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識神

鎖定
識神,佛教語。心識,心靈。 [2]  識者識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無量壽經》下曰:“魂神精識。”三論玄義曰:“識神俱表。” [4] 
中文名
識神
外文名
識神

識神識神內涵

(一)巴利語 viññāna。為心識之主體,即指心。雜阿含經卷三十九(大二‧二八六中):“爾時,波旬而説偈言:‘上下及諸方,遍求彼識神,都不見其處,瞿低何所之?’”
(二)巴利語 jantu。 指有生命者。義足經卷上(大四‧一七九上):“悉舍世,到何所?識神去,但名在。”
(三)於禪宗,專指精神作用,即能起意識作用者。無門關(大四八‧二九四中):“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4] 

識神識神與元神

“識神”一詞在魏晉南北朝的佛教典籍中就已經出現,但多在純佛教的語境下使用,元神與識神的關聯出現可能較早見於南宋蔣叔輿《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或入地獄,鑊湯火然,萬劫長夜,受無極苦,惟是受業識神,罪魂屍魄,受此業報,於汝元神,有何榮悴?”業報輪迴的是識神,而元神則清靜自在,此元神類似於佛教所説不生不滅的法性真如。到了明代,道門中談論元神、識神逐漸多起來。陸西星説“蓋人有元神,有識神,元神則虛靜恬淡,寂寞無為,乃本然之性,識神則見境生情,貪着其事,氣質之性是也”,此以元神為本然之性、識神為氣質之性,類似於宋儒天命之性、氣質之性的説法。《性命圭旨》明確以元神為天命之性、識神為氣質之性,其《八識歸元篇》説“釋氏謂人之受生,必從父精母血與前生之識神三相合而後成胎。精氣受之父母,神識不受之父母也。蓋從無始劫流來,亦謂之生滅性。故曰: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八識也。蓋造化間有個萬古不移之真宰,又有個與時推移之氣運。真宰與氣運合是謂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氣質之性者,識神也。故儒家有變化氣質之言,禪宗有返識為智之法”,又説“今人妄認方寸中,有個昭昭靈靈之物,渾然與物同體,便以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生生死死之識神,劫劫輪迴之種子耳”,提出要“變種性為佛性,化識神為元神”。融匯儒、道、佛是《性命圭旨》的重要風格,但從這段話可見在理論形態上,佛對道的深刻影響,其謂“真宰與氣運合是謂天命之性”,與儒家的理解並不一致。形成於清代的《太乙金華宗旨》,其第二章專門論元神、識神,説“惟元神真性,則超元會而上之,其精氣則隨天地而敗壞矣,然有元神在,即無極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學人但能守護元神,則超生在陰陽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見性方可,所謂本來面目也。凡人投胎時,元神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腸承之”,又説“一切好色動氣皆魄之所為,即識神也”。以上材料可見,道家是積極融攝了佛家的“識神”觀念,但佛家對道家的元神觀念並無積極迴應,甚至認為“元精元氣,不出元神,元神者識之別名也”“知虛空亦是神識幻出,無上道眼方能覷破,天仙現種種勝境畢竟不十分光明,不十分正大。豈如淨土一切如來同共光明,遍徹一切”。 [3] 

識神太乙金華宗旨

第二章:元神,識神
呂祖曰: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則超元會而上之。其精氣則隨天地而敗壞矣。然有元神在,即無極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學人但能守護元神,則超生在陰陽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見性方可,所謂本來面目也。凡人投胎時,元神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腸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聞驚而跳,聞怒而悶,見死亡則悲,見美色則眩,頭上天心何嘗微微些動也。問天心不能動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通靈慾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
下識心,如強藩悍將,欺天君闇弱,便遙執紀綱,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宮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右大臣盡心輔弼,內政既肅,自然一切奸雄,無不倒戈乞命矣。”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為無上之訣,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氣,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宮天心也。以神火為用,意土為體,精水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為身也。蓋身中有魄焉,魄附識而用,識依魄而生。魄陰也,知識之體也,識不斷,則生生世世,魄之變形易質無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晝寓於目夜舍於肝,寓目而視,舍肝而夢,夢者神遊也,九天九地,剎那歷遍。覺則冥冥焉,淵淵焉,拘於形也,即拘於魄也。故回光所以煉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斷識。古人出世法,煉盡陰滓,以返純乾,不過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陰制魄之訣也,雖無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訣,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發生,意土凝結,而聖胎可結矣。蜣螂轉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純功也。糞丸中尚可生胎離殼,而吾天心休息處,注神於此,安得不生身乎。
一靈真性,既落乾宮,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陽也,輕清之炁也,此自太虛得來,與元始同形。魄,陰也,沉濁之氣也,附於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動氣皆魄之所為,即識神也,死後享血食,活則大苦,陰返陰也,物以類聚也。學人煉盡陰魄,即為純陽也 [1]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