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谷硐鄉

鎖定
谷硐鄉(已撤銷),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地處平塘縣北部,東與白龍鄉接壤,南與牙舟鎮相連,西與掌布鎮交界,北與都勻市凱口鎮、石龍鄉毗鄰,轄區總面積132平方千米。2011年末,谷硐鄉總人口7272人。 [1] 
民國期間,谷硐稱旱疇鄉,屬都勻縣。1983年,恢復谷硐鄉。 [1]  截至2013年8月,谷硐鄉轄4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場壩村。 [1]  2014年2月,撤銷谷硐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牙舟鎮。 [3] 
2011年,谷硐鄉農業總產值2255萬元,比上年增長32.5%。 [1] 
中文名
谷硐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
地理位置
平塘縣北部
面    積
132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場壩村
電話區號
0854
郵政編碼
558303
人口數量
7272 人(2011年末總人口)
車牌代碼
貴J

谷硐鄉歷史沿革

民國期間,谷硐稱旱疇鄉,屬都勻縣。
1956年,谷硐化屬平塘縣;同年,擺梭鄉併入谷硐鄉,屬牙舟區。
1958—1963年,成立谷硐公社,屬牙舟區。
1983年,恢復谷硐鄉。 [1] 
2014年2月,撤銷谷硐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牙舟鎮。 [3] 

谷硐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谷硐鄉轄場壩、命芹、翁片、雞場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2個村民小組。有86個自然村。 [1] 
截至2013年8月,谷硐鄉轄4個行政村:場壩村、命芹村、翁片村、雞場村, [2]  鄉人民政府駐場壩村。 [1] 

谷硐鄉地理環境

谷硐鄉位置境域

谷硐鄉地處平塘縣北部,東與白龍鄉接壤,南與牙舟鎮相連,西與掌布鎮交界,北與都勻市凱口鎮、石龍鄉毗鄰,轄區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1] 

谷硐鄉地形地貌

谷硐鄉地處黔南山原峽谷區,地形以山地為主,間有盆地、丘陵、台地,無大壩地;地面起伏較大,相對高差200—400米。多為石灰岩溶蝕低中山,間有砂頁岩侵蝕山地。平均海拔985米。 [1] 

谷硐鄉氣候

谷硐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熱量充足。多年平均氣温15.8℃。無霜期年平均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1] 

谷硐鄉水文

谷硐鄉境內主要河流為槽渡河,境內落差為242米;枯水期流量2—3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1400—20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6立方米/秒;河牀寬50—100米,平均比降0.32%。 [1] 

谷硐鄉自然災害

谷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倒春寒、暴雨、冰雹等。 [1] 

谷硐鄉自然資源

谷硐鄉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汞等。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在50%以上。
2011年,谷硐鄉有耕地面積0.52萬畝。 [1] 

谷硐鄉人口

2011年末,谷硐鄉總人口727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7人,城鎮化率5%。總人口中,男性3852人,佔53%;女性3420人,佔4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85人,佔42.4%;有布依、苗等少數民族,共4187人,佔57.6%。2011年,人口出生率7.90‰,人口死亡率6.24‰,人口自然增長率1.6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人。 [1] 

谷硐鄉經濟

2011年,谷硐鄉農業總產值2255萬元,比上年增長32.5%。
谷硐鄉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牛年末存欄2195頭,生豬年末存欄2498頭,山羊年末存欄4700只;家禽飼養量2.22萬羽。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1461萬元。 [1] 

谷硐鄉社會事業

谷硐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谷硐鄉有初中1所,在校生348人,專任教師2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86.81%,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87.88%。 [1] 

谷硐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谷硐鄉有鄉文化室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個,農家書屋5個,藏書4500多冊;鄉春蘭藝術團1個。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衞星地面接收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596户,電視綜合覆蓋率達65%以上。 [1] 

谷硐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谷硐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個,其中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3個;病牀8張。專業衞生人員1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538人,參合率96%。 [1] 

谷硐鄉社會保障

2011年,谷硐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户,人數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48户,人數1891人。 [1] 

谷硐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谷硐鄉有郵政代辦點1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0門;固定電話用户34户;寬帶接入用户100户。 [1] 

谷硐鄉交通運輸

2011年,谷硐鄉村村通公路,有客運汽車2輛。 [1] 

谷硐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谷硐鄉因轄區內山谷洞穴較多而得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