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浩

(原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鎖定
譚浩(1917-1996),安徽旌德人。193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7月參加新四軍。1949年5月隨軍南下蕪湖參加軍管會接管工作。1952年初調上海工作。1960年初,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成立,首任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1982年後,相繼擔任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和國務院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領導成員,為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的創立和發展,特別是為皖南山區電子儀表和旌德小三線的建設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 [2] 
中文名
譚浩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出生地
安徽旌德

目錄

譚浩人物生平

譚浩(1917-1996),安徽旌德洋川人。民國23年(1934)參加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7年7月,參加新四軍,歷任中共旌德縣中心區委書記、丹南縣委青年部長、如西縣委組織部長、句容縣委副書記、合肥幹校副教導主任。1949年5月,隨軍南下蕪湖參加軍管會接管工作,先後擔任蕪湖市軍管會三區區委書記兼區長、皖南行署工商處副處長。在長期的革命工作中,積極團結和爭取廣大羣眾支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廣泛動員羣眾參加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鎮壓反革命和恢復戰爭創傷運動。
1952年初,調任華東紡織管理局副局長、上海市電機工業局副局長。1960年初,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成立,譚浩首任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為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創始工作傾注了很大精力。1962年,譚浩與局班子成員共同倡導“大舞台精神”,開展以質量為中心的企業管理,推行大規模培訓活動。1964年,“四清”運動逐步展開,局領導層在經營管理問題上的分歧日益公開化,在“姓資姓社”的考驗面前,譚浩堅持實事求是,強調“在儀表局,完成任務的好壞,要以質量和品種衡量”。在討論1966年計劃和“三五”規劃時,譚浩指出:“1966年的產值,主要還是考慮在質量、品種基礎上,不宜增長過高。”“文革”期間,譚浩受到迫害,被下放到局屬無線電廠勞動,譚浩對黨信念堅定不移,對事業高度負責,深入調查瞭解產品質量問題,與技術人員協力攻關,千方百計提高產品質量。
1978年,譚浩重新擔任局黨政領導工作,並接任局黨委書記,他團結帶領局班子成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打基礎、上水平,並使一大批優秀中青年幹部脱穎而出。1982年後,譚浩相繼擔任上海市經委副主任和國務院上海經濟區劃辦公室領導成員,他敢於摸索,勇於實踐,精心參與組織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儀器儀表學術會、展覽會及華東五省一市上海經濟電子技術交易會,為上海工業發展嘔心瀝血。
1991年74歲高齡時,譚浩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委託,擔任中央批准的重點攻關項目某工程領導組長,往返奔波於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之間,集中力量抓攻關,工程獲得快速進展。他長期在工業戰線任職,為上海電子儀表工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 
參考資料
  • 1.    旌德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旌德縣誌(1978-2003)》,黃山書社,2008年,第779頁。
  • 2.    《出版》,《旌德報》2017年2月1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