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谷陽旱船

鎖定
旱船是固鎮地區一種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舞蹈,它有着豐富的故事情節和思想感情,記錄了地方的風土人情,表達了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的願望及和諧歡樂的氣氛。
中文名
谷陽旱船
地    點
固鎮地區
性    質
民俗舞蹈
起    源
清朝中葉

目錄

谷陽旱船起源

“旱船”的起源較早。固鎮的前身為谷陽縣,為西漢縣治,現古城遺址猶存。谷陽因位於谷水(今澥河)之陽而得名,後演變為固鎮。谷陽城和固鎮都緊靠澮河,為水運碼頭兼南北渡口,因此與舟船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旱船”表演就應運而生。據調查,“旱船”的流傳盛行於清朝中葉,其歷史與“跑驢”相近,因此至少已有三百年的歷史。

谷陽旱船發展

旱船,即為旱地行船。主要道具是船、篙、槳,可就地取材,製作容易。表演者一般為四人:一位乘船的女性,一位撐篙的船老大(男性),還有兩位划船的槳手(女性)。在歡快的鑼鼓聲中,表演者通過晃、推、掀、壓、拉、撐、擺、劃等一系列動作,操縱船隻或停或行,或左或右,或側或傾,或進或退,而乘船者則配合默契,輔之相應的表情、動作,將一般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擺渡過河這樣的普通情節,表演的淋漓盡致,詼諧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充滿了生活氣息,富有情趣。
固鎮地區河流、湖泊較多,過去交通不便,過河擺渡是生活常事。因此,旱船表演直接源於生活,但經過藝術加工,就具備了典型的藝術特徵,成為一種極具地方風情的傳統舞蹈。因此,“旱船”在舊時燈節、廟會等大型公眾文藝活動中,成為重點保留節目,時至今日。
“旱船”的表演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征服自然、克服困難的實踐過程中的真實反映。其表演風趣、自然,來自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在簡單的情節中,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樂觀、和諧、幽默、團結,展現了特定時期的地方習俗,體現了固鎮地區的文化特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