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全播

鎖定
譚全播(834年-918年),男,江西寧都石上鎮斫柴崗村人。唐末時據有虔州,拜百勝防禦使、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
本    名
譚全播
所處時代
唐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西寧都石上鎮斫柴崗村
出生日期
834年
逝世日期
918年

譚全播人物簡介

譚全播(834年-918年)字勇。主要活動於唐末。江西寧都石上鎮斫柴崗村人。唐僖宗進士。唐末虔州農民起義軍副首領。遠祖居山東,後徙撫州。其父譚寅郎於唐元和年間由撫州遷虔化 (今寧都)縣。全播見識卓遠,智勇雙全。黃巢起義後,南方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唐光啓元年(885年),全播與表弟盧光稠在南康縣石溪都 (今上猶縣雙溪鄉)聚眾起義,併力舉盧光稠為統帥,自則為謀士 (副首領)。起義後,全播機謀百斷,且與盧光稠配合默契,使義軍節節勝利,在軍中有 “小諸葛”之稱。
梁開平元年 (907年),劉巖領兵趕盧光稠之兄光睦出潮洲,又引兵數萬圍攻虔州。大兵壓境,州城危急,盧光稠問策於全播。全播設計,選萬餘精兵,預伏山谷,然後約劉巖於城南山坡決戰。屆時,全播僅派數千老弱兵出戰,激戰中假裝潰退,劉巖率軍猛追,落入埋伏,措手不及,大敗而逃。盧軍大獲全勝。由此,全播更獲盧光稠敬重。開平五年 (911年),盧光稠病重,欲將符印交全播,全播堅辭不受。不久,盧光稠病逝,全播擁立其長子延昌繼位。盧延昌繼位不長即被其父部將黎球殺害。全播為避黎球加害於己,遂稱病閉門不出。未己,黎球暴卒,其部將李彥圖自立。全播仍託病重,謝絕與外界往來。稍後,李彥圖又死。經虔州兵民懇請,全播始開門接客理事,並派人請命於後梁。乾化二年 (912年),後梁授全播為百勝防禦使兼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在位七年,政績卓著。貞明四年 (918年),吳國派兵攻破虔州,全播被俘。吳主楊隆演敬其忠貞,不忍加害,釋放之。數年後病逝於仁和 (今撫州),享年85歲。 [1] 

譚全播人物生平

譚全播唐末起義

少年時便有勇敢和智謀,與同鄉盧光稠關係很好,盧光稠相貌雄偉,但沒有才能,只有譚全播一直很佩服他,願意為他效力。唐末時,黃巢起義軍崛起,南方也頗多變亂,譚全播對盧光稠説:“天下洶洶,此真吾等之時,無徒守此貧賤為也!”盧光稠同意,於是一起聚眾為盜。開始,大家推舉譚全播為主帥,但譚全播認為:“諸君徒為賊乎?而欲成功乎?若欲成功,當得良帥,盧公堂堂,真君等主也。”大家並不表示贊同,譚全番大怒,拔劍擊木,大呼説:“不從令者如此木!”大家恐懼,於是擁盧光稠為帥。

譚全播崢嶸歲月

當時,原孫儒叛軍的一支王潮部南下攻陷嶺南,譚全播出兵抗擊,佔據虔、韶二州,又派遣盧光稠的弟弟盧光睦攻潮州。盧光睦恃勇輕進,譚全播勸其持重,不聽,知道他必敗,伏兵于歸路。盧光睦攻潮州不利,果然敗退,譚全播以伏兵邀擊追兵,大敗之,遂取潮州。當時,清海節度使劉巖派兵數萬攻佔南海,打敗了盧光睦,又以兵數萬攻虔州。盧光稠大懼,譚全播認為“吾知劉巖易與爾!”挑選選精兵萬人,伏于山谷中,佯裝準備在城南決戰,卻只以老弱五千出戰,劉巖輕視,發兵急攻,譚全播伏兵攻擊,大敗之。

譚全播受請出山

後梁滅亡唐朝後,江南、嶺表的土地全部被吳國和南漢瓜分,只有盧光稠以虔、韶二州歸附後梁,願通道路,輸貢賦。後梁太祖朱全忠設置百勝軍,以盧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後又改為鎮南軍。開平五年,盧光稠病重,以符印讓於譚全播,譚全播不受,在盧光稠死後,擁立其子盧延昌為鎮南節度使留後。盧延昌年輕喜歡遊獵,不修政事,指揮使黎求閉門以拒盧延昌,將其殺死。黎求顧及譚全播的威名,意欲殺之,譚全播大懼,稱疾不出。乾化元年,黎求暴死,牙將李彥圖又自立為防禦使,不久,李彥圖也病死,虔州人民一齊來到譚全播的府第,扣門請求他出來擔當大任,譚全播這時才決定出山,遣使請命於後梁,被拜為虔州防禦使。
此後,譚全播治理虔州長達七年,頗有善政。918年,吳王楊隆演以右都押牙王祺為虔州行營都指揮使,率領洪、撫、袁、吉四州之兵進攻虔州,譚全播死守,王褀攻之不克,病死。7月,楊隆演又以鎮南節度使劉信為虔州行營招討使,繼續圍攻虔州,譚全播求救於吳越閩國楚國,吳越王錢鏐以統軍使錢傳球為西南面行營應援使,率兵2萬攻信州,楚王馬殷遣大將張可求率兵萬人進屯古亭,閩兵駐於雩都,共同解虔州之圍。然而,吳越兵攻信州不克,劉信的大將張宣又擊敗張可求,閩國也退了兵,虔州成了孤城。

譚全播英雄病故

9月,劉信集中兵力攻城,譚全播死守,劉信無奈之下,意欲撤兵,但被吳國宰相徐温制止,派遣劉信之子劉英彥率親兵3000,前往助攻,又讓牙內指揮使朱景瑜與其同行。11月,劉信竭盡全力再次攻城,城中被圍日久,飢疲窘迫,終於被攻克,譚全播逃奔雩都,但很快被吳兵追擒。劉信對譚全播很尊重,讓人把他送到廣陵,譚全播年事已高,又受此屈辱,不久在廣陵病死,時年85歲。

譚全播籍貫之謎

關於盧光稠與譚全播的籍貫,《南安府志》、《贛州府志》、《南康縣誌》、《上猶縣誌》均載南康石溪都(今上猶雙溪鄉)人。查此説源出歐陽修編撰的《新五代史》,後世的史、志、辭書多沿載。其實歐陽修是誤把盧、譚起義地點當成籍貫,後來他發覺了這一錯誤,便在他以後編撰的《新唐書》中改正過來,記盧、譚為“虔人”。而“虔”並非指贛南。現在的贛南當時分為南安郡和虔州。南安郡治大餘,範圍包括大餘、南康、上猶,所以歐陽修説的虔人不是南康人也不是上猶人,實際是指虔化縣人。
説盧、譚籍貫在寧都,有以下資料為證。l、從家譜看,盧、譚本人及其在寧都的直系先輩無遷徙南康或上猶的記載。2、從墓葬看,盧光稠上四代及其夫人文氏之墓都在麻田附近,墓均完好,碑字清晰;盧光稠在62歲前後,在寧都洛口厚田村龍坊社圍裏建一生墓,意欲卒葬故土,歿時因“字向不利”,故葬贛州水東東林寺。譚全播卒於仁和(今杭州),葬於隆興(今南昌)城內,後遷葬寧都縣清泰鄉密石崗,1948年該墓尚存。3、明代左都御史寧都人陳勉撰的《清音韶坊盧王祠記》中載:“太尉盧公光稠,字茂熙,生於虔化之韶坊。……乃與邑人譚全播議,欲為保障之計,……公歿,士民慕之,立祠祀公。”

譚全播作品記載

盧光稠、譚全播,皆南康人也。光稠狀貌雄偉,無佗材能,而全播勇敢有識略,然全播常奇光稠為人。唐末,羣盜起南方,全播謂光稠曰:“天下洶洶,此真吾等之時,無徒守此貧賤為也!”乃相與聚兵為盜。眾推全播為主,全播曰:“諸君徒為賊乎?而欲成功乎?若欲成功,當得良帥,盧公堂堂,真君等主也。”眾陽諾之,全播怒,拔劍擊木三,斬之,曰:“不從令者如此木!”眾懼,乃立光稠為帥。
是時,王潮攻陷嶺南,全播攻潮,取其虔、韶二州,又遣光稠弟光睦攻潮州。光睦好勇而輕進,全播戒其持重,不聽,度其必敗,乃為奇兵伏其歸路。光睦果敗走,潮人追之,全播以伏兵邀擊,大敗之,遂取潮州。是時,劉巖起南海,擊走光睦,以兵數萬攻虔州。光稠大懼,謂全播曰:“虔、潮皆公取之,今日非公不能守也。”全播曰:“吾知劉巖易與爾!”乃選精兵萬人,伏山谷中,陽治戰地於城南,告巖戰期。以老弱五千出戰,戰酣,偽北,巖急追之,伏兵發,巖遂大敗。光稠第戰功,全播悉推諸將,光稠心益賢之。
梁初,江南、嶺表悉為吳與南漢分據,而光稠獨以虔、韶二州請命於京師,願通道路,輸貢賦。太祖為置百勝軍,以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又建鎮南軍,以為留後。
開平五年,光稠病,以符印屬全播,全播不受。光稠卒,全播立其子延昌而事之。延昌好遊獵,其將黎求閉門拒延昌,延昌見殺。求因謀殺全播,全播懼,稱疾不出。求乃自立,請命於梁。乾化元年,拜求防禦使。求暴病死,其將李彥圖自立,全播益懼,遂稱疾篤,杜門自絕。彥圖疑之,使人覘其動靜,全播應覘為狀以自免。彥圖死,州人相率詣全播第,扣門請之,全播乃起,遣使請命於梁,拜防禦使。全播治虔州七年,有善政,楊隆演遣劉信攻破虔州,以全播歸廣陵,卒年八十五。當盧氏時,劉?已取韶州,及全播被執,虔州遂入於吳。(摘自《新五代史》)
參考資料
  • 1.    寧都人物誌卷二 古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