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葛融

鎖定
諸葛融(?~253年),字叔長,琅邪陽都(今屬山東沂南縣)人,東吳大將軍諸葛瑾的幼子。學為章句,博而不精,性寬容,多技藝,善書。拜騎都尉,後為公安督,徙奮威將軍。建興二年(253年),吳主孫亮孫峻誅殺其兄諸葛恪後,諸葛融也遭到圍困,最終飲藥自殺。
全    名
諸葛融
叔長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253年
籍    貫
琅邪陽都
官    職
騎都尉、公安督、奮威將軍

諸葛融人物生平

諸葛融少而驕樂

諸葛融字叔長,是諸葛瑾之子、諸葛恪之弟。因諸葛瑾的關係而受孫權寵信,家中富貴,因此年少時驕樂。他的學問博而不精,為人寬容,多才多藝。數次以平民身份朝見孫權,後被孫權拜為騎都尉。諸葛瑾為大將軍時,諸葛恪、諸葛融兄弟皆統率兵馬、督領將帥。赤烏年間,諸郡出人馬,新都都尉陳表、吳郡都尉顧承各率所領人馬會於毗陵屯田,男女各數萬人。陳表病逝後,孫權讓諸葛融接替他。 [1]  [2] 

諸葛融襲業統兵

赤烏四年(241年),諸葛瑾去世,諸葛融又繼承諸葛瑾的宛陵侯爵位和兵馬,擔任公安督,屯駐公安。諸葛融甚得部曲將士親附。無戰事時,諸葛融秋冬則與將士射獵講武,春夏時則宴請賓客高會,放假的將士或有不遠千里來造訪的。每次宴會,諸葛融都詢問每一名賓客,讓他們各自説出自己所長,然後根據他們所長,將長處相同者合為一榻,安排對手,有的博弈、有的樗蒲、有的投壺弓彈。諸葛融分好類後,開始不斷上甘果,徐徐行清酒,諸葛融在席間周遊觀賽,終日不倦。諸葛融的父兄平時都很質素,即使在軍中,也不穿有彩飾的衣服。而諸葛融着錦罽文繡,獨為奢綺。 [1] 
赤烏十三年(250年),魏將王昶朱績於江陵,不能攻克,王昶引兵撤退。朱績給諸葛融寫信約定:“王昶的軍隊遠來疲睏,馬無所食,因為戰力不足而退走,這真是上天在幫助我們。如今追擊所需的力量小,你可以引兵接應;我破王昶於前,足下乘勢追殺於後,就不只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了。”諸葛融答應了朱績。於是朱績率兵追擊王昶的軍隊,一直到距離城池三十里的紀南,而諸葛融卻沒有進軍,最終朱績兵敗而歸。戰後,孫權嘉獎朱績,責備諸葛融,諸葛融因為哥哥諸葛恪位高權重才得以保住地位。諸葛恪、諸葛融兄弟和朱績的關係本就不好,在這次事件之後雙方關係更加惡劣。 [3] 

諸葛融身死族滅

太元二年(252年),孫權去世,諸葛恪給諸葛融寫了封信,勸諸葛融整頓軍具,率厲將士,加強警備,以念萬死報國(詳見《與弟公安督融書》)。 [4]  諸葛融徙任奮威將軍(此事存疑,見目錄“相關爭議”)。 [1] 
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發動北伐,授予諸葛融符節,令他引軍入沔,迎戰西面的魏軍。 [1]  諸葛恪還讓諸葛融接替了朱績的職位。 [5] 
同年,孫峻誅殺諸葛恪,並令無難督施寬就將軍朱績、孫壹全熙等前往公安攻打諸葛融。諸葛融得知兵士到來,惶恐不能決斷;公安被圍後,諸葛融飲藥而死,他的三個兒子也被誅殺。 [1]  [6] 

諸葛融人物評價

吳書》:“融字叔長,生於寵貴,少而驕樂,學為章句,博而不精,性寬容,多技藝。” [10] 

諸葛融書法造詣

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五十九人,中有諸葛融。 [8] 
南朝梁庚肩吾書品》列諸葛融書為下之中品,評雲:“雖未窮字奧,書尚文情,披其叢薄,非無香草,視其崖岸,時有潤珠。” [7] 

諸葛融親屬成員

諸葛融父親

諸葛瑾,東吳大將軍。 [10] 

諸葛融兄弟

諸葛恪,諸葛瑾長子,東吳太傅,後被孫峻誅殺,並被夷滅三族。 [13] 
諸葛喬,諸葛瑾第二子,過繼給了諸葛瑾的弟弟諸葛亮 [14]  (《建康實錄》則稱諸葛融是諸葛瑾次子。 [12] 

諸葛融兒子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融有三個兒子,諸葛融死後三人皆被誅殺。 [1] 

諸葛融軼事典故

傳説孫亮即位之初,公安縣有靈鼉鳴叫,當時的童謠説:“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第二年,諸葛恪敗亡,諸葛融也在公安遭到攻擊,最終刮下金印龜上的金,吞食而死,正應了童謠所言。 [1]  [9] 

諸葛融相關爭議

《三國志·諸葛瑾傳》記載,孫權去世後(孫權死於252年),諸葛融徙任奮威將軍,此後諸葛融的官職也沒有變遷。 [1] 
但《三國志·朱然傳》記載,孫權在世時,諸葛融已是奮威將軍,與《諸葛瑾傳》內容不同。 [3]  又《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陸抗在建興元年(252年)被拜為奮威將軍,到太平二年(257年)以後才遷為徵北將軍,也與《諸葛瑾傳》中的諸葛融官職衝突。 [11] 
此外,《建康實錄》稱諸葛瑾去世後,諸葛融“襲封振威將軍”,此事不見於其他書記載。 [12] 

諸葛融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10] 
參考資料
  • 1.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赤烏四年,年六十八卒,遺命令素棺斂以時服,事從省約。恪已自封侯,故弟融襲爵,攝兵業,駐公安,【吳書曰:融字叔長,生於寵貴,少而驕樂,學為章句,博而不精,性寬容,多技藝,數以巾褐奉朝請,後拜騎都尉。赤烏中,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陳表、吳郡都尉顧承各率所領人會佃毗陵,男女各數萬口。表病死,權以融代表,後代父瑾領攝。部曲吏士親附之。疆外無事。】秋冬則射獵講武,春夏則延賓高會,休吏假卒,或不遠千里而造焉。每會輒歷問賓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敵選對,或有博弈,或有摴蒱,投壺弓彈,部別類分,於是甘果繼進,清酒徐行,融周流觀覽,終日不倦。融父兄質素,雖在軍旅,身無採飾;而融錦罽文繡,獨為奢綺。孫權薨,徙奮威將軍。後恪徵淮南,假融節,令引軍入沔,以擊西兵。恪既誅,遣無難督施寬就將軍施績、孫壹、全熙等取融。融卒聞兵士至,惶懼猶豫,不能決計,兵到圍城,飲藥而死,三子皆伏誅。【江表傳曰:先是,公安有靈鼉鳴,童謠曰:"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及恪被誅,融果刮金印龜,服之而死。】
  • 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吳書曰:初,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謹才略雖不及弟,而德行尤純。妻死不改娶,有所愛妾,生子不舉,其篤慎皆如此。】
  • 3.    《三國志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魏徵南將軍王昶率眾攻江陵城,不克而退。績與奮威將軍諸葛融書曰:"昶遠來疲睏,馬無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今追之力少,可引兵相繼,吾欲破之於前,足下乘之於後,豈一人之功哉,宜同斷金之義。"融答許績。績便引兵及昶於紀南,紀南去城三十里,績先戰勝而融不進,績後失利。權深嘉績,盛責怒融,融兄大將軍恪貴重,故融得不廢。初績與恪、融不平,及此事變,為隙益甚。
  • 4.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翌日,權薨。弘素與恪不平,懼為恪所治,秘權死問,欲矯詔除恪。峻以告恪,恪請弘諮事,於坐中誅之,乃發喪制服。與弟公安督融書曰:"今月十六日乙未,大行皇帝委棄萬國,羣下大小,莫不傷悼。至吾父子兄弟,並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隸,是以悲慟,肝心圮裂。皇太子以丁酉踐尊號,哀喜交併,不知所措。吾身受顧命,輔相幼主,竊自揆度,才非博陸而受姬公負圖之託,懼忝丞相輔漢之效,恐損先帝委付之明,是以憂慚惶惶,所慮萬端。且民惡其上,動見瞻觀,何時易哉?今以頑鈍之姿,處保傅之位,艱多智寡,任重謀淺,誰為唇齒?近漢之世,燕、蓋交遘,有上官之變,以身值此,何敢怡豫邪?又弟所在,與賊犬牙相錯,當於今時整頓軍具,率厲將士,警備過常,念出萬死,無顧一生,以報朝廷,無忝爾先。又諸將備守各有境界,猶恐賊虜聞諱,恣睢寇竊。邊邑諸曹,已別下約敕,所部督將,不得妄委所戍,徑來奔赴。雖懷愴怛不忍之心,公義奪私,伯禽服戎,若苟違戾,非徒小故。以親正疏,古人明戒也。"
  • 5.    《三國志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二年春,恪向新城,要績併力,而留置半州,使融兼其任。
  • 6.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孫峻之誅諸葛恪也,壹與全熙、施績攻恪弟公安督融,融自殺。
  • 7.    《書品論》:楊經、諸葛融、楊潭、張炳、岑淵、張輿 、王濟、李夫人、劉穆之【道和】、朱齡石、庾景休、張融【思光】、禇元明、孔敬通、王籍【文海】。右十五人下之中。論曰:此十五人雖未窮字奧書尚文情披其藂薄非無香草視其涯岸皆有潤珠故遺斯紙以為世玩允為下之中
  • 8.    《古今文字志目》:中卷秦、漢、吳五十九人:李斯、程邈、胡毋敬、趙高、司馬相如、張敞、嚴延年、漢元帝、史游、劉向、孔光、爰禮、揚雄、陳遵、杜林、劉睦、衞宏、劉黨、曹喜、杜度、王次仲、班固、徐幹、賈逵、賈魴、左姬、許慎、崔瑗、唐綜、曹壽、崔寔、尹珍、羅暉、趙襲、張超、皇甫規妻、李巡、蔡邕、張芝、蘇班、劉德昇、師宜官、姜詡、梁宣、張昶、梁鵠、張紘、毛弘、左伯、魏武帝、邯鄲淳、魏覬、鍾繇、張昭、蘇林、張揖、胡昭、杜恕、諸葛融。
  • 9.    《晉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孫亮初,公安有白鼉鳴。童謠曰:"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南郡城中可長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諸葛恪敗,弟融鎮公安,亦見襲,融刮金印龜服之而死。鼉有鱗介,甲兵之象。又曰,白祥也。
  • 10.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5]
  • 11.    《三國志 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建興元年,拜奮威將軍。太平二年,魏將諸葛誕舉壽春降,拜抗為柴桑督,赴壽春,破魏牙門將偏將軍,遷徵北將軍。
  • 12.    《建康實錄 卷二》:閏六月大將軍豫州牧諸葛瑾薨 瑾字子瑜琅琊陽都人也性寛緩容貌思度於時伏其弘雅少遊學博聞有孝德漢末避難渡江弘諮薦於帝帝善之為人善譚論諫諭未嘗切諤人主粗陳指歸有未合則言他事物類相求帝亦解悟瑾兄弟三人各事一方每使往來兄弟相見言於公庭曾無私語帝即尊位進拜大將軍豫州牧封陽都侯臨終遺令素棺殮以時服長子恪自得侯次子融襲封振威將軍統部曲鎮方外融多伎藝好賓客在軍休吏假卒或不遠千里而造焉常訪問賓客其言能者隨其書史樗蒲弓彈犬馬分部別類與之任性融乃繼進甘果酒肉自巡牀周流看省終日不倦吏士親附強無外事
  • 13.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5]
  • 14.    《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喬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與兄元遜俱有名於時,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而性業過之。初,亮未有子,求喬為嗣,瑾啓孫權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為駙馬都尉,隨亮至漢中。【亮與兄瑾書曰:"喬本當還成都,今諸將子弟皆得傳運,思惟宜同榮辱。今使喬督五六百兵,與諸子弟傳於谷中。"書在亮集。】年二十五,建興六年卒。
展開全部 收起