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俠遜

鎖定
謝俠遜(1888—1987) [1]  ,名宣,小名卿源,原字弈算,後改字俠遜,號爛柯山樵。浙江省平陽縣人。出生於騰蛟鳳巢,定居於平陽縣城。中國現代象棋運動的開拓者,愛國象棋家,也是中國國際象棋運動的先驅,人稱“百歲棋王”。
謝俠遜四歲初知象棋門經,六歲領悟棋理,九歲通曉棋譜,十歲稱雄全縣,十三歲與温州棋魁陳笙戰成平手,名噪東甌。1918年,在上海力挫羣雄獲全國象棋個人冠軍;1928年被推為全國棋壇總司令,稱“中國棋王”。1929年至1931年,三次國際象棋大賽中,斬關奪隘,連連奪冠,揚威世界。抗戰期間,作為國家特使赴南洋諸國,以弈棋宣傳抗戰,募捐支持抗日,並動員3000餘華僑青年歸國投身抗戰,為中國民族解放大業作出貢獻。平生著作甚豐,共出版棋譜十餘部二十九冊。 [2-3] 
全    名
謝俠遜
別    名
謝宣
謝卿源
弈算
爛柯山樵
所處時代
近現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中國浙江平陽
出生日期
1888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
1987年12月22日
逝世地
中國上海
主要成就
開拓中國現代象棋運動
中國國際象棋運動先驅
主要作品
《象棋譜大全》
《象棋指要》
《國恥紀念象棋新譜》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平陽

謝俠遜人物生平

謝俠遜出身農家

1888年10月1日,謝俠遜出生於浙江温州平陽縣鳳巢鄉一個農民家庭。後遷居平陽縣城西門。 [4]  [5] 
謝俠遜自小承庭訓,6歲從父學棋,10歲開始讀象棋古譜《韜略玄機》,棋藝享譽鄉里,人稱“棋中神童”。13歲曾讀私塾,因家境貧寒而退學。時與温州棋魁陳笙戰成平手,名噪東甌。後與林奕仙互相切磋。
1908年,謝俠遜報考小學師資,任白沙小學教員,翌年任教湖門小學。後經戚友幫助,考入温州師範學校。未三月,因父病故輟學,後任教於龍湖小學,擔任教育會書記。

謝俠遜名冠棋壇

謝俠遜青年時代曾把道光以來的國恥排成殘局,以傾吐愛國之心。1912年為上海《時事新報》象棋欄撰稿。1915年,經黃羣介紹,任上海《時事新報》館辦事員,後受聘為《時事新報》《神州新報》《新聞報》《大公報》象棋專欄編輯。
1918年,謝俠遜在上海力挫羣雄獲中國象棋個人冠軍。1926年被推為全國棋壇總司令,稱“中國棋王”。
1928年,謝俠遜首創介紹象棋比賽實況、可供觀眾欣賞的掛式大棋盤,此創造後被推廣向全球。
謝俠遜觸類旁通,初學國際象棋即連獲勝局,上海“萬國象棋會”董事英人傑克遜(J.A.Jackson)不勝欽佩,破例邀請入會,成為“萬國象棋愛好”中第一個中國會員。1929年至1931年,三次國際象棋大賽中,斬關奪隘,勢如破竹,連連奪冠。
1934年,謝俠遜訪問新加坡,與英國軍人國際象棋冠軍亨特表演賽獲勝,轟動一時。
1935年,謝俠遜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中、英、美、德、奧五國“銀龍杯”國際象棋大賽,以18勝1和1負的成績獲得冠軍。 [4] 

謝俠遜兩赴南洋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謝俠遜雖年已半百,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決心為抗日救亡盡一份力量。他將妻兒送回平陽老家,隻身來到南京請纓救國。無奈國民黨當局對此置之不理,謝俠遜報國無門,心急如焚。
後來,國民黨政府準備派五位巡迴大使出國募捐,其中赴歐美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無適當人選。謝俠遜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薦。邵力子為他憂國憂民的精神所感動,答應為之保薦,並題詞相贈:“勝者所用敗者之棋,明乎此義,復興中國何難哉!”張治中也贈題詞一幀:“雖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戰到底,必得勝利而後已。”
1937年11月至1939年,謝俠遜作為國家特使兩度赴南洋諸國,從菲律賓到印尼,又從印尼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取道緬甸回國,歷時兩年。謝俠遜以弈棋形式在僑胞中宣傳抗日救國,為慰勞抗日傷兵、救濟難民募捐,計得捐款5000多萬元,及許多金銀行珠寶首飾。先後歸國參加抗戰的華僑3300餘人。謝俠遜為祖國神聖的民族解放大業作出貢獻,被譽為“古今以來以象棋報國之一人者”。 [6] 

謝俠遜晚年事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謝俠遜歷任上海市體委委員、第一屆全運會棋類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象棋錦標賽總裁判、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等職。 [4] 
1985年,謝俠遜在上海舉行百歲壽誕,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題詞“百齡高手,永葆青春”,以示祝賀。
1987年12月22日,一代棋王謝俠遜病逝於上海。 [7-8]  [9] 
謝俠遜

謝俠遜主要影響

謝俠遜是中國象棋運動的開拓者、愛國象棋家,也是中國國際象棋的先驅,人稱“百歲棋王”。謝俠遜馳騁棋壇近一個世紀,力挫國內外許多名家高手。他的一生,是象棋活動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國近代象棋史上一個重要側面。
中國現代象棋運動開拓者
中國象棋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喜愛,社會基礎深厚。但長期以來,卻被視為“販夫走卒下品,不入大雅之堂”。從前“公卿士大夫”和“騷人墨客”愛好的所謂琴棋書畫中的“棋”並不是象棋,而是圍棋。封建帝王甚至特別為圍棋設置了一種專門的官職,叫作“棋待詔”,而象棋是沒有地位的。謝俠遜的貢獻在於:把“販夫走卒下品”的象棋從庭院、案几、田頭,推向社會,走向世界,成為一種社會性的益智健體活動。他不但以優柔縝密的棋藝風格樹幟棋壇,蜚聲中外,而且窮畢生之力,精研棋藝,宣傳推廣,使象棋成為全國性的運動。
謝俠遜在上海市首屆象棋賽中力克羣勇,奪得桂冠,一時揚名全國棋壇,慕名學習者紛至沓來。他因勢利導,促進當時全國象棋活動的中心上海的許多機關工廠企事業單位職工中的象棋愛好者,組織成立棋會和棋隊,自己義務擔任指導,使各界人士參與象棋活動的熱情高漲,並不斷組織各種類型的象棋賽,從個人賽發展到隊與隊之間的團體賽,隨後發展到縣與縣,省與省以及大區與大區,如華東對華北,或華南之間的比賽,由此及彼相互影響,進一步推動了全國象棋運動的蓬勃發展。1925至1926年間他與馬海洲等人發起籌備全國象棋賽,制定章程商議辦法,歷時二載,於1928年3月在上海四川北路青年會舉行了首次全國象棋大賽。1928年,他因棋藝高超,提倡和推廣象棋運動成績卓著,被全國象棋界推舉為“棋壇總司令”,譽為“中國棋王”。
傳承和弘揚中國象棋文化
1922—1927年期間,謝俠遜嘔心瀝血,廢寢忘食,花了整整六年時間將多年來奔走四方、千方百計蒐羅到的古今棋譜進行考證破譯、增補取捨,詳加校坪,分門別類整理成12冊200多萬字的《象棋譜大全》一書。該書由梁啓超題字,在中華書局陳伯鴻的贊助下於1929年全部出版。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象棋書,被公認為象棋經典著作,譽為“象棋史上一大里程碑”。它是集中國古今棋譜之大成,既輯錄了當時已發現的明清古譜,繼承和弘揚了中國歷史上的棋藝精華,又包括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象棋高手創作的殘局和當時馳騁中國棋壇的名家對局,説它是大全確實名副其實。據謝俠遜自述,《象棋譜大全》“博採古今,包羅新舊,俾研究者得窺全貌”。
《象棋譜大全》一書出版之後,各方爭相購買,一時洛陽紙貴。從1929年到1941年,中華書局就再版了9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應讀者要求,他對原書結構順序作了調整,分輯5冊,由上海書店影印出版,共發行了一萬冊,可見他在中國棋壇影響之深遠。
中國國際象棋運動先驅
謝俠遜不但精擅中國象棋,而且由於善於學習,觸類旁通,對國際象棋也有較高造詣。又著述立説,把國際象棋介紹給國人,在《象棋譜大全》一書中用了100多頁篇幅介紹國際象棋的全局式樣,各種棋子的走法、殘局、選粹等基本知識,發揮了啓蒙教育的作用。
謝俠遜最早接觸國際象棋是在萬國象棋會。二十世紀初,上海有個外國人的棋會,會員有四、五十人之多,沒有中國人。他專門到該會拜訪,第一次看到了國際象棋,並弄懂了國際象棋的着法,加入萬國象棋會,成了該棋會的第一個中國會員。入會後,他不僅向外國棋手推廣中國象棋,而且不遺餘力地在中國宣傳和推廣國際象棋。當時上海華人中的國際象棋活動就是在他入會之後逐步發展起來的。而國際棋友在他的影響下,也在各自國家推廣中國象棋。這樣,萬國棋會就成了國際象棋中國象棋互相學習、交流的主要場所。由此可見,是他開啓了中西象棋文化交流的大門,也正是他在1935年中、英、美、德、奧五國國際象棋賽中以勝18局和1局負1局的絕對優勢贏得勝利,成為中國第一個國際象棋賽冠軍,捧來銀龍杯,為國家爭得榮譽。 [10-11] 

謝俠遜歷史評價

周恩來:“愛國象棋家。” [6] 
馮玉祥:“象棋國手。”
中國國家體委:“謝俠遜同志一生致力發展象棋事業,精研棋藝,著書立説,熱愛祖國,提攜後輩,成績卓著。”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周瑞金:“綜觀謝公一生,棋藝和詩文始終是相互映照,同步前行。棋王而兼詩人。作為棋道高手,他橫掃千軍,威震四海;作為棋壇老宿,他慨當以慷,臨風吟嘨。其詩也,棋王之詩;其棋也,詩人之棋。詩棋渾然一體,集於一身,棋臻化境,詩有造詣,壽至百齡,實乃20世紀中華一奇才也!” [12] 

謝俠遜個人作品

謝俠遜主要作品

謝俠遜一生著作甚豐,有《國恥紀念象棋新譜》、《象棋譜大全》(共12冊)、《象棋指要》等29本象棋專著。另有《共抒國難》等多種象棋殘局傳世。 [11] 
謝俠遜主要作品
作品類別
作品名稱
專著
《象棋譜大全》《國恥紀念象棋新譜》《圍棋象棋譜》《新編象棋譜》《南洋象棋專輯》《海內外象棋新譜》《金鵬梅花訣着棋譜》《象棋新譜》《新編象棋譜》《象棋初步》《象棋心得》《象棋指要》
殘局
《共抒國難》《士兵至上》《鋤奸誅偽》《興中掃日》《內戰自殺》《止戈為武》《救民水火》《制止內戰》《懸崖勒馬》《暴政必敗》

謝俠遜軼事典故

謝俠遜與周恩來對弈

1939年,謝俠遜在重慶。一天下午,周恩來來到謝俠遜所在的東方協會,拜訪“棋王”。二人握手寒暄之後,便一邊品茶,一邊布棋對陣。三盤下來,皆成和局。見周恩來棋法純熟,變化多端,謝俠遜欽敬而吃驚地問:“周公何得餘暇,精研此道?”周恩來淡淡一笑:“象棋為我國傳統技藝,設備簡單,羣眾喜愛。棋藝運動在延安十分普及。”言畢,和謝俠遜就古今棋譜優劣長短閒聊起來。二人越談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談到《梅花譜》注重“屏風馬”時,周恩來意味深長地説:“明人重馬,清人重炮,我們當重兵卒。”謝俠遜深有同感地應道:“馬,雖有八面威風,但可用兵卒制馬。”周恩來當即擊掌稱妙:“對,兵卒就是羣眾。抗日救國就是要放手發動羣眾啊!”謝俠遜心領神會,連連點頭稱是。
《共紓國難》棋局 《共紓國難》棋局
此番相識,謝俠遜得益匪淺。不久,即在《大公報》“象棋殘局”一欄中,發表了一篇《共紓國難》的棋稿,記下了這次難忘的交往。之後,謝俠遜常常去周公館,除了暢談棋藝,更多的是聆聽周恩來對於抗戰局勢、前途的見解。《大公報》上便陸續出現了他寫的棋稿:《士兵至上》《鋤奸誅偽》《興中掃日》《內戰自殺》……表達了他支持抗戰、反對內戰的主張,在羣眾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對這樣一位正直的象棋大師,特務竟也不放過。投寄恐嚇信無效之後,特務便下了毒手。一天,謝俠遜走在曾家巖路上,突然從路邊竄出幾個打手,上前將他掀翻在地,拳打腳踢,致使其斷了4根肋骨,傷及左肺,口吐鮮血。周公館的警衞人員發現後,立即把他送進醫院。周恩來聞訊,馬上趕到醫院,親切慰問,並憤怒地譴責特務的無恥行徑,讓謝俠遜感動不已。 [13] 

謝俠遜與蔣介石會面

李松福《百歲棋王謝俠遜傳略》載:蔣介石派人來召見謝俠遜。謝俠遜便整裝來到老蔣的別室。在場的有宋美齡及近衞數人。雙方寒睻一番後,蔣介石指着台上擺好棋子的棋盤,表示願與他對弈一局。棋王問:“如何下法?”蔣説:“平下。”棋王伸出兩個指頭説:“讓二先。”但蔣介石覺得有失面子,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老蔣有些發怒了。這時,謝俠遜牛勁發作,拂袖退去,雙方不歡而散。
謝俠遜兒子謝作淡説:這一段的描寫有違情理,嚴重失實。蔣介石確曾召見過謝俠遜,但那不是要和謝俠遜弈棋,而完全是禮節性的會晤。1939年春,謝俠遜從南洋宣傳抗日、勸募捐款回國抵渝後,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邵力子夫婦主持,在重慶國際聯歡社舉行聚餐晚會,為謝俠遜洗塵。除了國民政府許多要員外,社會名流如郭沫若、陳銘樞、郭春濤等也應邀與會。因為在同時出國的五個巡迴大使(胡適、薩鎮冰、于斌、陳樹人和謝俠遜)中,謝俠遜共募得捐款5000萬元,金銀珠寶首飾無數,並動員3300名華僑技工回國服務,成績卓著,遠非其他四人所可比擬。蔣介石因而召見,進行慰問,除了講一些讚譽和嘉勉的套話外,還故作姿態,説自己也很想和我父親對弈求教,只是因國事繁忙,騰不出手。 [8] 

謝俠遜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備註
父親
謝公出

伯父
謝公佑

妻子
郭錦釵

長子
謝秉毅
擅長象棋
次子
謝瑞淡

長女
謝秉杭

女兒
謝秉陽、謝秉英、謝秉川 等

長孫
謝作平

謝作洐、謝作涵 等

長孫女
謝作陶
同濟大學教授
孫女
謝作黎 等

外孫
張勤康 等

外孫女
彭來曙 等

弟子
周本根 等
[12]  [8]  [14] 

謝俠遜後世紀念

謝俠遜中國棋王碑林

中國棋王碑林 中國棋王碑林
中國棋王碑林坐落在全國象棋之鄉平陽縣騰蛟鎮的卧牛山南麓,是棋鄉人民為了紀念百歲棋王、愛國象棋家謝俠遜和弘揚中國象棋文化而修建的文化設施,收藏着20世紀政界、社會名人、書法家為謝俠遜先生題詞的60塊碑。碑林佔地1800平方米、主碑是江澤民同志為謝俠遜百歲壽誕的題詞及抗戰期間周恩來同志在重慶與謝俠遜對弈的“共抒國難”殘局。此殘局乃一盤“和棋”,寓停止內戰,國共合作共同抗日。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社長邵華澤為碑林題名,《人民日報》副總編、騰蛟人周瑞金撰寫碑林題記,近代名流梁啓超、于右任章士釗李濟深馮玉祥李宗仁林森孫科張治中等60餘人留跡其中。 [15] 

謝俠遜謝俠遜紀念館

謝俠遜紀念館 謝俠遜紀念館
謝俠遜紀念館坐落在平陽縣昆陽鎮雅山村,是謝俠遜棋院中紀念愛國棋王謝俠遜的專題館,包括“棋鄉神童”“名噪東甌,棋壇司令”“威揚四海,以棋為戈”“情牽家國,閒吟交友”“詩文抒懷”等5個展陳單元,通過各類珍貴文物和文獻檔案、歷史照片以及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展示棋王馳騁棋壇的傳奇人生。紀念館內有300餘件謝俠遜先生藏品由謝俠遜親屬無償捐贈的。這些藏品分為謝俠遜先生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棋具、所著書籍以及同周恩來總理往來書信等珍貴資料。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