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宣渠

鎖定
謝宣渠(1907-1974),湖南省第一屆政協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第一、二任主委謝晉之獨子。 [1] 
中文名
謝宣渠
別    名
羅仲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74年3月14日
職    業
國務院參事
性    別

目錄

謝宣渠個人經歷

謝宣渠解放前曾化名羅仲民。1924年入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二期輜重科學員。同年加入共產黨。在中共黃埔特別支部領導下,與周逸羣、李勞工、王伯蒼、吳明(陳公培)、蕭人鵠、吳振民、陳若等人倡議,於1925年12月底成立“火星社”。“火星社”是當時黃埔軍校內唯一的共產黨組織,作為黨的外圍和後備組織。
1926年,謝宣渠積極投入反對“孫文主義學會”的鬥爭,北伐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中共黨組織負責人、第四軍軍委書記、葉挺獨立團代營長。在攻打武昌通湘門戰鬥中身負重傷,子彈從右後腦射入,從右臉頰穿出,被葉挺、聶榮臻從太平間拉回緊急救治。1927年傷愈後,任武漢公安局黨團書記、中央軍委武漢特委書記、武漢衞戍司令部保安總隊隊長。大革命失敗後,赴蘇聯東方大學學習。蘇共當局給他的結論是:“立場堅定,有鬥爭經驗,應該拍到中國共產黨擔任領導工作。
1930年回國,任武漢市委軍委書記、兵運書記。後任軍統局別動總隊情報股長、中央憲兵學校政治部少將主任。
次年1月,謝宣渠以長江局代表身份,赴上海蔘加全國紅軍擴大會議,會後任中央軍委外兵委員會書記、江南兵委書記。4月,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被捕,在龍華看守所與陳為人、何孟雄、關嚮應、劉曉等組成中共特別支部,任支部書記。他擬定獄中工作的總方針是保衞獄內外的黨組織,鼓勵獄中革命同志,堅定政治立場,對黨絕對忠誠;研究各人在敵法庭上的供詞與應付威脅利誘的辦法;把被捕同志的情況轉告獄外黨組織、家屬及可靠親友,設法進行營救;利用各人的關係獲取食品、醫藥,以救濟獄中患病及困難的同志。
通過一段工作,糾正了前支部的左傾盲動做法,獄中同志情緒穩定,直至犧牲,無一人動搖。
那時,中共主要負責人向忠發叛變,傳聞將帶特務入獄辨識共產黨員,獄中黨員驚恐不安,為保衞黨的利益,謝宣渠與獄中黨員商妥:待叛徒入獄時,策動刑事犯出面,藉故不合,猛擊要害,促其斃命。後因蔣介石提前將向處死,未成。他的行動引起敵人的注意,在其雙踝加上一付大鐵鐐。同年12月被營救出獄。時中共領導權已為王明路線所控制,“一.二八”淞滬抗戰後,令他發動上海總暴動,他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認為此時暴動在政治上是錯誤的,在行動上是不會成功的,只會徒遭犧牲,因而提出不同意見,未予接受,被誣為“託派”嫌疑分子而斷絕組織關係。
1933年,謝宣渠被叛徒出賣,再次被捕,舊時黃埔同學鄧文儀、賀衷寒聞訊前來“探望”,勸其叛黨(供出其所知的共黨情況),他堅決拒絕。(後被其父謝晉重金賄買出獄。)被迫至康澤主辦的訓練班任教官,後任康澤別動隊情報股長。他身在敵營心在黨,把全股人員的工作作了一番調配:活動能力強、危害大的人搞內勤;能力弱的搞外勤;危害最大的,則設法抓住其劣跡,加以打擊或判刑、或迫其辭職,並把工作重點轉向對付日本侵略軍和緝毒。
鄭家康(外號廣東麻子),中共特科工作人員,30年代初,打入康澤別動隊內部,營救了被國民黨當局拘禁的中共高級將領陳賡脱險。不久,鄭遭康殺害,謝宣渠偵知,系特務萬人傑告密所致。1936年,羅織罪名以漢奸罪迅速將萬處決。
江西省上饒、玉山、橫峯三縣聯防總團,是一個反共武裝組織,秘書吳秩然,常率隊攔截、掠奪出入蘇區的物資,並攫為己有。1934年秋,康澤別動隊破獲一宗所謂“偷運食鹽、接濟封鎖區”的案件,為首系吳、王兩個農民,應判處死刑。謝宣渠日夜苦思,設法營救,巧妙地突擊搜查吳秩然住所,查獲大批蘇區物資,立即將其逮捕,冠以“通匪首犯”罪處決,把吳王二人從輕判處。次年秋,四川軍閥劉湘,在重慶破獲一“共黨案”,廿餘人被捕,他聞訊後,以情報股名義,爭取承辦,銷燬了重要證據,暗授翻供機宜,稍加審訊,全部釋放。
1938年,謝宣渠見到正在組建新四軍的葉挺將軍,為不影響國共兩黨關係,葉囑其仍留國民黨軍任職,以利進行抗日活動,謝宣渠即轉任陸軍大學政治指導主任,三十二集團軍情報室主任、二十集團軍情報室主任、宣慰團主任、軍委高參等職。
1941年,謝宣渠被李默庵邀請到祁陽擔任“西南幹訓班”高級教官、情報室主任,與曾創建黃埔軍校武岡分校的劉公武將軍為遠征軍訓練“中英突擊隊”特戰隊員。1942年9月,謝宣渠隨李默庵到浙江麗水,劉公武將軍則到重慶黨政高級班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在攻克騰衝的戰役中,謝宣渠擔任前線指揮所主任,全殲日軍一個旅團。
1945年,謝宣渠就任軍事委員會高參、“國防部”戰地點檢組少將組長。
1946年,謝宣渠在重慶見到了鄧穎超、葉挺將軍,遵照黨的指示,繼續積極從事策反聯絡工作,如參與鼓動國民黨400將級軍官的“將軍哭陵運動”(1947年5月5日,中山陵哭陵事件);發出國民黨軍將要撤出東北的情報;國民黨軍在華中地區的兵力部署及黃維兵團馳援淮海前線的行動路線;參與策動華中“剿總”副長官兼河南省長、兵團司令張軫部在長江南岸的起義;以及策動趙援、羅廣文、潘文華、劉文輝等部在西南地區起義。
1949年新中國成立,經周恩來總理指示,為了統戰工作的順利進行,謝宣渠以被統戰人員身份就任中央人民政府情報總署專員,後任中央軍委聯絡部專員、南京軍事學院教員、國務院內務部參事、國務院參事等職。“文化大革命”中,以所謂“歷史問題”備受迫害。1968年得知林彪篡改南昌起義的歷史時,非常氣憤,在答一戰友關於南昌起義的組織準備情況一信中,以“林×當時大約不過一排長耳”以哂之。1969年,他“下放”回鄉勞動,在鄉數年,面對全國各地羣眾組織派來的多起專案人員,不懼高壓,不受利誘,實事求是,寫出了約7萬字的材料,保護了不少老幹部。
1973年,經周恩來親自幹預,謝宣渠回到北京繼續工作。1974年3月,因煤氣中毒逝世,骨灰安放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1] 
參考資料
  • 1.    1、楊慎之主編;《湖南歷代人名詞典》編委會編,湖南歷代人名詞典,湖南出版社,1993.12,第612頁 2、《衡南縣誌》1992年出版 3、《回憶黃埔軍校》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