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豆(拼音:dòu)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古代的一種下有高圈足的盛食物的食器。豆是一種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一般用陶製,也有青銅或木製的,用青銅製的,用作祭祀禮器。又用作古代容量單位。秦後假借“菽”(《説文》作“尗”),表示豆類植物及其籽實,這一假借義成為“豆”字在後代的主要意義。 [2] 
豆是漢字部首之一,序號152 [3]  。用“豆”作意符的字,有的指豆類作物,如:豇、豉、豌;有的指食器,如:登、(豐)。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4]  、漢典網 [5] 
中文名
拼    音
dòu
部    首
五    筆
GKUF(86、98)
倉    頡
MRT
鄭    碼
AJUA
筆    順
橫—豎—橫折—橫—點—撇—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696)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六宥 [6] 
注音字母
ㄉㄡˋ
筆順編號
1251431
造字法
象形字
異體字
䇺、*荳、𣅋、𣅣、𤽋、𧯚、𧯝、𧯜、𤽔
四角號碼
1010₈
UniCode
CJK統一漢字 U+8C46
總筆畫數
7+0(部首+部首外)
字形結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或上下結構 [4]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象形字。古代的豆是像高腳盤一樣的器物,一般用來盛肉類的食物。“豆”的古文字就是這類器物的象形或縮影。不論什麼質地、什麼形制的豆,都有像盤一樣的“腹”,可供把持的“校”,作為底部的“鐙”。甲骨文(圖1、3、4)豆字較少見,從豆的字如登、豊、豐等則屢見,其中的“豆”也是有蓋無蓋並存,大同小異。金文也是這樣。這些“豆”,只有一個無蓋(圖1),其餘都是有蓋的,最上端的一橫就代表蓋。由此可見,商周時代的豆大體上是有蓋的。“圖A”“圖B”代表盤形的豆腹,中間一小橫像食物盛在豆腹之內。圖C或圖D代表豆中央直的部分,即校,俗稱柄,下面一橫就是豆的底,即鐙,又稱跗。戰國陶文(圖10)豆字與金文基本相同,只是無蓋——頂部沒有一橫而已。由陶文可證,《説文》所載古文是有根據的,實際就是戰國文字。小篆承商周古形,豆腹形寫成橢圓,上有平行的長橫。秦漢隸書從小篆,至東漢始變原像高柄的“圖C”形為倒八形“丷”。
豆實物圖(戰國·錯金夔紋豆) 豆實物圖(戰國·錯金夔紋豆) [7]
豆既然是盛食物的器具,就有一定的容積,所盛的東西也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古代的“豆”又是一種量器的名稱。《左傳·昭公三年》記載齊國原有四種量器:“豆、區、釜、鍾”,豆列首位,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近代出土的齊國陶文,屢見“王豆”“公豆”,説明這些豆是設在關、廩的標準量器,是公用的。又由此引申,豆還是計重量的單位,有的書上説“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可見是分量極輕的一個單位,但不常用。
用作豆科植物的“豆”,原來不叫豆,而叫“”(shū),把尗撿起來,就是“叔”,加上個草字頭,便是典籍裏通用的“”。《左傳·成公十八年》“不能辨菽麥”,《淮南子·地形訓》:“其地宜菽”,菽指的都是現代所説的豆。據清人錢大昕研究,古音舌頭舌上不分,菽與豆的古音本相近,後來漸漸通用,大概到秦漢之際,就開始把菽稱作豆了。如《漢書·楊惲傳》説:“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箕。”所謂種一頃豆就是種一百畝豆類作物。 [2]  [8]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dòu
名詞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形似高足盤。多為陶質,也有用青銅、木、竹製成的。

《詩經·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
唐·張昭《漢宗廟樂舞辭》:“薦豆奉觴親玉幾,配天合祖耀璇樞。”

借指食物。
food
《詩經·小雅·楚茨》:“君婦莫莫,為豆孔庶,為賓為客。”
章炳麟《訄書·不加賦難》:“校獵之奪禽也,攘人之兔以為幹豆,而發弦者不厭其餘胾,雖少非廉矣。”

古代容量單位,四升為一豆。

《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

豆類植物的總稱。也指這類作物的籽實。
bean
《戰國策·韓策一》:“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
魯迅《吶喊·孔乙己》:“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卻望着碟子。”
豆芽;大豆;綠豆;豌豆
樣子像豆類作物種子的東西。

《醒世姻緣傳》第七一回:“太太取了十個金豆,三十個銀豆,遞與童奶奶道:‘這是宮裏的,你拿到家裏頑去。’”
土豆;咖啡豆
用同“痘”。病名。天花。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是方極畏出豆。每十二年逢寅,出豆一番,互相牽染,死者相繼。”

(Dòu) 姓氏用字,參看“豆姓”。



量詞
古代重量單位。

漢·劉向《説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dǒu
名詞
通“鬥”。酒器。

《周禮·考工記·梓人》:“一獻而三酬,則一豆矣。”

xiū
通“羞”。美味的食物。

《周禮·天官·臘人》:“凡祭祀共豆脯。”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9]  《漢語大字典》 [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五】【豆部】徒候切(dòu)
古食肉器也。從口,象形。凡豆之屬皆從豆。
𣅣,古文豆。 [11] 

説文解字注

古食肉器也。考工記》曰:“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左傳》曰:“四升為豆。”《周禮·醢人》:“掌四豆之食。”
從囗。音圍,象器之容也。
象形。上一象幎也。《特牲》“籩巾以綌纁裏”,《士昏》:“醯醬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士喪》“籩豆用布巾”,是也。下一象丌也。《祭統》注曰“鐙豆下跗”是也。丨丨象骹也。《祭統》曰“夫人薦豆執校。”校者,骹之假借字,注云:“豆中央直者”,是也。豆柄一而巳,兩之者,望之則兩也,畫繪之法也。《考工記》曰:“豆中縣。”注“縣繩正豆之柄”是也。豆柄直立,故豎、侸、豈字皆從豆。徒𠋫切,四部。
𣅣,古文豆。鍇本如此作。《玉篇》亦曰“𣅋,古文”,當近是。 [11] 

廣韻

徒候切,去候定 ‖豆聲侯部(dòu)
豆,谷豆,《物理論》雲:“菽者,眾豆之名也。”又姓,後魏有將軍豆代田。徒候切。十六。
【校釋】原脱切語上字,蓋誤以“豆代田”之“田”為切語上字,四庫全書原本切語正作田候切。然《廣韻》一書不以“田”為切語上字,故依四庫全書重修本及《王韻》各本、《唐韻》補“徒”字。豆代田,人名,《後魏書》卷三十有《豆代田傅》。眾豆,原作“眾豆”,據鉅宋本、楝亭本、元泰定本、四庫全書本改。 [12]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豆部】 豆
古文:𣅋、𤽋、𣅣
(dòu)《唐韻》徒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並音竇。《説文》:古食肉器也。《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書·武成》:執豆籩。《詩·小雅》:為豆孔庶。《公羊傳·桓四年》:諸侯曷為必田狩。一曰乾豆。注:豆,祭器,狀如鐙。《禮·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注:楬,無異物之飾也。獻音娑,疏刻之也。
又《禮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又《鄉飲酒義》: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為豆,實三而成觳,崇尺。注:崇,高也。豆實四升。《史記·樂書》:簠簋俎豆,禮之器也。
又揚子《方言》:陳、楚、宋、衞謂桮落為豆籠。注:盛桮器籠也。《集韻》:或作梪、䇺。
又《韻略》谷也。《博雅》:大豆,菽也。小豆,荅也。《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注: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為九穀。《禮·投壺》:壺中實小豆焉,為其矢之躍而出也。幹寶《晉書》:駑馬戀棧豆。
又《博雅》:天豆,雲實也。
又巴豆、海紅豆,皆藥名,出巴蜀。
又相思子,一名紅豆。
又土芋一名土豆。皆菽豆別一種也。俗作豆,非。
又《説苑·辨物篇》: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
又官名。《南齊書·魏虜傳》:北魏置九豆和官。
又地名。《北史·周文帝紀》:文帝伐魏,至盤豆,拔之。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白豆州。
又姓。漢光武時,關內侯豆如意,後魏長廣王豆代田。
又複姓。北周豆盧寧,本姓慕容氏,歸魏,賜姓豆盧氏。
又三字姓。北魏次南有紇豆陵氏。
(dǒu)又《正韻》當口切。音鬥。《玉篇》:量名。《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食一豆肉,飲一豆酒。注:豆,當為鬥。毛居正曰:豆,古鬥字。如《左傳·昭三年》豆、區、釜、鍾之類,當音鬥。後人誤讀為俎豆之豆。鬥斛之鬥又作㪷,蓋譌並耳。
(xiū)又《字彙補》思留切。讀作羞。《周禮·天官·臘人》:凡祭祀共豆脯。注:脯非豆實,豆當為羞,聲之誤也。《釋文》:豆,音羞。
又《韻補》:葉動五切,音杜。柳宗元《牛賦》: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縢,或實俎豆。豆葉保,保音補。
又葉田故切,讀作渡。《詩·小雅》: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音學五書》:豆葉孺。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唐縣有都山。一名豆山。今關中人讀豆為渡。《説文》:豎、侸、裋皆以豆得聲。樹字從壴,亦以豆得聲。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➊上窄下寬,左右對稱。❷首筆橫居上居中,“口”底部在橫中線。❸點、撇分列豎中線左右,末橫兩端超出上部。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u
王力系統
d
ɔ
董同龢系統
ûɡ
周法高系統
d
ew
李方桂系統
d
ugh
東漢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ə̯u
擬音/王力系統

d
əu
擬音/董同龢系統

u
擬音/周法高系統

d
əu
擬音/李方桂系統

d
ə̆u
擬音/陳新雄系統

o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五十候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徒候切
dʰu
集韻
去聲
五十𠋫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大透切
dəu
禮部韻略


去聲
𠋫





大透切

增韻


上聲





當口切



去聲
𠋫





大透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尤侯

開口呼

全清

təu
中州音韻


去聲
尤侯





唐漏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九有


全清
當口切
tou

去聲
十九宥


全濁
大透切
d‘ou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五修叟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 

方言音韻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ou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ou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ou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ou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ou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ɤɯ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əu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31
陽去

吳語
上海
dɣɯ
113
陽去

吳語
温州
dəu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təu
45
陰去
文讀
湘語
長沙
təu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de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tʰɛu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tʰɛu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tɐu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tɐu
54
陽去

閩語(閩南語)
廈門
33
陽去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au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au
11
陽去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au
242
陽去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e
44
陽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4]  、《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30
  • 3.    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6-26]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74
  • 5.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26]
  • 6.    平水韻 二十六宥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26]
  • 7.    錯金夔紋豆  .山西博物院[引用日期2020-06-27]
  • 8.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87-90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317
  • 10.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9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340.
  • 11.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732-733.
  • 12.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438.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167.
  • 14.    “豆”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26]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