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護耳草

(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

鎖定
護耳草(Hoya fungii Merr.)是夾竹桃科球蘭屬攀援灌木。護耳草莖無毛;葉干時革質,橢圓形或摘圓狀卵形,基部圓,兩面無毛;傘形花序球形,腋外生;花梗、花萼裂片被微柔毛;花冠白色,無毛;副花冠淡黃色,星狀,外角尖或短漸尖,內角尖,近直立;果實為蓇葖披針狀圓柱形,平滑。花期4-9月,果期9-12月。 [6] 
護耳草分佈在中國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7]  護耳草生長在山地疏林中,附樹上。 [6]  護耳草通過種子繁殖。 [8] 
護耳草具有藥用價值。護耳草性平,味苦、辛,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9] 
中文名
護耳草
拉丁學名
Hoya fungii Merr. [5] 
別    名
大奶汁藤
打不死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夾竹桃科
球蘭屬
命名者及年代
Merr,1934

護耳草植物形態

攀援灌木。具乳汁,除花萼外,全株無毛;葉對生,革質,葉干時革質,橢圓形或摘圓狀卵形,長8-9釐米,寬4.5-8.5釐米,頂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側脈約7對。基部圓,兩面無毛。
護耳草
護耳草(11張)
傘形花序球形,腋外生;總花梗長3.5釐米;花梗長2-4釐米;花直徑約1.5釐米;花梗、花萼裂片被微柔毛;花萼裂片長圓形,邊有緣毛;花冠白色,內面具褐色軟鱗片;無毛;副花冠淡黃色,星狀,外角尖或短漸尖,內角尖,近直立;花粉塊每室1個,直立。
果實為蓇葖披針狀圓柱形,長約12釐米,直徑8毫米;平滑。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4-9月,果期9-12月。 [1-2]  [6] 

護耳草產地生境

生於海拔300-700米的山地疏林中,附生於樹上。 [2]  [6] 

護耳草分佈範圍

護耳草分佈在中國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7]  模式標本採自海南。

護耳草生長習性

球蘭喜散光,喜半陰環境,耐陰蔽,忌烈日直射。夏季需要移至遮陰處,防止強光直射灼傷葉片,造成葉片失綠變黃,嚴重時會使葉片脱落,影響觀賞效果。若長期將其放在光線不足處,則葉色變淡,花少而不豔。球蘭不耐寒,生長適温為15-28℃,在高温條件下生長良好,冬季應在冷涼和稍乾燥的環境中休眠,越冬温度保持在10℃以上。若低於5℃,則易受寒害,引起落葉,甚至整株死亡。 [3] 

護耳草繁殖方式

護耳草通過種子繁殖。 [8]  生產中多用扦插法繁殖育苗。扦插除冬季及早春因氣温低不宜進行外,其餘時間均可進行,每年3-4月用扦插法進行擴繁較適宜。一、二年生的老莖及當年生的嫩莖,均可作插穗,剪成5-8釐米的一段,留有2節,把插入基質中的葉子剪去,上面只留1-2片葉,待傷口充分晾乾後,將插條插入沙牀或土質疏鬆的花盆基質中1/3或1/2部分栽培,如果為180號花盆,每盆可插插條10條左右。插條最好隨剪隨插,以利成活,4-6月光照較強,為保持陰涼環境,可設置2層黑紗網,插條20天左右即可生根,1個月後有新葉片長出,根部發育良好後即可移植至較大的花盆內定植,再移到半陰通風處進行常規管理。 [3] 

護耳草栽培技術

護耳草基質配製

球蘭喜肥沃、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喜歡黏重的盆土,所以植料的透氣性、排水性需良好。盆栽基質以疏鬆肥沃的微酸性腐植土較佳,可用泥炭土、沙和蛭石配製成盆栽培養土,並加入適量過磷酸鈣做基肥,也可用7份腐葉土摻粗沙3份做基質。球蘭在生長過程中需肥量較少,上盆時可加入適量複合肥作基肥,土壤豐厚,可使其根系發達,對球蘭的生長較有利。 [3] 

護耳草澆水施肥

球蘭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狀態,但盆內不可積水,水分不可過量,以免引起根系腐爛,但是,環境過分乾燥時會造成葉片失去光澤,影響葉片美感,進而會影響花芽的形成,即便是長出花蕾,也常常不能開放或開放時間縮短。因此在夏秋季節,天氣高温乾燥,澆水要充足,除澆水要見幹見濕外,同時要注意增加空氣濕度,需經常在葉面上噴灑霧水,降温保濕,增加葉面與周圍環境的濕度以利其生長。秋冬季時,生長緩慢,莖葉耗水均較少,盆土宜稍乾燥,澆水次數可以減少至每2周1次。
護耳草
護耳草(7張)
球蘭適宜於肥效持久、排水良好的腐植土,由於上盆時加入了適量複合肥作基肥,故平時需肥量較少,生長旺季每月施1-2次氮磷結合的稀薄肥水,寧稀勿濃。在生長旺盛期,可15-20天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液。秋季天氣逐漸涼冷時,要逐漸減少澆水量和施肥量。 [3] 

護耳草花期管理

夏季以後多施磷鉀肥,在孕蕾開花前適當施些含磷稍多的液肥,如用磷酸二氫鉀0.1%的溶液能促進其秋花的開放,球蘭每天需要3-4小時充足陽光才能開花。對於已有花蕾和花朵正開的植株,不能隨意移動花盆,否則易引起落蕾落花。開花時可見葉腋處長出3-4個花序總梗,傘形花序,每組花可連開10余天,凋萎後,花朵和花梗自行掉落,留下花序和總梗,一段時間後會繼續抽生花朵,花可陸續開到10月中旬。 [3] 

護耳草病蟲防治

護耳草炭疽病

球蘭炭疽病一般通過傷口侵染,表現為葉部黑斑點。初時在葉面上出現若干淡黃色、黑褐色或淡灰色的小區,有時聚生成若干黑色帶,當病斑擴大時,周圍組織變成黃色或灰綠色並下陷,嚴重時可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是加強管理,種植勿太密,保持良好的透光通風,澆水時應從盆邊緣澆水,如有被害葉片,應及時剪除病葉,避免曬傷、寒害、肥傷、藥害,減少炭生。做好平時預防,可用80%炭疽福美6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定期噴殺。 [3] 

護耳草軟腐病

在高温高濕的環境中容易發生軟腐病,夏初陰雨季節易發病,冬季較少。初期葉面、葉柄出現水浸狀斑點,而後萎蔫下垂,失去觀賞價值。一般為全株發病,葉片受害時,為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迅速擴展呈黃褐色軟腐狀,並有褐色的水滴滲出,有特殊臭味。
防治方法是植株一旦發病,應及時將病葉剪除,傷口用M-45大生粉塗抹防止重新被感染。用農用鏈黴素5000倍或甲基多硫磷1000倍等噴霧防治。 [3] 

護耳草鏽病

初期球蘭葉面出現橘紅色斑點,後期葉背出現褐色孢子。防治方法是事先對栽培介質進行消毒處理,加強環境管理,保持通風透光,必要時摘除病葉。發病時用50%多菌靈800倍或70%甲基託布津1000倍噴霧防治。 [3] 

護耳草介殼蟲

介殼蟲常寄生在葉片葉鞘和莖上,特別是在葉鞘葉背等陰暗處,以刺吸式口器深入植株的氣孔吸取營養,對球蘭生長影響極大,致使苗株逐漸衰退、黃化,且易感染病害而致死亡。夏季高温多雨,通風不良或日光不足,極易發生介殼蟲危害。
防治方法是注意通風,及早發現蟲體,少量發生時用毛刷刷去蟲體,再用水沖洗乾淨。當蟲害大面積發生時,採用化學方法防治。在若蟲孵化盛期,噴灑藥劑1-3次。例如用80%敵敵畏乳油或3%除蟲菊酯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3次。 [3] 

護耳草主要價值

護耳草觀賞價值

球蘭因其葉形奇特,花似傘形或繡球形,色彩豐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球蘭在園藝上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觀賞植物,易於家庭養護,也能在園林景觀中做獨立的綠化,增加景觀的豐富性。
首先,球蘭對光線的要求不高,可耐蔭也可忍受一定的陽光直射。其次,球蘭的葉子形狀奇特,除了普通的橢圓形葉外還有心形葉、圓形葉等,在陽光照射下或有温差的情況下,部分球蘭的葉子會呈現出橘紅色、紅色等豐富的色彩、嫩葉為粉紅色,或邊緣為白色、中間為墨綠色等,花葉球蘭的葉片色彩斑斕,兩兩對生,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常捲曲於莖蔓之上,美麗異常,令人歎為觀止。第三,球蘭即適於攀援,又宜於吊掛,放在室內倍增典雅、恬靜,是理想的裝飾植物。球蘭是家庭的花卉寵兒,廣泛栽培於室內。部分球蘭的愛好者還成立了球蘭協會,針對球蘭的栽培養護、種質資源的收集等進行探討和研究,如泰國的球蘭協會推動了泰國球蘭的產業化發展。 [4] 

護耳草藥用價值

護耳草具有藥用價值。護耳草性平,味苦、辛,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9] 
佤藥:拉滾輪:全草治跌打扭傷,風濕關節痛,滑節,散血,止血《滇藥錄》。 [2] 
全株:用於風濕,跌打損傷,脾腫大,吐血,骨折。 [2] 
參考資料
  • 1.    護耳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護耳草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0-05]
  • 3.    羅麗霞;球蘭温室栽培管理技術[J];北京農業;2008-10-25
  • 4.    賴碧丹;吳玉華;韋媛; 黃瑾;球蘭屬植物發展前景及栽培特性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2-05-25
  • 5.    護耳草 Hoya fungii|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7]
  • 6.    護耳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3]
  • 7.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中華本草 6,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第366頁
  • 8.    代正福,彭明,周鵬主編,海南特色野生果樹.藥材和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及利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1,第93頁
  • 9.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中華本草 6,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第3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