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詗

鎖定
謝詗(1000-1071),字成甫,生於北宋景祐(1034~1037)年間。福建建寧縣人。9歲即能文。20歲中舉人,入太學。治平四年(1067)考中進士。最後升為汀州府尹,在任數載。後贈為宣奉大夫。 [1] 
本    名
謝詗
成甫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福建建寧縣
出生日期
1000年
逝世日期
1071年

謝詗初任臨川知縣

縣裏有千金陂,能灌溉萬頃田地,謝詗上任後,加固加高堤壩,使之能灌溉更多的農田。有個叫閔通的人,謝數次因其違法而懲辦過他,有人因此以為謝詗恨閔通,便誣陷閔通兒子為強盜,謝詗調查後為其辨清了冤屈,臨川人因此稱他為“謝冰壺”。

謝詗後任清江知縣

發現前任已經結案的一起殺夫案中有許多可疑之處,經上司同意重新審理,死者果然非其妻所殺,而為仇家所害。罪犯落網,無辜者伸了冤,全縣鬨動。有一年鬧災荒,謝詗到四郊放糧賑災。時近除夕,家裏去信催他回去團聚,他看後便在信末批道:“歲節不歸第,不飲數十杯酒耳。人失食,奈何?”

謝詗家庭成員

兒子
謝黼,從小受業於父,北宋紹興元年(1094年)進士,曾任吏部員外郎,出使高麗國。
謝黻,先後任潭州道判、興化通判、和州知府、建昌知軍等職。
謝皓,字德夫,從小聰明才智,頗受謝詗器重,20歲選入太學。謝皓進士及第後,先後任南劍司户、瑞洪二州司理、歷城知縣,以政績顯著擢升為金部郎中。大觀三年(1109年),遼國使者來朝,向北宋朝廷提出種種非分要求,接伴使張閈等無言以對。徽宗皇帝命謝皓代替張閈接待遼使。謝皓在接待中堅持有理有節的民族氣節,表現出非凡的外交才能,維護了北宋朝廷的尊嚴。次年,謝皓受命以太常少卿身份出使遼國。在遼國舉辦的招待宴會上,遼官員有意挑釁,提出要與謝皓較量箭法。謝皓欣然應戰,一箭便射中靶心,使遼人不敢輕視。回國後,謝皓任司農少卿,又先後出任南劍、建昌、繹州知州。謝皓為官清廉,他曾説:“吾平生不以公事徇人”,“居官持公廉二字足矣”。謝皓去世時享年80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