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無量

鎖定
謝無量(1884~1964),男,四川樂至人。原名蒙,字大澄,號希範,後易名沉,字無量,別署嗇庵。近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1901年與李叔同、黃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學。清末任成都存古學堂監督。民國初期在孫中山大本營任孫中山先生秘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官等職。之後從事教育和著述,任國內多所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川西博物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在學術、詩文、書法方面都允為一代大家。評論家王進玉對其評價説:“人藝和諧統一的典範”。 [1] 
中文名
謝無量
外文名
Xie Wulia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64年12月7日
畢業院校
南洋公學
職    業
學者 詩人 書法家
出生地
四川樂至
代表作品
倫理學精義
原    名
謝蒙
詩    集
《青城雜詠》
書法集
《謝無量自寫詩卷》等

謝無量人物生平

謝無量早年經歷

謝無量(1884~1964) 謝無量(1884~1964) [2]
謝無量4歲隨父母赴安徽,從父習詩文典籍。1898年拜著名學者湯壽潛為師。
1901年,與李叔同、黃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學,課餘與馬一浮等創辦翻譯會社,編輯出版《翻譯世界》雜誌,內容多系世界名著,也有社會主義著作。這時期,結識章太炎鄒容章士釗等人,為《蘇報》撰稿。
1903年6月《蘇報》案發生後,赴日本學習。次年3月回國,先後在鎮江、杭州博覽《四庫全書》和社會科學名著,並在當地學校任教。
1906年,赴北京任《京報》主筆,每天撰寫社論,評論時事。
1909年,被聘為四川存古學堂監督,兼授詞章,教學之餘,潛心研究古典文學。同年10月四川成立諮議局,與張瀾等一起參加立憲運動,曾受託撰寫《國會請願書》,指出:“天下情勢危急未有如今日之亟者,內則有盜賊水旱之警,外則有強鄰逼處之憂。”“當局宜博諮天下之賢士,羣策羣力,急起直追,以救危之於萬一。……亟盼速定大計而開國會,以順人心。宗社安危,在此一舉。”

謝無量參加辛亥革命

1911年6月,與張瀾等人蔘加保路運動
1912年夏,離川到南方各省遊歷,翌年赴上海,為中華書局編書,陸續出版《中國大文學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婦女文學史》等。
1917年7月,孫中山在上海著《建國方略》,慕謝無量名,特致信約見,並以所著諸稿徵求謝的意見,謝向孫中山提出自己的想法,談論極為歡洽。
“五四”運動後,謝無量對新文化運動積極支持,經常在《新青年》發表詩作,並開始用白話文為商務印書館編寫國學小冊子數種,其中《平民文學之兩大文豪》(收入《萬有文庫》時改名《馬致遠與羅貫中》)一書頗為魯迅所稱道;連同《楚詞新論》《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三種為孫中山所讚賞。
1923年2月,受聘在廣東大學執教,不久孫中山委任其為大本營參議。同年秋奉孫中山派遣,與孫科、陳劍如到瀋陽張作霖,商量討伐曹錕吳佩孚,達成討直協議。
1924年5月,任大元帥府特務秘書(即機要秘書);11月隨孫中山北上。
1926年7月,應南京東南大學聘請任歷史系主任,並講授歷史研究法。次年9月又轉入上海中國公學任教。
1931年2月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謝無量積極抗日

“九一八”事變後,在上海辦《國難月刊》主張改組政府,堅決抗日。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將《國難月刊》改為《國難晚刊》,每天著文痛斥蔣介石、汪精衞不抵抗政策。同年蔡元培、宋慶齡、魯迅、楊杏佛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謝積極參加。
1936年1月,參與沈鈞儒等組成的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活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撤至漢口,次年轉香港,1940年返重慶,旋至成都。這期間,生活清苦,靠鬻文賣字為生。

謝無量黨外民主人士

1946年,在四川大學城內部先修班任教。翌年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赴南京參加大會期間以患心臟病為名,很少與會。選舉總統時只投居正一票,未選蔣介石。會議未結束,託病到滬,仍賴賣字維持生計。
謝無量 謝無量
1949年2月,回重慶,應熊克武之邀,擔任中國公學文學院院長。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川西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川西博物館館長、四川文史研究館館員、省政協委員等職。
1956年1月,作為第二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特邀代表,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並邀請合影留念。同年8月應邀赴京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1960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1964年12月7日,謝無量病逝,終年80歲。

謝無量作品特色

謝無量書法作品
謝無量書法作品(7張)
書法越來越向着一個非常專業的方向前行,發展時是否也存在“思成為‘哲學’......思卻消失了”的問題?歷史上的那些被我們尊為“書家”的人們不知有“表現”他們確實是在當今的“書法創作”所不曾達到的深度和廣度來“思”和“寫”的。謝無量先生不以書家自稱,也不知有“視覺衝擊力”,更不知有“展廳效應”。然而他們的書跡既非不合理法是乍見動目,也非沒有意韻。但是其書作中也存在不少任筆為體的地方,他們確實是在當今的“書法創作”所不曾達到的深度和廣度來“思”和“寫”的。
謝無量先生不以書家自稱,他是一個學者,他把書法和詩都作為抒寫自己胸襟的一種方式。他真正花費在書法上的時間也多是用於讀帖,他與魯迅是同種類型的“書家”,他們的書法好象是不講求法,而那些耐人回味的東西卻自然隨意地從字裏行間流露了出來。
謝無量手跡 謝無量手跡
顯然,謝氏是《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載吳丈蜀撰謝無量書法賞析一節,對謝無量的書法藝術成就作了精當的評述:“由於他博古通今,含藴深厚,兼之具有詩人氣質,襟懷曠達,所以表現在書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在書壇獨樹一幟。從他的手跡中可以看出他對魏晉六朝的碑帖曾下過相當的工夫。從行筆來看,受鍾繇二王及《張黑女墓誌》的影響極為明顯。從結體來看,則可窺見《瘞鶴銘》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跡象。儘管他師承這些碑帖,但決不做他們的奴隸,而能融會貫通,博採眾長,創造出自己的書體,在中國書史上確立了自己的流派。
書法界中的革新派,是書法創新的先驅。他的字結體是聽其自然,不受拘束,運筆如行雲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養達到爐火純青之境以後的自然流露,決不是有意為之。”或被譽為歸真反璞之“孩兒體”。于右任對他的書法亦甚為贊異,他的詩古雅含蓄,聲情並茂,有感而發,寓意深遠,亦獨具風範。
謝無量先生不以書家自稱,他是一個學者,他把書法和詩都作為抒寫自己胸襟的一種方式。他真正花費在書法上的時間也多是用於讀帖,他與魯迅是同種類型的“書家”,他們的書法好像是不講求法,而那些耐人回味的東西卻自然隨意地從字裏行間流露了出來,是學養、天分和對書法傳神寫意的本質特點的超悟成就了他們的書法。觀其書作,一眼看不出看其所宗,反覆體味中便發現他同時繼承了晉帖的氣韻生動和南北朝碑刻書法的質樸自然,同時也受了些沈曾植書法的影響。
他的書法無一字毫宕一筆險怪,出以閒逸,又骨健神清、氣宇軒昂。《滄浪詩話》謂:“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其實用這段話來闡釋謝無量書法我想也未嘗不可,雖然完全從“法”的角度來講,其書作中也存在不少任筆為體的地方,但將他的書作同處處講究法、筆筆講究來歷的沈尹默、鄧散木的作品掛於一處時,還是覺得在更高的層次和意義上,那種對比差距確實是較為明顯。
可能是被當今社會過度提倡效率、講求功用、注重結果(所有這些必定造成一種短期行為)所涵蓋的原因吧,許多學書人不約而同地將“謝書”作為了直接取法的對象。他是一個學者,而他們又從中學到了些什麼呢?是雕琢滿紙、意纖筆薄後易名沉邕臬煜茭錯催夠蛟,是乍見動目他與魯迅是同種類型的“書家”榧匝宣蟥瞎用踹搖,再尋索然。失去內涵的形式表現對於真與美是最大的抹殺透徹玲瓏齜麴寤腳繽蠣毯蟶,“謝書”中所體現的東西確也只能從字外而得。 [3] 

謝無量作品保護

2023年5月,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頒佈1911年後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的通知》,其代表作不準出境。 [7] 

謝無量社會評價

謝無量學術大師

1956年毛澤東宴請衞立煌,謝無量(右)作陪 1956年毛澤東宴請衞立煌,謝無量(右)作陪 [4]
謝無量學識淵博,研究範圍覆蓋了文學、史學、哲學、經學等眾多領域,堪稱博學深思的學術大師。毛澤東主席評價謝無量説:“謝無量先生是很有學問的,對中國古典文學和哲學都很有研究,思想也很進步,在蘇聯十月革命以前就寫了《王充哲學》,這是提倡唯物史觀的哩。” [5] 
文學史方面,謝無量以《中國大文學史》《中國六大文豪》《平民文學之兩大文豪》《中國婦女文學史》幾部著作為代表,充分展現了他的歷史觀。謝無量並不是完全按照歷史的分期和階段論方法品評作品;重點闡述了平民文學的價值和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其客觀公允的評價,得到了眾多學者的尊崇。
在語文教材方面,編了《國文教本評註》,突破舊式文選型教材單純以時代為序的“直線型”編排老套路,兼顧時代先後及文字深淺兩個方面,並嘗試以文體分編的新體制。這裏的“編”雖不是嚴格的現代意義上的單元,但已顯然具有組元思想,它開創了我國中學語文教材以單元組織課文的先例。並且,這套教材的助讀系統明顯得到擴充,增加了諸如題解、作者介紹、註釋和夾評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閲讀,領悟文章作法。
在哲學史方面,謝無量著有《中國哲學史》《孔子》《韓非》《王充哲學》《朱子學派》《陽明學派》《佛道學説詮解》等,在書中他既採用了充分的材料記言敍事,同時又對於歷史人物做出自己的褒貶評價。
在思想史方面,謝無量對於政治思想經濟思想以及道德思想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寫出了《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中國古田制考》《婦女修養談》等著作。

謝無量出色師長

謝無量也是一位出色師長。從1904年,在安徽公學教授,到1956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在52年的教學經歷中,謝無量先後擔任了11所大學的校長、院長、系主任、教授。在教授學生時,他注重勤奮,啓發和因材施教。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期間,他為了適應大學文科學生系統學習,專為學生編寫了“學生叢書”,又專為一般學業較高的學者編寫出“國學小叢書”。可以説,謝無量的教學生涯,是他一生中卓有成就的社會事業的重要部分。

謝無量傑出詩人

謝無量還是位傑出的詩人。他從6歲就開始寫詩,到終年80歲一直筆耕不輟,以古體絕句及律詩為主,間有樂府、小令和聯語,先後作詩達兩千餘首,常能讀到的有三百多首。其重要詩集有《青城雜詠》等。在他的詩中,既能看到他對外敵的入侵的憤恨,也能感受到洋溢在其詩中對於故鄉,對於民族的真摯情感,以及對國家強大的期盼和渴望。于右任曾稱其詩“古雅含蓄,聲情並茂,有感而發,寓意深遠,亦獨具風範”。劉君惠評價,如劉熙載説:“吐棄到人所不能吐棄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為大,屈折到人所不能屈折為深”,達到了高、大、深的境界。

謝無量書法家

謝無量也是一位書法家,在書壇獨樹一幟。因受山居生活及老莊思想研究的影響,他的“字結體”隨性而起,聽人自然,毫無拘束,因此被譽為歸真返璞之“孩兒體”,得到了眾人的認可。于右任對他的書法甚為贊異,説他是“乾柴體”,筆筆挺拔,別有一種韻味,是受宋朝朱熹的影響。 [2]  于右任曾説“筆挾元氣,風骨蒼潤,韻餘於筆,我自愧弗如。”沈尹默也曾贊曰:“無量書法,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啓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其存世書法作品,經整理以碑帖形式出版的,有《謝無量自寫詩卷》《二十世紀書法經典——謝無量卷》《歷代名家書法——謝無量》《中國曆代書風系列——謝無量書風》《謝無量書法》上下冊。此外散於社會中的題詩、楹聯、書信、碑刻亦不可數計。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載吳丈蜀撰謝無量書法賞析一節,對謝無量的書法藝術成就作了精當的評述:“由於他博古通今,含藴深厚,兼之具有詩人氣質,襟懷曠達,所以表現在書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在書壇獨樹一幟。從他的手跡中可以看出他對魏晉六朝的碑帖曾下過相當的工夫。從行筆來看,受鍾繇二王及《張黑女墓誌》的影響極為明顯。從結體來看,則可窺見《瘞鶴銘》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跡象。儘管他師承這些碑帖,但決不做他們的奴隸,而能融會貫通,博採眾長,創造出自己的書體,在中國書史上確立了自己的流派。
顯然,謝氏是書法界中的革新派,是書法創新的先驅。他的字結體是聽其自然,不受拘束,運筆如行雲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養達到爐火純青之境以後的自然流露,決不是有意為之。”或被譽為歸真返璞之“孩兒體”。于右任對他的書法亦甚為贊異,他的詩古雅含蓄,聲情並茂,有感而發,寓意深遠,亦獨具風範。
謝無量先生不以書家自稱,他是一個學者,他把書法和詩都作為抒寫自己胸襟的一種方式。他真正花費在書法上的時間也多是用於讀帖,他與魯迅是同種類型的“書家”,他們的書法好像是不講求法,而那些耐人回味的東西卻自然隨意地從字裏行間流露了出來,是學養、天分和對書法傳神寫意的本質特點的超悟成就了他們的書法。觀其書作,一眼看不出看其所宗,反覆體味中便發現他同時繼承了晉帖的氣韻生動和南北朝碑刻書法的質樸自然,同時也受了些沈曾植書法的影響。
他的書法無一字毫宕一筆險怪,出以閒逸,又骨健神清、氣宇軒昂。《滄浪詩話》謂:“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其實用這段話來闡釋謝無量書法我想也未嘗不可,雖然完全從“法”的角度來講,其書作中也存在不少任筆為體的地方,但將他的書作同處處講究法、筆筆講究來歷的沈尹默鄧散木的作品掛於一處時,還是覺得在更高的層次和意義上,那種對比差距確實是較為明顯。

謝無量學術著作

謝無量一生著作甚多,有《佛學大綱》《倫理學精義》《老子哲學》《王充哲學》《朱子學派》《詩學指南》《詩經研究》《中國古田制考》等;出版的書法集有《謝無量自寫詩卷》《謝無量書法》上下冊,詩集有《青城雜詠》。
謝無量晚年倍加努力於史學、文學、經學等諸方面的研究,發表了不少論文,如:《再論李義山》《紀念關漢卿——革命的戲劇家》《詩經研究與註釋》等。
謝無量是一位正直的愛國人士,是一位傳統文化系統研究的先驅,也是一位在詩詞、書法、文史研究、文物鑑賞等方面卓有成就的方家。在學術界聲望很高。
謝無量作品
謝無量作品(7張)
《楚辭新論》上海 商務印書館 民國12[1923]
《詞學指南》上海 中華書局 民國14 [1925]
《孔子》上海 中華書局 民國15 [1926]
《陽明學派》上海 中華書局 民國15 [1926] [6] 
謝無量文集》 第一卷 孔子 韓非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二卷 中國哲學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三卷 朱子學派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四卷 佛學大綱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五卷 中國婦女文學史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六卷 中國六大文豪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七卷 詩學指南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八卷 實用文章義法 中國古田制考 古代政治思想研究 [2011]
謝無量文集》 第九卷 中國大文學史 [201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