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豆沙關

(地名)

鎖定
豆沙關古稱石門關,位於雲南省鹽津縣城西南22公里,是古時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險關。現在的豆沙古鎮,是在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新修建的,2008年開放旅遊。雖是重建,卻不失古韻。
維新而不篡改,使得這個嶄新的千年古鎮,依舊瀰漫着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青石板的街和各種商鋪與“馬棧”,均懸掛着古色古香的匾額楹聯,凡詞句書法,皆隱現着抹不開化不去的萬古雲煙,有人言道“南有和順,北有豆沙”。
豆沙關有著名的“五尺道”遺蹟、唐袁滋摩巖、“僰人懸棺”等著名的景點,一些也被列入了國家級重點文物。
自景區恢復營業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對全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實行全年免費開放政策。 [1] 
中文名
豆沙關
外文名
Red bean paste
地理位置
雲南省鹽津縣城西南22公里
建立時間
隋朝
等    級
國家級重點文物
古    稱
石門關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5] 
門票價格
60元
著名景點
五尺道風景區

豆沙關豆沙關簡介

古城堡 古城堡
位於滇東北雲川交界處的鹽津縣豆沙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鎖滇扼蜀的雄關天塹,為四川進入雲南的交通要道,秦、漢“五尺道”的要隘。因其對岸壁立千仞的石巖,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
石門關(關隘建築)始建於隋朝,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和邊疆兩面就隔絕了。特別在唐朝的時候,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關就關閉了,一關就是40多年。
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詔去冊封異牟尋,才重新打開了石門關。
古今五道 古今五道
對於石門關,《蠻書》是這樣記載的:“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其險無比。如今“石門關”三字,出自雲南著名書法家楚圖南之手,極拙樸耐品,意味綿長。 [2] 
豆沙關
豆沙關(5張)
豆沙關處在五尺道的咽喉位置,城門上題刻的仍然是古時的“石門關”三字,這是通往古南滇的第一關,關內為中原地界,關外則為蠻夷之地。古時的關門為1.2尺厚的木門,除有人值守關門外,樓上也駐有重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人將石門關稱為“險關”。
古時,每逢將士出征,家人們便會守候在石門關,翹望着親人歸來,石門關又被人們稱為“情關”。相傳,鹽津普洱一代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有美女被選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故而,當地又流傳着一句話: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豆沙關。

豆沙關名稱由來

豆沙關來歷一

説起“豆沙關”,不知道底細的人可能會以為這裏盛產“豆沙”,就是那種用來作“豆沙包子”餡兒的“豆沙”,也可能會由此疑惑:為什麼取一個這麼“土”的地名?
其實,“豆沙關”的關名大有來頭,來自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南征通過這兒的往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修築“五尺道”,以便做到“車同軌”。秦“五尺道”從石門關西邊的關口巖上通過,從下到上,幾經曲折,向北通往敍府(今天的四川宜賓)。“五尺道”剛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這座城堡就是“石門關”。在冷兵器時代,這個“石門關”易守難攻,説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點也不誇張。
諸葛丞相領兵來到關下紮營。守軍將領説:“丞相南征,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我等也不敢不讓丞相通過。久聞丞相大智大慧,現略備問題請丞相幫助解決。丞相若能在三天之內,將關河邊上堆積的河沙中的豌豆撿出來,小將定讓大軍通行,並備薄酒致謝。”諸葛亮領人到河邊一看,呵!沙灘上,成堆成堆的河沙一堆連着一堆,每堆河沙裏都均勻地摻雜了不少的豌豆。這可麻煩了:讓士兵們用手一顆一顆地撿,別説三天,就是七天也不可能撿完。諸葛亮陷入了沉思。中軍帳內,諸葛亮揹着手踱來踱去,始終沒想出辦法來。
天快黑了,諸葛亮步出軍營,看到山地裏漫山遍野的翠竹,不禁眼睛一亮,有了!趕快傳令三軍,打着火把,砍竹子,劃篾條,編織成網狀;然後分離河沙和胡豆。
天亮了,守軍將領爬上城堡,一邊打着呵欠,一邊往河灘望去。不望則已,這一望就全呆了:旭日照耀着河灘,金黃的是豌豆,灰暗的是沙,已經全“撿”出來了,僅僅用了一個晚上!
自然,蜀軍順利地通過了石門關,經過關口城堡時,守關將士對諸葛亮肅立致敬。後來,為了表示對諸葛丞相大智大慧的崇敬,石門關變成了“豆沙關”,那個能夠把“豌豆”與“河沙”分開的“網狀物”,就演變成了竹篩。 [3] 

豆沙關來歷二

豆沙關原叫石門關。到了元代,朝廷派一個叫竇勺的將領來守關,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口音“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