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名仁

鎖定
謝名仁(1907-1935),江西興國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興國縣肅反委員會委員、興國縣委巡視員、興國縣委書記、瑞金縣委書記: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蘇區堅持鬥爭、1935年6月英勇就義。 [2] 
所處時代
民國
出生地
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35年6月15日

目錄

謝名仁人物生平

謝名仁,1907年生於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一個貧苦農家。8歲開始在本村上私塾,由於家境貧寒,只讀了兩年書就被迫輟學。11歲時,開始分擔家庭重擔,隨着父親扛長工,做挑夫。他每天起早貪黑走幾十里路,勞累一整天,只能拿到十幾文錢。過早的童工生活,使謝名仁幼年時就愛增分明,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不滿情緒,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
1926年秋,在共產黨領導下,興國縣農民運動日漸興起。謝名仁第一個報名參加農協小組,先後擔任農協宣傳員和農協主任,積極發動村民同地主作鬥爭,引起了塘石村惡霸謝遠諶的嫉恨。大革命失敗後,謝遠諶對他説:“只要你洗手不幹,看在同宗的份上,我可以不計前嫌。”謝名仁針鋒相對地答道:“瞎了你的狗眼,我不會向你妥協半步的!”由於謝名仁立場堅定,鬥爭堅決,1929年春天,經鍾人甫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他出席了毛澤東在雞心嶺召開的羣眾大會。後來,又參加了毛澤東在三斂江書院舉辦的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通過學習,謝名仁懂得許多革命道理,進一步堅定了推翻黑暗舊制度的信念。1930年3月,興國縣建立了蘇維埃政府,革命活動由秘密轉向公開。謝名仁擔任了上社鄉蘇維埃主席,率領鄉屬各村農民打土豪、分田地,深得鄉民的擁護。不久,他被調到吉安永陽紅軍第三分校幹部班深造。
1932年,謝名仁調任中共興國縣委組織部長、副書記。在縣委機關工作時,他提出了“要用衝鋒的精神,做好革命的工作,”並以身作則不分日夜地辛勤工作,同志們稱他為“不知疲倦的人。”1933年2月,謝名仁擔任中共興國縣委書記。同年4月,中共蘇區中央局號召“擴大百萬鐵的紅軍”。他立即組織制定了“紅五月擴紅突擊計劃”,得到了中央派駐興國的擴紅突擊隊隊長羅榮桓和江西軍區司令員陳毅的讚許。謝名仁肩負重任,深入區、鄉領導全縣開展轟轟烈烈的擴大紅軍運動。3個月中,全縣組織動員了萬餘名青壯年參加了興國模範師、工人師、少共國際師。興國成為中央蘇區擴大紅軍的模範縣。5月,在謝名仁的推動下,模範師又作出了全師一致開赴前線的決定。這個消息傳遍了中央蘇區,陳毅特地趕到興國聽取了謝名仁的詳細彙報,並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臨時中央政府也發來了嘉獎令。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周恩來,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以及紅一軍團、五軍團、三軍團、少共中央局、少先隊中央總隊部的首長和機關都先後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
8月,中共江西省委決定成立中共興國中心縣委,指導楊殷、萬泰等縣的工作,謝名仁當選為中心縣委書記。9月底,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寧都召開,謝名仁在會上作了《興國擴大紅軍》的報告,詳細介紹了擴紅經驗,受到大會代表的一致讚揚。會後,這個報告在中央局機關刊物《鬥爭》第32期上全文登載。中共蘇區中央局代表羅邁(李維漢)給興國頒發了一面“我們的模範縣”大鏡子。當時,由於敵人嚴密的經濟封鎖,造成了根據地軍民日常用品奇缺。為解決這個問題。謝名仁與興國縣國民經濟部的幹部一起,深入到各鄉村,組織辦起了消費合作社,因陋就簡的開辦了熬鹽廠、織布廠、蔗糖廠、樟腦廠,……通過一系列措施,基本解決了羣眾生活上的困難,促進了根據地經濟的發展。
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謝名仁被選舉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報告中高度讚揚了興國縣的工作,並號召“要造成幾千個長岡鄉,幾十個興國縣。”會後毛澤東還親筆為興國縣題詞為:“模範興國”。從此,“模範興國”的稱號在蘇區聞名遐邇,婦孺皆知。
1934年2月,謝名仁調任中共瑞金縣委書記。在瑞金,他運用興國的擴紅經驗,在紅五月的擴紅運動中,將縣、區、鄉幹部編成擴紅突擊隊,分區劃片,深入羣眾宣傳鼓動,很快擴大紅軍5000餘名,大大超過了中央給瑞金的3個月的擴紅任務。6月2日,瑞金召開總結大會,朱德總司令代表中革軍委授予瑞金“三月任務,一月超過”的擴紅獎旗。6月3日,蘇區《紅色中華》報上作了報道,盛讚瑞金“終於走上了模範縣的道路,”並稱道謝名仁為“模範縣委書記”。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謝名仁奉命留在地方堅持游擊戰爭。11月,根據省委指示,由興國、萬泰、公略3縣在泰和橋頭岡成立了中共公萬興特委,謝名仁被任為特委委員兼組織部、特派部部長。1935年2月,公萬興特委率游擊隊300餘人在轉移過程中,遭到了國民黨第六師周磊部的重重包圍。激戰3日,終因彈盡糧絕被敵人攻破陣地,謝名仁率鄰部隊拼死殺出重圍,退入深山。3月,原公萬興特委書記徐達志犧牲,繼任者胡海被捕。這時謝名仁出任公萬興特委書記。
1935年3月,游擊隊在大龍與國民黨軍周渾元部激戰3晝夜後,退到方山嶺。由於叛徒告密,致使敵軍放火燒山。在這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謝名仁整理好隊伍,與同志們一起莊嚴宣誓:“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革命總有成功的一日。同志們,考驗的時候到了!為着蘇維埃,為着革命成功,哪怕只剩下一人一槍,也生不投降,死不叛黨!”
一天晚上,謝名仁率游擊隊在老營盤大山腳下的小河涉水轉移,準備偷越封鎖線,到方大與曾山率領的部隊會合。不料被敵軍發現,受到國民黨軍一個團的圍攻,謝名仁和游擊隊員們不幸被俘。4月,謝名仁被囚於興國坎南國民黨別動隊軍法處監獄。在那裏,謝名仁對難友們説道:“要挺直腰桿做人,寧做刀下鬼,不做負義人!”幾天後,謝名仁被作為“要犯”解送到南昌的江西省綏署軍法處,與方誌敏等關押在一起。國民黨當局派出高級將領對其進行勸説利誘,欲使其投降,謝名仁根本不予理睬。誘降失敗後,敵人對謝名仁進行嚴刑拷打。然而,酷刑之下,謝名仁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頑強地和敵人進行着最後的鬥爭。
1935年6月15日凌晨,敵人將謝名仁與原江西省土地部部長胡海同時殺害於南昌下沙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