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豇豆莢螟

鎖定
豇豆莢螟又稱豆野螟、豆莢野螟,屬鱗翅目螟蛾科。 [3]  成蟲體長約13毫米,翅展24-26毫米,暗黃褐色,前、後翅均有紫色閃光,前翅中室端部有1個白色透明帶狀斑,中室內和中室下各有1個白色透明小斑;後翅外緣黃褐色,其餘部分白色半透明,內有3條暗棕色波狀紋;卵為橢圓形,淡綠色;老熟幼蟲體長約18毫米,黃綠色,頭部黃褐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後胸背板各有毛片2排, [4]  腹足趾鈎雙序缺環;蛹近紡錘形,黃褐色,腹末有6根鈎刺。 [5] 
豇豆莢螟分佈北起吉林、內蒙古,南至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為害大豆、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蠶豆等多種豆科植物。 [3]  華北地區內1年發生3-4代,華中地區1年發生4-5代,華南地區7代。成蟲多在夜間羽化,白天停息在作物下部的葉背面等廕庇處,天黑開始活動,以晚上10-11時活動最盛。 [6]  幼蟲食害葉片、嫩莖、花蕾、嫩莢;低齡幼蟲鑽人花蕾為害,引起花蕾和幼莢脱落,3齡幼蟲蛀入嫩莢內取食豆粒。 [3]  成蟲羽化2-4天后即交尾,一生交配1-4次;喜在黃昏交配,卵散產,也有2-4粒產於一處的,多將卵產在花瓣上或花萼凹陷處,也有將卵產在葉片上的。成蟲有趨光性,壽命6-12天。 [7] 
對於豇豆莢螟的防治,可採用農業防治,即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並摘去被害帶虫部分,減少蟲源;或者通過釋放赤眼蜂、小繭蜂進行生物防治;也可採用黑光燈、殺蟲燈誘殺成蟲進行物理防治;以及從現蕾開始,抓住卵孵化高峯期施藥進行化學防治。 [8] 
中文學名
豇豆莢螟
拉丁學名
Maruca testulalis Geye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螟蛾科
豆莢野螟屬
豇豆莢螟
分佈區域
吉林、內蒙古、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山東等

豇豆莢螟形態特徵

豇豆莢螟成蟲

成蟲圖片 成蟲圖片
體長約13mm,翅展24~26mm,暗黃褐色。前翅中央有2個白色透明斑;後翅白色半透明,內側有暗棕色波狀紋。

豇豆莢螟

0.6×0.4(mm),扁平,橢圓形,淡綠色,表面具六角形網狀紋。

豇豆莢螟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約18mm,體黃綠色,頭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後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個,前列4個,各具2根剛毛,後列2個無剛毛;腹部各節背面具同樣毛片6個,但各自只生1根剛毛。

豇豆莢螟

長13mm,黃褐色。頭頂突出,複眼紅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見到成蟲前翅的透明斑。 [1] 

豇豆莢螟生物學特性

華北地區年生3~4代,華中地區4~5代,華南地區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為幼蟲為害期。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於嫩莢、花蕾和葉柄上,卵期2~3天。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蛀入嫩莢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莢脱落;3齡後蛀入莢內食害豆粒,每莢l頭幼蟲,少數2~3頭,被害莢在雨後常致腐爛。幼蟲亦常吐絲綴葉為害。幼蟲期8~10天。老熟幼蟲在葉背主脈兩側做繭化蛹,亦可吐絲下落土表或落葉中結繭化蛹。蛹期4~10天。豇豆莢螟對温度適應範圍廣,7~31℃都能發育,但最適温為28℃,相對濕度為80~85%。 [2] 

豇豆莢螟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並摘除被害的卷葉和豆莢,減少蟲源。
(2)在豆田架設黑光燈,誘殺成蟲。
(3)藥劑防治採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或40%滅蟲清乳油每667m2/30ml,對水50~60kg、5%鋭勁特膠懸劑2500倍液,從現蕾開始,每隔10天噴蕾、花1次,可控制為害,如需兼治其它害蟲,則應全面噴藥。 [2] 

豇豆莢螟主要分佈

主要分佈在吉林、內蒙古,南至台灣、廣東、廣西、雲南
參考資料
  • 1.    來源於 中鼎網 
  • 2.    來源於 農業病蟲草害圖文數據庫 
  • 3.    陳樹仁,林華峯編著,蔬菜害蟲鑑別防治圖冊,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02,第94頁
  • 4.    李巧芝著,大豆病蟲害原色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7,第68頁
  • 5.    李巧芝著,大豆病蟲害原色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7,第69頁
  • 6.    楊軍玉主編,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金盾出版社,2016.02,第231頁
  • 7.    楊軍玉主編,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金盾出版社,2016.02,第231頁
  • 8.    呂國強,糧棉油作物病蟲原色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8,第2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