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德

(前信宜市池洞鎮政府幹部)

鎖定
謝德,前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池洞鎮政府幹部。 [1] 
中文名
謝德
國    籍
中國
人物事蹟
謝德退休前是池洞鎮政府的一名幹部,退休後喜歡上了收藏石頭,每天都騎着摩托車在信宜鄉鎮“尋寶”。三年前,他在一農户家看見一把算盤放在雞籠上,污穢不堪。小時候上學學習過算盤,工作後也用過一段時間算盤,看到此情此景,謝德覺得心痛不已,覺得自己有必要把那些被遺忘被廢棄的老算盤“搶救”出來。
蒐集算盤其實挺難。算盤普及率曾經很高,但恰恰因為太普及,誰都不拿它當回事,很多已經扔進了垃圾堆,或者已經破爛不堪了。由於謝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到鄉鎮和一些機關單位收購算盤還算容易,但這些算盤一般都是工作上用的,很難尋到精品。為了得到一把上好的算盤,謝德不惜高價和人收購,這三年來,不僅原有的積蓄花光,連退休金都是剛到手就拿去買算盤,成了“月光族”。“發現有好的算盤,我會叫對方留給我,發了退休金馬上去買,如果對方不肯等,我就是借錢也要買到手。”謝德説。
收藏的算盤多了,為了讓這些寶貝有個“家”,也為了普及算盤知識,謝德在池洞圩租了一塊地,自己出錢蓋了一個鐵棚屋頂的陳列館,免費向羣眾開放。謝德説,收藏算盤不是為了等升值,只為了傳承算盤文化。“如果不重視這項收藏工作,老祖宗留下來的遺產可能就會失傳。”謝德説,有一次,有人看中了他收藏的一件“寶貝”,願意出當初收購價的五倍收購,但是給他婉拒了。
有兩把算盤為黃花梨材質
“我收藏的算盤,材質有黃花梨、楠木、酸枝、金屬等等,有9檔、有13檔、有17檔……最長的118釐米,41檔;最短的僅比手掌大一點,更奇特的是其樑上有四珠。”謝德説,一般算盤是樑上兩珠或者一珠,四珠的極為罕見。另外,那把41檔算盤的銘牌雖然寫着“高記算盤,民國二十五年”字樣,但謝德認為它和那把最小的算盤一樣屬於仿製品,之所以收藏,是為了讓大家認識不同的算盤款式。
這兩把算盤是仿製品,但謝德收藏的大部分是真品。“我收藏的算盤,有廣東的,有湖北武漢的,有上海、浙江的,但我認為廣東的質量最好。”謝德説。
在古玩市場上,被炒得最火的當屬一木難求的海南黃花梨算盤。海南黃花梨以歷久不蠹不朽,算珠質地密實沉重、撥動手感好、不反彈等優良特性贏得了普遍好評。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的算盤廠家生產黃花梨算盤的廠家主要是“廣東省瓊山縣日用製品廠”(當時海南瓊山還屬於廣東)及廣東的“荷花”牌、“華南”牌算盤,“荷花”牌黃花梨算盤更是主要出口東南亞及美國。
遺憾的是,謝德收藏的算盤中,“荷花”牌、“華南”牌雖然佔了很大一部分,但他認為用黃花梨木做的只有兩把。其中一把就是著名的“廣東省瓊山縣日用製品廠”出品的。這把無論是算盤框還是算盤珠,謝德認為都是黃花梨材質的。另外一把則是廣西出產的,這把算盤謝德認為算盤的框是其它木,算盤珠才是黃花梨。
雖然有兩把黃花梨算盤,但是謝德最滿意的還是一把原供水公司用過的算盤。謝德説,收藏老算盤的“三要素”,即品相、年代和材質。他一邊介紹,一邊拿出一把保存得非常完好的算盤,這把算盤珠子發亮,聲音清脆,銘牌上廣州廠家的電話號碼還是五位數,後面還寫着“自來水公司統計”等字。謝德説,這把算盤的定位(算盤裏的定位是指確定個位檔所在的位置,通常將個位檔定在算盤右邊數第三檔,是一個凸起的小點)材質比較特殊,有人説是象牙的,也有人説是虎骨或者牛骨的,謝德認為傾向是牛骨,他認為什麼材質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品相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琳琅滿目的各種各樣的算盤中,信宜生產的算盤也佔了一席之地。謝德説:“信宜生產算盤的廠家是信宜工藝廠,算盤材質比較普通,但是能讓子孫後代知道我們茂名、我們信宜也曾經生產過算盤,記住了一段歷史。”
計劃辦成民間計量文化博物館
由於算盤已經被很多家庭和單位遺棄,收購回來後不少是需要修繕的。謝德上網學習,自己在陳列室裏設置了一個修繕處,自己修算盤。
除了算盤,謝德還收藏了不少量鬥(谷鬥)和木稱。有意思的是,這些量鬥他是按照百家姓來收藏的,現在已經收藏了70多個不同姓氏使用的量鬥。謝德説,以前的量斗大多會刻上主人的姓名或者祠堂的號,這樣很容易對應上姓氏。
謝德説:“現在找一把算盤還不太難,但是數十年後要想找把算盤恐怕就不容易了。”算盤和量鬥、木稱屬於以前的計量工具,所以他已經向有關部門申請,計劃將這裏的陳列館辦成一個民間計量文化博物館,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傳承我國的計量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