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嘉幸

鎖定
1951年10月生於武漢。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教授。現為中國音樂教育學學會理事長、中國音樂心理學會理事、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市音樂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第四屆亞太地區音樂教育研究會顧問委員會委員。 [1] 
中文名
謝嘉幸
出生日期
1951年10月
出生地
武漢
學術著作
《走進音樂》《音樂欣賞教程》等
學術論文
《跨世紀的音樂教育工程》 等
職    務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謝嘉幸主要經歷

1988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工作
199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音樂美學博士學位
1999年8月主持“全國民族音樂教育研討會”並發表論文《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唱自己家鄉的歌》在全國音樂教育界引起廣泛反響(呼和浩特)
2000年6月參加“第二屆全國旋律學研討會”(香港)
2001年1月參加“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2001年11月主持“全國面向基礎教育的高師音樂課程改革”研討會(南寧)
2001年11月參加“趙宋光學術思想研討會/哲學、美學、音樂學學術前沿成果報告會”並作專題報告(廣州)
2002年9月參加“當代音樂學研究專家論壇”並作專題報告(南京) [2] 

謝嘉幸主要著作

謝嘉幸學術著作

《走進音樂》(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德國音樂教育概況》(1)(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項目成果),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音樂分析》(獨)(教育部組織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謝嘉幸學術論文

《跨世紀的音樂教育工程》,《人民音樂》,1996年第5期
《可能的貢獻》,《比較音樂研究》,1996年第4期
《音樂鑑賞水平的整體訓練與評估》等十篇,《中國音樂教育》,1996年第3期—12期
《衝突與交合》,《北京青年報》,1997年3月11日
《啓動音樂思維》等六篇,《中國音樂教育》,1997年第1期—第6期
《器樂學習—一座沒有彼岸的橋樑》,《樂器》,1999年第1期
《論知識權威》,《粵海風》,1999年第5—6期
《德國學校教育視角的音樂教育》,《高教理論戰線》,1999年第11期
《走進音樂》前言,《藝術教育》,1999年第5期
《社會權威結構與知識權威》,《學術研究》,2000年第2期
《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唱家鄉的歌》,《中國音樂》,2000年第1期
《追索原型》,第二屆“旋律學”研討會(香港),2000年6月
《德國音樂教育見聞》,《中國音樂教育》,2000年第5期
《它,帶來一陣清新的風——讀梁雷“借音樂提問”音樂會》,《音樂週報》,2000年12月
《師生關係——音樂教育的現代觀念(之一)》,《中國音樂教育》,2001年第7期
《審美與審美教育——音樂教育的現代觀念(之二)》,《中國音樂教育》,2001年第9期
《尋找家鄉的歌——音樂教育的現代觀念(之三)》,《中國音樂教育》,2001年第11期
《為人生而音樂》、《音樂——一種人類有目的的活動》、《審美與審美教育》等七篇,《音樂週報》,2001年10月—11月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音樂學術共同體》,楊蔭瀏國際學術研究會,2000年11月,《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2-3期
《建設兼有音樂學與教育學雙重品格的音樂教育學》,首屆全國當代音樂學研究專家論壇,《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音樂教育的解放》,《音樂週報》(千期珍藏版),2003年5月
《論社會系統中的非平衡自組織現象》,《系統辯證學學報》,2003年第3期
《論不可交換價值》,《系統辯證學學報》,2003年第4期

謝嘉幸學術譯文

《東方與西方音樂的意義與情感》,中國音樂,1995年增刊續集
《音樂教育研究指南》,中國音樂,1997年增刊
《世界音樂概念及其在西方中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1997年增刊
《對音樂教育哲學傳統的反思》,中國音樂,1997年第2期
《新音樂教育哲學的起步》,中國音樂,1998年第3期

謝嘉幸兼職

中國音樂家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助理;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音樂教育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美學學會理事;
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心理學學會理事;
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傳播學會理事;
國家教委教育科學“八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負責人;
西安音樂學院兼職教授;
天津音樂學院兼職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院外考試委員;
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音樂教育基礎》負責人;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會員、文化教育與大眾傳媒政策(CPCEMM)委員會委員;
亞太音樂教育研究會(APSMER)顧問;《亞太藝術教育學報》(APJAE)編委;
劍橋大學英國音樂教育雜誌編委(IABBJME);
美國《國際音樂教育研究》雜誌(MERI)編委。 [2] 

謝嘉幸學術活動與交流

應邀為4#APSMER主講嘉賓發表論文Reform On Music and Art Courses In China’s(Mainland)Schools(香港2003.7);
應邀出席第26國際音樂教育大會(西班牙2004.7);第5屆亞太音樂教育研討會(西雅圖,2005.7);
應邀出席出席第27屆國際音樂教育大會(馬來西亞、香港,2006.7);
應邀出席第6屆亞太音樂教育研討會(曼谷,2007.7);
應邀出席第28屆國際音樂教育大會(意大利,2008.7)並發表論文;
應邀為韓國音樂教育學會50週年慶典暨音樂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講嘉賓並作報告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Sing Songs of their Hometown——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usic in Schools of Chinese mainland;
應邀為第32屆世界音樂理事會暨第2屆世界音樂論壇主講嘉賓並作報告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al Diversity in Chinese mainland(北京,2007.10);
應邀為第2屆貝爾根互動音樂國際研討會(BIMUC)主講嘉賓並作專題報告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al Diversity in Chinese mainland(貝爾根,2008.4),先後出訪德、英、美等國開展學術交流與講學活動。
2010年組織並策劃了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