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謁巫山廟

鎖定
《謁巫山廟》是唐代詩人薛濤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寫巫山廟的環境。頷聯承上,由巫山神話,引出《高唐賦》的作者宋玉。最後兩句進一步將自己的慨嘆和惋惜推向高潮。詩中雖然寫有宋玉,也是在寫作者自己。寄託了作者的無奈和感傷。作者採用了先賦後比的寫作手法,藉以表達出內心深處的情懷。
作品名稱
謁巫山廟
作    者
薛濤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洪度集》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謁巫山廟作品原文

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4] 

謁巫山廟註釋譯文

謁巫山廟詞句註釋

①巫山廟:在長江三峽神女峯。
②訪:又作“望”。高唐:觀名,此即指巫山廟。
③宋玉:戰國楚國人,為楚大夫,楚辭作家。
④襄王:即楚襄王。楚襄王與神女遇於巫山之陽。
⑤陽台:男女幽會。神女謂襄王曰:“妾,巫山神女也;朝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⑥惆悵:指傷感。 [4] 

謁巫山廟白話譯文

在不住的猿啼聲中去踏訪高唐神廟,再往前走,漸漸地便看到煙霞緲,草木散發着迷人的香氣。
看到這山色,真的就像宋玉《高唐賦》,所描繪的那般美麗,遠方的水聲也好似在為楚襄王低聲哭訴。
楚襄王聽宋玉講了楚懷王夜夢神女之事,亦心嚮往之,卻被神女拒絕。最後在楚襄王統治時期,楚國逐漸走向敗亡。
巫山廟前種瞭如此多的柳樹,柳枝在空中翻飛舞動,柳葉好像要與女子的眉毛爭個短長,可惜已無人欣賞,唯有獨自惆悵寂寞。 [3] 

謁巫山廟創作背景

據説貞元初年,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早聞薛濤大名,很想召入府。韋皋是個文人,書法很有一套,也懂詩。第一次見面,韋皋想試探一下薛濤的詩文水平,就讓她當面賦詩,題目不限。薛濤略微思索,就寫出了這首詩。 [3] 

謁巫山廟作品鑑賞

謁巫山廟文學賞析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這一句是從近景來描寫的,讀來彷彿身臨其境通真。有不住的猿聲,有縹緲的煙霧,有醉人的芳香,以聲、色、味來構成了整幅立體畫面。隨着詩人先是進入淒厲神秘的處所,後才漸入迷人的佳境。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山色與水聲對仗工整,同時一靜一動,恰似一幅山水畫。這是詩人遠遠觀望的結果,是遠景的描寫。宋玉與楚襄王同是楚國人,此處引用二人的典故,更增加了高唐觀的歷史韻味,同時也吸引着詩人繼續探尋。
“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雲楚國亡”,宋玉《高唐賦》中描寫神女在離開楚襄王的時候告辭説“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詩人在這裏化用這些史實與典故,暗含規勸之意。作為一個樂妓,詩人能有如此見識,在韋皋及當時眾人看來是大為歎服了,這樣詩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同時這一典故還有另一層寓示若君臣遇合之難。神女居於巫山之陽,中間有高丘阻隔,所以要想遇見知遇者,可謂難上加難。詩人在心中不斷慨嘆,自己空有文學詩才,而未遇到賞識者,是何其的不幸。
“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古人常用柳葉比喻女子的眉毛。詩人雖有滿腹才華,但是在這樣一個男權社會,她也不得不正視這一點,而為自己的不幸身世遭遇慨嘆。這也許是對韋皋的一種故意試探,後來韋皋意欲授予其“女校書”職也正説明了詩人以退為進的聰明之舉。
全詩引用典故,含藴無窮,藉以表明心跡。景物描寫如入畫境,用語對仗工整,是一首絕妙的七律之作。 [3] 

謁巫山廟名家點評

明代黃周星《唐詩快》:此詩或又作韋莊,然語氣頗類女校書。 [4] 
河北大學中文系教授韓成武唐詩鼓吹評註》:首言未至廟時,從猿啼之處望高唐,而往路入於煙霞之內,而草木皆香也。自其路中之景言之,崔嵬山色未能忘宋玉之情多,嗚咽水聲猶似哭襄王之夢斷。至今清泉翠岫,亦轉寂寂無繆矣。若當時神女,朝暮在陽台之下為雨為雲,而楚國已亡,蓋見廟則朝暮猶在,雲雨為一時之事,楚國不能久存,若似乎豔冶之足以亡國,而楚襄之為荒唐悠謬,亦甚無裨於國也。至於神女既去,廟前之柳春日爭妍,空似與畫眉鬥長者。芳容掩鏡,香骨成灰,銅雀、馬嵬,千古一慨,其為惆悵又孰有甚於此者哉。 [1] 

謁巫山廟作者簡介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 。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人稱“薛濤箋”。脱樂籍後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後人將薛濤列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傳下的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2] 
參考資料
  • 1.    錢牧齋.唐詩鼓吹評註: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535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5
  • 3.    胡曉明.歷代婦女詩詞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64,65
  • 4.    沈立東,葛汝桐.歷代婦女詩詞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2:68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