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景温

鎖定
謝景温(1021年-1097年),字師直,小名“錦衣奴”。祖籍富陽,徙居吳縣北宋官員、詩人,太子賓客謝濤之孫,兵部員外郎謝絳次子。 [3] 
皇祐元年(1049年),謝景温中進士,歷任汝州、莫州通判,擢升為江東轉運判官。因修築宣州百丈圩獲罪,降為通判熙寧元年(1068年)平反後,升任真州知州,轉任京西、淮南轉運使。熙寧三年(1070年),因姻親王安石力薦,被驟然拔擢為工部郎中侍御史知雜事,並得到神宗的重用。為支持熙寧變法、阻止蘇軾出任諫官,謝景温親自上書誣奏蘇軾販私。次年蘇軾自請外放,謝景温也因此為士林詬病。隨後,謝景温忤逆王安石,旋即被外放出京,歷任鄧、襄、澶等州知州,拜龍圖閣直學士。熙寧八年(1075年)留京任將作監 [45]  熙寧十年(1077年),出任潭州知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任內積極協助章惇平定湖南五溪夷民之亂,開發荊襄。 [3]  元豐五年(1082年),謝景温因功遷禮部侍郎,出知洪州,後歷任應天府瀛州開封府知府,拜寶文閣直學士 [10]  隨後因迷信女巫以及治政能力不足被彈劾,罷為蔡州知州。元祐三年(1088年)末,暫代刑部尚書,次年初即被彈劾,外放鄆州、揚州等地任知州。 [6]  紹聖四年(1097年),謝景温卒於河陽知州任上,享年七十六歲。 [3]  [6] 
謝景温博學洽聞,才華橫溢,早年與謝景初、王安石、韓玉汝並稱“四賢”。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被時人稱為“吏師”。因其對變法態度的轉變,致使其在神宗、哲宗兩朝常受到新舊兩黨的打壓,轉職頻繁,仕途坎坷。 [6-7]  [56] 
全    名
謝景温
別    名
錦衣奴
師直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吳江(今屬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021年
逝世日期
1097年
逝世地
河陽(今河南孟州)
陵    墓
浙江杭州富陽城東十里春明村(今新聯鄉)
主要成就
興修宣州百丈圩
參與熙寧變法
主要作品
《遊雲門》
《若耶溪》 [1] 
最高官職
寶文閣直學士刑部尚書 [6] 
籍    貫
富陽(今屬浙江杭州)

謝景温人物生平

謝景温江南世家

謝景温所在的謝氏家族本籍河南緱氏。謝景温的六世祖謝希圖為避唐末之亂,南遷出任衢州刺史,卒於任上並葬於嘉興,謝廷徽(五世祖)出任處州麗水主簿,謝懿文(四世祖)任杭州鹽官縣令,死後葬於富陽,此後謝氏逐漸定居於此,出仕吳越政權,多為地方小官,聲明不顯。自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後,謝景温的祖父謝濤通過科舉,出仕北宋,到其父謝絳一代,因其在政治、學術上的成就斐然,使得富陽謝氏家族的名聲達到了巔峯,謝氏一躍成為江南地區有一定知名度的士人家族。 [7] 

謝景温少年得意

慶曆四年(1044年),謝景温以太廟室長恩蔭入仕,曾出任秀州華亭知縣,慶曆六年(1046年)離任。 [6] 
慶曆六年(1046年),謝景温曾出任會稽知縣,當時其兄謝景初任餘姚知縣,王安石鄞縣知縣,韓縝任錢塘知縣,四人盡心政務,興修水利,治理得法,一時間“環吳越之境,皆以此四邑為法”。 [61] 
皇祐元年(1049年),謝景温中進士,先後出任汝(河南臨汝)、莫(河北任丘)二州通判,後擢升為江南東路轉運判官 [2]  [6] 
嘉祐六年(1061年)謝景温與張顒一起商議修建了宣州百丈圩。治平元年(1064),江東宣州等地發大水,百丈圩毀壞(據《張顒墓誌》所載,宣州民眾受災,乃州縣在洪水來臨時,啓閉閘門不及時致使“百丈圩”決口所導致)。謝景温受到諫官呂誨的彈劾,劉汝言的攻訐,加之受當時政治風氣的影響,降為通州通判,後知漣水軍 [2]  [6] 
宋神宗即位之初,諫院主官邵亢對謝景温“百丈圩”被毀一事發表公允之言,謝景温升任真州知州、提點江西刑獄,後又歷任京西轉運使和淮南轉運使。 [6]  [15] 

謝景温誣奏風波

主詞條:熙寧變法新舊黨爭
謝氏家族與臨川王氏的交往早在其父輩就已經奠定了基礎。王益(王安石父)與謝絳(謝景温父)是同年,謝景温年少期間一直與王安石關係很好,隨後其妹嫁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為妻,兩家關係又更進一步。 [7] 
熙寧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躋身執政之列。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 [29] 
熙寧三年(1070年)三月,王安石向神宗力薦謝景温出任台諫官。四月,謝景温被拔擢為工部郎中侍御史知雜事、知審官西院,並得到神宗的重用。 [25]  六月,與御史中丞馮京參奏發運使薛向在東南賦税一事上處理不夠妥當,王安石以新法剛剛施行為由為薛向開脱。 [26] 
此前,舊黨領袖司馬光範鎮有意推薦蘇軾出任諫官,新黨領袖王安石認為蘇軾膽大直言,且有一定的輿論能力,是新法順利執行的阻礙,謝景温遂提議實名向御史台彈劾蘇軾之法。八月,謝景温借御史風聞奏事之便,正式上書彈劾蘇軾借為父親奔喪歸蜀之機,販賣私鹽、蘇木等物,奏章一上,朝廷立刻派員審查,而蘇軾在這場誣奏風波中,一言不發,不久便請求補外,於次年夏末出京任杭州通判。謝景温憑藉輿論的力量,達到打擊政敵蘇軾,阻止其出任諫官的目的,然而此事由於後來查無實據,謝景温因誣奏一事亦深受當時士人的鄙薄。 [8]  [27-28]  謝景温在誣奏蘇軾後,又借彈劾户部侍郎張掞年老不主動請退一事,暗諷與新黨政見不合的老臣曾公亮 [30]  此後,由於北宋和西夏邊境摩擦,西夏在北宋邊境修築堡壘,宋將李復圭數次派人出境襲擾導致兩國關係緊張,隨後西夏舉兵進攻北宋。謝景温上奏彈劾李復圭貪功冒進導致兩國交戰。王安石非常看重李復圭,也多次為其説項,宋神宗還是撤換了李復圭。 [32]  [34] 
九月,謝景温因彈劾李復圭在邊境邀功生事一事,屢遭李壽朋(同知審官西院,李復圭之兄)責難,遂由掌管審官西院改為審官東院。 [33]  十一月,受命考校各路轉運使、提點刑獄的政績,參奏瀛州知州張壽軍政鬆弛,酗酒,張壽不久以母親故去離職。 [37] 
十二月,王安石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鋭意革新,大量啓用新人進行變法。王安石原本想讓謝景温擔任御史中丞,因謝景温之前攻訐薛向、王韶、賈青等變法派人物,惹得王安石十分生氣,於是決意將謝景温外派到地方上任職。後由於謝景温與王安石意見相左,兩人關係日益惡化,並導致其此後被排擠出政治中心,仕途坎坷。 [8]  [23]  [26]  [35-36]  [38]  [43] 

謝景温宦海沉浮

熙寧四年(1071年)正月,謝景温被任命為直史館侍讀。謝景温主動請辭,被罷侍讀,以工部郎中兼直史館出京任鄧州知州。 [38]  三月,暫任陝西都轉運使,不久改為鹽鐵副使,又改為江寧府知府。 [39]  謝景温在陝西都轉運使任上,又因激烈反對王韶屯邊等新法中部分舉措,被王安石扣以“不奉司農約束”和“黷法不職”的罪名,熙寧五年(1072年)二月謝景温被降為襄州知州,遂與王安石結仇,三月再改曹州知州。 [40-42]  [44] 
熙寧六年(1073年),謝景温任越州知州。 [6] 
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謝景温拜龍圖閣直學士,移任澶州知府。 [6] 
熙寧八年(1075年)年初,謝景温擢升永興東路轉運使。 [45] 
熙寧八年(1075年)五月,謝景温被任命為江、淮等路發運使,但沒有前去赴任,而是羈留在京城。七月,被留在京城任將作監 [6]  [46]  八月,充任主生辰使。 [47-48] 
熙寧十年(1077年)二月,高麗遣使入貢,謝景温參與接待陪同。 [6]  [49] 
熙寧年間(1068—1077年),章惇配合王安石新政,平定湖南五溪夷民之亂,開發荊襄。 [56]  他先遣人向懿州、恰州招撫,從實力富強的富、峽二州着手開拓,最後悉平南江諸峒蠻族,少數民族首領獻土內附。章惇撤羈縻州,置沅州、誠州及盧陽、蒔竹二縣,派流官統治。 [55]  熙寧十年(1077年)六月,謝景温進封太中大夫,任潭州知州,上任之初,宋神宗叮囑謝景温繼續招募補充潭州的民勇,剿撫並用,安撫諸蠻。 [6]  [50] 
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兼任荊湖南路安撫使的謝景温上書請求補充徽州和誠州溪峒蠻職的名額和俸祿,遵循舊例,安撫人心,此舉受到章惇的賞識。章惇平定五溪蠻後在當地築城,謝景温也多有協助。 [51-52] 
元豐五年(1082年)四月,謝景温入京任户部侍郎,不久改禮部侍郎,十一月,以禮部侍郎出任洪州知州。 [6] 
元豐七年(1084年)至元豐八年(1085年),謝景温任應天府知府。 [9] 
元豐八年(1085年)至元祐元年(1086年),謝景温任瀛州知州 [10]  ,進封正議大夫 [6] 

謝景温甫起旋謫

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謝景温被拜為寶文閣直學士、出任太原府知府,僅二十天後改開封府知府。不滿一年,就因迷信女巫以及治政能力不足被彈劾,罷為蔡州(河南汝南)知州。 [53]  此後,謝景温歷任潁昌府知府,曾被調為成都府知府,未及赴任就被改任為揚州知州。 [6] 
元祐三年(1088年)十二月,謝景温奉旨入京暫代刑部尚書。元祐四年(1089年)年初,就被大臣劉世言以此前誣奏蘇軾一事、縱容女巫失職等多罪數次彈劾,請求宋哲宗收回成命,繼續外放謝景温。 [13] 
元祐四年(1089年)二月,新任刑部尚書的謝景温再次被貶謫,出京任鄆州知州,後歷任鄭州、真定府、揚州、壽州、鄧州多地知府。 [6] 
紹聖三年(1096年),章惇為相,謝景温指摘元祐大臣竄改熙寧變法,改知永興軍。謝景温又上奏説西夏人驕橫傲慢,始終並沒有真正臣服,應與西夏劃定國界,“以馬跡所至為境”,為章惇所採納。 [2]  [56] 
紹聖四年(1097年)五月,出任河陽(今河南孟州市)知州,請求退休,八月,未及受命而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7] 

謝景温主要影響

謝景温早年積極參與王安石的熙寧變法,更是作為新黨前驅,親自上書誣奏蘇軾“販私”。當時蘇軾不僅深得宋神宗賞識,並且作為舊黨的重要力量,蘇軾多次通過上書、召對、作文等各種方式反對新法,並製造了大量反對變法的輿論,對新法推行造成極大阻力。並且舊黨領袖司馬光更是有意推舉其出任諫官,擴大其政治影響力,進一步影響神宗決定,從而阻止王安石為首的新黨改革運動。在兩黨交鋒關鍵時刻,謝景温利用御史之便風聞奏事,朝廷遂大舉調查蘇軾。雖然此後查實蘇軾的清白,但謝景温此舉已成功阻止蘇軾出任諫官一職,使其名聲掃地,更是借販私的風波,將反變法派陣營中的兩員大將蘇軾、範鎮成功排擠出政治中心,對舊黨的政治力量是一次極大削弱。 [8] 

謝景温歷史評價

趙頊北宋神宗):蘇軾剛正,謝景温全是卿(指王安石)羽翼。 [31] 
趙煦(北宋哲宗):神宗厲精政治,起用人材。景温不達政體,言多輕躁,上浸薄之,故出。 [38] 
梅堯臣(北宋官員、詩人):①共君相別三四年,巖巖瘦骨還依然;惟髭比舊多且黑,學術久已不可肩。 ②夫子負美才,議論高不羣。 [5]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①臣每稱景温平直者,但見韓琦用事朝廷,士大夫號為有名者亦皆屈意交琦妻弟崔公孺,公孺至常人而爭為延譽。韓琦見有名者皆為公孺延譽,便謂公孺有識可信,而士大夫因此憑託公孺進取,獨景温不肯為公孺少屈,臣以此稱。(謝景温依附王安石) [31]  ②景温恐不能識利害③ 景温黷法不職(兩人政見不合後) [7] 
劉世言(北宋官員):景温天資奸佞,素多朋附。(對其誣奏蘇軾“販私”的評價) [13] 

謝景温軼事典故

謝景温錦衣奴

梅堯臣有一次來謝家做客,看到年幼可愛的謝景温,便戲作五絕曰:“古裁詩句,斑戲坐隅;木今正熟,肯效陸郎無”。謝景温當時只有十歲,他立即悟到自己的小名“錦衣奴”被嵌入詩中,這一舉動使得梅堯臣驚喜不已。 [4] 

謝景温黑頭公

謝景温自小舉止言談便不同凡人,年幼之時,有一次錢惟演見到他,情不自禁地評價他:“這個小子舉止不凡,此後不是龍駒,就是是鳳雛,以後應該會成為‘黑頭公’(大官)。” [14] 

謝景温大底不如小底

北宋嘉祐年間,臨川王家和南陽謝家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家世族,當時士大夫們評價王家四兄弟(王安石王安禮王安國王安上)説他們在文學上的造詣是哥哥比弟弟更厲害,而評價謝家四兄弟(謝景初、謝景温、謝景平謝景回)時則是“大底不如小底”,認為謝家弟弟比哥哥更勝一籌。 [16-18] 

謝景温人際關係

謝景温親族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高祖
謝懿文
吳越官員,任杭州鹽官縣令
曾祖
謝崇禮
吳越官員,任中吳軍節度使推官
祖父
字濟之。淳化三年(992)進士,歷任三司度支判官、兩浙轉運使,判登聞檢院等,以太子賓客致仕追贈禮部尚書
父親
字希深。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累官至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等,追贈司徒。以文學知名,有文集五十卷,已佚。
母親
夏侯氏
早逝,濟州鉅野人,夏侯晟之女。其父官至尚書駕部員外郎,其祖父夏侯嶠曾任樞密副使。
高氏
謝景温生母,宣州宣城人,高惠連之女。其父為端拱二年進士,曾任吉州知州,廣南西路轉運使。
同輩
兄長
字師厚,號今是翁。慶曆六年(1046)進士。累官至司封郎中朝散大夫,累勳上柱國
弟弟
字師宰。皇祐五年(1053)進士,累官至秘書丞範純仁王安石歐陽修分別為其撰寫祭文、墓誌、輓詞。
字師復(一作師俊)。文采卓然,早卒,王安石
為其撰寫墓誌銘。
妹妹
不詳
王存,慶曆六年(1046)進士
嫁李處厚,慶曆二年(1042)進士
王安禮嘉祐六年(1061)進士
妻子
唐氏
唐介之女,其父官至參知政事
子輩
兒子
謝慥
不詳
謝惇
不詳
參考資料: [6]  [7]  [12] 

謝景温好友

梅堯臣:謝絳的妹婿,在吟詩作對方面,對謝景温給予了一定的教導和指點,兩人書信唱和頗多。 [7] 
黃庭堅:謝景初的女婿,兩人有一定的的詩詞唱和。 [7] 
範純仁:兩人為同榜進士,被人指為“死黨”,在政治上對謝景温有着一定的提攜之誼,兩人在變法上政見不同,但私交極好。 [22]  [24] 
王安石:兩人是姻親,同時謝景温早年曾積極參與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關係較好,並且被提拔為侍御史知雜事,在一定時期內也是政治盟友。 [7] 
韓縝、韓維:謝景温與兩人是姻親,韓維對謝景温在政治上有一定提攜之恩,兩人私人關係也很親密,留有許多詩詞唱和。 [7] 

謝景温主要作品

謝景温博聞強記,聰明過人,長書法,擅七律。現存詩作《遊雲門》《若耶溪》收錄於《宋詩拾遺》,其中《遊雲門》一詩,時評以為“頗得工部(指杜甫)三味”。 [1]  [11] 

謝景温人物爭議

後世出現謝景温、謝景平晚年移居海南的説法。 [19-20] 
經考證謝景温在第一次被貶出京的官職歷程為鄧州、陝西、襄州(今屬湖北襄陽)、曹州(今山東菏澤)、越州(今江蘇紹興)、澶州(今河南濮陽及周邊)、永興東路(今陝西)、回京(今河南開封)、洪州(今河南輝縣)、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瀛州(今河北河間)、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回京、潁昌府(今河南許州)、揚州、回京、鄆州(今山東東平)、鄭州、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揚州、壽州(今安徽六安淮南等地)、鄧州、永興軍(今陝西)、河陽(今河南孟州),謝景温沒有充任海南官員的記載。 [6] 
根據《海南日報》《臨安縣誌》《臨高文史》提及的謝渥生平 [19-20]  [21]  ,謝渥為臨高縣治所遷到莫村(1132年)後的首任縣令 [20]  。除《臨安縣誌》外,《海南日報》《臨高文史》均提到謝景温和謝景平在謝渥為縣令後先後入瓊,然而謝景平於治平元年(1064年)去世,謝景温於紹聖四年(1097年)去世,這顯然存在巨大的時間差。《海南日報》中指出謝渥為謝絳之子,但王安石、歐陽修的文章以及史料記載,都記錄謝絳只有四子(謝景初、景温、景平、景回),且根據謝絳去世時間為寶元二年(1039年),而謝渥任縣令時,已據此九十三年了,此時出任縣令顯然不符合當時官場慣例。 [19-20] 

謝景温後世紀念

謝景温在河陽知州任上去世,墓地在杭州市西南的富陽市城東十里春明村(今新聯鄉)。 [54] 

謝景温史料索引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 [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至卷二百二十三 [57]  、卷二百二十九至卷二百三十一 [58]  、卷二百六十至卷二百六十八 [59]  、卷四百二十一至卷四百二十二 [13] 
續資治通鑑》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七十五 [60] 
參考資料
  • 1.    (元)陳世隆編;徐敏霞校點,宋詩拾遺 第2冊,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01,第257頁
  • 2.    卷二百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9-27]
  • 3.    李峯,湯鈺林編著.蘇州歷代人物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 4.    張坤,朱岫雲,蔣祖勳,夏家鼐,富陽文史資料 第3輯 歷代名人選輯,第49頁
  • 5.    宋傳水,袁成毅主編,杭州歷代名人 上,杭州出版社,2004.02,第162頁
  • 6.    陸青松.北宋進士謝景温仕宦稽考[J].蘇州文博論叢,2021,58-63.
  • 7.    蒲三霞. 北宋富陽謝氏家族研究[D].四川師範大學,2018.5-12,25-33,36-50.
  • 8.    周亮.謝景温誣奏蘇軾“販私”的原因探析[J].中州學刊,2000(06):120-121+135.
  • 9.    李之亮:《北宋京師及東西路大郡郡守考》,巴蜀書社2003年,第331頁。
  • 10.    李之亮:《宋河北河東大郡守臣易替考》,巴蜀書社2003年,第94頁。
  • 11.    王益庸主編,富陽曆史文化叢書 歷代名人,浙江文藝出版社,2011.09,第55頁
  • 12.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絳文詞議論,尤為儒林所宗。
  • 13.    卷四百二十一 元祐四年(己巳,1089)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10]
  • 14.    王國平總主編,杭州全書杭州文獻集成 第42冊 鹹淳臨安志 下,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12,第630頁
  • 15.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景温字師直。中進士第,通判汝、莫二州,江東轉運判官。興宣城百丈圩,議者以為罪,降通判、知漣水軍。神宗初,知諫院邵亢直其前事,徙真州,提點江西刑獄。歷京西、淮南轉運使。
  • 16.    餘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 下,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11,第1146頁
  • 17.    (清)杜文瀾輯;吳順東等點校,古謠諺,嶽麓書社,1992.07,第554頁
  • 18.    《宋人軼事彙編·卷十》:嘉祐中,士大夫之語白雲雲。謂安石、安禮、安國、安上,謝景温、景平、景回也。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南陽謝師宰家,大底不如小底。《默記》 (按以文義句法推之,王介甫上疑脱臨川二字。)
  • 19.    慢讀丨海南這一家子族譜續修了800年,從未間斷  .海南日報[引用日期2023-11-14]
  • 20.    政協海南省臨高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臨高文史 第11輯,政協臨高縣文史委員會,1997.05,131-132
  • 21.    《臨高縣誌》編委會編,臨高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12,第493頁
  • 22.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吳天墀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1913-2013,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11,第353頁
  • 23.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八十六》:三年十二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2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百二十一》:臣聞謝景温與範純仁、韓縝素來相結,號為死黨,而景温奸邪附會,罪狀極多,臣於前疏已略言之矣。昨在開封,又以私暱,為言者所劾,出知蔡州……純仁勇於效力,愛有所忘,不恤人言,先改國制。近者忽降詔旨,六曹尚書並置權官,士大夫素知純仁與韓、謝二族私分深厚,見其無名變法,逆料必引景温。五日之閒,除書果下,挾情亂法,一至於此!
  • 2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淮南轉運使、屯田郎中謝景温為工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景温雅善安石,又與安石弟安國通姻。呂公著之為中丞也,人謂景温必先舉御史,及公著罷,乃有此除。先是安石獨對,問上曰:“陛下知今日所以紛紛否?”上曰:“此由朕置台諫非其人。”安石曰:“陛下遇羣臣無術,數失事機,別置台諫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不能免其紛紛也。”此安石三月十六日對上語。於是專用景温。司馬光日記雲,自是不復置中丞。
  • 2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二》:辛巳,江、淮等路發運使、司勳郎中薛向為天章閣待制,副使、太常少卿羅拯為使。於是御史中丞馮京言:“向人物風采,天下共知,不可以備侍從。俟向績效顯著,酬勞未晚。”不報。復上疏曰:“案待制,備天子顧問,陪扈遊宴,是蓋法從最親,而日奉德音者也……向謫降補郡未嘗至官,為發運使一年未嘗有顯績,總九路利權,郡邑繁重,設有賣鹽增益之效,而自諸興置未見所以為功者,今遽除待制,物議未允……而向從事日淺,經紀未立,阿附者眾,過為遊説,使陛下信為有勞,驟加恩賞,臣愚未見其可也。臣聞天下之人不從上之所言,而從上之所行。竊恐自今百執事,不復以德教政治為心,而希冀效慕,惟利是興,尺帛鬥粟毫銖之息,有以利入於公上者,悉籠取之,以幸官賞,則生民日駸駸濱於困窮,而莫之能救也。其源甚微,其害甚遠。臣之所憂,在此而已。”知雜事謝景温亦言:“選任近職,非以德,則以勞。向在江、淮,未有分毫之效,不可謂有勞。一區區聚斂之臣,不可謂有德。兼去歲朝廷委曏者十事,絹、米二法,則措置固已失宜,庸僱客舟,則公私之利未顯。其餘數事,方遣屬吏計置,陳倩入福建,衞琪之兩浙,劉忱往江西,沈叔通徧歷淮南,適廣南、荊湖者,臣即不知其姓名,皆約以七月至泗州商量利害。今十事之中,未效者七八,而向已酬勞,使向十事盡有成效,陛下復以何官酬之?慾望朝廷下中書條例司及三司取其所施行者,暴於中外,如向實有成效,即臣甘受妄言之罪,如別無顯績,即追還敕告,以示至公。”
  • 2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三》: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温言:“嘉祐以來,朝廷數下詔書,兩制及外任監司而上,各舉所知。其間被舉者,多非其人。蓋自來舉官,不報御史台,雖或妄薦,無由審知,彈劾之法亦由此廢。欲應受詔特舉官者,發奏日具所舉官姓名報台。”從之。林希野史雲:王安石恨怒蘇軾,欲害之,未有以發。會詔近侍舉諫官,謝景温建言,凡被舉官移台考劾,所舉非其人,即坐舉者。人固疑其意有所在也。范鎮薦軾,景温即劾軾向丁父憂歸蜀,往還多乘舟載物貨、賣私鹽等事。安石大喜,以三年八月五日奏上。六日,事下八路,案問水行及陸行所歷州縣,令具所差借兵夫及柁工,詢問賣鹽卒無其實,眉州兵夫乃迎候新守,因送軾至京。既無以坐軾,會軾請外,例當作州,巧抑其資,以為杭倅,卒不能害軾。士論無不薄景温雲。
  • 2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四》:直史館蘇軾居喪服除往復賈販,及令天章閣待制李師中供鯏照榸見軾妄冒差借兵卒事實以聞,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温劾奏故也。景温與王安石連姻,安石實使之。窮治,卒無所得。軾不敢自明,久之,乞補外。上批出與知州差遣,中書不可,擬令通判潁州,上又批出改通判杭州。軾通判杭州,不得其時。墓誌雲知雜御史誣奏公過失,公未嘗以一言自辨,乞外任避之,通判杭州。然軾自此留京師幾一歲。明年夏末秋初,乃出都,由陳州赴杭州。按:軾有與其兄書,雲六月除杭州倅乃明年事。今因謝景温劾奏遂附見。景温劾軾,已附註三月丁酉。軾例當作州,亦見彼注。案軾本傳,雲王安石惡其議論異己,遂以判官告院,當即此事也。
  • 29.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八十六》:上問:"然則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神宗)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徵,劉備必得諸葛亮,然後可以有為,二子誠不世出之人也。"安石曰:"陛下誠能為堯,舜,則必有皋、夔、稷、禼;誠能為高宗,則必有傅説。彼二子皆有道者所羞,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人民之眾,百年承平,學者不為不多。然常患無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擇術未明,推誠未至,雖有皋、夔、稷、禼、傅説之賢,亦將為小人所蔽,卷懷而去爾。"帝曰:"何世無小人,雖堯、舜之時,不能無四凶。"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誅之,此其所以為堯、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讒慝,則皋、夔、稷、禼亦安肯苟食其祿以終身乎?"
  • 3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四》:龍圖閣直學士、工部郎中張掞為户部侍郎致仕。御史知雜事謝景温劾掞年老不退,因以警曾公亮雲。
  • 3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四》:壬申,王安石獨對,上謂安石曰:“司馬光甚怨卿。”安石曰:“何故?”上曰:“光前日上殿乞出,言謝景温言蘇軾,必及舉主,若朝廷責範鎮,臣亦住不得;蘇軾剛正,謝景温全是卿羽翼。”安石曰:“臣每稱景温平直者,但見韓琦用事朝廷,士大夫號為有名者亦皆屈意交琦妻弟崔公孺,公孺至常人而爭為延譽。韓琦見有名者皆為公孺延譽,便謂公孺有識可信,而士大夫因此憑託公孺進取,獨景温不肯為公孺少屈,臣以此稱之。”
  • 3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四》:河東轉運使、工部郎中、直龍圖閣王廣淵為寶文閣待制,知慶州。知雜御史謝景温劾李復圭擅興致寇,故以廣淵代之。初,欲除廣淵修撰,王安石曰:「韓縝知秦州,已得待制,兼廣淵數年前嘗為侍讀,當與待制。」上曰:「如廣淵,亦須察,恐飽則颺去。」然卒從安石言。既而御史範育言:「廣淵外雖敏給,中挾諼詐,不宜在侍從之列。況西戎未懷,謀帥為重。乞選文武謀勇之士,使帥一道,則邊患日清,中外蒙利矣。」不聽。
  • 3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四》:癸亥,工部郎中兼侍御史知籃事、知審官西院謝景温知東院,司封員外郎、直史館、知東院蔡延慶知西院,以景温言“嘗彈奏同知西院李壽朋之弟復圭知慶州,邀功生事,壽朋懷此怨嫌,數蒙侵怒,乞易地”故也。
  • 3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六》:先是,御史知雜事謝景温言:“西羌擾邊,環慶城堡皆被其害,緣復圭邀功生事,致一路之人,坐受塗炭。竊聞復圭自為統帥以來,數行剽掠,偏師二十餘出,遂使西人怨憤,舉國內侵,士卒死傷,邊民流離,皆復圭所致。昨詔鞫於河中府,既又聞貸其罪,如此則朝廷之法不行,邊臣得以自恣,為生民之害,非細故也。夫王者之師,信義為本。向使復圭雖有克捷之功,而失信義,猶不足取,而況輕敵損威、傷財害民如此之甚乎!乞下宣撫使韓絳體量致寇之因,考核傷夷之數,重行黜責,以警邊藩。”
  • 3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七》:丙午,司門員外郎、蔡河撥發賈青提點京西路刑獄,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温、御史薛昌朝林旦皆論青年少行穢,士流所不齒,不可用為監司。不聽。青,昌朝子也。
  • 3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八》: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王安石為禮部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翰林學士承旨、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侍郎王珪守本官,參知政事。前一日,使者數輩召珪,至左掖門,已闔,赴右掖門,久之,傳旨啟關,乃得入。上御小殿,諭以相韓絳、王安石,因出御批示珪,曰:「已除卿參知政事矣。」林希野史雲:王珪參知政事,謝景温曰:「珪徒有浮文,執政豈所宜耶!」
  • 3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十八》:己巳,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温兼考校諸路轉運使、提點刑獄課績……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温言知瀛州、龍圖閣直學士張燾軍政不修,燕飲無度。詔監司體量以聞。壽尋以母喪去。
  • 3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二十》:乙未,工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温直史館兼侍讀。景温辭,乃罷侍讀知鄧州。王安石任事,景温初附之,故攻蘇軾等。其後言薛向非才,不當超除待制,及言王韶邊事誣罔,浸失安石意,故不得在言職,仍補外。哲宗舊錄雲:神宗厲精政治,起用人材。景温不達政體,言多輕躁,上浸薄之,故出。
  • 3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二十一》:工部郎中、直史館謝景温權陝西都轉運使。起尋改鹽鐵副使,又改知江寧府。景温,五年二月一日罷陝漕,其為陝漕蓋自鄧州,知鄧州在正月九日。
  • 4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二十三》:己酉,權陝西都轉運使謝景温言:「鄜延最當寇衝,守禦係於主帥。自今春以來,造怨連禍,士氣不振,民心未寧。陛下擢趙卨知延州,卨聰明宏達,誠有過人,然未嘗親歷行陳熟悉軍旅,裨將、寨主皆故等夷,一旦受其統制,未必心服。臣恐有事之時,難責成效。慶州昨經叛亂,人情不安。王廣淵本無威望以鎮姦猾,傷弓之餘,何由更明紀律?驕悍之卒,變故難保,雖朝廷開其自新,而人情惴恐,常憂不測。今一營之閒,逆順雜處,效順者貧如故時,為逆者人有餘財,鬻贓於市,主不敢識。脱有緩急,廣淵必不能裁製。陛下近以郭逵知秦州,秦雖要藩,其重不若鄜延。逵少長於邊,材武可任,累經行陳,士卒信服,若使復帥鄜延,敵必不敢輕犯。蔡挺向為慶帥,撫御得宜,涇原士馬完整,威聲已振,若使挺於慶州,使之因事制置,施設方略,誅鋤橫猾,慰安反側,則朝廷高枕無憂矣。自陛下臨御以來,秦州罷黜四帥,雖軍政不修,撫御失當,終不足貽朝廷深患,與鄜延、環慶不同。臣謂朝廷欲捍外寇,莫若責郭逵;欲消軍變,莫若委蔡挺。蓋秋冬之交,敵騎必出鄜延,卨雖有美才,固不若逵之老練,或處之他路,無所不可。伏望易置四帥,以消未然之患。」王安石曰:「郭逵宜使為延州,乃以恥見吏民力辭。逵復被朝廷任用,得故處有何恥?彼但緣延州經擾壞難治,不肯往耳。陛下不察其情而許之,頗失事機。今已起秦州,乃欲改更,非便。」上曰:「蔡挺移慶,恐轉加姑息。」安石曰:「慶卒尚反側,若遽易帥,或未至閒疑而為變,盍靜以待之。」景温奏寢不行。朱本削去景温疏,今從新本,復存之。
  • 4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二十九》:是日,王安石留身白上以「郭逵激智緣使攻王韶,又謝景温亦害韶事。今秉常方弱,正合經營,夷狄之功,雖不足貪,然陛下欲大有為,則方夷狄可以兼制之時,不可失,不宜為人所壞。」
  • 4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二十九》:戊申,度支副使、兵部郎中楚建中為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王安石以謝景温害王韶事欲罷之。上問:「誰可代景温者?」王珪言:「建中可用。」上許之。安石因請與建中轉職,又言:「建中強幹,與蘇寀、榮諲不類。」故有是命。尋命景温知襄州,又改曹州。景温知襄州在二月一日,改曹州乃三月二日,今並書。
  • 4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三十》:陝西都轉運使、工部郎中、直史館謝景温知襄州。林希野史雲:自呂公著罷,王安石不除中丞,意在謝景温,故先使權理檢使事以誘之。及景温劾蘇軾,安石大喜,而其兄景初及親友日夜責其名節不立,不得已稍及時事,以塞外議。
  • 4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三十》:及攻王廣淵、賈青、薛向等進用,安石漸惡景温,景温亦念安石專沮己,語言日相失,中丞之議由此寢矣。初,蘇頌等繳李定除御史辭頭,上厭於羣言,因問其事,景温乃媚安石,乃言:「臣素知定為善士,其處所生母喪尤為得禮。」已而事下台定奪合與不合追服,御史範育等堅持其事,景温迫於禮,不得已遂議定當追服。安石愈進定職秩,景温、林旦等交數十章詆之。安石雖盛怒,猶以景温舊嘗助己,昌朝等皆奪官外貶;景温除侍讀,辭不敢受,以直史館出知鄧州,四年正月九日。定等方用事,以景温終始反覆,日夜攻其短,及移陝西漕,四年三月二十六日。楊蟠、沈披為提舉官,議役錢事,披、蟠輕妄,奏議紛紛,至請唐太宗、肅宗陵皆給為細民田,此類甚多。景温不肯服其議,披、蟠密讒之。曾布以景温不奉司農約束,掎摭其奏議過失。安石遂言於上曰:「景温黷法不職。」罷知襄州,遂與安石為仇矣。
  • 4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六十》:制置永興、秦鳳兩路交子事趙瞻言:「乞令東路都轉運使謝景温、西路轉運判官劉定各兼制置交子事。」從之。
  • 4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六十四》:工部郎中、直龍圖閣謝景温為江、淮等路發運使。景温辭行,留判將作監。改判將作在七月十一日,今附此。呂惠卿雲雲,見九月二十六日。
  • 4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六十七》:丙申,工部郎中、直龍圖閣、判將作監謝景温為遼主生辰使。
  • 4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六十八》:至於謝景温景温發運在五月十八日戊寅,除將作在七月十一日辛未。不肯作發運使,而與在京差遣。
  • 4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八十》:詔差近上內臣一員管勾同文館,遇高麗入貢,依都亭西驛例排辦。從館伴高麗使謝景温等請也。
  • 5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八十四》:辛卯,上謂新知潭州謝景温曰:「已令張山甫於潭州團練五千人,且須招填足之。南方少得力兵官,廖恩小寇,巡檢、縣尉以數千人守之,無向前者。賊本不至此,皆玩寇所致也。」
  • 5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八十七》:己未,荊湖南路安撫使謝景温言:「奉詔相度轉運司乞補徽、誠州溪峒蠻職名俸給事,臣詳朱初平招撫楊光僭等各與官職請受,其歸明地依舊住坐。緣楊族諸蠻顧戀巢穴,本亦不敢輕犯邊境,昨既得官資請受,安土樂業,悉如故時,所以近上首領爭出聽命。比至初平等不帶兵甲,親入招安,遂生驚疑,已恐朝廷經畫其地,故楊昌普等遮擁道路,殺害使臣,幾成邊患。今若修建城寨,留戍官兵,必以為朝廷利其土田,增置州縣,人懷遷徙之憂,勢疑事迫,必合而為姦。今近上首領既已受命,利於俸給,其餘族類自不敢動,又已有關峽、武陽兩寨控扼,更不須別作防守。若二三年間,恩信浹洽,使其向化之人轉相勸諭,然後經制城寨,亦未為晚。所欲補楊晟堅巡防名目,緣晟堅號為桀黠,蠻人畏服。今忠順之誠尚未可保,而遽補之職名,萬一假朝廷之勢,役屬諸蠻,黨類附從,非我之利,謂當如舊為便。其朱初平招納之時,所差使勾當人楊晟勝等,或先率眾通道,或招同類來歸,委有勤效,未嘗推恩,乃熙寧五年先歸明見為衙職者總五十人,並乞依轉運司所奏,等第推恩。三州、一鎮,自未歸明以前,每歲進奉總請券二千四百餘緡。昨補逐人官職料錢、衣絹,歲計三千七百餘緡,以進奉券錢折除外,歲不過給七百九十餘緡。若依轉運司所乞,續補楊晟勝等名目須給請受,緣逐人所給,祗是一卒之費,終其一身,以歲月較之,不過十餘年盡矣。」詔如景温所奏,令轉運司具合與楊晟勝名目、請受以聞。
  • 52.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章惇開五溪,景温協力拓築。
  • 53.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元祐初,進寶文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未滿歲,御史中丞劉摯言其非撥煩吏。右司諫王覿言:"瀛州妖婦李自稱事九仙聖母,能與人通語言,談禍福。景温在郡為所惑,禮餉甚厚,遣十兵挈之入京。數遣子慥至其處;補李婿為小史,使出入官府,崇大聲勢;至縱嬖妾之弟,醉歐市人。為政若此,尚何惜而不加譴。"於是罷知蔡州。
  • 54.    謝氏歷史文化遺蹟  .太康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1-20]
  • 55.    王四蓮.北宋王朝對五溪南北兩江少數民族的管治研究[J].武陵學刊,2022,47(05):111-117.
  • 56.    胡耀燦,黃頌翔點注,東山志 點注本,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12,第61頁
  • 57.    卷二百十 熙寧三年(庚戌,1070)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20]
  • 58.    卷二百二十九 熙寧五年(壬子,1072)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20]
  • 59.    卷二百六十 熙寧八年(乙卯,1075)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20]
  • 60.    卷六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20]
  • 61.    耿紀平.論王安石與曾謝二氏的世家之交[J].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5,(06):20-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