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謁嶽王墓

鎖定
《謁嶽王墓》是清代袁枚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謁嶽王墓
作    者
袁枚
創作年代
清代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謁嶽王墓作品原文

《謁嶽王墓①》 [1]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②。
賴有嶽於雙少保③,人間始覺重西湖。

謁嶽王墓作品註釋

①謁(yè):到陵墓致敬。嶽王墓:即岳飛的墳墓。
②江山:江河和山嶺,即大自然的山水。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妙到了極點。丹青:硃砂和石青,是中國古繪畫中常用的顏色。
③嶽於雙少保:指岳飛和于謙,他倆曾官封少保,兩人的墓都在西湖邊。 [2] 

謁嶽王墓作品賞析

作者袁枚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某日去西湖拜謁岳飛墓,面對西湖秀色,追憶英雄業績,不免詩興大發,感慨頓生。“青山有幸埋忠骨”,忠魂與山河同在,英靈與哀思共存,當遊人在飽覽西湖的青山綠水之際,心靈必然受到洗禮和薰陶。作者只是在謁墓時,以一人之領悟道出萬人之心願。同時,作者作為清官廉吏,對於前賢,其仰慕之情更別有一番意義。
首句“江山也要偉人扶”,寫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傑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為國家社稷也需要傑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畫圖”,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圖。作者是來謁墓的,之所以要對眼前景色來一番議論,是富有深意的,作這番鋪墊是為了彰顯作者心中的崇敬之情,三、四句“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即道出了原委,這是因為僅有西湖的自然景觀是不夠的,還需要人文景觀的支撐,如此方能相得益彰,景觀的內涵才能體現,特色才能凸顯。天下人之所以開始更加敬重西湖,覺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飛和于謙的祠廟和墳墓(岳飛葬於西湖的棲霞嶺下,于謙葬於西湖的三台山中),岳飛和于謙,一為南宋的民族英雄,一為明代的民族英雄,兩人都是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清官,又都是遭到昏君、奸臣陷害致死,歷代受人敬仰和紀念。明代詩人張煌言詩云:“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概括十分精闢。它表明,人民心中有桿秤,孰忠孰奸墓前分。 [2] 

謁嶽王墓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詩多以新穎靈巧見長,又能文,所作書信頗具特色,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參考資料
  • 1.    謁嶽王墓 賞析  .詩詞名句網.2015-03-05[引用日期2017-04-13]
  • 2.    劉建平 編著.《子規猶啼——中國古代廉詩點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09月:217-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