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豐勝村

鎖定
該行政村隸屬雲龍縣長新鄉,地處長新鄉南邊,距長新鄉政府所在地9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2公里。東鄰豐雲,南鄰豐華,西鄰諾鄧永安,北鄰松煉、佳局。轄下村、勝麥地等16個村民小組。
中文名
豐勝村
行政區類別
面    積
37.82 km²
人口數量
1890 人
車牌代碼
雲L
户    數
529户
耕    地
2014.5畝
海    拔
1900 m

豐勝村村情概況

其中農業人1850人,勞動力11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44人。
全村,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温16.6℃,年降水量744.9毫米,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烤煙、經濟林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014.5畝,人均耕地1.11畝,林地20446.84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豐勝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14.5畝(其中:田756畝,地 1258.5畝),人均耕地1.11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烤煙等作物;擁有林地20446.8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78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2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84.8畝;荒山荒地11135.6畝,其他面積22349.76畝。有銀銅礦等資源。

豐勝村基礎設施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52萬元,佔總收入的51%;畜牧業收入180萬元,佔總收入的26%;林業收入94萬元,佔總收入的13.6%;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佔總收入的3.6%;工資性收入26萬元,佔總收入的3.7%。農民人均純收入247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1人,在省內務工36人,到省外務工15人。

豐勝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58萬元,佔總收入的57%;畜牧業收入125萬元,佔總收入的35%;林業收入46萬元,佔總收入的4.3%;第二、三產業收入15萬元,佔總收入的3.9%;工資性收入26萬元,佔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220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1人,在省內務工36人,到省外務工15人。

豐勝村特色產業

該村現有農户529户,共鄉村人口1890人,其中男性922人,女性968人。其中農業人口1850人,勞動力1280 人。該村民族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1889人,僳僳族1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50人,參合率97%;享受低保25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衞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豐勝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482户,共鄉村人口1859人,其中男性925人,女性934人。其中農業人口1843人,勞動力1357 人。該村民族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1893人,僳僳族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25人,參合率86%;享受低保25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衞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豐勝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1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0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7.90萬元,有固定資產3.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1] 

豐勝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脆弱;2、村內主幹道未硬化,下雨天路難行;3、市場功能還未能充分發揮,有待挖掘其潛力;4、支柱產業地位尚未完全突出,有待加強;5、大多數自然村不通公路,飲水十分困難 ;6、羣眾對多種經營、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意識淡薄;7、村組橋樑不同程度受損,安全生產存在隱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和項目,進一步突出支柱產業的地位,加強特色產業的培植和規化,以畜牧業等多種產業優化發展,解放思想,改變觀念、使豐勝村的經濟能夠又好又快發展,從根本上改變豐勝人民的面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