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證盟

鎖定
證盟,漢語詞彙,拼音zhèng méng,意思是盟誓,出自《水滸傳》。
中文名
證盟
拼    音
zhèng méng
注    音
ㄓㄥˋ ㄇㄥˊ
出    處
《水滸傳》

目錄

證盟解釋

(1).佛教語。謂佛教徒傳法。
(2).猶盟誓。
(3).證人,證盟師。
(4).將亡者姓名寫在紙上並焚燒以告上天的一種民間儀式。 [1] 

證盟出處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自跋草書答十二問》:“是以釋子傳法,名曰證盟。法必心悟,非有可傳。不得真證,難堅信受。”
明 李贄 《又答石陽太守書》:“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務共證盟千萬古事業,勿徒為泛泛會聚也!”
元代雜劇《抱妝盒》第三折中:“今日箇,指,指,指,道 陳琳 便是箇證盟師。”參見“ 證明師 ”。
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氣與他了。賓客裏面有願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眾親在此作證盟,都可做大媒。”
《水滸傳》第四五回:“少間,證盟已了,請眾和尚就裏面吃齋。”
《水滸傳》第一一四回:“ 宋江 在當中證盟,朝着湧金門下哭奠。”
明 施耐庵《水滸》第四十五回《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多承佈施,小僧將去分表眾僧。來日專等賢妹來證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