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豌豆炭疽病

鎖定
豌豆炭疽病是由膠孢炭疽菌引起的、發生在豌豆的病害,主要為害莖、葉和莢。莖染病,病斑近梭形或橢圓形,中央淺褐色,邊緣暗褐色,略凹陷;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深褐色,中間暗綠色或淺褐色;莢染病,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病斑中間淺綠色,邊緣暗綠色。 [4] 
豌豆炭疽病是豌豆的一種常見病害,分佈範圍廣,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該病一般為零星發生,部分地區發病重,葉片乾枯壞死,病莢失去食用價值。該病主要發生在春、夏兩季高温多雨條件下,隨連陰雨日增多而擴展;低窪地、排水不良、植株生長衰弱發病重。 [1] 
豌豆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重病地與非豆科作物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種子並進行種子處理;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及時深翻,減少菌源;發病初期及時噴灑化學藥劑防治等。 [3]  [5] 
中文名
豌豆炭疽病
外文名
Pea anthracnose
病    原
膠孢炭疽菌
為害作物
豌豆
為害部位
害莖、葉和莢

豌豆炭疽病病原特徵

豌豆炭疽病病原為膠孢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et Sacc.),異名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屬半知菌類(無性類)、腔孢菌綱、黑盤孢目、黑盤孢科、炭疽菌屬。分生孢子盤埋生於寄主表皮下,枕狀,無剛毛,成熟後突破錶皮,一般500~1000微米。分生孢子梗平行排列成一層,圓柱形或倒鑽形;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圓柱形或長印網形,平均大小為(12.0~19.0)微米×(4.0~6.0)微米。病菌生長適温20~30℃。 [2-3] 

豌豆炭疽病為害症狀

豌豆炭疽病主要為害豌豆的莖、葉和莢:
  • 莖染病,病斑近梭形或橢圓形,中央淺褐色,邊緣暗褐色略凹陷。 [3] 
  • 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4毫米,邊緣深褐色,中間暗綠色或淺褐色,其上密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盤,病情嚴重的,病斑融合致葉片枯死。 [3] 
  • 莢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大小2~5毫米,病斑中間淺綠色,邊緣暗綠色,亦密生黑色小粒點,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粉紅色粘質物。 [3] 
豌豆炭疽病

豌豆炭疽病侵染循環

病原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內或潛伏在種子裏越冬。春天條件適宜時,帶病種子直接侵入幼苗使豆苗發病,或以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飛濺,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1] 

豌豆炭疽病流行規律

豌豆炭疽病主要發生在春、夏兩季高温多雨時期,隨連陰雨日增多而擴展。高温、高濕有利發病。低窪地、排水不良、植株生長衰弱發病重。 [3]  [5] 

豌豆炭疽病防治方法

  • 重病地與非豆科作物輪作 [3] 
  • 選用抗病品種、如食莢大、內軟1號等。 [3] 
  • 選用無病種子和種子處理:從無病株上採種,並進行粒選。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40%多菌靈膠懸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3%,也可用200倍液的40%福爾馬林浸種30分鐘,然後洗淨催芽播種。 [5] 
  • 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及時深翻,減少菌源;合理施肥,增施鉀肥;雨季注意排水,低田間濕度。 [3] 
  • 發病初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3] 
參考資料
  • 1.    郭書普.新版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332
  • 2.    張素敏,劉春雨,徐少鋒.園林植物病害發生與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09:188
  • 3.    呂佩珂等.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譜續集 第2版[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0.10:201-202
  • 4.    沈瑞清,郭成瑾,張麗榮等.寧夏農作物病害[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8.12:167
  • 5.    朱軍生,郭振宗,申慕真.豆菜 葱 蒜 姜病蟲害防治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