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政

(傑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將)

鎖定
譚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原名譚世名,號舉安,生於湖南省湘鄉縣楠竹山村,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7]  。傑出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9] 
1927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三十一團秘書,紅四軍軍委秘書長、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中局常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第三政委,中南局第一副書記,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常委等職。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 [9]  ,並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8年11月6日,譚政於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0] 
中文名
譚政
別    名
原名譚世銘,號舉安 [1]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湘鄉 [1] 
出生日期
1906年6月14日
逝世日期
1988年11月6日
代表作品
《八路軍政治工作的回顧》
《東北野戰軍平津戰役政治工作》等
主要成就
獲得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 
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 
軍    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譚政人物生平

譚政於1906年6月14日出生於湖南湘鄉楠竹山村,其父譚潤區按照祖父遺願,取名為譚世名,號舉安。 [2] 
1912年(時年6歲),啓蒙教育於七星橋的譚氏宗族的私塾陳賡與譚政同就讀於七星橋私塾)。
1923年,就讀於縣立東山學堂,閲讀《新青年》等進步書籍,並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
1955年在旅大抗登陸軍事演習看台上 1955年在旅大抗登陸軍事演習看台上
1927年春,由小學教師投筆從戎,到漢口參加國民革命軍,在第4軍總指揮部特務營第2連任上士文書,後任營指導員辦公所准尉書記。
1927年07月底,編入“武昌警衞團”任第9連文書、第2營營部書記和江西省防軍暫編第1師師書記。
1927年09月,參加了“秋收起義”。“三灣改編”時,被編入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任團部書記。
1927年10月,在井岡山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11月,為解決過冬給養等問題,隨時部隊下山打茶陵,在紅軍部隊設立政治機關,任政治部宣傳員、分隊長。後調任紅4軍前委秘書,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期間協助毛澤東起草報告(後編入《毛澤東選集》中的《井岡山的鬥爭》一文)
1955年,同夫人及孩子合影 1955年,同夫人及孩子合影
1928年04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在井岡山成立,任第31團黨委秘書。
1929年01月,紅4軍向贛南、閩西進軍,隨主力參加攻打長沙戰鬥,發展和鞏固革命根據地。
1929年03月,任紅4軍第3縱隊隊委秘書。
1929年10月,第3縱隊參加攻打廣東梅州戰鬥,縱隊黨代表羅榮桓指揮部隊撤出梅州市區梅城時,身受重傷,譚政冒着槍林彈雨和戰友一起將羅抬下火線。接任3縱隊政委。同年夏,任紅4軍軍委秘書長,後任紅4軍政治部訓練部部長。
1929年12月29日,出席了在福建上杭古田召開的紅4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
1930年任紅12軍政治部主任 1930年任紅12軍政治部主任
1930年06月,任擴編後的紅12軍政治部主任兼教導大隊政委,並指揮教導大隊參加了二次攻打長沙的戰鬥。
1931年春,紅12軍部隊改編,率軍部及紅12軍一部再次入閩,又成立了新12軍,仍任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漳州等戰役。之後,與軍領導率紅12軍主力返回江西,參加南雄、水口戰役,又北上攻打宜黃、樂安、南豐。之後,紅12軍併入紅22軍,任紅22軍政治部主任。
1933年01月,紅22軍與紅1軍團合編,改為直轄師,任紅1軍團第1師政治部主任,後任師政委。參與指揮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並寫了若干篇戰時政治工作的戰鬥總結報告。
1934年09月,協助師長李聚奎指揮新田夜間戰鬥。寫了戰時政治工作經驗總結專題報告。
參觀“汽車俱樂部”各種文體器材 參觀“汽車俱樂部”各種文體器材
1934年10月16日,寫了《高興圩以北戰鬥》政治工作專題報告,還為1師寫了月終和季度工作總結。
1935年01月,“遵義會議”後,一渡赤水之前,毛澤東召見紅1師師長李聚奎、政委黃蘇、政治部主任譚政談話,傳達遵義會議精神,通報軍委關於部隊縮編的決定。長征路上,他寫的《最後的一道封鎖線》的通訊刊登在《紅星》報上。
1935年10月,調任紅1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
1935年12月,恢復紅1師建制,又任紅1師政治部主任。
1936年,進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1936年03月26日,總結寫出《關於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見》並獲得中共中央按語。(譚政的這篇文章,以我軍政治工作從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轉變,發揮着重要的指導作用)予以轉發。隨後任紅軍後方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後方政治部主任。
1937年10月,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02月,與羅瑞卿、歐陽毅、張愛萍赴武漢出席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全國軍隊政工會議。
在陝北保安(今志丹縣)紅軍大學校園 在陝北保安(今志丹縣)紅軍大學校園
1943年 [6]  ,任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抗戰期間,譚政撰寫論述軍隊政治工作的文章,發表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對堅持敵後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裝的政治工作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44年04月,受中共中央委託,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主持和指導下,起草並由他在西北局高幹會議上作了《關於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報告稿,經擴大的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通過)。這個《報告》是繼"古田會議"決議之後,關於人民軍隊建設和軍隊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歷史文獻。建國以後,中央軍委及總政治部曾幾次將《報告》作為軍隊政治工作文件,重新印發部隊進行學習。
1945年,參與籌備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譚政(右一)同羅榮桓等在一起 譚政(右一)同羅榮桓等在一起
1946年01月,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參與領導創建和鞏固東北根據地的鬥爭,協助政委羅榮桓領導部隊政治工作。及時起草、發出指示;深入前線進行政治動員;開展戰評和立功運動等,為提高部隊戰鬥力,保證戰鬥取得勝利做了大量工作。
1948年08月14日,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正式分開,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時值遼瀋戰役之前,着重抓了以訴苦教育提高階級覺悟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又經過充分的政治動員,部隊戰鬥情緒空前高漲,這為遼瀋戰役和解放全東北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譚政夫婦 譚政夫婦
1948年11月18日,在瀋陽主持召開各縱隊政委、政治部主任參加的政工會議,接到中央軍委提早入關的作戰命令後,即將政工會議改為入關參加平津戰役的緊急動員大會。親自作了政治動員,要求東北野戰軍全體指戰員在平津戰役中,要虛心向友軍學習,自覺地照顧友鄰部隊。
1948年12月07日,東北野戰軍指揮機關入關後,起草了《目前作戰的政工動員》指示,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名義於12月11日發出。第二天,又起草發出《關於平津作戰政治鼓動的指示》。平津戰役中,針對北平是文化古都和天津是商埠大城市,以及外國使館和領事館多而容易引起涉外事件等特點,注重抓了部隊嚴格執行城市政策和嚴守紀律問題。主持制定了《入城須知》、《約法八章》等規定下發部隊執行。攻克天津後,任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親自檢查了部隊在天津執行政策紀律情況,並向中央寫了《關於攻津部隊作戰勇敢、紀律良好及戰後情況》的報告,中央軍委將此報告批轉(用電報)各野戰軍。
後排左三為毛澤東、左八為譚政 後排左三為毛澤東、左八為譚政
1949年0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04月11日起,四野主力向華中華南進軍,挑起了領導部隊政治工作的重擔(政委羅榮桓因病未隨軍南下)。進軍途中,領導各部隊開展了以團結互助、愛兵尊幹為中心的政治工作,提出了打仗好、走路好、團結好、紀律好的要求。在“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鼓舞下,部隊情緒高漲,鬥志昂揚,很快突破敵人長江防線,
1949年05月17日,佔領武漢。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廣州。
譚政珍貴照片集
譚政珍貴照片集(17張)
1949年12月,任中南軍區暨第4野軍第3政委兼幹部管理部長,參與指揮部隊剿滅國民黨殘部和大股土匪,以及實施民主改革的艱苦鬥爭。針對廣西少數民族頭人與國民黨殘餘武裝相勾結的情況,及時指導部隊堅決貫徹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並舉的方針,要求部隊嚴格執行新區政策和羣眾紀律。針對部隊所處環境的轉變,加強了部隊的思想教育和各級黨委、連隊黨支部的思想建設,並大力組織幹部戰士學習文化。
譚政(右)在瀋陽軍區某部視察 譚政(右)在瀋陽軍區某部視察
1954年02月,任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54年09月,任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委員,國防部副部長。
1954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1955年0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並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09月,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作了題為《建軍新階段政治工作的若干問題》的發言。這是我軍建軍新階段的政治工作文獻,後被中央軍委印發全軍。在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在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1959年6月8日,賀龍與譚政 1959年6月8日,賀龍與譚政
1956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在主持全軍政治工作期間,把全部精力傾注於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事業,堅持原則,執行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幹部路線。在政治運動中,堅決貫徹中央方針與指示,不搞擴大化。他高瞻遠矚,強調在全軍普及文化教育,是我軍建設的一個戰略性措施。他還主持制定和下發了關於加強幹部理論教育的指示、院校政治理論教育大綱、軍隊中高級幹部文化教育十年規劃、海島工作綱要等重要文件。他經常深入部隊,瞭解情況,指導工作,要求總政治部和各級政治機關保持深入實際、聯繫羣眾、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
1959年09月,任中央軍委常委,還擔任中共中央監委副書記、第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60年,陪同賀龍會見外賓 1960年,陪同賀龍會見外賓
1960年10月,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林彪陷害,給他強加了“反對毛澤東思想”、“在總政結成反黨宗派集團”等莫須有的罪名,遭到錯誤的批判,受到撤職、降職處分。“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 [4] 
1975年春,被解除監禁。
譚政(右三) 譚政(右三)
1975年08月,出任中央軍委顧問。重新工作後,不顧衰弱的身體,深入邊防海島,看望指戰員,體察部隊生活,帶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撰寫了《八路軍政治工作的回顧》、《東北野戰軍平津戰役政治工作》等文稿。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1980年,中共中央對譚政受到的政治誣陷給予平反。
1988年0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譚政 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10] 
1988年11月06日,譚政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3] 

譚政軼事典故

譚政投筆從戎

在陳賡的介紹下,譚政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由於他文化程度高,是個小“秀才”,就先在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第2連任上士文書。從此,他由一個平民百姓一下轉變成了一名身着戎裝的革命軍戰士。下到連隊以後,他開始學習持槍、瞄準這些基本軍事技能。從他踏入軍營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在不知不覺中與中國革命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了。
軍事訓練結束以後,譚政又到營裏任營指導員辦公所准尉書記。就在他一心希圖報國的時候,風雲突變,張作霖在北京殺害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大釗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許克祥在長沙發動了“馬日事變”,殺害共產黨人、革命羣眾、國民黨左派1萬多人。在白色恐怖籠罩下,革命陷入低潮。但是,譚政沒有被嚇倒,反而更堅定了革命的決心。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同年9月,譚政隨警衞團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部隊開赴井岡山後,10月,譚政在軍官連經連隊黨代表宛希先和寥春芳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任宣傳員、宣傳隊長。11月中旬,為解決過冬給養等問題,譚政隨部隊下山打茶陵,佔領茶陵縣城。此時,紅軍部隊開始設立政治機關,譚政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政治部宣傳員、分隊長。1928年2月,毛澤東任前委書記時,譚政任前委秘書。在前委書記毛澤東身邊工作,不斷受到教育和鍛鍊。這期間,他學習毛澤東政治建軍思想,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以及處置問題的高度原則性,協助謄正毛澤東起草的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
1928年4月,朱毛兩支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譚政調紅4軍31團任團黨委秘書。12月,湘、粵、贛三省國民黨軍閥部隊聯合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為了調動敵人,在更廣大的地區同敵人展開游擊戰爭,1929年1月中旬,以紅4軍軍部、特務營、獨立營和28團、31團等為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譚政隨主力參加攻打長汀的戰鬥,發展和鞏固革命根據地。3月,經過艱苦轉戰,紅4軍進駐長汀城。佔領長汀,這是紅軍入閩作戰以來一次大的勝利,為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譚政特地在長汀照相館留影。1929年3月中旬,紅4軍在長汀整編。原28團大部改編為第1縱隊,軍部直屬特務營、獨立營和28團1部改編為第2縱隊,原31團改編為第3縱隊。不久,譚政繼任第3縱隊黨委秘書。這時,蔣桂戰爭爆發,紅4軍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回師贛南,擴大贛南根據地。在贛南,譚政調任紅4軍軍委秘書長。以後,又擔任紅4軍政治部宣傳部長。1929年5月,閩西土著軍閥陳國輝、張貞等部同廣東軍閥打仗,紅4軍趁機由瑞金和武陽之間穿過,第二次進入閩西。閩西敵軍守備虛弱,紅4軍攻勢猛烈,勢如破竹,先後攻佔龍巖、坎市、湖雷、永城等城鎮,同年9月又一舉攻克上杭。10月,第3縱隊參加攻打廣東梅州戰鬥,縱隊政委羅榮桓指揮部隊撤出梅州市區梅城時,身負重傷,譚政冒着槍林彈雨和戰友一起將羅榮桓抬下火線。後來,譚政接任第3縱隊政治委員
自譚政隨毛澤東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以來,紅4軍雖然取得了首戰長嶺寨、三打龍巖城、攻佔上杭的卓著戰績,但也打過一些敗仗,暴露出紅4軍內部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問題。譚政向毛澤東彙報了軍隊內部的一些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和作風問題,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注意,認為要把紅軍建設成一支戰鬥過硬、作風過硬的鋼鐵隊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促成了“古田會議”的召開。1929年12月29日,紅4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上杭古田村召開。大會討論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草案》。古田會議確立了工農紅軍建軍方向和原則。譚政出席了這次大會,並參加了《古田會議決議草案》的討論。1930年6月,紅4軍擴編,以紅4軍第2縱隊為基礎,擴編為紅12軍,譚政升任紅12軍政治部主任兼教導大隊黨代表(後稱政治委員)。之後,紅12軍與紅22軍合併,譚政繼任紅22軍政治部主任。
在井岡山斗爭及開闢贛南、閩西根據地的鬥爭中,譚政對紅軍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紀律建設,對貫徹古田會議決議,都傾注了心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重視部隊政治工作的開展,重視總結戰時政治工作經驗。在紅軍行軍打仗極為緊張的情況下,他寫出了《新田夜間戰鬥政治工作》、《高興圩以北戰鬥政治工作》等政治工作報告,對紅軍早期政治工作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譚政還參加了井岡山、閩西、贛南等革命根據地的發展、鞏固和建設工作。他忠實、堅定地貫徹執行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方針和政策。
1933年1月,紅22軍又與紅1軍團合編,取消軍的建制,改為直轄師。譚政任紅1軍團第1師政治部主任。紅1師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接連打了一系列勝仗。譚政參與了紅1師的領導和指揮,特別是在政治工作方面,他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1方面軍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譚政協助師長、政委,率領部隊突破敵人的封鎖,向貴州進軍。當時,紅軍部隊的廣大成員,普遍文化低,有許多文盲。譚政針對部隊這種狀況,雖然處於艱苦的戰爭環境,他仍然動員和號召全師幹部戰士學文化。戰鬥間隙,不管是指揮員還是戰鬥員,凡是文盲者,都得參加識字班活動。紅1師的文化學習在譚政的積極領導下,開展得十分活躍。這對提高廣大指戰員的文化素質、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號召力大有好處。為了總結經驗,以利再戰,譚政每月都要寫一篇政治工作報告。他所寫的《月終政治工作報告》和紅軍戰時政治工作經驗所提出的基本原則,與毛澤東提出的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和瓦解敵軍的軍隊政治工作三大原則相一致,直到後來都有力地指導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政治工作,以及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

譚政接任政委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左”傾路線的錯誤領導,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後,一渡赤水之前,毛澤東召見紅1師師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譚政談話,傳達遵義會議精神,通報軍委關於部隊縮編的決定。對此,譚政歡欣鼓舞,熱情地向部隊傳達貫徹遵義會議決議。遵義會議之後,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領導下,譚政接任紅1師政委職務,率領部隊堅定不移地執行了黨中央的北上方針。
1935年10月,紅軍陝甘支隊抵達陝北之後即行整編,準備東征,開赴抗日前線。部隊整編時,恢復紅1師建制。譚政調回紅1師任政治部主任。1936年,譚政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3月26日,他寫了《關於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見》,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出:鑑於黨的政策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轉變,使紅軍的政治工作在某些問題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第一,中日間的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階級矛盾應當適應於民族矛盾。第二,紅軍政治工作從比較單純的社會活動,轉變到複雜的社會活動。第三,紅軍在政治工作中,要利用許多舊的形式,充實新的內容。黨的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基礎,政治工作應該通過黨的組織進行,使政治工作指導系統和黨的工作指導系統融為一體。因此,黨的一切決定,均須經過政治機關和團支部作用去實現。由於形勢變化,環境的複雜,影響着每個紅軍戰士心理意識上的變化,必須注意和加強鞏固紅軍的工作,加緊戰士的基本教育,提高其民族與階級覺悟,堅定其革命意志。在統一戰線下的宣傳教育的原則是:第—,着重於黨的策略的解釋,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殖民地的剝削的教育,以保持紅軍的階級本質和應有的特色;第二,利用中國民族革命運動的歷史傳統、人物、事蹟和經驗教訓,作為課內的引證內容和課外的發揚;第三,注意關於國際問題的教育,解釋侵略陣線與和平陣線,法西斯主義與社會主義,聯繫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法西斯主義運動,等等;第四,適當採擇三民主義中革命的部分內容。後來,他將這篇凝聚心血的報告上報黨中央。中共中央加按語:“……譚政的這篇文章,對我軍政治工作從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轉變,發揮着重要的指導作用",並予以轉發。之後,譚政任紅軍後方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後方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1944年4月,受中共中央委託,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主持和指導下,譚政起草並由他在西北局高幹會議上作了《關於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是繼古田會議決議之後關於人民軍隊建設和軍隊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歷史文獻。建國以後,中央軍委及總政治部曾幾次將這個《報告》作為軍隊政治工作文件,重新印發部隊進行學習。
抗日戰爭勝利後,譚政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參與領導創建和鞏固東北根據地的鬥爭,協助政委羅榮桓領導部隊政治工作,及時起草、發出指示;深入前線進行政治動員;開展戰評和立功運動等,為提高部隊戰鬥力,保證戰鬥取得勝利,譚政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8月14日,東北軍區與東北野戰軍正式分開,譚政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時值遼瀋戰役之前,他着重抓了以訴苦教育提高幹部戰士階級覺悟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經過充分的政治動員,各部隊戰鬥情緒空前高漲,這為遼瀋戰役和解放全東北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譚政得到平反

1980年,中共中央對譚政受到的政治誣陷給予平反。1988年7月,譚政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同年11月6日,譚政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  [3] 

譚政人物評價

“您對人民軍隊的政治工作的建樹,您對革命的功跡,是永不磨滅的。”--徐向前 [5] 
畢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業業以身作則不朽功績在三軍,終生遵循立黨為公坦坦蕩蕩寧正不阿高尚風範啓後人。--王平 [5] 
譚政同志是我軍從事政治工作資歷最深、時間最久的一位,從井岡山斗爭到和平建設時期,每個歷史階段他都有獨到的建樹。他堅持原則,清正廉潔,是同輩人的榜樣,後來人的楷模。--王平 [5] 
譚政——“談政”,這是對譚政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和評價,對當前黨的政治工作者也是一種鞭策和啓迪。--毛澤東 [5] 

譚政主要著作

相關著作 相關著作
1944年4月,在延安整風的基礎上,在黨中央、毛澤東同志具體指導下,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譚政在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上,作了著名的《關於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闡明瞭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地位、方向、任務、組織形式、工作制度和優良作風,使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系統化、理論化。《關於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標誌着軍隊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熟,為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