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豁蒙樓

鎖定
豁蒙樓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雞籠山東北端,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鋭而修建的建築。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建造豁蒙樓,“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矇蔽”。這裏是登臨望景的絕佳處,鐘山的紫氣、九華的塔影、還有逶迤的古城牆,此間目之所及,能達江北的浦口、城南的白鷺洲 [1] 
中文名稱
豁蒙樓
地理位置
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
開放時間
7:30-17:00
建造年代
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

豁蒙樓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變發生後,楊鋭被捕,張之洞曾打電報給盛宣懷讓他懇請王文韶設法營救楊鋭,又發電報給直隸總督榮祿,請榮祿轉奏“願以百口保楊鋭”,但為時已晚。楊鋭遇難,張之洞十分痛惜。
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之洞再度署理兩江,憶及與楊鋭在雞鳴寺的徹夜長談,無限哀思,於是倡議建樓以紀念楊鋭。
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豁蒙樓建成,張之洞又把這一事件寫入自己的手書中。應為“豁蒙樓成囑題匾,用杜詩‘憂來豁矇蔽’意名之。” [1] 
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這是中國傳統詩歌界值得紀念的一年,在首都南京舉行的兩次盛大詩會顯示了在新詩已經大行天下的情勢下,古典詩歌仍然有着頑強的生命力。上巳修禊詩會在玄武湖舉行,有87人蔘加賦詩;而在豁蒙樓舉行的重陽登高詩會,則有103人蔘與賦詩,約70位詩人到場,是晚清以來盛況空前的一次詩壇雅集。 [2] 

豁蒙樓名稱由來

張之洞取楊鋭所誦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矇蔽”句中之“豁蒙”二字,命名為“豁蒙樓”,張之洞題了匾額,並跋雲:“餘創議於雞鳴寺造樓,盡伐叢木,以覽江湖,華農方伯捐資作樓,樓成囑題荒,用杜詩‘隴來豁矇蔽’意名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