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山鎮

鎖定
譚山鎮,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地處鄖陽區東部,東與河南省淅川縣大石橋鄉接壤,南與梅鋪鎮白桑關鎮相連,西與南化塘鎮交融,北與劉洞鎮毗鄰,距鄖縣城區5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18.45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譚山鎮户籍人口為36484人。 [3] 
民國時期,稱鄖縣第三區和觀烏鄉;1996年5月,由譚山鄉改為譚山鎮。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譚山鎮轄18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金家村一組。 [1] 
截至2019年末,譚山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3] 
中文名
譚山鎮
別    名
米黃玉之都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
地理位置
鄖陽區東部
面    積
118.45 km²
下轄地區
1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金家村一組
電話區號
0719
郵政編碼
442522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流魚洞
車牌代碼
鄂C
人    口
36484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譚山鎮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稱鄖縣第三區和觀烏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劃入梅鋪區管轄。
1975年3月,成立譚山公社。
1984年6月,復歸梅鋪區。
1987年9月,始建譚山鄉。
1996年5月,由譚山鄉改為譚山鎮。 [1] 

譚山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轄金家、八龍廟、後河、漁塘河、高楊、腰莊、東嶽、徐家、西王、烏峪、嚴嶺、唐城、柴灣、攔門石、羅台、柳泉、賈坑、新和18個行政村;下設84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譚山鎮轄18個行政村:金家村、八龍廟村、後河村、漁塘河村、高楊村、腰莊村、東嶽村、徐家村、西王村、烏峪村、嚴嶺村、塘城村、柴灣村、白龍廟村、羅台村、柳泉村、賈坑村、新合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金家村一組。 [1] 

譚山鎮地理環境

譚山鎮位置境域

譚山鎮地處鄖陽區東部,東與河南省淅川縣大石橋鄉接壤,南與梅鋪鎮白桑關鎮相連,西與南化塘鎮交融,北與劉洞鎮毗鄰,距鄖縣城區5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18.45平方千米。 [3] 

譚山鎮地形地貌

譚山鎮境內地形起伏,多為高山峭壁,呈現出山大、谷深、坡陡的山區特徵;境內最高峯為龍落山,海拔為712米;最低點盆河,海拔232米。 [1] 

譚山鎮氣候

譚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照時長,降雨集中,夏秋炎熱,冬春嚴寒,伏旱突出,冬少雨雪;多年平均氣温13.9℃,極端最低氣温-14.3℃(1977年1月30日);極端最高氣温41.6℃(1966年7月19日);氣温年較差28℃;生長期年平均251天;無霜期年平均241天,最長達292天,最短為218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967.4小時,年總輻射104.6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89天(一般2月15日—11月28日);年平均降水量848—942毫米,最大降雨量1272.7毫米(1964年);最少降水量895毫米(1976年)。 [1] 

譚山鎮水文

譚山鎮境內最大的河流滔河發源於陝西商南縣大竹園的黑龍洞,流經南化、黃柿入境,境內長16千米,穿梅鋪匯入;丹江河境內河牀寬為24米,水深1米,流速0.8米/秒,流域面積為38.4平方千米。 [1] 

譚山鎮自然災害

譚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乾旱、冰雹和暴雨;乾旱、暴雨災害一般為5年一遇,主要發生在6—8月,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2010年7月24日,造成596間房屋被吞沒,600多間房屋被洪水沖毀,989名羣眾無家可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 [1] 

譚山鎮自然資源

譚山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河砂、大理石,米黃玉大理石總儲量達4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腰莊、烏峪、西王一帶。2011年,譚山鎮有耕地3.5萬畝,人均1.1畝,林地37萬畝。 [1] 

譚山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總人口有3096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00人,城鎮化率17.1%;另有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6532人,佔53.4%;女性14435人,佔46.6%。2011年,譚山鎮人口出生率15.3‰,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11.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8人。 [1] 
截至2019年末,譚山鎮户籍人口為36484人。 [3] 

譚山鎮經濟

譚山鎮綜述

2011年,譚山鎮財政總收入3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 [1] 
截至2019年末,譚山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3] 

譚山鎮農業

2011年,譚山鎮農業產值達到158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35.1%。譚山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紅薯為主。2011年,譚山鎮生產糧食12400噸,人均400.4千克,其中小麥3200噸,玉米3950噸,紅薯420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800畝,產量710噸,其中花生410噸,芝麻203噸,油菜97噸;蔬菜種植面積2600畝,產量860噸。譚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譚山鎮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山羊0.9萬隻,年末存欄3600只;家禽飼養58萬羽,上市家禽39萬羽。 [1] 

譚山鎮工業

譚山鎮工業以米黃玉大理石開採加工為主。2011年,譚山鎮工業生產總值2.2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45%;擁有工業企業19家,職工78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5.4%。 [1] 

譚山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商業零售網點260個。 [1] 

譚山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1.7億元,比2010年增長26%;各項貸款餘額1325萬元,比2010年增長18%。 [1] 

譚山鎮社會事業

譚山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小學21所,在校生1318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68人,專任教師10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譚山鎮教育經費1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7.5%。 [1] 

譚山鎮科學技術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技術人員17名,鄉土人才300餘名。 [1] 

譚山鎮文體事業

2011年,譚山鎮境內有文化團體2個,有文化站1個,配備專職文化助理員4人;農家書屋11個,各類圖書35000冊。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體育場21個,體育社團15個,有各級體育指導員16人;6個行政村安裝體育健身器材28件,經常參加活動人員佔常住人數的5.3%。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線電視用户數為9000户。 [1] 

譚山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衞生院1所,衞生室18個,配有救護車輛2部,病牀45張,固定資產總值35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2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35人。2011年,譚山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萬人,參合率96.5%。 [1] 

譚山鎮社會保障

2011年,譚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92户,人數121人,支出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醫療救助231人次,支出70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00人次,共支出19.8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810户,人數3230人,支出225萬元,比2010年增長7.4%;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萬元,比2010年增長3.5%;有福利院1家,牀位180張,收養農村五保老人16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1萬人,參保率為96%。 [1] 

譚山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郵政所1個,郵政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94千米,投遞點75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户2100户,移動電話用户15000户,移動寬帶接入用户700户。 [1]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生產能力50噸/日,生活用水43.8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年人均生活用水35噸。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16千米,用電負荷4000千瓦,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8%。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譚山鎮綠地面積達7500平方米,人均佔有綠地2.3平方米。 [1] 

譚山鎮交通

譚山鎮形成了以209國道為軸線,譚劉路、譚梅路、柳新路等為輻線的交通網絡。

譚山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譚山鎮因該地漫山遍野都是像炭一樣的黑石頭,稱“炭山”,“炭”字意為黑色不吉,改稱譚山。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7月:347-348.
  • 2.    譚山鎮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2]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