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國

(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少昊氏後裔)

鎖定
譚國,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少昊氏後裔。西周穆王時期,分封了譚國,位置在山東濟南章丘區龍山街道,子爵爵位。齊國公子小白出亡時,欲到譚國,譚國國君不予接待。後來小白回國即位(是為齊桓公),譚國亦未有派人祝賀。結果譚國在前684年被齊國所滅,譚國國君譚子流亡到同盟國莒國,譚子以國為姓以爵為名,為譚氏。 [1-2] 
1、《濟南通史》明確譚國君主是子姓。譚國是商時遺留下了延續到春秋,為齊所滅。2、根據江西族譜《譚氏源流記》、湖南《弘農堂五修族譜》、廣東梧村《譚氏族譜》記載譚國為西周穆王時期所分封。3.《詩經·衞風》.《碩人》齊、衞、邢、譚四國連襟説明了什麼?4、《大東》疑似出於東周譚大夫,詩詞暴露了姬姓周人欺壓東方諸國,譚國還是姬姓?.5.城子崖是春秋城。大多數學者認為:“章丘譚國應該是從東方地區搬遷而來,西周時期,譚國在東方地區,東周時期則在濟南平陵城一帶或臨淄以東。 [3] 
中文名
譚國
時    期
西周至春秋
地    點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
滅亡時間
前684年
分    封
周穆王時期分封了譚國

譚國譚姓信息

譚國姓氏淵源

譚國故城,古史記載繁多。《春秋.莊公十一年》杜預注:“譚在濟南平陵縣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兩公里處。《齊乘》:“東平陵在濟南東七十五里。春秋譚國,齊桓滅之。古城在西南,龍山鎮相對。”今城子崖隔武源河與龍山鎮相對。《水經注.濟水》:“關蘆水來源馬耳山,北經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與武源水匯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源泉。北經譚城東,俗謂之有布城也。又北經東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武源水從發源至入巨合水,流經不過十餘里,而濱河古遺址平陵,巨合皆在其北,南則僅有城子崖,可見是譚城非城子崖莫屬。
城子崖是一處高出平地三至五米的長方形台地,其外觀狀如城垣。故村民呼之曰“城子崖”。城子崖位於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東略北,西倚今小青河支流鉅野河,南距膠濟鐵路平陵城站0.5公里,東北距漢代齊國國都平陵古城2公里,北距商代譚國的早期都城0.5公里,舊濟青公路東西穿過遺址。系武源河畔一隆起的台地。
古譚城(城子崖)是1928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吳金鼎先生首次發現。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首次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5.600平方米,整個遺址南北長530米,東西寬430米,牆基寬12.113米,總面積22,36萬平方米。文化堆積一般為4米左右。1989年至1991年又再次進行發掘,遺址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薄沙之上有一層黃土,黃土上層為一米左右的文化層,即為周代譚國故城遺存,史稱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譚國文化代表。下層文化堆積,厚3米左右,為首次發現的以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新時器時代遺存,她代表了龍山文化時期的先進生產力水平。初稱為黑陶文化,距今約4000年左右。在遺址周圍還發現了龍山、嶽石、譚國三個歷史時期長方形版築夯土城牆疊壓的遺蹟,即龍山文化城(新器時代)、嶽石文化城(夏代),譚文化城(周時期)。
最下層是龍山文化城址。修築城垣採用了堆築方法,也就是邊堆土邊夯實的方法,也採用了版築法。一般在外側取土,取土溝就成為城壕,城壕內壁和城垣外壁成一整體,加高了城垣外壁的高度。城子崖龍山城是一種台城,即城內地平面高於城外,只有南北兩門,城門門道不在城垣缺口處而在缺口外方,築了緩坡形門道,南門門道西沿發現牆和房址,可能是門衞房。這是全國首次認識這種史前台城,對後來確定龍山時代的城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間層是嶽石文化城是在龍山城的基礎上修築的,大多是貼龍山城垣內側修築,後又貼先築的嶽石文化城垣內側修築,城內面積約17萬平方米。城垣都有基槽,全採用原始版築,使用成把的小棍夯築,夯土層面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夯窩。
最上層是周代城,即《城子崖》一書中所説的灰陶文化時期,確切地説基本上是春秋城,不是商周城。儘管此城的修築是在嶽石文化城廢棄以後很久,但城垣仍在嶽石文化城垣的基礎上修築。春秋城的地面高於現今遺址地面,地面城垣已基本不存,地下牆基也很不完整。
考古發掘證明,龍山文化人來此居住時就開始建城,但並無龍山文化城以前的龍山文化堆積。而且龍山文化城主要是用堆積法築成的,夯築技術比較原始,而嶽石文化城是版築的,兩者城垣的夯土結構迥然有別。因此,證明上世紀30年代發現的黑陶文化城址是嶽石文化城,而不是龍山文化城。龍山文化城是這次的新發現,同時對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作出修正,確認是春秋城而非商周城。
這就不禁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即,城子崖沒有商代文化遺蹟,下層是龍山文化層、中層是夏文化層、上層是周代文化層。因此,是不是城子崖的諸侯“歷唐虞以迨夏、商、周,世襲子爵”,還是這三個文化層是由不同的諸侯受封,他們之間有沒有關聯,關聯是怎樣的?根據考古結論:最先在城子崖居住,即龍山文化層,是“東夷部族”,夏文化層的是“夏部落”,但這兩個文化層的居民都在夏代末或商代初期已全部離開了城子崖。商代和西周前期約700餘年城子崖一片廢墟。直至西周後期,約公元前976-前922年間,周穆王封懿公於譚,才重新開啓了城子崖的輝煌,所以這才是周代文化層。這應該是譚氏的直系祖先。下面就這三個部族的情況作簡要的説明。

譚國姓氏分佈

1、東夷部族。‘東夷’是東南沿海的古老部族,少昊是其中的一支。傳説少昊為史前五帝之首,是黃帝的兒子,姓已名摯,號金天氏,古代東夷族首領。因修太昊之法,故稱少昊。少昊自窮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稱金天氏。圖騰為鳥,贏姓,都於曲阜。《史記·五帝本紀》:“少昊青陽氏降居江水。”《屍子·仁意》:“少昊金天氏,邑於窮桑。”青陽氏即黃帝之子玄囂,江水即古瀆之一的沂水;窮桑在魯北泗水之陽,是黃帝氏族的發祥地,是當時泰山周圍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夏部落。指的是大禹的部落;公元前2070-前1600間,大禹的兒子帝啓廢除推舉禪讓制度,殺原定繼承人伯益,自立為王嗣位,從此確定了家天下;伯益“贏”姓後裔被逼自“城子崖”故地西遷,至皇覃氏故地“覃卩”城,而“城子崖”故地從此住滿了夏啓的“姒”姓後裔。
3、周穆王封懿公於譚。懿公系周文王同母弟弘農西虢侯虢仲之裔。六世西虢侯,其三弟名懿者,官拜車騎將軍,因討平東方諸侯之亂有巨勳,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農列侯爵,今封卿於譚列子爵矣,再立殊勳乃復侯爵”,於是周穆王封懿公於譚(譚宗浚處族譜明確記載為‘周穆王十五年封於譚’),譚宗浚,南海人(現今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神山管理區沙龍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陸潤庠榜進士第二人。)
4.《刺桑譚氏》記載:大宋紹興四年九代孫喆公序:譚國國君是商湯之後,也就是子姓。這個記載符合歷史學家編寫的《濟南通史》論述。
姓氏分佈 姓氏分佈
.參考資料:
濟南通史(一)遠古時代的濟南
(二)商朝前期商人東進與大辛莊聚落的建立及發展
(三)商朝後期譚國易姓與大辛莊聚落的衰落
(四)商朝在濟南的殖民點及其殖民統治
(五)帝辛徵夷方與徵夷方路線考五、西周時代的濟南
(一)齊魯建國及濟南一帶的諸侯國
(二)周道的修通與《大東》詩篇
(三)齊的西進和周的東征六、春秋時代的濟南
(一)齊滅祝與“公會齊侯於濼”
(二)齊桓公伐譚及其對濟南地區的經略
譚氏族源辨析
上章所提的“譚子”,作為西周王朝的侯爵中五等中的四等--子爵。在成周時封七十一國之中並無“譚國”,所以“譚為不得姓之國”①。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治郡縣亦無“譚”。但《左傳·莊公十年》明確所載,在公元前684年,齊師伐譚,譚國不能力敵,譚子奔莒國君奔莒國避難。
西漢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設置弘農郡,其轄陝、澠池新安、宜陽、陸渾、盧氏、丹水、析、商、上雒等十一縣。
“譚氏望出弘農”有兩層意思:①古譜記載“奔莒即郡稱弘農”指的是“譚氏來自弘農故地”,故譚氏總堂稱《弘農堂》,而並非自西漢始才有此郡望。②在弘農郡故地屢世仕宦,也稱“望出弘農”。而《齊郡堂》是留居青州的譚氏後裔所立的總堂名
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對先祖的源流的認識也就越來越模糊。所以,對於譚氏的源流的説法眾説紛紜。
譚氏系出“贏、姒、姬、子、己、媯”的説法都有,到底出自何姓
(1)出自“贏”姓
一説:夏封高陽氏之裔,伯益次子“若木”為徐侯,周武王封其裔36世“姬孝公”於“譚”,51世“祁義”始姓譚,71世“玉成”遷弘農。
二説:夏封高陽氏之裔,伯益長子“大廉”承伯益爵位為箕山諸侯,其裔附周伐商,周武王封其裔53世“襄”於“譚”,54世“雍”始姓譚,73世“宣”奔莒,76世“祁”周匡王四年(前609年)遷弘農,97世玉成遷南粵。此二説都自認為是位於今城子崖古譚國“前684年奔莒譚子”之前的譚氏源流世系,事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如冠以“譚”是不能成立的世系。我們從下面的文獻就可以看出:
竹書紀年》有記載:“夏後相三年,徵風夷”。“皇覃氏”城(城子崖龍山文化層)已被夏啓族人佔領,變成了大禹後裔“姒姓”的領地。“伯益”並未繼承“大禹”的位置,一説被禹子“帝啓”所殺(見《容成氏》“啓於是乎攻益自取”);一説 “避子啓於箕山之陰”(見《孟子.萬章上》 “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不論怎麼説,證明在“大禹”後裔到來之時“皇覃氏”暨伯益之後裔已遷徙。
在陝西、河南等地出土的器物,《父已滷》、《父已爵》、《覃父已》、《亞中覃父乙》、《共覃父已》、《共覃父乙》、《父丁爵》、《父艾丁》等青銅器,標明瞭器物生產者和所有者的族氏。銘文族徽顯示,“覃”是皇覃氏家族的徽識,有“覃”這個徽識的器物表明均系“皇覃氏”之器。在四川都江郾流域的彭州,竹瓦街,出土大批窖藏青銅器,其中《覃父癸》、《牧正父已》這兩行銘文,與當時的“皇覃氏”青銅器銘文完全一致。
【注】:以上所舉《父已滷》....等,有可能是“商代”後期之文物,依此分析有可能“覃”的標誌未必是“皇覃氏家族的徽識”;現代考古見有“婦好子曰覃”。
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考古學家對城子崖的最後考古發掘證明“城子崖”沒有“商周”文化層,暨“夏”代末至“西周”初,“城子崖”有700餘年斷代。“出自贏姓説”記載“譚”建國的時間都與考古發掘所見不符。其唯有可依據的是司馬遷寫的《史記》對“郯”與“譚”的混淆記載:《史記·齊太公世家》“二年,伐滅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故伐之”。
【注】事實上“郯”以鳥為圖騰,也有可能是商族;並非贏姓獨有。“郯”有可能是商族後代,“帝嚳擊磬,鳳皇舒翼而舞”(《帝王世紀》)。
(2)出自“姒”姓
此説最根本的依據是:第一,“夏後相三年,徵風夷”,此時大禹後代,大將“汝艾”佔領了位於城子崖的“皇覃氏”故城。之後未見史書記載大禹後代從此地遷出。故推測後來的“譚國”就是“汝艾”的後代所建。第二:“姒”姓説的始作俑者是萬姓通譜載,明朝蘇平仲“譚氏家譜序”。以明朝的文人所著的家譜序來作為論據,未免太草率。今江西保存有宋朝紹興四年譚喆《譚氏族譜序》、宋鹹淳三年《譚氏源流記》。
【注】姒”姓説在《濟南同史》論述為夏代至商中期居譚國之地的夏族姒姓,為商武丁所滅。
(3)出自“子”姓
此説主要依據“平陵為殷商帝乙之都”的傳説,認為“譚子”與商帝乙“子姓”為同姓。此説實為誤解。譚子的“子”為爵位。商帝乙“子姓”的“子”則為姓氏。是把“子爵”與“子姓”混淆的緣故。在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對“城子崖”的初步考古結論,誤把屬於嶽石文化時代的“黑陶文化城址”當成了“龍山文化城”,因此“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也出現了相應的錯誤認定。混淆了“城子崖”沒有“商周”(夏末至周初)文化城的事實。在城子崖北五里河叉處,發現商周文化遺蹟,但並無城址。當為商遺族採鹽之地。
【注】出自“子”姓主要依據:《濟南通史》,《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撰異》,民國檔案。及.《刺桑譚氏》記載:大宋紹興四年九代孫喆公序。皆注譚國國君是商湯之後,子姓
(4)出自“己”姓
“己”姓出自“莒”,因譚子奔莒,故有己姓説。“莒國”己姓子爵,開國君主為茲輿期。舊都介根,春秋初遷於莒。
(5)出自“媯”姓
因公元前684年之後,“譚國”逐漸成了齊國的附庸。故有“譚,齊所出”之説。公元前386年齊國大臣田和被周王室列為諸侯“媯”姓,徹底取代了姜姓政權,但仍以“齊”為國號,都臨淄。故有譚氏“媯”姓説。有人認為:“譚”人奪了“田齊”的權,後“譚”得以復國。但此不見有史籍記載,我斗膽認為這是臆造。
(6)出自“姬”姓
出自高辛氏帝嚳“姬”姓説,江西刺桑譚氏宗支、江西浯溪譚氏宗支,湖南《弘農堂》宗支,廣東梧村宗支等四大宗支的譚氏老譜序都有記載。譚氏系出自高辛氏帝嚳,其後裔古公亶父幼子季歷虢仲武王克商封虢仲於宏農②,為西虢侯。傳至六世西虢侯時,其三弟名“懿”官拜車騎將軍③,隨周穆王東征有功,周穆王封“懿”於“譚”為譚國,子爵。關於譚國始建於周穆王時期,衍昌公宗支古序有較詳盡的記載,《弘農堂》宗支古序也有記載(見寧鄉五修譜譜),梧村宗支也有記載(見梧村譜)。這些古譜記載的“譚國”建立時間與20世紀末考古學家對城子崖考古發掘得到“譚國”建國的時間出奇的吻合!
所以説周穆王封懿於譚,子爵;前684年譚子奔莒,以國為姓,以爵為名。

譚國商代虛構

城子崖1990年3月考古復探試掘可知:“試掘證明,龍山文化人來此居住時就開始建城,但並無龍山文化城以前的龍山文化堆積。而且龍山文化城主要是用堆積法築成的,夯築技術比較原始,而嶽石文化城是版築的,兩者城垣的夯土結構迥然有別。因此,此次證明上世紀30年代發現的黑陶文化城址是嶽石文化城,而不是龍山文化城。龍山文化城是這次的新發現,同時對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作出修正,確認是春秋城而非商周城。
龍山文化距今4600年,年代和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相當;嶽石文化距今3500--4000年,相當於山東地區的夏代;之後的東周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春秋、戰國時代。但夏和周之間,還有一個朝代“商”,1990年3月考古發掘證明“城子崖遺址”沒有發現商代的有關遺蹟!
龍山文化時期有“皇覃”①、 嶽石文化時期有“犭覃”、商代只有墓地,周代才有了真正意義的“譚”。
“皇覃氏”後裔“覃氏”。《竹書紀年》有記載:“夏後相三年,徵風夷,皇覃氏西遷顓頊之墟”③。説明伯益族人建立的“皇覃氏城”③(城子崖龍山文化層)已被夏啓族人佔領,皇覃氏被逼西遷。“皇覃氏城”變成了大後裔“姒姓”的領地。“伯益”並未繼承“大禹”的位置,一説被禹子“帝啓”所殺(見《容成氏》“啓於是乎攻益自取”);一説 “避子啓於箕山之陰”(見《孟子.萬章上》 “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不論怎麼説,證明在“大禹”後代到來之時“皇覃氏”暨伯益之後已西遷。在陝西、河南等地出土的龍山文化晚期的器物,《父已滷》、《父已爵》、《覃父已》、《亞中覃父乙》、《共覃父已》、《共覃父乙》、《父丁爵》、《父艾丁》等青銅器,標明瞭器物生產者和所有者族氏。銘文族徽顯示,“覃”是皇覃氏家族的徽識,有“覃”這個徽識的器物表明均系“皇覃氏國”之器④。在四川都江郾流域的彭州,竹瓦街,出土大批窖藏青銅器,其中《覃父癸》、《牧正父已》這兩行銘文,與當時的“皇覃氏國”青銅器銘文完全一致。所有這些東西,都證明了“皇覃氏”已西遷。
自 “祖乙”遷邢後,“邢”為商代的國都長達129年之久,盤庚遷殷後,邢地稱作井方,為商朝的重要畿輔方國商王武丁時期,井伯之女婦妌嫁於武丁為後,邢地乃成為井伯世襲封地,為商朝的肘腋之國,是商國北部屏藩。
(犭覃)地處“邢”東南。(犭覃)被“武丁”滅後,從此荒蕪⑥,考古發掘只見商代墓葬(商代墓葬是在“夏代遺蹟”之中挖掘而成)。(犭覃)地從此歸商族“邢”。“武丁伐 (犭覃)”伐的是大禹後裔“汝艾”建立的“(犭覃)國”。近代考古發掘出“武丁伐 (犭覃)”文物可見一斑。 [3] 
周滅商後,把商王畿分為邶、衞、鄘三個封區,設立三監,由武庚監管。周成王時,武庚叛亂周公東征,周初銅器夬方鼎銘“王來正井方”、乙亥父丁鼎“唯王正井方”就是周公東征邢地的歷史記載。
在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採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佔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繼之進兵東南,採用先弱後強的方針,先攻徐、淮等九夷。經連續作戰,攻滅熊、盈族17國,遷殷民於洛邑(今河南洛陽)。最後才揮師北上攻奄,迫使奄國投降。隨之,蒲姑等國也相繼降服。至此歷時三年的周公東征勝利結束。
《逸周書·作雒》篇説,武庚北奔,管叔自殺,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國,俘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篇則説,其滅國五十。地居河汾之東的唐也起事策應武庚的叛亂,後為周公誅滅。
周公輔佐周成王“封諸侯、建藩衞”,在商代奴隸制度的廢墟上,全面建立起新的封建領土製秩序。周王朝平定三監之亂後,為阻止戎狄向中原擴張和監控商遺民和東夷,封建衞國於商故都,封建燕國於燕山地區,但燕國距中原太遙遠,由燕國通往宗周的道路必須經過太行山東側平原,很容易被從太行突出的戎狄阻隔,因此封建邢國成為北連燕國,南接衞國,東結齊國的以蕃屏周的重要封國

譚國姓氏同源

少昊“摯”無疑是這個部族總首領,故而他能“有鳳鳥之瑞,以鳥名紀官”(《帝王世紀》)。商族先祖帝嚳很可能就是少昊摯的繼承者,成了這個鳥圖騰大部族的領袖,所以“帝嚳擊磬鳳皇舒翼而舞”(《帝王世紀》)。所以説,商族是這個鳥圖騰大部族的其中一分子,以玄鳥為圖騰。
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武丁封其子於炎地(今山東郯城)建立侯國,稱炎國。周滅商後,周武王將其封給帝乙長子微子啓,歸附於宋國所轄制,並允許享爵位,子爵。微子啓派其裔孫“子鷙”管理炎地,成為宋國的附屬國
西周初期活動在安徽泗州、江蘇泗洪一帶的徐夷,建立的“徐國”(都城當位於泗州、泗洪境內;並非徐州,徐州古名彭城)是東夷集團中最為強大的,相繼佔領了炎地彭城以東。由於徐夷的不斷壯大,炎國不斷被壓縮,此時“譚”有可能由宋國的附屬國“炎”分化而來。“炎”在春秋時期演變為“郯”,後為楚所滅。
注②:大宋紹興四年九代孫喆公序:譚國國君是商湯之後,子姓。這個記載符合歷史學家編寫的《濟南通史》論述。 [1]  [3] 

譚國故都遺蹟

城子崖遺址地圖 城子崖遺址地圖
譚國故城,古史記載繁多。《春秋.莊公十一年》杜預注:“譚在濟南平陵縣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兩公里處。《齊乘》:“東平陵在濟南東七十五里。春秋譚國,齊桓滅之。古城在西南,龍山街道相對。”今城子崖隔武源河與龍山鎮相對。《水經注.濟水》:“關蘆水來源馬耳山,北經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與武源水匯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源泉。北經譚城東,俗謂之有布城也。又北經東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武源水從發源至入巨合水,流經不過十餘里,而濱河古遺址平陵,巨合皆在其北,南則僅有城子崖,可見是譚城非城子崖莫屬。這些記載説明譚城位於武源水與關蘆水之間平陵城西南,隔關蘆水與龍山鎮相對。現武源水已乾涸,河道已整平,但從附近整體地貌上看,仍然依稀可辨原河道走向。譚國故城遺址,宛若城垣,斷垣殘壁至現今矗立在沃野平疇上。譚國故城的具體位置,不僅見載於官方的大量典籍、方誌,也見載於民間收藏的各地《譚氏族譜》之中。古譚城是1928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吳金鼎先生首次發現。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首次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5.600平方米,整個遺址南北長530米,東西寬430米,牆基寬12.113米,總面積22,36萬平方米。文化堆積一般為4米左右。1989年至1991年又再次進行發掘,有了新的認識:“龍山文化人來此居住時就開始建城,但並無龍山文化城以前的龍山文化堆積。而且龍山文化城主要是用堆積法築成的,夯築技術比較原始,而嶽石文化城是版築的,兩者城垣的夯土結構迥然有別。因此,此次證明上世紀30年代發現的黑陶文化城址是嶽石文化城,而不是龍山文化城。龍山文化城是這次的新發現,同時對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作出修正,確認是春秋城而非商周城。”

譚國城子崖

城子崖遺址 城子崖遺址
2600多年前的古譚國故城——城子崖。據《姓纂》和《姓譜》記載:“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二里。”這是指譚國都城所在。古譚國位今山東省中部,南倚泰山山地北緣,北臨黃河(古濟水)南岸,隔河與濟陽相望,西至長清區西黃河右岸的廣裏,東至長白山與鄒平,臨淄為界。周代的譚國四鄰:東為齊國,南為魯國,西為衞國,西南為遂國,北隔清河(今黃河)為燕國。譚國“蓋青濟之喉襟,登泰萊之要衝”。前控羣山,蜿蜒其南界為屏障;後攬河澤,北扼滔滔黃河之天險,素為戰略要地。 據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先生考證:“城子崖,即古譚國之城,譚建國在殷之末葉。”徐北文著《平陵城上雨絲絲》認為,城子崖到了商代,即建立了國家——譚,並由原始社會的居民點發展成為一座城堡,修築了城池。顧東高著《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和《城子崖考察報告》均認為譚之立國是在商代。
城子崖是一處高出平地三至五米的長方形台地,其外觀狀如城垣。故村民呼之曰“城子崖”。城子崖位於龍山鎮東略北,西倚今小青河支流鉅野河,南距膠濟鐵路平陵城站0.5公里,東北距平陵古城3.5公里,北距商代譚國的早期都城0.5公里,舊濟青公路東西穿過遺址。系武源河畔一隆起的台地。

譚國文化堆積

城子崖遺址地圖 城子崖遺址地圖
譚國故城豐富的文化堆積,説明了當時城內已集居了相當可觀的人口,從文化堆積的普遍性來看,幾乎不存在空白區,並且一些房屋緊挨城牆建造,有的就建在早期的城牆之上,這説明當時在城內居住的人口已十分擁擠。現今國內學者多認為龍山時代居民數量為5000至10000人。到了譚國時期人口發展已不少於15000人。從遺址的文化遺存的面積看,足可領略龍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動人風采。遺址中出土的文物,種類之多,數量之大,構思之精巧,藝術造詣之深,皆為世人所稱道。當時的譚城處於大周王朝通往東方各國的周道上,可見在遙遠的古代,這裏曾放射出燦爛的中華文明之光。譚國都城前後使用達數千年之久,是我國第一座時跨龍山、夏代至春秋使用時間最久的早期城市,也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僅有的始於夏代的城市。考古界還發現,以譚國都城城子崖為中心的夏代古城散佈於周圍多達30餘處,其中8萬平方米以上的就有八處,這些都是伯益執政時期的所在。至春秋時期,譚國地域內共發現古遺址近百處,其中如巡檢遺址、七郎院遺址,東澗溪遺址、候家遺址、馬安遺址、西鵝莊遺址等文化遺存,可謂豐富至極。這些無疑對研究山東龍山文化、龍山時代城市的起源、夷商關係、譚國曆史等史學理論課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譚國文明古國

譚國位置

譚國所在地,自伯益皇覃氏始,歷唐虞以迨夏商,其分屬不有同。龍山文化時期有“皇覃”、 嶽石文化時期有“犭覃”、商代只有墓地,故地可能已屬邢國。自周穆王再分封譚國,歷史延續時間較長。燦爛的譚國文化是譚子的祖先和後裔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結晶。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艱難跋涉中生存、延續、豐富、發展着的譚國文化象波瀾壯闊的千里黃河奔騰不息。譚文化是東夷文化淵源主幹的延續,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譚文化豐富、充實了龍山文化的寶庫,使之似噴發不息的源頭,注入了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譚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又獨具丰姿卓立不羣。
春秋時期譚國都城的內城址。城始建於龍山文化的早期,距今約4500年左右。經歷了龍山時代全過程,並不間斷地進入了夏代。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城牆的修葺不斷進行,後修的城牆或疊壓在早期的城牆之上,或緊貼在早期城牆的內外兩側修築,最早築的城牆在遺址的最西部,牆基寬約10米,現殘高約3米。後經歷年修築,夯層逐漸規整,其上圓形的弧底夯窩至現今仍歷歷可辨。形象地反映了龍山時代築城技術漸進發展提高的具體過程。

譚國早期城市

在譚國故城城子崖遺址,井的發現印證了古史傳説中“伯益作井”的記載。伯益生活的時代是龍山文化時代晚期,井的發現,證明古史所記不誤,井的發明與使用,是覃國先民在改造自然鬥爭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並從某種程度上,直接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生活方式,她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為人類自身的發展開闢出一條通往自由王國的坦途。井的發明與利用,與早期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她使進入高度密集聚居區的覃國先民們,無須奔波於河流之濱,可方便地獲得生產和生活用水,並使對農田的灌溉成為可能。可以想見,周代譚國故城當年的繁榮,與井的發明和推廣有着極大的關係。當年譚國都城南為羣泉平澤,東西兩邊緊臨流水不竭的河流,卻仍然普遍用井,也正説明了譚國故城人口的高度密集,生產的日益擴大和經濟繁榮,更説明譚城是一座頗具規模的早期城市。從而使譚國故城的早期文明之花,綻放得更加鮮豔絢麗多彩。 [2] 

譚國君主世系

黃帝→少昊→顓頊→女修大業皋陶→伯益→若木→天文→丁仁→正田→來發→亞儉→進國→任養→龍雲→只得→三多→古未→齊伯→華正→二中→勝男→家慶→守信→高金→花三→傳東→心為→多分→子文→亞令→福任→仁才→進林→金鬱→仕水→宏權→榮華→春慶→振興→天榮→瓊國
國君稱號
姓名
在位年數
身份説明
姬孝公
瓊國
在位28年
-
-
傳光
在位34年
瓊國長子
來富
在位31年
傳光長子
有德
在位36年
來富次子
四餘
在位22年
有德次子
季生
四餘之子
平南
季生次子
員餘
平南長子 /加封譚子侯
日龍
員餘長子
月可
日龍長子
草立
月可次子
木元
草立長子
花桂
木元次子
開來
花桂長子
賢禮
開來次 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