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頌·豐年

鎖定
《周頌·豐年》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周人慶豐年祭田神的樂詩。詩中首先報告豐收的情形,並表明獻上的美酒就是用着糧食釀造的,以示對祖先的報答,並希望多多降福。全詩一章,一共七句。前三句寫豐收年的狀態,寓農夫長年辛勞的動態於豐收年景的靜態中;後四句寫因豐收而以豐收的果實祭祀神靈,以表感謝之意,並祈求神靈保佑。此詩主要運用賦法,語言簡潔質樸。
作品名稱
周頌·豐年
作品別名
豐年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西周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雜言古詩

周頌·豐年作品原文

周頌·豐年
豐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廩
萬億及秭
為酒為醴
烝畀祖妣
以洽百禮⑻,
降福孔皆 [1] 

周頌·豐年註釋譯文

周頌·豐年詞句註釋

⑴周頌:《詩經》中“頌”部分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頌是祭祀宗廟的樂歌,不僅配樂,而且還有舞蹈。周頌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⑵豐年:豐收之年。
⑶黍(shǔ):小米。稌(tú):稻子,稻穀。
⑷亦:句首助詞。高廩(lǐn):高大的糧倉。
⑸萬億及秭(zǐ):周代以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秭。萬、億、秭,都是形容數量極多。
⑹醴(lǐ):甜酒。此處是指用收穫的稻黍釀造成清酒和甜酒。
⑺烝(zhēng):進獻,指獻祭。畀(bì):給予。祖妣(bǐ):指男女祖先。
⑻洽(qià):合於,配合。百禮:指祭祀時的各種禮儀。
⑼孔:很,甚。皆:普遍,多。一説嘉,美好。 [2]  [3]  [4]  [5]  [6] 

周頌·豐年白話譯文

豐收年景谷物多,
高大糧倉一座座。
儲存億萬新稻糧,
釀成美酒甜又香,
獻給祖先來品嚐。
配合祭典很適當,
普降恩澤多吉祥。 [3]  [4]  [5] 

周頌·豐年創作背景

古人於收穫之後,為報鬼神的庇佑,舉行祭奠,藉以娛神,並喜慶豐收。中國古代稱國家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可見當時農業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賴農業生產,政權的穩固也要以農業生產為保障。上古的西周,是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農業的收成在當時必然是朝野上下最為關注的頭等大事。由於生產力發展的限制,當時農業基本上還是靠天收,《小雅·大田》所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喜悦以及《小雅·甫田》描寫“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迫切心情,便是最好不過的證明。那時並非每年都能獲得豐收,因此,遇上好年成,自然要大肆慶祝歌頌。
毛詩序》雲:“《豐年》,秋冬報也。”報,據鄭玄的箋釋,就是嘗(秋祭)和烝(冬祭)。豐收在秋天,秋後至冬天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以洽百禮”),是很自然的。不過,這種活動(慶祝祭祀)應不會是定於每年秋冬舉行的,當時不可能每年都獲豐收,而此詩題為《豐年》,若在歉收乃至災荒之年大唱頌歌,則成了滑稽的自我嘲弄。《周頌·豐年》應當是遇上好年成時舉行慶祝祭祀的頌歌。
《周禮·月令》記載: 孟秋之月,“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仲秋之月,“天子乃難,以達秋氣,以犬嘗麻,先薦寢廟”; 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嘗稻,先薦寢廟”; 孟冬之月,“大飲烝。天子乃祈來年子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大抵從周代滅殷以後,農業生產逐漸成為華夏民族賴以生存的主要生產方式。這一時期,原始初民那種對自然神的崇拜已進入人化神的崇拜,農業生產一旦成為社會經濟的主體,宗教活動必然要為農業舉行祭禮。這大概具有一種世界性的普遍意義,在人類發展的相同過程中,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圍繞農業生產,都有十分隆重盛大的祭典活動,古希臘的迎神引起了悲劇的出現,而喜劇在古希臘的起源,也來自於當時的社祭活動,它們都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周人的農業祭典十分頻繁,一年中竟有十個月要祭祀,這種祭祀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從耕種到收成前的祈年,祈求神明保佑當年得到好收成;二是豐收後對神的報答,這些神包括天宗、祖先以及人化了的植物神(如后稷就被視為穀類神)等。這首詩反映的祭祀活動,正是秋冬之際周人對諸神的報答。 [2]  [3]  [4]  [5] 

周頌·豐年作品鑑賞

周頌·豐年整體賞析

此詩的開頭很有特色。它描寫豐收,純以靜態:許許多多的糧食穀物(黍、稌),貯藏糧食的高大倉廩,再加上抽象的難以計算的數字(萬、億、秭)。這些靜態匯成一片壯觀的豐收景象,自然是為顯示西周王朝國勢的強盛,而透過靜態,表現出後面億萬農夫長年辛勞的動態。寓動於靜之中,寫來筆墨十分經濟,又給讀者留下思想馳騁的廣闊天地。不過,在周王室看來,來之不易的豐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豐收歸根結底是上天的恩賜,所以詩的後半部分就是感謝上天。
因豐收而致謝,以豐收的果實祭祀最為恰當,故而詩中寫道:“為酒為醴(用豐收的糧食製成),烝畀祖妣。”祭享“祖妣”,是通過先祖之靈實現天人之溝通。也由於豐收,祭品豐盛,能夠“以洽百禮”,面面俱到。“降福孔皆”既是對神靈已賜恩澤的讚頌,也是對神靈進一步普遍賜福的祈求。身處難以駕馭大自然、難以主宰自己命運的時代,人們祈求神靈保佑的願望尤其強烈,《周頌·豐年》既着眼於現 在,更着眼於未來,與其説是周人善於深謀遠慮,不如説是他們深感缺乏主宰自己命運能力的無奈。
“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四句,在周頌的另一篇作品《周頌·載芟》中也一字不易地出現,其情況與頌詩中某些重複出現的套話有所不同。在《周頌·豐年》中,前兩句是實寫豐收與祭品(用豐收果實製成),後兩句則是祭祀的實寫;《周頌·載芟》中用此四句,卻是對於豐年的祈求和嚮往。可見《周頌·載芟》是把《周頌·豐年》中所寫的現實移植為理想,這恰恰可以反映當時豐年的難逢。 [3]  [4] 

周頌·豐年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此秋冬報賽田事之樂歌,蓋祀田祖先農方社之屬也。言其收入之多,至於可以供祭祀,備百禮,而神降之福將甚遍也。”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箋》以秋冬報為嘗烝,王安石以豐年屬天地之功,故以此詩為祭上帝。陳祥道引《豐年》以證《禮》,謂秋報者,季秋之於明堂也。呂祖謙謂以祈為郊(祭天),則季秋大饗明堂,安知不併歌《豐年》之詩以為報歟?曹粹中謂秋冬大饗,及祭四方八蜡,天地百神,無所不報,同歌是詩。” [1]  [2]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56
  • 2.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512-513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68-669
  • 4.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851-852
  • 5.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59-760
  • 6.    周明初等 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