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變態心理學派別

(20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變態心理學派別》是20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變態心理學派別
作    者
朱光潛
出版時間
2015年12月1日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18187

變態心理學派別內容簡介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晚清以迄20世紀80年代末,為中華學人所著,成就斐然、澤被學林之學術著作。入選著作以名著為主,酌量選錄名篇合集。
入選著作內容、編次一仍其舊,唯各書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跡等。卷末附作者學術年表和題解文章,誠邀專家學者撰寫而成,意在介紹作者學術成就,著作成書背景、學術價值及版本流變等情況。
入選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訂、校閲本為底本,參校他本,正其訛誤。前人引書,時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則不以原書文字改動引文;如確需校改,則出腳註説明版本依據,以“編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説明。
《變態心理學派別(中華現代學術名著6)》作者自有其文字風格,各時代均有其語言習慣,故不按現行用法、寫法及表現手法改動原文;原書專名(人名、地名、術語)及譯名與今不統一者,亦不作改動。如確係作者筆誤、排印舛誤、數據計算與外文拼寫錯誤等,則予徑改。
研究隱意識和潛意識的心理學通常叫做“變態心理學”。這個名稱並不精確。從近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任何人的心裏都帶有若干所謂“變態”的成分。“變態”這個名詞可以説是傳統心理學所給的諢號。傳統心理學者只研究意識現象,而意識不能察覺的現象所以被稱為“變態”。概括地説,近代變態心理學有兩大潮流:第一個潮流發源於法國,流衍為“巴黎派”和“南錫派”。他們都應用催眠或暗示為變態心理的治療法。第二個潮流發源於奧地利及瑞士。同前一個潮流的注重潛意識相比,他們更加註重隱意識。他們認為精神病源不在觀念分裂而在情與理的衝突。他們打扮拋棄暗示和催眠,而應用“心理分析”為變態心理的治療法。本書就是關於變態心理學各派學説的要點的簡明介紹。 [1] 

變態心理學派別圖書目錄

序 高覺敷
第一章 引論
第二章 巴黎派與南錫派
第三章 新南錫派
第四章 耶勒
第五章 弗洛伊德(上篇)
第六章 弗洛伊德(下篇)
第七章 榮格
第八章 阿德勒
第九章 普林斯
附錄一 參考書籍
附錄二 一個簡要的書目
朱光潛先生學術年表 宛小平
中國研究變態心理學的一座歷史豐碑 [1] 

變態心理學派別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年-1986年),筆名孟實、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今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人)。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guo政協二、三、四、五屆委員、六屆常務委員,民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