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豎蜻蜓

鎖定
豎蜻蜓,漢語詞語,讀音shù qīng tíng,意思是一種雜戲,其動作為頭腳倒豎,用雙手支撐全身。亦泛指這種動作。
中文名
豎蜻蜓
拼    音
shù qīng tíng
注    音
ㄕㄨˋ ㄑ一ㄥ ㄊ一ㄥˊ

目錄

豎蜻蜓解釋

一種雜戲,其動作為頭腳倒豎,用雙手支撐全身。亦泛指這種動作。 [1] 

豎蜻蜓出處

元 鄭光祖 《老君堂》楔子:“我做將軍古怪……在教場裏豎蜻蜓耍子。
《西遊記》第五六回:“行者 翻觔斗,豎蜻蜓,疼痛難禁。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正月·歲時雜戲》:“博戲則騎竹馬,撲蝴蝶,跳白索……豎蜻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三官寶》:“其黨十餘人常聚集於其中,或掇石較力,或懸空架橫木,為翻觔斗、豎蜻蜓諸戲。
《西遊記·第二八回》:「翻觔斗,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