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谷柳

鎖定
谷柳,學名:Salix taraikensis Kimura,為楊柳科、柳屬植物。
是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樹皮暗褐色,小枝無毛,慄褐色。托葉腎形或偏卵形,邊緣有齒;葉柄長5-7毫米,無毛;葉片橢圓狀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6-10釐米,寬(1.5)4-5釐米,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先端急尖、鈍或圓形,全緣,但着生在萌枝或小枝上部的葉有不規則的齒,表面綠色,背蒼白色,或有白粉,兩面無毛或幼葉稍有毛。花與葉同時開放稍先於葉開放,雄花序橢圓形中短圓柱形,長1.5-2.5釐米,粗約10-12毫米,有短梗,基部有數枚小葉,花序軸有疏長毛,雄蕊2,花絲無毛,為苞片長的4-5倍,苞片倒卵形,先端帶褐色或近黑色,僅1腹腺;雌花序長1-3釐米,粗約8-10毫米,花序梗長約5毫米,至果期可伸長達1釐米以上,生短柔毛,基 生數小葉,子房狹圓錐形,長約2毫米,有柔毛,具長柄,與子房近等長,花柱短,柱頭2裂,苞片同雄花,腺體1,腹生。蒴果長約7毫米,有毛。
花期4月下旬,果期5月下旬或6月初。
中文名
谷柳
拉丁學名
Salix taraikensis Kimura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楊柳科
柳屬
谷柳
分佈區域
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新疆以及朝鮮,俄羅斯

谷柳簡介

谷柳,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樹皮暗褐色。小枝無毛,慄褐色。葉橢圓狀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葉柄長5-7毫米。花與葉同時或先葉開放,雄花序橢圓形或短圓柱形嗎,雌花序長1-3釐米。蒴果長約7毫米,被毛。
產青河、富藴、福海、阿勒泰、布爾津、哈巴河等山區。
可供建築用,柳條可編制筐、籃、箱等。樹皮含單寧,供工業。也是綠化保持水土、防堤固岸的優良樹種 [1] 

谷柳形態特徵

:托葉腎形或偏卵形,邊緣有齒;葉柄長5-7毫米,無毛;葉片橢圓狀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6-10釐米,寬4-5釐米,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先端急尖、鈍或圓形,全緣,但着生在萌枝或小枝上部的葉有不規則的齒,表面綠色,背蒼白色,或有白粉,兩面無毛或幼葉稍有毛。
:花與葉同時開放稍先於葉開放,雄花序橢圓形中短圓柱形,長1.5-2.5釐米,粗約10-12毫米,有短梗,基部有數枚小葉,花序軸有疏長毛,雄蕊,花絲無毛,為苞片長的4-5倍,苞片倒卵形,先端帶褐色或近黑色,僅腹腺;雌花序長1-3釐米,粗約8-10毫米,花序梗長約5毫米,至果期可伸長達1釐米以上,生短柔毛,基 生數小葉,子房狹圓錐形,長約2毫米,有柔毛,具長柄,與子房近等長,花柱短,柱頭裂,苞片同雄花,腺體,腹生。蒴果長約7毫米,有毛。
谷柳圖片
谷柳圖片(8張)
花期4月下旬,果期5月下旬或6月初。

谷柳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林緣或灌叢中和山路旁。生長於海拔200米至342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林內和山坡林緣,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生境: 草甸,高山河谷,溝邊, 灌叢中,河邊草甸,河邊林緣,河谷,河灘,林窗下,林緣,林緣空地,林中, 路邊, 路邊草甸,路邊濕地,平原,沙坡,山頂,山谷,山谷濕地,山谷溪邊,山腳,山坡,山坡草甸,山坡向陽地,山坡陰地,濕草甸,濕地,石地,疏林中,水邊,松林中濕地,溪邊,嶽樺林中,雲冷杉林緣,雲杉林中,雜木林緣,雜木林中, 沼澤地。

谷柳分佈範圍

分佈於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新疆等,朝鮮、俄羅斯(東部)也有分佈。

谷柳用途

  1. 木質纖維可做造紙原料。
  2. 枝條可供綿織用。
  3. 樹皮含單寧,為烤膠原料。
  4. 根系發達是護堤護岸的好樹種。又可做庭院的風景樹。採收一般在春、秋兩季割取枝條使用 [2] 

谷柳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
參考資料
  • 1.    蒲開夫,朱一凡,李行力主編,新疆百科知識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11,第439頁
  • 2.    通化地區農業區劃委員會辦公室編,長白山西南坡野生經濟植物誌,,1985.01,第114頁
  • 3.    谷柳 Salix taraikens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