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豆棚閒話

鎖定
《豆棚閒話》是清代聖水艾衲居士編擬話本小説集,凡十二則,則自一題。約成書於清康熙前葉。 [1] 
小説體裁別緻,全書皆以在豆棚下談話為線索,將十二則故事貫串起來,豆棚始,豆棚結,又往往以有關豆的內容生髮引出故事。古今縱橫,耐人尋味。小説語言清新,諷刺犀利,大量使用方言俗語,善作翻案文章,意趣詼諧。《豆棚閒話》觸及了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或揭露吏治腐敗,或抨擊世風,或宣揚宿命迷信和封建禮教。 [2] 
作品名稱
豆棚閒話
作    者
艾衲居士
創作年代
清代
文學體裁
話本小説集
字    數
98000

豆棚閒話內容簡介

《豆棚閒話》共十二篇(則),分別記述了全年從春到秋( 即從種豆到豆枯)豆棚主人與幾位客人在豆棚架下的聚會和所講故事(最後一回記載的是一位來自城裏的陳齋長的議論)。 [3] 

豆棚閒話作品目錄

弁言
一 介之推火封妒婦
二 範少伯水葬西施
三 朝奉郎揮金倡霸
四 藩伯子破產興家
五 小乞兒真心孝義
六 大和尚假意超升
七 首陽山叔齊變節
八 空青石蔚子開盲
九 漁陽道劉健兒試馬
十 虎丘山賈清客聯盟
十一 黨都司死梟生首
十二 陳齋長論地談天
敍 天空嘯鶴 [7] 

豆棚閒話創作背景

豆棚閒話 豆棚閒話
《豆棚閒話》是化名之作,但天空嘯客序、紫髯狂客評及書中透露了艾衲居士及其寫作《豆棚閒話》的一些情況,例如説他為“當今之韻人,在古曰狂士。……賣不去一肚詩云子日,無妨別顯神通;算將來許多社弟盟兄,何苦隨人鬼諢。……狼狽生涯,……化嬉笑怒罵為文章。”(《敍》)“凡詩集傳奇,剞劂而膾炙天下者,亦無數矣。邇當盛夏,謀所以銷之者,於是《豆棚閒話》不數日而成。”(《評》)“今日我們坐在豆棚之下,不要看作豆棚,……説些古往今來世情閒話。莫把‘閒’字看得錯了”,“諸君果能體察此情,則知我不得已之心,甚於孟子繼堯、舜、周、孔,以解豁三千年之惑矣”,“彼時曾見過亂世(明末)的已被殺去,在世的未曾經見,...只有在下還留得這殘喘,尚在豆棚下閒話及此,亦非偶然。”(《豆棚閒話》第五、十二、十一則)這些説詞使讀者知道,作者是一位飽經憂患、塊壘在胸的不羈文人,《豆棚閒話》是他晚年的發憤之作。他化名寫書,固是一時風尚,但與一般才子佳人小説作者的情況不同,乃是擔心“方今官府禁約甚嚴,又且人心叵測,……一豆棚未免為將來釀禍之藪矣"。 [1] 
此書作者評者均不可考。鴛湖在嘉興,聖水大概就是明聖湖即杭州西湖。作者評者當是一人,可能是杭州嘉興一帶的人。此書內容是十二篇短篇小説,其第七篇題為《首陽山叔齊變節》,説叔齊在山上捱餓,“委實支撐不過”,就趁伯夷後山采薇去了,他逃下山去,被一羣“頑民”包圍着,他“袖中脱落”一張自己寫的投誠呈子稿兒,眾人拾起從頭一念,大家拳頭巴掌雨點相似,打得頭破腦開。但叔齊終於“自信此番出山卻是不差,待有功名到手,再往西山收拾家兄枯骨,未為晚也”。這種寫法是可以推知此書寫作大概在明朝亡後不久,約在康熙的初年,即17世紀的6、70年代。 [4] 

豆棚閒話人物介紹

【石尤】第一則《介之推火封妒婦》中人物。春秋時晉國上大夫石籲女,與介之推成婚不久,逢驪姬之亂,介之推隨公子重耳倉促出亡。石尤不知,誤會忿恨而胸生妒塊。十九年後,重耳復國為晉文公,石尤不許介之推作官,雙雙逃在綿竹山。大將魏犨奉命尋介之推,放火燒山,欽以此逼出二人,卻燒死介之推夫妻。妒塊燒而不化,落入後宮和人間,致使妒意蔓生。石尤封神後,仍忌妒不止。作者對她持諷剌態度,故事情節借用春秋遺事而反用之,以古諷今,詼諧有趣。 [2] 
【西施】第二則《範少伯水葬西施》中人物。春秋時期萱蘿山下若耶溪畔村女。遇越國大夫范蠡,許以終身。至吳國侍奉夫差,使越國得以休養生息,終敗吳國。范蠡事過忘義,恐西施禍及己身,借遊五湖之機推西施於水中淹死。西施在小説中也是個缺教養、沒禮法、徒有美貌的山村女子。輕易許身、輕意忘情。在西施身上體現出作者“女色誤國”的對婦女的錯誤思想認識。這個人物源出《吳越春秋》而反用之。 [2] 
【汪興哥】第三則 《朝奉郎揮金倡霸》中人物。隋末唐初新安郡績溪縣樂義鄉人,皇帝賜名汪華。十六歲前痴呆寡言,青年時經商,助人不吝金錢。曾以本錢五萬金盡數救助海上劉琮部六郡義師糴米,得還十萬金。受劉琮錦囊妙計三個,乘勢募兵起事,唐初封吳國公。娶劉琮妹,為唐王朝招降劉琮部,加封越王。汪興哥在小説中是個有見識、有膽略、救人急難的中“下層商人形象,重義輕利,慷慨豪爽;富於同情,樂於助人,順應時勢,長於謀略,人物形象較突出。 [2] 

豆棚閒話作品鑑賞

豆棚閒話主題思想

《豆棚閒話》十二則故事的脈絡大致可以用否定(第一、二則) —肯定(第三、四、五則)—否定(第六、七、八、九、十則)—肯定(第十一、十二則)來概括。第一則故事否定介之推隱居的真誠性,第二則故事否定西施為國犧牲的精神與謀士范蠡的道德品質,第三、四、五則肯定“懵懵懂懂”者的“痴人”的豪傑精神與卑賤者(乞丐)的孝義之道,第六則批判和尚,第七則以叔齊的變節否定聖人身上的道德性,第八則批判世道的空花陽焰、孽海冤山,第九則揭露官府養賊及流氓無賴的行徑,第十則揭露清客的無恥嘴臉,第十一則肯定黨都司疾惡如仇的性格,第十二則闢佛老而肯定儒家。但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又有否定。如第一則肯定介之推對妻 子的感情,第二則肯定范蠡對越國的功勞,第三、四則否定所謂的“聰明人”,第五則否定衣冠中人,第六則貶佛教而肯定儒教等。若將《豆棚閒話》十二則故事分成上下兩部分,這兩個部分則呈對稱性結構,即第一、二則與第七、八則對稱,主要是調侃歷史;第三、四則與第九、十則對稱,主要講豪傑與幫閒無賴;第五、六則與第十一、十二則對稱,主要講儒釋道三者(如小乞兒之孝,黨都司之烈,陳齋長最後貶釋道而倡儒)。最後一則故事《陳齋長論地談天》有總結性作用。十二則故事從古到今,從現實到虛幻又到現實,從釋道到儒家,從不同方面展示了世道人情。在肯定與否定、歷史與現實中,艾衲居士思考歷史的因果與道德的關係,探求真正的人性。 [6] 
首先,《豆棚閒話》是一部有明顯政治寓意的小説。第八則《空青石蔚子開盲》寫道:“天地開闢以來,一代一代的皇帝,都是一尊羅漢下界主持。...當初不知那個朝代交接之際,天上正在那裏撿取一位羅漢下界。內中卻有兩個羅漢,一尊叫做電光尊者,一尊叫做自在尊者,都不知塵世齷齪,爭着要行。”結果電光尊者搶先下界為帝,“姓焦名薪,任着火性,把一片世界,如雷如電,焚灼得東焦西烈。百姓如在洪爐沸湯之中,一刻難過,也是這個劫運該當如此。”但古佛卻説:“電光,你見識差了,只圖到手得快,卻是不長久的。”只有降生東勝神州的自在尊者姓蔚名藍者,才是未來長久之主,眼下正在培養“忠孝節義正氣一脈,日後應運當興,正可仗他扶持世界”。同時又寫遲先、孔先二位盲者在結義同行的路上被罰,孔先“把當時編就的李闖犯神京的故事説了一回”,可見作者託為不知的“朝代交接之際”乃指明清易代的當世,那個搶先下界焚灼天下的電光尊者正是清朝的皇帝。作者認為明清易代是一大“劫運該當如此”,而詛咒清朝的統治雖是“到手得快,卻是不長久的”,是當時漢族人民有所消沉、卻永不泯滅的反清民族主義情緒的曲折反映。
這種反清的民族主義情緒還表現在對變節仕清者的諷刺。第七則《首陽山叔齊變節》,寫叔齊耐不住首陽山上的寂寞和飢餓,背叛了他的兄長伯夷,私奔下山投順新朝,他的行徑連山中野獸都不能理解,義軍“頑民”更罵他“反蒙着麪皮,敗壞心術,....即使坐了官兒,朝南坐在那邊,麪皮上也覺有些慚愧!況且新朝規矩,扯謄兩個空拳怎便有官兒到手?如此無行之輩,速速推出市曹,斬首示眾!”作者還寫了那些“意氣洋洋,....要往西方朝見新天子的。或是寫了幾款條陳去獻策的,或是敍着先朝舊職求起用的,或是將着幾篇歪文求徵聘的,或是營求保舉賢良方正的,紛紛奔走,絡繹不絕。”這樣尖鋭地諷刺變節仕清者,在清初的小説中是不多見的。
此外,《豆棚閒話》還歌頌了乞兒的孝義(《小乞兒真心孝義》)、抨擊了官僚的貪墨(《藩伯子破產興家》)、暴露了宦門子弟的不肖(《漁陽道劉健兒試馬》),都有一定進步意義。但各篇中也都程度不同雜有封建的糟粕,如《介之推火封妒婦》和《範少伯水葬西施》中對婦女的偏見,《黨都司死梟生首》污衊農民起義等,都是此書不容忽視的缺陷。 [1] 

豆棚閒話藝術特色

在藝術上,《豆棚閒話》除第十二則無多少情節外,其餘各則都是清初還在盛行的擬話本形式。它的故事少量得自見聞,如第四、九、十、十一諸則;大部取自古史筆記,如第一則撮合《左傳)、《史記》等記載介之推事及《酉陽雜俎》“妒婦津”故事、《述異記》(任昉)“妒女泉”故事等寫成;第二則作者自言本《野艇新聞·範少伯水葬西施傳》和《杜柘林集·洞庭君代西子上冤書》;第三則所寫汪華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第五則本《花當閣叢談》卷四《孝丐》; 第六則本《尚書故實》記唐李抱真事及《甕牖閒評》記宋李筠事;第七、八兩則亦各有所本,不贅。本書基本,上是一部故事新編,但撮合巧妙,喜為翻案語,以古諷今,故“蒼茫花簇,象新聞而不象舊本”(第二則《總評》),代表了清初擬話本創作的一個新動向。
《豆棚閒話》每則有獨立的故事,但均是在同一豆棚下由一些人輪流講述而出,這就使十二則短篇小説有了一個貫串始終的線索。這線索的發展又是以春、夏、秋豆苗的生長、開花、結實和枯萎為序的,自然延伸,首尾照應,如同一線青繩懸掛構圖色彩各異的畫幅,有似於西方的《十日談》和《天方夜譚》。它帶有長篇整體的美學特徵,在明清擬話本小説集中獨樹一幟。書中各則故事都以説話人與聽眾對話的形式演出,把傳統直接面向讀者敍述的話本——擬話本變為間接敍述,讀來如觀賞一次次説話現場的錄像,每則故事都是“豆棚閒話”這-大故事中的小故事,加之豆棚景色隨時變換,宛如舞台佈景的變幻,為演出的故事平添一番詩情畫意,小説佈局、謀篇之別緻,令人耳目一新。 [1] 
在敍述方式上, 《豆棚閒話》中每一則故事都保持了兩個敍述層次,作者本人是一級敍述者,故事的主講人是二級敍述者。有時,還出現了三級敍述者。如故事第一則《介之推火封妒婦》,作者以一級敍述者身份描寫了炎炎夏季男女老少乘風納涼的場面,並有意把敍述資格交給了豆棚之下的“一個老成人”,讓他以二級敍述者身份給‘後生小夥子”們講古來妒婦的故事。“老成人”講到自己在某地渡口看到非常奇怪的事情,但由於敍述視角的限制,他也無法解釋,於是自然而然出現了三級敍述者。一個在當地蒙館的老人家給他講述了“妒婦津"的來歷:晉代一個叫劉伯玉的人,在讀《洛神賦》時擊案讚歎宓妃之美,其妻生性妒忌,聞後投河為鬼,“故後來凡有美色婦人渡此津者,皆改妝易貌,然後得濟。不然就要興風作浪,行到河水中間便遭不測之虞了。”在結構功能上,妒婦津的故事相當於話本的“人話”部分,故事的“正話”部分是介之推火封妒婦,也是通過三級敍述者(與“老成人”同行的驢夫)講述出來的。 [5] 
《豆棚閒話》的“框架結構”,是西方式的“單式框架結構”,而非古印度式的“複式框架結構”。《豆棚閒話》所收十二則故事(準確地説應是十二“套”故事,因為按話本小説的慣例,每一則“正話”故事之前,往往還有若干個“入話”故事;而在《豆棚閒話》的場合,有時甚至有兩個“正話”故事有時“正話”故事與“入話”故事界限不清),皆直接隸屬於全書的“框架”。而即使每一則故事中包含了“人話”和“正話”故事,那也只是同一層次的關係,並不是故事中的故事,絲毫沒有增加層次的數量。因此,雖然《豆棚閒話》中的短篇故事不像西方故事集中的那樣“單純”,即一個故事就是一個故事,沒有“入話”之類的“附件”,但《豆棚閒話》卻沒有古印度故事集的那種繁複性和煩瑣性,仍然具有易於把握全書脈絡的可讀性。從這一特點來看,《豆棚閒話》的“框架結構”似乎並非是受古印度故事集影響的產物。與此同時,正如我們剛剛指出的,《豆棚閒話》雖説也採用了“單式框架結構”,但是其“框架”中所鑲嵌入的短篇故事,卻並不像西方故事集中的那樣“單純”,而是中國傳統話本小説所特有的“成套”式的,這一點又使其區別於西方故事集的“單式框架結構”,而具有了比較明顯的中國特色。從這一特點來看《豆棚閒話》的“框架結構”似乎也並非是受西方故事集影響的產物。 [8] 

豆棚閒話後世影響

《豆棚閒話》既有直接從《太平廣記》取材敷演的,也有受其啓發而作的,還有部分情節效法《太平廣記》故事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太平廣記》對後世小説所產生的多面性影響。 [9] 
然而,《豆棚閒話》的影響主要限於文人的範圍,例如清乾隆間有曾衍東作文言筆記小説集,仿此書名曰《小豆棚》;唐英《轉天心》傳奇也取材本書第九則《空青石蔚子開盲》等等。 [1] 

豆棚閒話作品評價

現代文學家胡適:此中十二篇都不是好小説,見解不高,文字也不佳。 [10] 
現代文學家鄭振鐸:在平話集中,這部書確是一部別有會心之作,與一般以遊戲及勸戒的態度出之者不同。若求其似,董若雨的西遊補,或可與之並肩,或即出之於若雨之手也説不定。 [11] 
參考資料
  • 1.    周鈞韜等主編.中國通俗小説鑑賞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05:第498-501頁
  • 2.    苗壯主編.中國古代小説人物辭典:齊魯書社,1991.05:第161頁
  • 3.    胡益民著.清代小説史: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05:第358-359頁
  • 4.    胡適著.胡適古典文學研究 下:古籍出版社,2013.01:第787頁
  • 5.    李保均主編.明清小説比較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10:第48頁
  • 6.    楊宗紅著.理學視域下明末清初話本小説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12:第275-276頁
  • 7.    (清)艾衲居士編. 豆棚閒話[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03:目錄頁
  • 8.    邵毅平著.中國古典文學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03:第562頁
  • 9.    牛景麗著.《太平廣記》的傳播與影響: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09:第149頁
  • 10.    胡適著.胡適古典文學研究 下:古籍出版社,2013.01:第787頁
  • 11.    鄭振鐸著.西諦書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01:第148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