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姓

鎖定
譚姓,中國姓氏之一。譚姓人主要出自姒姓,其他來源(少數民族和談氏避諱改姓)人數較少。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氾濫,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給禹。周朝初分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以軍功獲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這支姒姓的後人以國為姓。漢代巴南(今川東、鄂西南部)少數民族中也有譚姓。巴南譚氏有可能是譚國遺民逃到巴南,融入當地民族形成的。 [17]  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山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 [14] 
譚氏起源於山東。 [14]  譚氏早期主要在山東省境內繁衍發展,後因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等原因離開故土,向各地遷徙。漢代時,譚氏已分佈於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時譚氏開始遷入廣東,唐末時遷入江西。從宋代起,譚姓人物漸多見於史冊,分佈地更廣,集中於江南地區、江蘇、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約從清代開始,閩、粵譚氏部分族人遷徙至東南亞,僑民於新加坡等國。 [19] 
中文名
譚姓
得姓方式
以國為氏
得姓始祖
大禹 [18] 
主要郡望
濟陽郡、齊郡、弘農郡 [14] 
主要堂號
善斷堂、濟南堂、弘農堂 [14] 
起源時代
起源地
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 [14] 
讀    音
Tan Xing
排    名
65
常見地
山東湖南廣東
姓氏名人
譚綸譚廷襄譚嗣同

譚姓歷史發展

譚姓姓氏起源

1、源於姒姓。相傳時中原洪水氾濫,堯派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據説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採用疏的方法,結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14]  [17]  [21] 
譚姓 譚姓
2、出自談氏有避諱改姓譚氏。 [23]  又據《萬姓統譜》所載,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致相當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 [23] 
3、少數民族譚姓。
①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根據瑤族人的傳説,盤瓠的後代主要有十二個姓氏,分別是:盤、目瞫、包瞫、黃、李、鄧、周、趙、唐、雷、馮、胡。其中的暉氏家族,在歷史演變中逐漸變化為覃、譚、潭三姓,暉姓反而消失了。 [17]  [10-12]  [22] 
②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⑴.蒙古族塔塔兒氏,源出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兒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塔塔兒部被成吉思汗剿滅後,一部分族人遷入遼東地區,分別融入滿族、鄂倫春族,滿語為Tata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譚氏、戴氏等。⑵.蒙古族坦開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nkai Hala。清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皆為譚氏。 [8] 
③源於景頗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景頗族譚氏,源出景頗族中的勒羊氏部落,後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改為漢字單姓譚氏,世代相傳至今。 [16] 
④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譚木查氏,亦稱穆察氏,滿語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譚氏、穆氏等。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是滿族著姓之一,人口眾多,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佔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瀋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為譚氏、唐氏、舒氏、勞氏等。 [9] 
⑤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壯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譚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譚氏,世代相傳至今。 [16] 

譚姓得姓始祖

譚姓的得姓始祖是大禹。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堯任命鯀治理水患,但沒有成功。帝舜即位後改用鯀的兒子禹來治水而獲得成功,舜老了以後,禹接替了舜的帝位。周朝初年大封諸侯,把禹的後代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由於國勢一直不強盛,不久後就淪落為齊國的附庸地。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於諸侯,乾脆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到了莒國(今山東省莒縣),留在故國未走的子孫,遂以國為姓,並尊大禹為其得姓始祖。 [18]  [21] 

譚姓字體變更

《辭海》、《姓氏辭典》、《萬姓統譜》、《百家姓探秘》等有關工具書和姓氏研究的書籍,都説本姓譚,是因為避難,把言字邊去掉,改為覃。譚是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章丘(一説故地在今山東省歷城縣東),公元前684年為齊國所滅。傳説譚國國君逃到莒國(今山東省莒縣),子孫以國為姓,是為譚氏。周武王滅商後,除隨同伐紂的諸侯外,殷商所封諸侯一概廢除,削為平民,為防止殷商遺民叛逃,武張遣送他們到今河南洛陽地築城,稱為東郡。這時候,孤竹國也被滅亡,孤竹氏覃民從河北盧龍被驅到洛陽和殷商遺民一起築城,淪為工奴。後又到有褒(今陝西省南鄭區)為周穆王建築祗宮,這是公元前1001年的事。祗宮建成後,穆王為償工奴的勞績,把他們分配到各附庸國為民,有竹氏的覃民被分配到譚國(今山東省境內)為民,有竹氏又得姓譚氏。到春秋時期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周被齊國所滅,有竹氏譚姓國民又遷徙他地。求神問卜的結果是:早往西行,謹記勿言;日落西方,及早回家。預示遷徙的方向是西方,而且西、早二字相疊起來是覃字,正是譚字去言邊,也包含着“謹記勿言”的意思。而且日落西方,及早回家是暗示要等齊桓公死了,要及時早早回到譚城老家來。這一段傳奇,在湘、鄂、桂一帶覃氏族譜中都有記載,而且世代相傳。後來有竹氏的譚姓國民扶老攜幼經過數千裏跋涉,於齊桓公滅譚後的次年(前 682年)秋天,陸續到達了有褒(今陝西省南鄭區境),按照“謹記勿言”,把譚字的言旁去掉,恢復覃氏。 [20] 

譚姓遷徙傳播

  • 秦、漢時期
譚氏發祥地在今山東省境。漢朝前後,譚氏族人發源於北方,也繁衍於北方,主要以山東、河南分佈最為廣泛,故譚氏望族也系出此兩省境內。
公元前684年,齊國吞併譚國。譚國國君由山東北部逃到東南部的莒。留在故國未走的譚國人,便以國為氏,繼續在山東北部生活,繁衍後代。期間有一部分譚氏族人沿着東海岸到達了吳越地區。
譚姓家譜 譚姓家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不久,因暴虐而失國。楚漢之爭,項羽敗於垓下,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漢朝有個叫譚閒的人任河南尹。漢朝時,譚氏“望出弘農”的局面已經基本奠定。整個西漢、東漢時期,北方譚氏族人的分佈及播遷特徵是:源於北方,衍於北方,以山東、河南地區分佈最為廣泛。西漢時期,漢哀帝時尚書令姓譚,漢元帝時有譚氏人任太僕,漢平帝時有譚氏人任朔方太守,這些是譚氏族人在西漢朝廷為官的情況。其間,西漢還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譚,由此可見,譚氏族人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成為顯姓了。 [19] 
  •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之時,北方戰亂頻仍,譚氏族人也同其他士族一樣大舉南遷以避戰亂。這次南遷導致譚氏族人由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變成了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後,歷代譚氏族人多以南方分佈為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為稱盛。 [19] 
  •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譚氏族人在南邊的吳國已成顯姓,有的還擔任了吳國的軍事將領。據史籍《三國志·魏書》記載,曹魏明帝年間,王基擔任尚書,後來到荊州(今湖北襄陽)任刺史,又做了揚烈將軍,帶兵攻擊孫吳國。當時孫吳國夷陵(今湖北宜昌)的守將是安北將軍,名譚正。 [19] 
  • 南齊時期
零陵郡的譚弘寶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了。當時的零陵郡地處湘南,包括今天從湖南湘鄉到零陵一帶直至廣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區,而譚氏則主要居住在湘鄉零陵一帶。
到了梁武帝時期,譚氏族人在廣東始興(今廣東始興)已成顯姓。據《廣東通志》記載,始興人譚儋幼年讀了許多書,還練就了一身武藝。梁太清二年(公元584年),侯景勾結戍守長江的蕭正德,渡江進攻建康。侯景兵馬所到之處,屠城洗劫,殘暴無比。他的野蠻行徑引起南方人民的普遍反抗,譚儋也招集始興有勇有智的人士,保衞始興。始興民眾很佩服譚儋的為人,便想推舉他做守城的主將。當時另一位姓譚的人譚世遠與刺史蕭勃交好。譚儋發現譚世遠處世無常,推測他可能會背叛蕭勃,便不做守將而回了家。後來,蕭勃真的被譚世遠所殺。由此,譚氏族人十分佩服譚儋善於識人的本領。陳代初年,桂陽郡外兵留異反叛,譚儋和侯安都在桃枝嶺戰敗留異。適逢陳寶應在福建一帶反叛,留異便逃到陳寶應處,請求庇護。譚憺帶領水兵前去討伐,在晉安俘虜了陳寶應,又捉拿了留異並將之解送到京城。譚儋因此被提拔為本郡的太守。 [19] 
  • 隋、唐時期
譚姓圖騰
譚姓圖騰(2張)
隋、唐兩朝以前,由譚氏族人的播遷情況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遷徙的簡要歷程。
五胡十六國的戰亂局面到北周王朝結束,中國自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以後四百多年的分裂混戰局面被楊堅在公元589年統一。楊堅出身於漢族貴族官僚家庭,其父楊忠曾跟從宇文泰關西起兵,賜姓普六茹氏,封隋國公。由於楊堅受到過鮮卑貴族的排擠和迫害,因此在隋朝初年頗行人君之道,深受人民歡迎。隨着社會財富的積聚,隋王朝對人民也開始刻薄起來,隋煬帝楊廣即位(公元604年)後,更是窮奢極欲、好大喜功。從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起,飢寒交迫的人民羣眾開始反抗,起義的地區逐漸擴大到今山東、河北、寧夏、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省。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自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鎮)起兵叛隋。隨即攻破長安,擁西京留守代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改隋大業十三年為義寧元年,遙尊楊廣為太上皇。第二年農曆3月楊廣死,農曆5月李淵逼迫楊侑讓位,自立為帝,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至此,隋朝滅亡。
譚氏族人在隋唐時期主要分佈於山東、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時期(公元712—742年),山東一部分譚氏人因戰禍頻繁,無法立足,便開始南遷。他們起初遷往河南,後來輾轉來到江西等地,最後落腳於湖南。
至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與混亂,造成了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這種分裂引起了北方部落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侵佔,破壞了北方的國防屏障,嚴重地威脅着漢民族政權的生存。公元十世紀中葉,中國歷史的發展出現了建立以漢族政權為主的封建統一政權的趨勢。河北大名譚延美家族便是在這種混亂而至統一的過程中興盛起來的。 [19] 
  • 宋、元時期
譚氏族人主要分佈在今廣東、江西、湖南三省。 [19] 
  • 明、清時期
譚氏族人已遍佈大江南北,分佈於安徽、浙江、湖南、廣東、江西、四川、山東、雲南等地。
清朝時期,譚氏族人播遷出現新特點,這一時期,譚氏族人在國內的播遷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譚氏族人分佈,於是,譚氏族人把新的發展點着眼於國門之外。據載,此時有閩、粵譚氏族人遷至東南亞,僑於新加坡等國。 [19] 
如今,譚氏族人以湖南、廣東、四川、湖北等省為多,這四個省的譚氏約佔全國譚氏人口的65%以上。

譚姓姓氏支派

譚全忠:字成初,號傅溪,二十五都礱上丁向。事入列傅中。元配:李氏,歿葬十八都石下土橋頭。生子一:思務。是為湖南湘潭譚氏成初公派始祖。
譚元、譚忠仁:明初始遷善化六都落業雲蓋,元至元二年丙子三月十八日寅時生,明永樂五年丁亥卒,葬雲蓋柏梓塘龜形山卯山酉向有志碑石墓圖。配周氏,元至元六年庚辰生,明建文年卒葬合夫冢坐山右共向志碑石墓圖。子二:忠仁,忠義。忠仁,明洪武二年已酉王月初五日未時生,任雲南平壩衞落業是省。元公次子,譚忠義,明洪武五年壬子四月十八日未時生,成化六年庚寅七月二十九日午時卒,壽九十九,葬合妻冢左同向有志碑圖。配虞氏,明洪武十六年癸亥七月初九日未時生,正統年卒,葬雲蓋柏梓塘湖灣園內甲庚向有志碑圖。子二:寶一:寶二。是為湖南茶陵譚氏始祖。
譚可奕 譚可奕
譚可奕:字彥明,號宣義,行六,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由江西泰和高行鄉早禾渡官楚南,居茶陵。傳二十一代至譚元,明洪武間徙居善化六都雲蓋,生二子:忠仁徙雲南,忠義生寶一、寶二,衍兩房。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寶一房始修支譜,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寶一、寶二兩房合修,1917年兩房又續修。宗祠建於雲蓋柏梓塘。是為長沙雲蓋譚氏始祖。
譚全忠:譚可奕六世孫,於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遷居茶陵太傅。十二世孫譚大感於宋末遷寧鄉河頭衝。是為寧鄉河頭衝譚氏始祖。
譚處堯:字仁禮,譚可奕十四世孫,遷居衡州府安仁縣井下懷麓堂集,官宋司空相國。文津始遷祖平英公,字儒俊,清康熙中授讀省垣,佔籍善化文津。是為長沙文津譚氏始祖。
譚文欽:譚可奕二十五世孫派至譚文欽,諱賢一,明初自茶陵卜居長沙硃塘。清光緒初年建祠於茅園峙。族譜創修於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1929年八修。該族名人譚拔萃,署寧夏鎮總兵。是為長沙硃塘茅園峙譚氏始祖。
譚志材、譚志富:於明成化間自茶陵遷善化,分居南鄉八都周子塘、東鄉八都洞井鋪。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續修族譜,堂號福廕。是為長沙譚氏始祖。
譚必達:明洪武初由江西南昌斗門鐵樹觀攜四子:大光、大伏、大仕、大奇遷湘,開基於長沙縣北鄉翔鳳橋。族人分佈於譚家園、茅埠橋、大埠頭等地。至1949年,已傳三十餘代,族人約三萬餘人。宗祠位於譚家園。是為長沙譚家園譚氏始祖。
譚福緣:明初自江西宜春遷瀏陽浦梓港。是為瀏陽浦梓港譚氏始祖。
譚孝成:宋靖康中自江西洪州新建縣遷福建長汀縣,再傳承新遷居清流。又十四傳至譚功安,明時遷長沙縣,譚功安之三世孫譚逢琪始自長沙遷瀏。是為瀏陽梅花巷譚氏始祖。
譚忠凡:由江西遷居湖南茶陵,至九派祖譚仔顯,由茶陵徙居湘鄉七星街。明末,十派祖譚庭秀繼徙寧鄉八都楊梅衝。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始修支譜,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續修。是為寧鄉譚氏始祖。
譚世勣:於宋徽宗末年由茶陵遷寧鄉十都四區曬穀石。清同治5年(1866)續修族譜,堂號雙桂。是為寧鄉曬穀石譚氏始祖。
以上為整理版本,參考資料: [1]  [13] 

譚姓傳統文化

譚姓郡望堂號

  • 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分陳留置郡,治所在洛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 [23] 
博白縣沙陂鎮石鋪村譚氏宗祠 博白縣沙陂鎮石鋪村譚氏宗祠
齊郡:西漢時改臨淄郡置郡,治所在臨淄(今屬淄博市)。相當於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 [23]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北)。相當於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23] 
  • 堂號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為燕的牙將,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説:“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採納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説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 [29] 
端潔堂:典自宋譚世勣。譚世勣,長沙人,字彥成。官至禮部侍郎。靖康元年(1126)金兵再次南下,逼欽宗幸其營,譚為隨駕大臣。張邦昌僭位,責令出仕,譚稱疾不出,絕食而死。後贈端明殿學士,諡端潔。後人用"端潔"作為堂號,以紀念這位節操高潔的譚氏先人。 [2] 
世德堂:攸縣雙富譚氏。 [13] 
敦倫堂:攸縣梘磚街譚氏。 [13] 
福廕堂:長沙譚氏。 [13] 
雙桂堂:寧鄉曬穀石譚氏。 [13] 
奪錦堂:湘鄉塘灣譚氏。 [13] 
敦本堂:湘潭澗子塘譚氏、湘潭錦石譚氏。 [13] 
還有弘農堂、世德堂、麟趾堂、壹本堂、六昇堂等。 [2] 

譚姓宗祠對聯

  • 宗祠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宗祠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宗祠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宗祠是遷入玉林市譚姓最早宗支宗祠,2016年建成,佔地面積800多平方米,三進五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仿古磚,琉璃瓦,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氣勢恢宏。 [14] 
譚氏宗祠坐落在聊城譚莊村西頭,是一座青磚灰瓦的小院。大門兩側兩隻雌雄石獅,威猛而可愛。黑色大門上懸掛“譚氏宗祠”匾額,金字黑底,門框上的一副對聯是“祖居西晉平陽府,明遷東齊武水鄉”,左右大門上寫有“祖德留千古,宗功傳萬年”。而明朝的“武水鄉”是指現在的沙鎮,也就是説,當時的譚莊一帶歸武水鄉管轄。青磚灰瓦的門樓襯托出小院的滄桑。迎門是一塊方形石碑,其後則是一片竹子,一道寬大的迎門牆藏在竹子後面。迎門牆左右方位石碑林立,記載各個時期的建築狀況,尤其“譚氏宗祠碑”格外高大。再向後走就是一座正房和左右兩處廂房,全是青磚灰瓦的建築,保存完好。正房左右柱子上貼有“六百餘年子孫昌盛世續綿長,二十五世一脈永傳瓜瓞清晰”的對聯,門上為“子孫追憶宗祠中,老人同登蓮台上”。左側廂房是譚家祭祖時休息的場所,右側廂房四周牆壁上掛着長長的布質譚氏家譜。正房大門上方懸掛着一塊寫有“報本堂”的匾額,正房內擺放的是譚氏家族已逝先人的靈位。“青磚灰瓦、南木架造,佔地一畝有餘的‘譚氏宗祠’建成於清朝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距今有146年。當時由譚氏十七世祖譚杓(譚亦波)召集族人修建。”譚莊78歲的譚文科説。”譚炳法表示,距此有二三十里的東阿劉集東譚莊原來也有家廟,文化大革命時給燒掉了。像這樣保存完好的宗祠,在聊城可謂寥若晨星。“譚氏族譜”原修於明萬曆癸酉年(公元1573年),2004年譚氏族人完成第九次修繕,現珍藏於譚氏宗祠內。 [15] 
  • 楹聯
七齡登第;三策攄奇。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古代“神童”譚昭寶事典。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字彥成,長沙人)事典。
宣猷邊塞;錫春土茅。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末長沙人譚世勳,字彥成,元符年間進士,歷官郴州教授、秘書省正字。曾扈從皇帝到金兵帥帳,以十條理由説金兵進軍之弊、講和之利。張邦昌傀儡政權稱“楚帝”時,請他直學士院,他以病為藉口不上任。著有《師陶集》等。下聯典指明代滁州人譚淵,英武而有膂力,洪武年間襲父親譚勝的職務,任燕山衞副千户。後跟從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奪九門,破雄縣,立有戰功。土茅,土階茅屋,以土為階,以茅草蓋屋。指居住簡樸。
土茅錫券;邊塞宣猷。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上下聯互易),上聯典指明代副千户譚淵,滁州人。有膂力,引兩石弓,發無不中,從燕王起兵,奪九門,破雄縣,驍勇善戰,夾河之戰中,以馬蹶被殺,諡壯節。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元符進士,又中詞學兼茂科,後扈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説其用事者,言講和之利,詞意中激,金人聳聽。
七歲能登上第;三子盡作大夫。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譚昭寶,相傳七歲應童子試而登上第。下聯典指北宋始興人譚佚,皇祜年間進士,三個兒子也都成為名大夫。
仙客練月得到;烈婦漬血留痕。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唐譚峭煉丹得道,後仙去。下聯典指宋譚氏婦趙氏為元兵所害,血濺殿楹,如婦人抱嬰兒狀。
十載父子雙進士;一時兄弟兩將軍。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元符進士譚世勳與其父譚申政和進士,其間時隔約十年。本聯可作譚姓家祠聯。下聯典指元代帥左都監譚資榮,以其弟資用攻汴梁有功,舉資用代其職。
為人樹起脊樑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清·譚嗣同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自題聯。
頗有清香留畫戟;翩然彩服效扁舟。
——清·譚延闓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光緒進士譚延闓自題聯。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聽鯤化海濤翻。
——五代·譚用之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五代詩人譚用之《送友人歸青社》詩句聯。
惠東九龍峯譚公廟 惠東九龍峯譚公廟
竹徑支分班玉筍;江灣族聚躍金麟。
——佚名撰廣東省英德市英城鎮江灣村譚氏宗祠
據譚氏族譜載,其入英始祖譚嗣敬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自南京住機遷茲英土竹逕都(今大站鎮樟灘管理區果樹頭村)居住”。譚嗣敬於洪武十九年獲貢,曾出任浙江慈溪縣令(見《韶州府志》、《英德縣誌》)。六世祖譚竹坡約於明嘉靖初年,攜室來村創業。至乃孫譚亮採(字熙台以武舉人資格出任湖南湘鄉、善化兩任知縣)在村中毗鄰而建乃兄雲台及自身祠兩座,於是,譚姓遂為村中望族。長房雲台祠於1992年重修。據譚姓族譜稱,其遠祖“可奕公於唐鹹通十四年(873年)次子守祿公,自江西吉安泰和縣遷居湖南茶陵州上塘太平圍落籍。”“湘省譚氏之盛,居全國之冠。蓋可奕公元孫十八宏中,除宏政改宏帙遷江西虔州,復遷廣東落籍外,其餘十七宏後裔,俱散佈湖南全省,其盛可知。而茶陵譚氏尤稱巨族,民國偉人譚延闓屬焉。”該譜又稱:“考譚氏有虔翁,諱崇紀,號宏帙。誥贈資政大夫。原由湖廣遷居江西堯州虔化縣西俊村。今屬贛州,隋唐稱虔州,故名虔,嗣因避亂,於宋建隆三年(962年)壬戌,率眾裔遷居南雄珠璣巷沙水村。寧靜後復遷於虔。至何時再來廣東,未有記載,大約在洪公(虔公長子,登進士,任廣州儒學提舉)出任廣州時間耳。”據此可知,譚宏帙乃隨子遷粵,成為譚氏之“入粵始祖”。
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贊中華。
——清·譚嗣同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1897年自撰聯。
終南山上神人,涉獵文史;棲隱洞中道士,出入金門。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南唐國子司業譚峭,泉州人。好仙術,居嵩山十餘年,後登青城山,相傳仙去。亦稱紫霄真人。
勳名炳炳,榮列戊戌六君子;偉績昭昭,號稱關隴一文人。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末維新派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曾設立算學會,結合維新志士講求變法救亡之道。1896年至南京任候補知府。1898年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政變時為袁世凱出賣,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全集》。下聯典指清代洮州訓導譚詠昭,字仲回,武威人。制行堅潔,擅詩文,為同光間“關隴文人第一”。有《看雲書屋詩文集》。
祖宗來自江西,慕三閭風景、五指煙霞,欽仰大夫先屈子;
嗣孫守成湖北,綿千秋俎豆、萬古馨香,堪羨公爵邁邢侯。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北省秭歸縣樂平裏譚氏宗祠聯。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光陰冉冉,歲月攸攸,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深潭慾海,力如項羽,智若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為什麼?請君息坐片時,試把寸心思前想後,得安閒處且安閒,留些奔波過明日;
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僕僕,道途茫茫,牽未住朱顏白髮,帶未走黃金碧玉,富似石崇,貴比楊素,綠珠紅拂皆成夢,今何在?替我解下數文,沽酒半壺猜三通兩,會暢飲時應暢飲,西出陽關無故人。
——佚名撰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城東西江北岸山譚公廟聯(76+76=152字)
廟祀元代寧海(今屬浙江省,一説山東省弁平縣)人譚處端,“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七大弟子之一,小説《射鵰英雄傳》中稱為“全真七子”。其人道行高深且行俠丈義,頗得人心;在廣西梧州城東,西江北岸山上,舊時立有“譚公廟”,所紀念為他正直俠義,扶危濟困,尤其是對水火災禍預見異常準確,而舊時的梧州水火兩災頻繁,故人們立廟祀之,以求蔭佑。該廟已毀多年,今僅存遺址,在梧州家用電器廠內。據地方誌載,舊時廟中有這副長柱聯,內容頗有意思和哲理。

譚姓家譜文件

族譜名稱
編纂者
編撰方式
藏地
備註
湖南長沙善化譚氏續修族譜十卷,首三卷
(清)譚宗鍠等纂修
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福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譚氏五個族譜
(民國)譚傳福等修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石朱塘譚氏續修合譜二十四卷
著者待考
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恩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譚氏五修族譜八冊
著者待考
民國乙亥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溈寧河頭譚氏家譜二十卷
著者待考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端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譚氏成初公派下家譜十二卷
(清)譚青城纂修
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端潔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
(民國)譚修聿等倡修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武進】毗陵缸巷譚氏宗譜
(清)譚廷魁等修
清光緒十年(1883)雷 堂刻本四冊
美國

【浙江蕭山】蕭邑譚氏宗譜十二卷
(清)譚鳴春等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敬愛堂木活字本
美國

【浙江嘉興】嘉興譚氏宗譜十卷
(清)譚子性 譚光熙等重修
清咸豐九年(1859)抄本 四冊
日本 美國
注:封面作《狷石家乘》
【浙江】嘉興譚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譚新嘉 譚之樑等編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慎遠義莊刻本六冊
北圖 天津圖 遼寧圖 吉林大學 上海圖 浙江嘉興圖 日本 美國
注:譚計仁首修於明代。
【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
(民國)譚仁愷 譚仁良等創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三店鎮沙畈村

【江西】南豐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
(民國)譚承元等修
民國十年(1921)木活字本 十四冊
美國

【湖南長沙】善化譚氏續修族譜十卷首三卷
(清)譚宗鍠等纂修
清宣統二年(1910)福廕堂活字本 十四冊


【湖南長沙】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
(民國)譚修功 譚修齡纂序
民國六年(1917)宏農堂活字本 二十冊
湖南圖

【湖南長沙】硃塘茅圖峙譚氏九修族譜二十四卷
(民國)譚善譯纂修
民國十八年(1929)思親堂活字本 十六同
歷史所
注:明萬曆三十六年譚秉彝始修。
【湖南寧鄉】譚氏族譜十卷
(清)譚明沁 譚顯謨纂
清同治五年(1866)湖南寧鄉雙桂堂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湖南圖(存卷2)
注:扉頁作《譚氏家乘》。
【湖南寧鄉】譚氏家譜二十五卷
(民國)譚漢泉 譚貢山主修 譚顯節纂修
民國十二年(1923)敦倫堂刻本 二十四冊
湖北圖(缺卷25)

【湖南攸縣】澤田譚氏七修族譜二十二部
(清)譚祖陶等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1)源本堂活字本 二十四冊
歷史所
注:扉頁題《澤田譚氏族譜》,譚縉始修於明嘉靖十五年,此為七修。
【湖南需縣】白沙譚氏八修族譜二十五卷
(民國)譚步熹 譚懷堂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刻本
湖南需縣檔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支譜六卷
(清)譚萬隆 譚致聲修 譚元泰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一冊
湖南圖(存卷1)

【湖南湘潭】湘西譚氏六昇堂支譜十六卷
(清)譚繼 譚作州纂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昇堂活字本 四冊
歷史所
注:明末譚秉勝始修。
【湖南】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
(清)譚鶴亭 譚哲堂修 譚襄甫 譚慎堂纂
清光緒四年(1878)活字本 一冊
湖南圖(存卷首)

【湖南湘潭】湘潭學前譚氏支譜十五卷
(民國)譚修晟 譚成意等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篤親堂鉛印本 十五冊
廣東中山圖
注:清乾隆十八年譚漢疏、譚嵩禮首修。
【湖南湘潭】中湘段西塘譚氏續修支譜六卷
(清)譚學知纂修
清光緒十年(1884)煥榮堂活字本 六冊
北圖

【湖南湘潭】譚氏家譜十六卷
(清)譚系均 譚系瑩纂修
清光緒十年(1884)敦本堂刻本 十六冊
廣東中山圖
注:封籤《湘潭錦石譚氏家譜》,版心作《錦石譚氏續修家譜》。
【湖南湘潭】潤子塘譚氏七修族譜十六卷
(民國)譚茳墀等纂修 譚曙峯等主修
民國十三年(1924)敦本堂活字本 十六冊
歷史所
注:清乾隆四十二年譚啓蕊始修。
【湖南湘潭】中湘譚氏續修族譜七卷
(民國)譚本芳 譚本傑主修 譚本琪總纂
民國十三年(1924)濟美堂活字本 七冊
北圖 歷史所 廣東中山圖

【湖南】湘潭青山譚氏五修族譜三十二卷
(民國)譚華鎰修 譚華祝 譚國殷纂
民國二十五年(1936)活字本 三十冊
湖南圖

【湖南湘鄉】湘西七星橋譚氏族譜七卷首四卷
(清)譚興平纂修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本 一冊
湖南圖(存首1—4)

【湖南湘鄉】湘西譚氏四修族譜十卷
(清)譚作喚 譚作零等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壹本堂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湖南圖(存卷1、2)
注:版心作《七星譚氏族譜》。
【湖南湘鄉】田樂堂譚氏族譜□□卷

清同治元年(1862)敦睦堂刻本 二冊
湖南圖(存卷2、3)

【湖南】湘鄉塘灣譚氏續修宗譜八卷
(清)譚聲立 譚安念修
清宏農堂刻本 八冊
中央民院
注:初修於清光緒十一年。
【湖南湘鄉】上湘橫塘譚氏五修支譜十六卷首一卷
(清)譚玉明修 譚顯銘纂
清宣統元年(1909)餘慶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1—7,11—16,又一部存卷首)

【湖南衡陽】譚氏宗譜不分卷
(清)譚綏之 譚元吉等三修
清光緒三年(1877)(序)木活字本 七冊
日本 美國

【湖南衡山】譚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譚尚秋 譚毓士等編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湖南臨湘】中湘譚氏支譜六產
(清)譚嘉駿纂修 主修譚福緒
清光緒間念本堂刻本 六冊
中央民院
注:初清乾隆四十三年修墨譜。
【湖南江永】譚氏族譜一卷
(清)譚正倫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
湖南江永縣檔

【湖南安化】譚氏族譜□□卷
(清)譚梧軒 譚維新等修 譚溶軒 譚定思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活字本 一冊
湖南圖(存卷1、首)

【湖南永順】譚氏族譜六卷
譚興漢等修
刻本 六冊
中央民院
注:清康熙間初修。
【廣東佛山】譚怡怡堂祠譜不分卷
(民國)譚鶴坡編
民國四年(1915)大良昌興印務局鉛印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廣東高明】譚氏族譜十八卷

民國二十一年(1932)廣州民生印刷鉛印本
廣東中山圖(缺卷1—9、11)
注:封籤《高明三玉譚氏族譜》。
【廣東】開平譚氏家譜一卷

廣州文元堂木活字本
廣東台山圖
注:記事止清光緒二十九年。附錄《廣東鄉試墨卷》。
【廣東】新會城續修南門譚氏家譜一卷
(清)譚沂志 譚永培續修
清光緒二十天年(1897)抄本
廣東新會縣修志會
注:卷端作《譚氏源流考》。
【廣東新會】譚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譚興祖編
民國六年(1917)抄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廣東新會】新會凌衝譚氏族譜不分
(民國)譚飛九重修
民國十九年(1930)寫本 一冊
美國

【廣東】陽江雅韶譚氏族譜十卷
(清)譚伯鈞重修
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
廣東陽江縣雅韶鄉(存卷2、3)
注:譚可溪、譚雅棠首修於明萬曆間。
【廣西】靈山東岸譚氏族譜一卷

稿本
廣西靈山縣檔

【四川涪陵】涪州譚氏族譜八卷
(清)譚孔銘 譚泗箴續修
清宣統元年(1909)木刻本
四川長壽縣沙石鄉河清村
注:此譜首修於明天順二年。
【四川儀隴】譚氏宗譜一卷
(民國)譚志儒 譚經略撰
民國間木刻本
四川儀隴縣檔

【陝西寶雞】陳倉譚氏族譜三卷
(清)譚仲修 譚詔倫重定
清光緒十五年(1889)手抄本 三冊
哈爾濱師大
注:明弘曆五年譚鎧初修。
【澳門】弘農郡譚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三十五年(1946)抄本 一冊
美國

望仙譚氏宗譜□□卷

明萬曆間刻本
北圖(存二卷)

譚氏族譜不分卷
(清)羅孔志等纂修
清乾隆間刻本
北京大學

仁源譚氏續修支譜不分
(清)譚福保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敬愛堂活字本 四冊
人民大學

富溪譚氏族譜殘不分卷
(清)譚兆連
清抄本
美國

天河譚萬莊長房系譜不分卷
(民國)譚永就
民國二十年(1931)寫本 一冊
美國

注:根據各地家譜文獻整理,以上僅為局部。部分參考資料: [3]  [27-28] 

譚姓字輩排行

茶陵石牀譚氏:(自第八世始)啓永紹士,譚世之作,斯文相傳,其兆可卜,上光宗祖,太振家學,孝友行修,書策信篤,敦敏思勤,防檢由約,仰維德範,敬慎親睦。
茶陵石奧城前譚氏:道德顯雲陽,詩書恢祖光,鴻圖傳百世,駿業啓隆昌。
茶陵鶴湖譚氏:士多忠良家傳孝友,報國全城延和積厚,彝倫攸敍嘉猷是守,聿昭明德垂之永久。
茶陵山塘譚氏:仁義之家,三俊日選,德本傳經,猷能耀典,先緒是承,繼嗣益勉,祉集祥迎,雲仍通顯。
茶陵岱塘譚氏:仁義之家,三俊日選,德本傳經,猷能耀典,先緒是承,繼嗣益勉,祉集祥迎,雲仍通顯。
衡山南灣譚氏:(自第三世始)雅韻步南薰朝陛尚昌時善承家學崇儒業振宗風世緒綿衡楚綸恩益錫鴻。
衡山燒田譚氏:必法冠允明端,學世大光尚,毓秀芝蘭聚,家承祖澤長,祥開衡嶽遠,忠孝裕賢良,雅昶暉常煦,怡和福自昌,清廉守正道,國泰壽寧康。
衡山羅陂譚氏:海明雅韻步南薰,朝陛尚昌時,茲本積方火,斯才盛益奇,忠良承世業,禮義繼家規,允以恢先緒,於宗立丕基。
常寧譚氏:元貞輝祖德,孝義重人倫,忠信繩先澤,詩書裕後昆,芝蘭騰彩秀,松柏發華英,喜際洪熙治,鳴盛在和聲。
邵陽仙槎譚氏貴寶房舊派:世子守道,國正天心,希文志永,景大昌明。晚公房舊派:武仲文景思,興廷添祖宗,應大爾登連,科第世代安。
邵陽平鄉譚氏合班:大學之道,修齊為先,新民至善,緒紹前賢,肇基南楚,科第愈聯,慶餘福積,純嘏綿延。
隆回苗田譚氏:良才國龍志,景秀添文永,昌隆世代興,仁能忠有德,克紹顯宗承。作善家聲振,多賢理道明,詩書傳教澤,守紀兆昇平。
華容永固垸譚氏七房舊派:惟鵬啓文明,志士可大成(“成”字後用合派)。
合族統派:顯親作則,孝友開先,道心克復,德澤長綿。
常德譚氏:原安復萬文思諱廷心諱應忠性起之萬宏遠於維正朝綱。德業光前哲,榮華富貴昌,禮樂家風古,孝友世澤長。
安化譚氏鴻業振,喜起際昌期,手澤芳徽著,心田義種陳,士林重作育,科第久彌新。
新化騎龍山譚氏續班次:銘鼎勳華運,登雲際會新,洪基膺福履,廣業裕經綸。
零陵、祁陽譚氏通派:(自二十三世始)國運方隆盛,逢時用選賢,人才宜繼起,功職克佔先。根深枝葉茂,源遠水流(江河)長,祖德馨香著,懷仁裕後良。
零陵渲溪譚氏:(自十五代始)上策觀光,學際明盛,相治孔揚,宗嗣炳昭,祖德培芳,鉅典恆守,永錫龍章。
祁陽譚氏班行:家有明思文,以志譚永仲,正大談宏奇,光囗萬禮義,宗哲敦先緒。
麻陽譚氏生寶老字派:世子永必善正文。招渝沿襲七輪八轉字派,1992年同瀘溪譚姓修譜時增加七字:甫宗長興啓良武。
黃雙衝老字派:通景顯文伏,祖興永上大,仕佳志立業,正運逢春會,宏開教學成。
1919年公議自老字派“正”字後加二十四字,成為三十字:世子永必善,正文(倫)再紹忠,相維賢作寶,學貴運氣隆,發積開昌達,長榮慶萬鍾。
由生寶移斯亞溪再遷楠木橋老字派:秀文實思單,貴祖勝興單,國真元五正,天大有承先。
清宣統元年(1909)公議自“天”字後續二十字:大有承先澤,宏開紹丕基,恩光隆萬代,世慶我朝熙。楠木橋下村字派:如千一亞字,顏景永興勝,朝學生啓文,世宗必顯榮。
清同治元年(1862)自“顯”字後續二十字:榮華繼祖德,自有家國昌,延開隆萬代,均茂安邦長。
通靈溪字派:(由生寶移三定巖老字)永祖朝上道,士可學文儒,光昌仁德長。
續議:世子永必善,正文再紹宗,國惟賢作寶,家貴運其通,祖澤成千户,恩榮慶萬鍾。楠木底字派:永祖朝上達,士可學文儒,光昌仁德長。
長沙雲蓋譚氏:忠寶必志彥,有勝紹榮正(學應),啓世(文仕)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澤,詩書繼後人,聲名欣顯達,勳業著賢能。
長沙譚家園譚氏:必大德為肇,百世繼敏學,從孔文逢顯,達忠信傳家法。續派:先澤貽承允,新枝衍慶長,振聲昭孝義,輔國尚循良。
瀏陽梅花巷譚氏:孝敬承先代,良才啓後人,如水心源蔭,宗功國懋逢。國懋逢世之文,經學繼嗣傳恆,志士希光祖德,象賢克振家聲。譜以孝成公為一世,二十六世繼洵,官湖北巡撫,子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寧鄉譚氏:忠良永遠承,仁義德仔庭,世學勝朝定,安邦國泰平。誠孝傳家本,詩書裕後基,慶延鴻業振,喜起際昌期。
湘鄉蘇坡塅譚氏:本有子文光永單,崇朝嘉國正,天心順自人,慈孝承先德,純良啓後昆。
湘鄉橫塘譚氏:忠良詠遠承,芢義得仔庭,宇啓正朝定,安邦國泰平,禮學光先澤,書香懋後昆,賢才登景望,俊傑振家聲。
湘鄉譚氏塘灣宏妙公房統一班序:文學成啓鴻,維兆振家聲,安邦興世緒,永遠定宗盟。
湘鄉田樂蕩譚氏:天順泌國源,文夢顯昌伯,志仲萬載興,乾坤正世代,永享太平春,克夏全心德,端方立品行,貽謀宜積厚,書禮振家聲。
湘鄉七星橋譚氏舊編班語:(自十派始)國久恆興起,繼作必承宗。
續編班語:世澤常新,毓秀鍾英,敬遵先訓,思貽令名。再續班語:文章炳蔚,建樹昌明,聯芳濟美,光裕顯榮。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譚政,為該族二十世孫,譜名世銘,號舉安。
湘鄉譚氏班行:(以景字為一世)學景仲志應夢,必秀添文永,汝廷治世興,仁能鐘有德,孝順顯周親,銘鼎勳華遠,登雲際會新,洪基膺福履,廣業裕經綸。該族名人鍾樑,道光丁酉科進士;德錫,直隸知州;有瑾,字介甫,武漢大學教授。
雙峯喊乾塘譚氏派語:伯崇添興仲,萬福祿壽長,文能佐國正,斌定仕仁邦。
譚嗣同故居 譚嗣同故居
湘潭射埠譚氏班次:(自十一派起)開承光祖德,繼述紹鴻猷,蔚起人文盛,英奇永敬修。
湘潭青山譚氏老派:本景光乾希,一世廷邦奇,颺徽涵英秀,華國獻隆儀,文章冠南楚,明訓裕鼎彝,拔選詩書裔,萃宗永肇基。
湘潭金牌塅譚氏派語:(自九派始)水木思源本,詩書世澤長,傳家惟孝友,光裕作忠良。
湘潭橫塘譚氏字派:……政春萬大丕宗其忠良詠遠承仁義德仔庭宇啓正朝定安邦國泰平禮學……
攸縣西關譚氏:(自十一世起)光大榮國祚,士進顯忠良,德澤運長久,善貽遠振揚,興宗垂裕永,萬世自聯芳。 [1]  [13] 

譚姓故居墓葬

譚嗣同祠又名“譚烈士專祠”,位於瀏陽市才常路89號,建於1913年,為兩棟一亭祠宇式建築。它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總面積400多平方米。牌樓式頭門,高16.5米,門額嵌有白底金字“譚烈士專祠”石匾。進門兩側為門房,穿過前坪便是前廳,廳頂琉璃瓦壓檐,捲棚裝飾,後有“壽”字花格門與中亭相隔。前廳立有譚嗣同遺像,上方有梁啓超手書“民國先覺”橫匾。經前廳入中亭,亭高19.8米,六角形畫頂,有木樑,上書“譚遠遺堂自建,民國二年秋月”。中亭兩邊為天井,上石階為木中門,入中門後為後廳。後廳被闢為陳列室,主要簡要介紹譚嗣同烈士的生平業績,展出文物及照片百餘種,其中有譚嗣同生前用過的菊花石硯、毛筆等原物,以及珍貴的遺著和手稿。1995年譚嗣同祠被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公佈為湖南省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1] 

譚姓人口分佈

先秦時期,譚姓活動於山東和河南地區。歷經秦漢晉南北朝,譚姓已經繁衍到各地。唐朝時譚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體也由北方移入了華南地區。唐宋元之際的幾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譚姓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時期,山東地區向東北的移民,以及清滿洲八旗漢化過程的加速,形成了膠東和遼東兩半島的譚姓羣。最終造就了當代我國南北譚姓分佈的局面。 [30] 
譚姓人口分佈 譚姓人口分佈
宋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3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譚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約佔全國譚姓人口的59%。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這兩省譚姓大約佔全國譚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佈於江西、四川、山東、河北、湖北,這五省的譚姓又集中了22%。全國形成了以湖南為中心的湘、粵、贛、川譚姓大聚集區。 [30] 
明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譚姓人口增長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明朝時期,湖南仍為譚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四川、江西,這四省譚姓大約佔譚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佈於湖北、江蘇,這兩省的譚姓又集中了14%。宋元明期間,譚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向西遷移。全國仍以湖南為中心,形成了湘、粵、川、贛譚姓大聚集區。 [30] 
袁義達《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一書表明:譚姓的人口已有370萬,為全國第六十五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 [33]  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譚姓人口由26萬增到近370萬,增長了14倍多,譚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譚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譚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四川三省,大約佔全國譚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佈於重慶、廣西、湖北、山東、遼寧、安徽,六省市的譚姓又集中了29%。湖南為譚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2%。全國重新形成了湘粵桂、川渝鄂兩大塊譚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譚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和四川的回迂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譚姓在人羣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譚姓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區是較常覓的姓氏之一。在湘粵桂渝、貴州大部、四川東部、雲南東端、鄂贛大部、內蒙古東北角、黑澎江西北角,譚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4%以上,中心地區高達1.8%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4.2%,居住了大約59%的譚姓人羣。在雲川大部、貴州西部、海南、福建大部、江西東北、湖北北部、安徽大部、河南南部、陝甘南部、寧夏、青海東南、山東東部、遼寧大部、吉林、黑龍江西部、內蒙古東部,譚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8%一0.54%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7%,居住了大約28%的譚姓人羣。 [30]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發佈2021年全國姓名報告。根據報告,譚姓分佈最多的省份是湖南。 [32] 

譚姓姓氏名望

譚姓名人綜述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譚姓歷代名人79名,佔總名人數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零八位;譚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19%,排在並列第一百零五位;譚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2%,排在第八十九位;譚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22%,排在第八十五位。 [29] 

譚姓先秦秦漢

譚夫吾,戰國時期人物,曾以無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譚姓隋唐五代

譚峭,字景升,五代泉州(今屬福建)人。五代時道教代表人物。
譚處端,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譚用之,唐末五代詩人。
譚可奕:字彥明,號宣義,行六,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由江西泰和高行鄉早禾渡官楚南,居茶陵。

譚姓宋元

譚章,兼收幷蓄六經諸子百家,累封至右朝議大夫。
譚世勣,北宋禮部侍郎,盡忠盡節而絕食卒,贈端明殿學士,諡端潔。
譚端伯,率族眾從文天祥勤王,兵敗被俘,書"供狀"一聯:"兩手撥開南浦雲,人誰似我?一口吸進西江水,我肯讓誰!"攸州(今攸縣)人譚淵,宋亡不仕元,建鳳山書院,學者尊為"鳳山先生"。

譚姓明清

譚綸,明代抗倭名將,江西宜黃人,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制服,練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部隊,加強北方防務。他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餘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
譚元春,文學家,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與鍾惺同為“竟陵派”創始者。論文強調性靈,提倡幽深孤峭的風格。主有《譚有夏合集》。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軍、華爾洋槍隊,後又轉戰太倉、崑山,屢創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譚廷襄,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進士,隨後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陝西巡撫、直隸總督等職。
譚升,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合州知州,六年後任成都知府,三年後升雲南按察使,案無冤獄,廷多薦牘。
譚拜(生族年待考),滿族,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世居查昆木。著名後金時期將領、大臣。其父他塔喇·達音布事太祖,仕至都統。譚拜少時即從征伐,累管兵部吏部尚書,加世職二等男爵。
譚有德,明洪武中由貢生入監,歷官揚州、廬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廉介自持。
譚子發,明洪武間舉人,官國子監祭酒,
譚隆,明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以孝友傳家,有《大易集解》等著作。
譚公望,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官御史,為政精敏。
譚敬承,明嘉靖武進士,辭貴州總兵歸裏,善作詩,長於書法。
譚縉,明正德間舉人,由永豐知縣升工部員外郎。
譚希思,明萬曆二年(1574)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
譚又新,清康熙間舉人,掌教城南書院,有《四知堂集》傳世;譚之綱,清乾隆舉人,與弟譚之紀,以經術名於時。
譚尚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進士,吏部郎中,居官謹廉。
譚鑫振,自勵於學,清光緒六年(1870)進士第三名,授編修。
譚公國,茶陵州人,清康熙年間以軍功授衡州衞指揮使,晉明威將軍。
譚拔萃,湘潭人,清咸豐九年(1889)投湘軍,以軍功獲賞雲騎尉、騎都尉、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譚碧理,因鎮壓太平軍、捻軍而官至江南提督,賞太子少保銜。
譚繼洵,瀏陽人,清咸豐九年進士,歷官布政使、湖廣巡撫,署湖廣總督,誥授光祿大夫、振威將軍。 [2] 

譚姓近代以來

  • 政治軍事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
譚延闓(1880—1930),字組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生於浙江杭州,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組庵湘菜創始人。
譚平山 譚平山
譚平山,又名譚彥祥、譚鳴謙、譚聘三,廣東高明縣人,民主革命家。
譚震林(1902—1983),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譚人鳳(1860—1920),字石屏,號符善,晚年自號雪髯,人稱譚鬍子。湖南新化縣人。清末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同盟會早期會員和重要骨幹
譚鍾麟,字雲覲,號文勤。晚清政治人物。
譚紹文(1928—1993),四川成都人,195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天津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譚作鈞,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
譚政 (1906—1988),原名譚世銘,號舉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於湖南湘鄉。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譚震林 譚震林
譚甫仁(1910—1970),廣東省仁化縣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24] 
譚希林(1908—1970),湖南省長沙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25] 
譚冠三(1908—1985),湖南省耒陽縣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4] 
譚家述(1909—1987),湖南省茶陵縣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7年8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26] 
譚天哲(1912—1998),湖南省茶陵縣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5] 
譚開雲(1914—2003),江西省永新縣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譚友夫(1917—1976),原名譚幼福,河南省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5] 
譚友林(1916—2006),湖北省江陵縣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5] 
譚文邦(1911—1987),湖南省茶陵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1987年8月3日因病逝世,終年76歲。 [5] 
譚右銘(1910—2015),四川省雲陽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5] 
譚知耕(1917—2001),河南省光山縣人。1929年參加光山縣農民赤衞軍。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1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5] 
譚善和(1915—1991),湖南省茶陵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5] 
譚乃達(1938—),吉林省農安縣人。大學文化。1956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譚冬生,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第八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譚悦新,曾任李水清秘書,處長,管理局長,基地副司令員,第2炮兵後勤部部長。
譚伯羽(1900—1982),名翊,譚延闓長子;湖南茶陵人,生於長沙。民國政府高級官員。
譚啓龍(1913—2003),江西永新人,出生於江西省永新縣,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四川省委原第一書記。
譚上連(1840年-1890年)清衡陽縣人,曾任烏魯木齊提督 [34-35] 
  • 教育界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
譚其驤(1911—1992),字季龍,浙江嘉善人,中國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中國歷史地理學科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
譚建榮(1954—),浙江湖州人,工學碩士、理學博士,浙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導。
  • 體育界
譚良德(1965—),廣東茂名市人。中國跳水運動員。中國共產黨十四大代表、廣東省首屆“十傑”青年、廣東省政府記大功、特等功。
  • 藝術界
譚盾(1957—),湖南長沙人,著名作曲家,現旅居美國紐約。
譚詠麟,1950年8月23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中國香港男歌手、音樂人、演員。
譚松韻,1990年5月31日出生於四川省瀘州市敍永縣,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譚維維,1982年10月8日出生於四川自貢富順縣永年鎮,中國內地流行女歌手,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
譚江柏,足球運動員,著名歌唱家譚詠麟之父。
譚晶,女,漢族,1977年9月11日出生於山西省侯馬市,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當代歌壇開創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聲唱法融為一體的跨界演唱風格歌唱家,第十九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羅文(1945—2002),原名譚伯仙(譚百先),出生於廣西桂平,中國香港男歌手、音樂人、演員。
譚傑希,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主持人。
譚卓,中國內地女演員。
譚凱,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
譚鑫培(1847—1917),原名譚金福,江夏人(今湖北武昌)。近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和戲曲革新家。
譚建勳:秦腔小生、鬚生。陝西鳳翔人。為甘肅省秦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獲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譚炳文(1934—2020),中國香港配音演員、歌手、電影及電視劇演員。
譚耀文(Patrick Tam),1969年3月19日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開平。中國香港歌手、演員。

譚姓古籍記載

《姓譜》:春秋時代譚國為齊桓公所滅,譚子奔宮,子孫以國為氏。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為齊所滅,譚子奔宮,子孫以為氏焉。 [6] 
【明代】蘇平仲《譚氏家譜序》:譚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濟南歷城之間,實齊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莊王之十四年,魯莊公之十年,見滅於齊桓公,而譚子奔宮,譚自為齊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焉。
【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二》:"譚氏,子爵。莊(公)十年,齊滅之。今齊州歷城有古譚城。子孫以國為氏。 [7] 
《急就章》:漢有譚平定,巴南六姓有譚氏,盤瓠之後也。"
姓解·十七》:"春秋時譚國,為齊所滅。譚子奔莒,以國為氏。漢有河南尹譚閎。"

譚姓研究考證

湖南是譚姓最為集中的省份。檢視湖南譚氏家譜,均稱受姓始祖為春秋時代譚國的譚子,顯然源於史傳。尊唐憲宗時幽州大將軍譚忠為先祖。至於遷湘始祖,絕大多數縣市的譚氏家譜都宗可奕,唐懿宗時攜子守祿,由金陵太平府當途縣(今為安徽當塗縣)貴遊鄉,遷江西吉州府太和縣高行鄉早禾市烏龍山石壁下,再遷楚之長沙府茶陵縣上塘太平園,時乃唐鹹通十四年(873)。守祿生武興,武興生進峯、進鴻、進頗。三公派下有子宏儉、宏賽等十八"宏",析地分支,衍散三湘四水。 [2] 
參考資料
  • 1.    湖南氏族志之譚氏(二)  .天下湖南網[引用日期2018-02-11]
  • 2.    譚(Tán)  .湖南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03-11]
  • 3.    王鶴鳴.中國家譜總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4947-4968
  • 4.    譚冠三--資料中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3-11]
  • 5.    少將人員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3-11]
  • 6.    【唐】林寶,元和姓纂
  • 7.    【宋】鄭樵,通志氏族略
  • 8.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⑴.蒙古族塔塔兒氏,源出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兒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塔塔兒部被成吉思汗剿滅後,一部分族人遷入遼東地區,分別融入滿族、鄂倫春族,滿語為Tata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譚氏、戴氏等。⑵.蒙古族坦開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nkai Hala。清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皆為譚氏。
  • 9.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譚木查氏,亦稱穆察氏,滿語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譚氏、穆氏等。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是滿族著姓之一,人口眾多,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佔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瀋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為譚氏、唐氏、舒氏、勞氏等。
  • 10.    在《萬姓統譜》中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碌瓠之後,望出弘農。”
  • 11.    史籍《姓譜》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
  • 12.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盤瓠之後,盤、冉、譚、巴、李、田為巴南六姓。”
  • 13.    湖南氏族志之譚氏(一)  .天下湖南網[引用日期2021-08-07]
  • 14.    【您貴姓】譚姓:同榜弟兄三報捷一庭父子五登朝 - 您貴姓  .玉林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8-09]
  • 15.    聊城:譚莊清代老屋宗祠背後百餘年的故事  .齊魯網[引用日期2021-08-09]
  • 16.    袁義達、邱家儒.中國姓氏大辭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1719
  • 17.    袁義達、邱家儒.中國姓氏大辭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1718
  • 18.    李吉.中華百家姓始祖圖典:北嶽文藝,2000:126-127
  • 19.    朱丹瓊.百家姓書庫 譚: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6-57
  • 20.    覃芝馨 覃乃昌.百家姓書庫 覃: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5-6
  • 21.    朱丹瓊.百家姓書庫 譚: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1-2
  • 22.    朱丹瓊.百家姓書庫 譚: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3
  • 23.    陳明遠、汪宗虎.中國姓氏辭典:北京出版社,1994:410
  • 24.    譚甫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25.    譚希林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26.    譚家述--資料中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27.    譚姓家譜目錄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28.    譚氏家譜  .中國家譜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29.    袁義達.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251
  • 30.    袁義達.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250
  • 31.    譚嗣同祠  .瀏陽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32.    常見姓氏分佈來了,看看你的姓氏在哪個省份最多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2-01-24]
  • 33.    曹鞏華,阮峻編著. 京匠 百家譜 2[M]. 2018:251.
  • 34.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誌 上[M]. 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2.11.P502.
  • 35.    朱東安編. 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3.03.P34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