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綸墓

鎖定
譚綸墓,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二都鎮簾前村,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 [1]  [4]  [10] 
譚綸墓坐北朝南,由門樓、祭道、石牌坊、神道、墓體五個部分組成;形制佈局具有明代高級墓葬的特徵,又具有當地的民俗特徵,對於研究明史、建築藝術、民俗學以及地方史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1]  [4] 
2006年,譚綸墓被撫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撫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  2013年3月5日,譚綸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譚綸墓
外文名
Tan Lun's Tomb
地理位置
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二都鎮簾前村
所處時代
明朝
佔地面積
3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594-2-078

譚綸墓歷史沿革

明萬曆五年四月三日(1577年4月20日),譚綸卒於京師。 [3] 
明萬曆七年(1579年),明神宗御製下葬祭文,葬於今址。 [3] 
清朝年間,譚綸墓被盜,由譚氏家族集資修復。 [4] 
民國年間,譚綸墓再次被盜,由譚氏家族集資修復。 [4] 
1957年,宜黃縣人民政府對譚綸墓進行維修。 [4] 
文革時期,譚綸墓遭到嚴重破壞,文物悉數被毀。 [4] 
1982年12月,譚綸墓被盜,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此進行了搶救性清理。 [4] 
1983年—1985年,譚綸墓被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1] 
1983年,譚綸墓主墓被發現有多個盜洞,墓前兩尊石雕被盜。 [5] 
1984年,江西省文化廳撥款維修譚綸墓。 [4] 
1988年,江西省文化廳重修譚綸墓。 [4] 
1990年,江西省財政廳和江西省文化廳追加譚綸墓的維修經費。 [4] 
2002年,宜黃縣人民政府對譚綸墓進行整修。 [5] 
2003年,譚綸墓整修工程完工。 [9] 
2011年,譚綸墓墓頂石被盜。 [5] 
譚綸墓

譚綸墓建築格局

譚綸墓總平面 譚綸墓總平面
譚綸墓坐北朝南,由門樓、祭道、石牌坊、神道、墓體五個部分組成,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墓地建築延續400米左右。 [4] 

譚綸墓主要建築

  • 墓體
譚綸墓墓體長30米,寬20米,沿山坡砌傍3層,每層高1.2米,左右兩側砌紅石階梯至墓頂,墓分兩層,下層為墓碑;上層建有圓形雕花照壁,照壁正中為寬1米、高1.4米的石刻“奉天誥命”御製碑。碑身仿牌樓式歇山頂,碑旁各有0.50米寬的石雕板。碑前封土上為圓形墓頂石,整體兩層,通高0.80米,下層為扁圓形石座,周長2.58米,上層為一球形,周長2.1米,雕二龍戲珠圖案,雲彩填貫其間。 [1] 
  • 門樓
譚綸墓門樓為具有江南建築風格的雙層敬山頂,灰簡瓦屋面。門樓前黑色的橫匾上書寫着“文武忠孝”四個的大字。上方豎一小牌,紅底襯托出烏黑錚亮的"聖旨”二字。通面闊18米,通進深9.62米;明間主樓屋面檐高6.40米,邊樓屋面檐口高4.56米。 [4] 
  • 祭道
譚綸墓祭道位於門樓到石牌坊之間,由磚石鑲嵌,長約300米,寬8米。由三條筆直的青石板夾着兩格卵石鋪就而成,左右分列着文官武將和獅、馬、象、駝等石像生。 [4] 
  • 石牌坊
譚綸墓石牌坊共有3座,一字排開,均為四柱三間沖天柱式,柱樑面均為麻石雕刻。其中兩側的石牌坊為後期所做。中間牌坊面寬7.3米、高5.2米,比兩邊的更高更大些。每個石柱頂端均有石雕的坐獅對應壓座,額枋上刻雲彩圖案,中間牌坊額枋正反兩面鑲刻“敕葬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襄敏譚公墓”巨匾。牌坊後面是一口游魚戲水的荷塘,叫“月池”。 [4] 
  • 神道
譚綸墓神道約100米,由石牌坊延伸至墓體。石牌坊是四柱三門為1組,共3組。每個石柱頂端均有石雕的獅馬鹿象分別對應壓座,中間石牌坊正反額間鑲刻“敕葬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襄敏譚公之墓”巨匾。石牌坊後方是一口游魚戲水的荷塘,叫“明塘”。一條卵石拼花石板路沿左山斜坡而上,接着便是五層石板台階,每層四級,層闊兩米,層層之間全部均由十塊長條石鋪平,最上層鋪有7塊,據説正好是譚綸的年齡(57歲)。第一層設石虎一對,相傳意示着譚綸的生肖;第二層設石羊一對,指譚綸孩提時代;第三層設石馬一對,昂首屹立,喻為譚綸戎馬生涯;第四層為兩尊武將,象徵譚綸將軍南征北戰;第五層為兩個文官,象徵譚綸進京為兵部尚書,輔佐皇上。按當時明朝貫制,封王坑瑩神道只能設石人二,譚綸墓卻設有石人四,可見皇帝對譚綸的恩寵。 [1] 

譚綸墓歷史文化

譚綸墓相關人物

主詞條:譚綸
譚綸雕像
譚綸雕像(2張)
譚綸(1520年—1577年),字子理,號二華,江西撫州宜黃譚坊人,明朝抗倭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書,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譚倫戎馬一生,為保衞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貢獻。歷事三朝,南征北戰,成馬生涯幾十年,主持兵事近三十年,不僅驍勇善戰,威震沙場,更能知人善任,因才授事。抗倭戍邊屢建奇功,贏得了將士們的衷心愛戴。戚繼光俞大猷劉顯李梁李超,陳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戰將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稱為“善任俞戚而建大勳”者。 [4] 
譚綸不僅注重兵事、政治,而且精通曲律,喜愛伎藝。他在台州任職期間,對當時流行中國四大聲腔之一——海鹽腔,頗加賞識。譚綸任浙江台州知府回鄉時,帶回海鹽腔戲班,教習本地藝人,並將弋陽腔融人其中,形成“宜黃腔”。為宜黃戲的形成,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4] 

譚綸墓相關詩文

《謁譚綸墓》周鳴貴
一夜北風天地寒,雪披村野謁墓來。銀屏耀眼憑山掛,素錦凝香掩陵台。
薊門雉堞千秋業,銅柱勳名百世傳。放懷乾坤思譚公,黎元長吊哭雄才。 [7] 
《瞻譚綸墓》李青山
相伴遊勝地,瞻拜入仙鄉。輕言畏夢醒,足收恐塵揚。
飛花忽無色,烈日也斂光。將軍似古柏,聲名日月長。 [8] 

譚綸墓傳説軼事

傳説,譚綸死後,皇上下旨造了十八個金頭。為了紀念他的戰績,便準備把其義的金頭葬在二都一帶。葬在哪處合適呢?當時皇上派人問地仙,地仙説:“二都的石鞏寺有十八個景緻,如果葬在那裏,以後朝中便會出十八個學士陪帝王!”於是皇帝便派欽差到二都石鞏寺觀風水了。石鞏寺當家和尚知欽差來看風水,想到石鞏寺的前途,便暗地裏給了兩鬥瓜子金給欽差,並對欽差説:“如果葬在這兒,只有十八個羅漢伴觀音,並無十八個學士陪帝王!欽差當下收了瓜子金,在簾前獅兒山腳下選了一塊地方當墓址。 [6] 

譚綸墓文物價值

譚綸墓是明代墓葬規制的典型例證,體現了墓葬的時代特徵。墓葬倚山坐嶺,墓高門低,氣勢宏偉,儘管墓園建築均已倒塌無存,但主要建築基址留存下來,仍可見其原有佈局。
譚綸墓是建築與人文、自然最觀完美結合的典範,其選址佈局是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的反映。墓園四周以山川水系作為建築構成的主體要素,墓葬後部的自然山脈作為墓葬的依託,兩側山體作為環護,前面山丘為屏山,構成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格局,體現了“葬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 [4] 

譚綸墓文物保護

1958年,譚綸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3年3月5日,譚綸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譚綸墓旅遊信息

譚綸墓地理位置

譚綸墓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二都鎮簾前村。 [1] 

譚綸墓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譚綸墓交通線路

乘坐宜黃公交1路至譚綸墓站下車,即可到達譚綸墓。
參考資料
  • 1.    譚綸墓簡介  .宜黃縣人民政府.2016-06-29[引用日期2022-07-22]
  • 2.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3-05-03[引用日期2022-07-22]
  • 3.    吳希凌.譚綸和譚綸墓[J].南方文物,1983,(第2期).
  • 4.    吳向陽.譚綸墓文物價值及墓葬形制淺析[J].南方文物,2015,(第3期).
  • 5.    抗倭名將譚綸墓將投2100萬保護,曾多次被盜  .中國新聞網.2014-12-30[引用日期2022-07-22]
  • 6.    羅楊總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叢書 江西撫州 宜黃卷,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08,第20頁.
  • 7.    周鳴貴著,贛地攬勝詩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07,第166頁.
  • 8.    李青山著,京西情:夢繞青山,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0,第116頁.
  • 9.    吳新雄主編;《江西年鑑》編輯委員會編,江西年鑑 2003,方誌出版社,2003.12,第392頁.
  • 10.    魏建平,藍師龍主編,宜黃縣誌,三秦出版社,2008.07,第6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