
墨筆畫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豐樂樓圖畫作內容

《豐樂樓圖》中畫樓閣一座。外圍有山牆環繞。樓閣前,多姿的翠柳雜樹成蔭,遊客們往來其問。閣後,碧波漣旖,盪漾着文人墨客的情懷。再遠處,朦朧的羣山千峯疊起,天空一碧萬頃。 [2] 
《豐樂樓圖》無名款,鈐“夏明遠印”1方。對開裱邊有收藏印“梁清標印”“蕉林”2方。右上有以“小如蟻目”的蠅頭小楷題寫的31行“十里挲平豐樂樓”長題,即《豐樂樓賦》。 [1-2] 

豐樂樓圖創作背景

豐樂樓為為南宋都城臨安大酒樓之一。地處湧金門外西湖岸邊。作品所取材的“豐樂樓”早已不存。《豐樂樓賦》記載了“豐樂樓”的建造原由,描寫了臨安的繁華,西湖的秀美,以及登樓遠眺所看到的景緻,抒發了作者的暢遊之情,這也就是《豐樂樓圖》名稱之由來。 “豐樂樓”是北宋時東京汴梁的官辦酒樓兼酒庫,又名“樊樓”。夏永所描繪的臨安“豐樂樓”,則是宋王室南遷後的名勝。 [1-2] 

豐樂樓圖藝術鑑賞

豐樂樓圖主題

宋王室南遷都城至臨安後,基本上沿襲了北宋的社會制度和生活習慣。興建園林樓館之風盛行,許多酒樓是由流寓到臨安的東京汴梁人開辦的。不僅保持着東京時的字號,風味,甚至連鋪面及內部陳設也多是舊日東京時的模樣。夏永繪其樓,書其賦,其實是寄寓了懷念故地的深情。 [2] 

豐樂樓圖技法

作者採用對角構圖法,用水墨界畫殿閣山水,線條纖如毫髮,背景遠山平緩潤澤,開闊的水面與依依楊柳恰到好處地交待出建築處於江南的環境。展觀其作品,方寸之間微入毫芒,畫家再現了宏大建築的整體和細部。《豐樂樓圖》構圖之用筆與故宮藏夏永另幾幅界畫作品如出一轍。 [1] 

豐樂樓圖作者簡介

夏永(生卒年不詳),字明遠,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界畫樓閣取法元初宮廷畫家王振鵬,擅長以墨筆白描法繪建築,而獨以小幅見長。 [1] 
參考資料
  • 1.    夏永豐樂樓圖頁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4-01-15]
  • 2.    鄭春興主編.中國名畫品鑑: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